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 被引量:696
1
作者 戴玉成 杨祝良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1-824,共24页
近年来,我国对药用真菌的研究和利用越来越重视,相关报道逐年增加。针对有些种类鉴定有误、拉丁学名使用没有严格遵守最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命名人缩写不规范等问题,作者系统考证了我国药用真菌的名称,共收录473种,对每种名称按新近的... 近年来,我国对药用真菌的研究和利用越来越重视,相关报道逐年增加。针对有些种类鉴定有误、拉丁学名使用没有严格遵守最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命名人缩写不规范等问题,作者系统考证了我国药用真菌的名称,共收录473种,对每种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对过去的错误报道或不存在的名称进行了修正,将曾报道的、但应作为其他种的同物异名者列在其正名之后,所有名称定名人的缩写全部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要求加以规范化。每种名称之后还列举了该种的主要药用功能或价值,并引证了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拉丁名称 命名法规
下载PDF
中国灵芝学名之管见 被引量:160
2
作者 戴玉成 曹云 +1 位作者 周丽伟 吴声华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7-952,共6页
灵芝是最重要的药用真菌之一,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记载和利用历史。虽然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真菌学家Patouillard就有给中国的灵芝冠上Ganoderma lucidum这一学名,并沿用至今,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过去外国人的... 灵芝是最重要的药用真菌之一,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记载和利用历史。虽然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真菌学家Patouillard就有给中国的灵芝冠上Ganoderma lucidum这一学名,并沿用至今,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过去外国人的定名并不正确。实际上,G.lucidum是1871年由William Curtis根据采自英国的标本描述的新物种。最近的研究表明,我国广泛分布和栽培的灵芝与产于欧洲的G.lucidum不同,是一个独立的种,其合法的拉丁学名应为G.lingzhi。鉴于"灵芝"这一名称在中国已使用2,000余年,故建议"G.lingzhi"的汉语学名为"灵芝"(俗称赤芝),而灵芝属的模式种G.lucidum的汉语学名改为"亮盖灵芝"(俗称白肉灵芝或白灵芝)。灵芝Ganoderma lingzhi广泛分布于东亚暖温带和亚热带,其主要形态特征是孔口表面新鲜时浅黄色至硫磺色、成熟时菌肉中有黑褐色区带、管口壁厚度为80–120μm。亮盖灵芝G.lucidum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南海拔较高地区,其孔口表面新鲜时白色至奶油色、成熟时菌肉中无黑褐色区带、管口壁厚度为40–80μm。四川灵芝G.sichuanense尽管其担孢子与灵芝G.lingzhi相似,但基于其模式标本ITS序列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该种与灵芝不同,是个独立的种,且在广东也有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灵芝学名 命名法规
原文传递
药用真菌桑黄的种类解析 被引量:104
3
作者 吴声华 戴玉成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1-794,共14页
桑黄的药用记载源自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桑黄名称最早出自唐初甄权所著《药性论》。桑黄异于其他药用真菌之处是外观相似的种类多。两千年来多本古籍所记载之桑黄,乃不同人对于不同真菌种类的阐述,因为古代无能力... 桑黄的药用记载源自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桑黄名称最早出自唐初甄权所著《药性论》。桑黄异于其他药用真菌之处是外观相似的种类多。两千年来多本古籍所记载之桑黄,乃不同人对于不同真菌种类的阐述,因为古代无能力研究显微特征以区分种类,亦无分子手段进行种类鉴定。现代桑黄的研究起于1968年日本学者发现桑黄的卓越抗癌能力。日、韩过去普遍以Phellinus linteus当作桑黄的拉丁学名。然而,中国学者在1998年发现P.linteus是中美洲的种类,亚洲并无分布。2012年发表真正的桑黄为新种Inonotus sanghuang,只长在桑树上。2016年发表桑黄及其相近种类属于新属: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桑黄的拉丁学名因此改为Sanghuangporus sanghuang。桑黄孔菌属目前所知有14种,与生长的树种常具有专一性,只有桑树桑黄这一种长在桑树上。桑树桑黄的药理活性优于市售常见的杨树桑黄S.vaninii及暴马桑黄S.baumii。在中、日、韩广泛栽培的所谓桑黄子实体并非桑树桑黄,而是杨树桑黄(简称杨黄)。有鉴于桑树桑黄及杨树桑黄的优良保健功效及安全性,建议政府部门应尽早研究将这两种药用真菌收录于中国药典,纳入食品原料以及中药品,以促进民众健康和桑黄产业发展;并且应该明确规范这两种药用真菌产品的正确拉丁学名及中文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缅甸 韩国 桑黄 药用真菌
原文传递
药用真菌桑黄种类研究 被引量:99
4
作者 戴玉成 崔宝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桑黄作为著名传统药用真菌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个真菌种类曾经被误认为裂蹄纤孔菌和鲍姆纤孔菌多年,直到2012年才发现该种实际应为一个新种,即桑黄纤孔菌(简称桑黄)。目前中国有桑黄类群的种类7种,但只有生长在桑树树木... 桑黄作为著名传统药用真菌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个真菌种类曾经被误认为裂蹄纤孔菌和鲍姆纤孔菌多年,直到2012年才发现该种实际应为一个新种,即桑黄纤孔菌(简称桑黄)。目前中国有桑黄类群的种类7种,但只有生长在桑树树木上的多年生、木栓质的纤孔菌才是真正的桑黄,本文提供了这7个种的主要特性和生境照片。在热带美洲有裂蹄纤孔菌类群5个种,这5个种和亚洲的种类不重复。火木层孔菌类群作为另外一个类群的药用真菌也曾经广泛被报道为所谓的"桑黄",但是该类群的种类具有无色的担孢子,而桑黄类群的担孢子为黄褐色。另外这2个类群在系统发育上不相关。本文也提供了美洲裂蹄纤孔菌类群和中国火木层孔菌类群种类的生境照片。此外,基于ITS序列对中国桑黄类群和中国火木层孔菌类群所有种类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桑黄 裂蹄纤孔菌 药用真菌 火木层孔菌
下载PDF
桑黄的分类及开发前景 被引量:96
5
作者 吴声华 黄冠中 +2 位作者 陈愉萍 戴玉成 周丽伟 《菌物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187-200,共14页
桑黄的药用记载源自两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桑黄名称最早出自唐初甄权所著《药性论》。真正野生桑树桑黄数量少而伪桑黄种类及数量多。真桑黄分辨不易,也难以栽培子实体。桑黄在2012年发表... 桑黄的药用记载源自两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桑黄名称最早出自唐初甄权所著《药性论》。真正野生桑树桑黄数量少而伪桑黄种类及数量多。真桑黄分辨不易,也难以栽培子实体。桑黄在2012年发表为新种,在2016年发表为新属。桑黄族群分析结果,可分为"华西南"、"华东南-台湾"、"中国东北-韩国-日本"3个主要族群。华西南可能是桑黄的起源中心。本文未显示桑黄子实体及菌丝体具有毒性。桑黄子实体及菌丝体皆具有良好清除自由基能力,抗发炎及抑制肝、肺癌细胞的能力。桑树桑黄的药理活性效果优于杨树桑黄以及暴马桑黄。桑树桑黄优良菌株菌丝体的几项有效化学成分及保健功效并不亚于桑黄子实体。文中同时提出促进桑黄产业开发的几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韩国 药用真菌
原文传递
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6
作者 朱戎 陈向东 兰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药用真菌液体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评述了提高液体发酵目的产物的得率及品质所采用的方法。指出优化培养基和优化菌种是提高目的产物的主要途径。强调指出加强发酵产物的分析研究是确保产物品质的关键。
关键词 药用真菌 液体发酵 发酵产物 发酵培养
下载PDF
灵芝多糖的生物合成和发酵调控 被引量:52
7
作者 刘高强 赵艳 +1 位作者 王晓玲 朱朝阳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灵芝多糖是灵芝的关键药效成分之一。从灵芝多糖的结构和构效关系、灵芝多糖的单糖组成,灵芝主要多糖IPS-1-1的基本合成途径,以及灵芝多糖的深层发酵调控策略和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灵芝多糖生物合成和发酵调控方面的新进展。并对今后的主... 灵芝多糖是灵芝的关键药效成分之一。从灵芝多糖的结构和构效关系、灵芝多糖的单糖组成,灵芝主要多糖IPS-1-1的基本合成途径,以及灵芝多糖的深层发酵调控策略和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灵芝多糖生物合成和发酵调控方面的新进展。并对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灵芝 生物合成 深层发酵 发酵策略
原文传递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8
作者 朱琳 崔宝凯 《菌物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201-209,共9页
桑黄是著名的药用真菌,在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调节免疫等方面有显著功效。目前世界范围内桑黄类群共包括12个种,其中中国分布7个种。本文综述了桑黄物种多样性、形态特征、地理分布、药用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人工培养等方面的... 桑黄是著名的药用真菌,在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调节免疫等方面有显著功效。目前世界范围内桑黄类群共包括12个种,其中中国分布7个种。本文综述了桑黄物种多样性、形态特征、地理分布、药用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人工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物种多样性 药用真菌
原文传递
桦褐孔菌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9
9
作者 梁清乐 王秋颖 +1 位作者 樊锦燕 薛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3-625,共3页
桦褐孔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的药用真菌。尤其对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艾滋病有很好的疗效,引起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桦褐孔菌生长环境特殊,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人工栽培困难,应加大对桦褐孔菌的研究力度。综述... 桦褐孔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的药用真菌。尤其对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艾滋病有很好的疗效,引起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桦褐孔菌生长环境特殊,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人工栽培困难,应加大对桦褐孔菌的研究力度。综述了桦褐孔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民间利用情况,并展望了桦褐孔菌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以期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桦褐孔菌资源,满足人们对桦褐孔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生物学特性 药用真菌
下载PDF
药用真菌粗毛纤孔菌概述 被引量:42
10
作者 崔宝凯 戴玉成 杨宏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共2页
药用真菌粗毛纤孔菌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部地区,是一种木腐菌。通过对该菌的分类地位、形态学特征、分布范围、寄主树木、药用价值和栽培情况进行概述,并对该菌与其它称为"桑黄"的药用真菌的区别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药用真菌 多孔菌 粗毛纤孔菌
下载PDF
灵芝三萜的生物合成和发酵调控 被引量:36
11
作者 陈慧 杨海龙 刘高强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灵芝作为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利用历史。灵芝三萜是灵芝的关键药效成分之一。从灵芝三萜的结构和构效关系、灵芝三萜的合成途径和相关关键酶,以及灵芝三萜的深层发酵调控策略和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灵芝三萜生物合成... 灵芝作为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利用历史。灵芝三萜是灵芝的关键药效成分之一。从灵芝三萜的结构和构效关系、灵芝三萜的合成途径和相关关键酶,以及灵芝三萜的深层发酵调控策略和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灵芝三萜生物合成和发酵调控方面的新进展,进一步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主要研究策略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灵芝 三萜 生物合成 深层发酵 发酵策略
原文传递
牛樟芝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张远腾 李晓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4-1042,共9页
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是原产于台湾的药用真菌,主要含有三萜、多糖、腺苷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牛樟芝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牛樟芝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牛樟芝的进一步... 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是原产于台湾的药用真菌,主要含有三萜、多糖、腺苷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牛樟芝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牛樟芝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牛樟芝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药用真菌 三萜 多糖 免疫调节 抗癌
原文传递
桦褐孔菌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3
作者 高雪丽 高愿军 吴广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6-127,131,共3页
介绍了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在抗癌、预防艾滋病、治疗糖尿病、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它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桦褐孔菌 药用真菌 功能特性 发展方向
下载PDF
裂褶菌胞内多糖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性质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兆兰 李学信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7-272,共6页
裂褶菌菌丝体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逆向流水透析,得胞内多糖粗品,经Sephadex A-50、Sephadex G-200柱层析纯化,得胞内多糖纯品,称SPG。纯度经纸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 裂褶菌菌丝体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逆向流水透析,得胞内多糖粗品,经Sephadex A-50、Sephadex G-200柱层析纯化,得胞内多糖纯品,称SPG。纯度经纸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表明SPG为单一均匀组分。 SPG水解物经纸层析、薄层层析分析证实它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一种葡聚糖结构,SPG的部分水解、酶解、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明具有β(1→3),β(1→6)糖苷键。凝胶过滤法测定SPG的分子量约为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多糖 药用真菌 真菌多糖 裂褶菌 分离
原文传递
桑黄类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豪 钱坤 +1 位作者 司静 崔宝凯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5-911,共17页
桑黄是一类珍稀药用真菌的统称,多糖作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抑肿瘤、抗氧化、抑菌、消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就桑黄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其药理功效并... 桑黄是一类珍稀药用真菌的统称,多糖作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抑肿瘤、抗氧化、抑菌、消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就桑黄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其药理功效并开发成为天然食品、保健品或药品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桑黄 次级代谢产物 天然保健品 药理功效
原文传递
中国食(药)用真菌发酵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6
作者 游明乐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7-331,共5页
通过回顾食(药)用真菌生产工艺的研究历史,阐述了现代食(药)用真菌发酵工程包括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的研究状况,着重指出新型与多样性固体发酵工程的创建和发展可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生产工艺难以获得的珍贵目的产物。
关键词 药用真菌 多样性 发酵基质 发酵组合 液体发酵 固体发酵
下载PDF
药用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翁梁 温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文章综述国内外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药用真菌多糖的化学组成、多级结构、构效关系、检测方法及生理功能,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药用真菌 多糖 化学组成 多级结构 检测方法 生理功能
下载PDF
中药内的生物制药——固体发酵工程系列及其真菌药物 被引量:20
18
作者 庄毅 《菌物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63-71,88,共10页
概述了我国古今中药内的生物制药工程中唯一的固体发酵生产真菌药物的情况,以神曲、猴头菌及槐耳菌质等为代表说明由"制曲工艺"、"固体培养"到固体发酵的理念与工艺的变化与发展,从"普通型固体发酵"发展... 概述了我国古今中药内的生物制药工程中唯一的固体发酵生产真菌药物的情况,以神曲、猴头菌及槐耳菌质等为代表说明由"制曲工艺"、"固体培养"到固体发酵的理念与工艺的变化与发展,从"普通型固体发酵"发展到"双向型固体发酵"的范例可推断分析古代制曲工艺在基质中应用中药材的作用,说明其貌似粗糙而可能有潜在深刻的内涵亟待整理发掘。现已存在建立固体发酵系列工程的可能性,更显示了中药宝库的丰富内容和菌物药的价值,对指导研发新真菌药物有一定理论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酵工程 药用真菌 真菌药物 发酵基质 营养基质 药性基质 全性基质 菌质 药用菌质 药性菌质 双向发酵 制曲工艺 固体培养
原文传递
中国灵芝属真菌的多样性与资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崔宝凯 潘新华 +3 位作者 潘峰 孙一翡 邢佳慧 戴玉成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0-178,共9页
灵芝属是大型真菌的一个重要类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尽管国内外对灵芝属真菌的研究较多,但灵芝属真菌的分类一直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过去报道的灵芝属真菌有114个分类单元,但其中很多的分类地位存在争议。本文基... 灵芝属是大型真菌的一个重要类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尽管国内外对灵芝属真菌的研究较多,但灵芝属真菌的分类一直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过去报道的灵芝属真菌有114个分类单元,但其中很多的分类地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凭证标本,确认我国目前发现的灵芝种类有40种,其中具有ITS分子序列的种类有39种,其他74个分类单元或为同物异名或为待定种。本文提供的中国39种灵芝的ITS序列可为今后准确鉴定灵芝的野生和栽培种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ITS序列 药用真菌 分类
原文传递
食(药)用真菌比较基因组分析揭示其生态特性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吴冰 章小灵 +1 位作者 崔宝凯 戴玉成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2-760,共19页
食(药)用真菌可以产生多种酶系家族来降解环境中的木质纤维素,从而获得营养或与植物共生或寄生。通过注释和比较不同营养模式的食(药)用真菌中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酶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食(药)用真菌的生活模式,并进一步改善培养条件... 食(药)用真菌可以产生多种酶系家族来降解环境中的木质纤维素,从而获得营养或与植物共生或寄生。通过注释和比较不同营养模式的食(药)用真菌中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酶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食(药)用真菌的生活模式,并进一步改善培养条件。本文系统地研究了46个食(药)用真菌和3个降解木质纤维素模式真菌的基因组,根据预测蛋白质组解析了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s,GHs)、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s,GTs)、多糖裂解酶(polysaccharide lyases,PLs)、碳水化合物酯酶(carbohydrate esterases,CEs)、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arbohydrate-binding modules,CBMs)以及附属活力酶(auxiliary activities,AAs)和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s P450)的种类分布。比较基因组学结果显示,食(药)用真菌中降解木质纤维素相关酶系家族的数量和种类差别很大,同时酶系家族的多样性与食(药)用真菌的生态类型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腐生营养真菌比共生营养真菌中降解木质纤维素酶类更多,而腐生营养中的白腐真菌和草腐真菌的酶系比褐腐真菌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药用菌 木质纤维素 木质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