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藤梨根与猫人参的性状鉴别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忠壮 宋嬿 +1 位作者 胡晋红 尤本明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鉴别藤梨根及猫人参,指出其资源及临床应用中的问题。方法:药材及饮片性状鉴别及商品调查。结果:列出藤梨根及猫人参的饮片性状、鉴别特征,发现临床用药中用药部位因药用资源紧张出现不同比例的茎藤。藤梨根和猫人参目前主要用于... 目的:鉴别藤梨根及猫人参,指出其资源及临床应用中的问题。方法:药材及饮片性状鉴别及商品调查。结果:列出藤梨根及猫人参的饮片性状、鉴别特征,发现临床用药中用药部位因药用资源紧张出现不同比例的茎藤。藤梨根和猫人参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结论:应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药用部位的扩大应该有科学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梨根 猫人参 猕猴桃属 鉴定 性状 药用部位
下载PDF
蒲桃不同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温正辉 凌梅娣 +5 位作者 余思萍 庄远杯 罗晓东 潘增烽 林大都 张声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246-3251,共6页
目的:比较蒲桃不同药用部位(根、茎、叶、种子、花和果肉)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评价指标,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抑制模型方法评价蒲桃不同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对α-... 目的:比较蒲桃不同药用部位(根、茎、叶、种子、花和果肉)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评价指标,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抑制模型方法评价蒲桃不同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源和小鼠小肠源)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酶促动力学与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分析作用最强的药用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类型。结果:蒲桃不同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对酵母菌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蒲桃种子>蒲桃茎>蒲桃叶>蒲桃根>蒲桃花>蒲桃果肉>阿卡波糖,对小鼠小肠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蒲桃种子>蒲桃茎>蒲桃根>蒲桃叶>蒲桃花>蒲桃果肉>阿卡波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阿卡波糖>蒲桃种子>蒲桃茎>蒲桃根>蒲桃叶>蒲桃果肉>蒲桃花。其中,蒲桃种子乙醇提取物对酵母菌源α-葡萄糖苷酶、小鼠小肠源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6.64±0.24)、(32.77±2.46)和(41.18±1.63)μg/m L]显著强于其他药用部位,并且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阿卡波糖[对酵母菌源α-葡萄糖苷酶和小鼠小肠源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2833.33±5.48)、(1304.21±6.45)μg/m L](P<0.05),但其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及阿卡波糖[IC50为(27.27±1.24)μg/mL](P<0.05)。酶促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蒲桃种子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均为可逆竞争性抑制类型。结论:在蒲桃根、茎、叶、种子、花和果肉等不同部位中,以蒲桃种子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具有开发成辅助降糖的药品或保健食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桃 药用部位 乙醇提取物 Α-葡萄糖苷酶 α-淀粉酶 酶促动力学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紫苏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3
3
作者 钱锦秀 孟武威 +11 位作者 刘晖晖 陈世彬 赵佳琛 王艺涵 金艳 张卫 彭华胜 蔡秋杰 李兵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5-67,共13页
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紫苏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进行了本草考证,厘清古今关系,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历代本草所载紫苏的主流基原为紫苏(原变种)Pe... 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紫苏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进行了本草考证,厘清古今关系,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历代本草所载紫苏的主流基原为紫苏(原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frutescens(紫色叶型),其次是野生紫苏P.frutescens var.acuta(紫色叶型),均不选用“白苏”这一类型。现代化学成分研究也多表明紫苏和白苏具有明显差异,为历代区分使用色紫气香的“紫苏”和绿色无香的“白苏”提供了科学依据。虽然植物分类上常将二者作一种处理,但经典名方开发过程中建议选用紫苏(原变种)P.frutescens var.frutescens(紫色叶型),避免选用“白苏”。紫苏分布广泛,但历代本草中多不记载紫苏产区,或以“今处处有之”描述其产地。紫苏的入药部位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包括茎、叶、子,明代医家开始重视其叶、梗、子的区分用药。历代采收加工炮制方法与今接近,紫苏子多“炒研入药”,紫苏梗、紫苏叶主要是简单的净制,在实际生产中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紫苏 基原 产地 药用部位 炮制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黔产大接骨丹药材不同用药部位中紫丁香苷和总黄酮含量的经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忠耀 宋伟 +3 位作者 李燕 张涛 唐文双 周福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24-2128,共5页
目的:研究黔产大接骨丹药材不同用药部位(根皮、树皮、叶)中紫丁香苷和总黄酮含量的经时变化特征,为该药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不同采收期(1-12月)大接骨丹药材的根皮、树皮和叶部位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 目的:研究黔产大接骨丹药材不同用药部位(根皮、树皮、叶)中紫丁香苷和总黄酮含量的经时变化特征,为该药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不同采收期(1-12月)大接骨丹药材的根皮、树皮和叶部位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紫丁香苷含量,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流动相为0.5%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5μL。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为510 nm。结果:紫丁香苷、总黄酮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959~1.1508 mg/mL(r=0.9996)、0.0722~1.0830 mg/mL(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4%(RSD=2.36%,n=6)、99.63%(RSD=2.19%,n=6)。不同采收期内,大接骨丹药材根皮、树皮、叶中紫丁香苷含量分别在8、5、9月最高,总黄酮含量分别在2、12、9月最高。紫丁香苷含量在3个药用部位的大小依次为树皮>根皮>叶,其中树皮部位中紫丁香苷含量普遍较高;总黄酮含量在3个药用部位的大小依次为根皮>树皮>叶,且3个用药部位中总黄酮含量均普遍较低。根皮部位中总黄酮含量在当年2月最高,且当月根皮部位中紫丁香苷含量仅次于当年8月;树皮部位中紫丁香苷含量在5月最高,且当月树皮部位中总黄酮含量仅次于当年10、12月;叶部位中总黄酮含量与紫丁香苷含量均在当年9月最高。结论:建议大接骨丹药材根皮部位在2月采收为宜,树皮部位在5月采收为宜,叶部位在9月采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接骨丹 药用部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经时变化 紫丁香苷 总黄酮
下载PDF
桑螵蛸炮制前后及不同药用部位对肾阳虚多尿大鼠的抗利尿作用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贾坤静 贾天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9-882,共4页
目的:比较桑螵蛸炮制前后的抗利尿作用,并探究桑螵蛸的最佳药用部位及其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桑螵蛸生品组、桑螵蛸盐炒品组、桑螵蛸蒸品组以及生品和制品的虫卵和卵壳组,共12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 目的:比较桑螵蛸炮制前后的抗利尿作用,并探究桑螵蛸的最佳药用部位及其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桑螵蛸生品组、桑螵蛸盐炒品组、桑螵蛸蒸品组以及生品和制品的虫卵和卵壳组,共12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按250 mg/kg ig腺嘌呤4周,复制大鼠肾阳虚多尿模型。从第3周开始,桑螵蛸生品及制品组大鼠均按0.11g(生药)/ml ig给药,生品及各制品的虫卵和卵壳组大鼠分别按虫卵与卵壳质量比(生品为1∶2.4、盐炒品为1∶1.7、蒸品为1∶2.1)计算后ig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测定各组大鼠的尿量、体质量、肾脏指数及血清中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少、肾脏指数升高、尿量增加、血清中ADH和ALD含量减少(P<0.05)。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桑螵蛸各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尿量减少、肾脏指数降低、血清中ADH含量增加(P<0.05),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ALD含量均有增加,除桑螵蛸生品组、桑螵蛸盐炒组和桑螵蛸蒸品卵壳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血清中AL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LD外,各指标变化桑螵蛸蒸品组>桑螵蛸盐炒品组>桑螵蛸生品组,且桑螵蛸蒸品卵壳组变化最大。结论:桑螵蛸经炮制后抗利尿作用增强;卵壳是桑螵蛸抗利尿作用的主要药用部位;增加血清中ADH含量可能是其缩尿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螵蛸 抗利尿作用 炮制 药用部位 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 大鼠
原文传递
香鳞毛蕨抑菌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樊锐锋 黄庆阳 常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4,共4页
以香鳞毛蕨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抑菌特性与气候环境特点及鳞毛之间的相关性,从抑菌效果和抑菌物质含量两方面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入药部位样品的抑菌特性。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样品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 以香鳞毛蕨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抑菌特性与气候环境特点及鳞毛之间的相关性,从抑菌效果和抑菌物质含量两方面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入药部位样品的抑菌特性。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样品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主要起抑菌作用的总间苯三酚含量。结果表明,五大连池地区6月中旬采集的香鳞毛蕨样品平均抑菌直径达2.49 cm,总间苯三酚含量达17.23%,确定五大连池是最佳产地,最佳采收期为6月中旬;香鳞毛蕨中鳞毛样品平均抑菌直径达2.65 cm,总间苯三酚含量达17.82%,同时作为对照的粗茎鳞毛蕨中鳞毛的抑菌直径达1.96 cm,总间苯三酚含量为17.14%,显著好于其他部位,初步证明鳞毛蕨属植物抑菌特性与鳞毛之间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毛蕨属 抑菌 产地 采收期 入药部位
下载PDF
肿节风药材采收部位与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成仁 王园园 +4 位作者 李小艳 宋晓虹 韦琪生 蒋林 叶创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588,共3页
目的确定肿节风药材的采收部位与最佳采收期。方法分别将采得的不同季节肿节风药材分为根、茎、叶3部分,以60%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季节肿节风药材各部位中反丁烯二酸和异嗪皮啶的含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目的确定肿节风药材的采收部位与最佳采收期。方法分别将采得的不同季节肿节风药材分为根、茎、叶3部分,以60%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季节肿节风药材各部位中反丁烯二酸和异嗪皮啶的含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肿节风药材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茎中反丁烯二酸含量最高,根中异嗪皮啶含量最高,综合考虑3种有效成分,以6月、8月含量最高。结论6月、8月份为肿节风药材的最佳采收期,以全株采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药效成分 采收期 采收部位
下载PDF
橘红与化橘红的古今演变探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孟华 钟楚楚 +4 位作者 余品皓 李锋 张英 马志国 曹晖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6-744,共9页
古代橘红药材有橘类橘红和柚类橘红2种,分别对应《中国药典》收载的橘红和化橘红。纵观历代本草,不同时期橘红的品种与入药部位同中有异。该文以朝代为脉络,对本草所载橘红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在谢宗万先生"药材品种延续论"与&q... 古代橘红药材有橘类橘红和柚类橘红2种,分别对应《中国药典》收载的橘红和化橘红。纵观历代本草,不同时期橘红的品种与入药部位同中有异。该文以朝代为脉络,对本草所载橘红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在谢宗万先生"药材品种延续论"与"药材品种变迁论"的指导下,结合实地调研,探析橘红来源品种和药用部位的演变与原因。东汉及以前,橘柚并用,以皮入药;南北朝时期,橘皮的使用方法即为取陈者"汤浸去穰",已具备橘红使用外层果皮入药的实质,来源品种为橘Citrus reticalata;宋代出现橘红的名称和入药记载,品种和部位延续前朝,并出现不去穰的使用方式,称为"陈皮";橘红在本草中单列始于明《本草汇言》,明代各本草均以广东为橘红的道地产地,结合地方志推测其来源既有橘,又有化州柚C.grandis‘Tomentosa’;清代和民国时期橘红来源品种为橘和化州柚,以后者为最优,仍以外层果皮入药,民国化州柚药用部位新增原个幼果。1949后,柚C.grandis与橘、化州柚的外层果皮一并被《中国药典》收录在橘红药材下。自南北朝至民国时期,柚皮均为橘红的伪品,故现《中国药典》化橘红来源收载的柚的外层果皮与历史记载相悖。1985年版起《中国药典》始分橘红和化橘红2种,化橘红仅用化州柚和柚未成熟或近成熟果实的外层果皮,未收载现化橘红商品主流的化州柚幼果。考证结果有助于理清橘红与化橘红品种和药用部位的历史演变脉络,由此建议下一版《中国药典》收录化橘红的品种仅用化州柚,删除柚,药用部位在未成熟或近成熟果实的外层果皮基础上新增幼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红 化橘红 化州柚 品种延续 品种变迁 药用部位 考证
原文传递
两面针根和茎抗胃炎、保护胃黏膜和改善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秦泽慧 陈炜璇 +4 位作者 李茹柳 韩正洲 仰铁锤 詹若挺 陈蔚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4-169,共6页
目的:比较两面针根和茎抗胃炎、保护胃黏膜和改善胃肠运动功能的药效作用,为两面针以茎入药,扩大药用部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碘代乙酰胺致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比较两面针根、茎的抗胃炎作用,采用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吲哚美... 目的:比较两面针根和茎抗胃炎、保护胃黏膜和改善胃肠运动功能的药效作用,为两面针以茎入药,扩大药用部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碘代乙酰胺致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比较两面针根、茎的抗胃炎作用,采用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吲哚美辛致大鼠胃溃疡和大鼠幽门结扎模型观察比较两面针根、茎的胃黏膜保护作用,采用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实验观察比较两面针根、茎改善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结果:两面针根、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组织炎症、应激性胃溃疡及吲哚美致大鼠胃溃疡的溃疡指数和胃液分析指标,同时在促进胃肠蠕动方面也表现出有较好的药效。结论:两面针茎在抗胃炎、保护胃黏膜和改善胃肠运动功能方面的药效作用与两面针根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药用部位 抗胃炎 保护胃黏膜 胃肠运动功能
下载PDF
HPLC测定截叶铁扫帚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晓勤 彭水梅 吴锦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0-83,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截叶铁扫帚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aisogel Sp-ODS-B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63∶37),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60 n...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截叶铁扫帚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aisogel Sp-ODS-B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63∶37),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槲皮素在6.25~100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100.75%,RSD 1.92%,山奈酚在0.638~20.4 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9.76%,RSD 1.99%。根、枝、叶部位槲皮素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9.00,41.79,221.86μg·g-1,山奈酚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09,7.52,40.72μg·g-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截叶铁扫帚不同药用部位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合理开发利用截叶铁扫帚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叶铁扫帚 槲皮素 山奈酚 含量测定 药用部位
原文传递
三种灵芝不同部位的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石凤敏 佟曦然 +2 位作者 丁自勉 孙超 刘万水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1期33-35,40,共4页
目的比较三种灵芝(霍芝1号、韩芝、日芝)不同药用部位的总多糖、总三萜、灵芝酸A及灵芝酸B的含量差异,为全面评价灵芝药材及孢子粉的质量及其药用成分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香草醛-冰乙酸-高氯酸显色... 目的比较三种灵芝(霍芝1号、韩芝、日芝)不同药用部位的总多糖、总三萜、灵芝酸A及灵芝酸B的含量差异,为全面评价灵芝药材及孢子粉的质量及其药用成分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香草醛-冰乙酸-高氯酸显色法测定总三萜的含量;HPLC法测定灵芝酸A、B的含量。结果每种灵芝不同药用部位的总多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孢子粉>菌盖>菌柄;每种灵芝不同药用部位的总三萜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菌盖>菌柄>孢子粉;每种灵芝不同药用部位的灵芝酸A和灵芝酸B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菌盖>菌柄>孢子粉,且灵芝酸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灵芝酸B。结论该研究为全面评价灵芝子实体及孢子粉的质量及其药用成分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药用部位 总多糖 总三萜 灵芝酸
下载PDF
化橘红药典标准的修改建议及其等级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泮霖 彭维 +4 位作者 吴灏 王永刚 李沛波 张迷迷 苏薇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共13页
针对现行《中国药典》化橘红标准中基原混乱、实际使用的药用部位与规定不符等问题,经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市场调研及实验研究,提出了化橘红药典标准合理的修改建议。化橘红最初植物来源为化州柚,柚是化州柚匮乏时期出现的替代品,二者化... 针对现行《中国药典》化橘红标准中基原混乱、实际使用的药用部位与规定不符等问题,经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市场调研及实验研究,提出了化橘红药典标准合理的修改建议。化橘红最初植物来源为化州柚,柚是化州柚匮乏时期出现的替代品,二者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有较大差异,有必要加以区分,建议将化州柚作为化橘红的唯一基原。化橘红在实际使用中,药用部位逐渐由外层果皮演变为幼果,二者化学组成相同且幼果有效成分含量更高,因此建议:化橘红应增加幼果这一药用部位。此外,还建立了化橘红等级标准,可以区分药材基原、评价质量优劣。研究为完善化橘红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并将规范化橘红市场流通,促进化橘红资源合理利用,加速化橘红进入国际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基原 药用部位 等级标准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糙叶五加不同部位中刺五加苷B和E 被引量:10
13
作者 冯胜 刘向前 +2 位作者 张伟兰 高敬铭 李建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糙叶五加不同部位中的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m C18(250 mm×4.6 mm,5μm)柱,柱温35℃,0.1%磷酸水溶液-乙睛梯度洗脱(0→15 min,90∶10;15→30 min,90∶10→84∶16),检测波...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糙叶五加不同部位中的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m C18(250 mm×4.6 mm,5μm)柱,柱温35℃,0.1%磷酸水溶液-乙睛梯度洗脱(0→15 min,90∶10;15→30 min,90∶10→84∶16),检测波长为2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刺五加苷B的线性范围为14.4~72.0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7%;刺五加苷E的线性范围37.4~187.0μg/m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13%。糙叶五加根、茎、叶中刺五加苷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463 4、2.452 4、0.016 5 mg/g(n=3);刺五加苷E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43 9、1.375 4、0.187 7 mg/g(n=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叶五加 刺五加苷B 刺五加苷E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用部位
原文传递
博落回和小果博落回不同部位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秀斌 黄嘉璐 +3 位作者 郑亚杰 刘薇 唐昭山 曾建国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10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比较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和小果博落回不同部位中生物碱随生长期积累的动态量化规律,为博落回属资源品质评价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对不同药用部位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 目的:比较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和小果博落回不同部位中生物碱随生长期积累的动态量化规律,为博落回属资源品质评价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对不同药用部位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校。结果:在根、茎、叶和果实不同部位中,两种植物的果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量均为最多;茎中积累生物碱的量最少;根中积累较多的原阿片碱;生物碱在叶中的积累具有显著的种属特异性;另外,小果博落回果实中别隐品碱的量远高于其他生物碱。结论:该研究为博落回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由于生物碱类成分在该属植物中的累积具有种属特异性,在植物资源利用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具体的药用部位及其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 小果博落回 生物碱 药用部位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麻黄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恒阳 丁笑颖 +4 位作者 张丹 安琪 金艳 詹志来 郑玉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110,共9页
麻黄为常用的发散风寒药,药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和方书,笔者拟对经典名方所用麻黄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麻黄药材主流基原... 麻黄为常用的发散风寒药,药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和方书,笔者拟对经典名方所用麻黄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麻黄药材主流基原为麻黄科草麻黄Ephedra sinica。药用部位为麻黄的草质茎。南北朝以前著录的产地为“晋地”和“河东”,即今山西省;南北朝及后世产地范围变大,现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地,其中内蒙古为主产区。历代采收加工方法均为秋季采收其茎,阴干或晾至7~8成干时再晒干。历代炮制方法主要有去节生用、酒炙、蜜炙、醋制等,现仅蜜炙法仍在使用。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的麻黄选取麻黄科草麻黄E.sinica为基原,以其干燥草质茎入药,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建议以生品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麻黄 本草考证 药用部位 采收加工 炮制方法 基原
原文传递
防风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9
16
作者 邹婧 王悦 +4 位作者 张学涛 宋兴爽 姚中伟 唐春伟 王玲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通过查阅本草古籍和现代研究文献,以今看古,在守本的基础上创新、系统地分析防风。经过考证,防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除《中国药典》所记载的正品防风,历代本草记载的防风还存在一些其他伞形科植物。古代以野生防风为主,主产陕西、山... 通过查阅本草古籍和现代研究文献,以今看古,在守本的基础上创新、系统地分析防风。经过考证,防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除《中国药典》所记载的正品防风,历代本草记载的防风还存在一些其他伞形科植物。古代以野生防风为主,主产陕西、山东、河南,现以栽培为主,主产东北及内蒙古东部,从古至今向北移动。除防风的根外,其叶、花、果实均有药用价值。防风药性平和,配伍广泛而灵活,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本草考证 名称 植物形态 来源 产地 药用部位
下载PDF
石榴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晶 李论 +2 位作者 张梅 胡晓龙 汪豪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1-430,共10页
石榴为石榴科石榴属植物,其果皮、种子、花、叶、根均可入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石榴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鞣质类、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酚酸类、花青素类、脂肪酸类等,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炎、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石榴为石榴科石榴属植物,其果皮、种子、花、叶、根均可入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石榴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鞣质类、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酚酸类、花青素类、脂肪酸类等,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炎、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石榴各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药用部位 民族药用法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超 刘谦 +2 位作者 张赫 刘红燕 张永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对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水生耐盐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及对应药材入药部位、药性、功效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共调查到野生水生耐盐药用植物299种。根据恩格勒分类系统,这些植物隶属于76科204属;生活型以草本型为主,共222种。以299种药... 对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水生耐盐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及对应药材入药部位、药性、功效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共调查到野生水生耐盐药用植物299种。根据恩格勒分类系统,这些植物隶属于76科204属;生活型以草本型为主,共222种。以299种药用植物为基源的药材共338种,其中全草入药药材144种,占药材种类数的42.60%;平性药材最多,共85种;苦味药、甘味药和辛味药数量较其他药味具有明显优势;以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化痰止咳类、止血药和补虚药占优势。针对水生耐盐药用植物特点,结合该区域自然状况,提出了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 水生耐盐药用植物 药用资源 植物种类 生活类型 入药部位 药性 功效
下载PDF
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牟春燕 殷越 沈子芯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544-551,共8页
当归在补血药中因“补而不滞”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多糖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黄酮类等,常用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煎煮法、渗漉法、超声提取等方法进行提取,而炮制... 当归在补血药中因“补而不滞”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多糖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黄酮类等,常用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煎煮法、渗漉法、超声提取等方法进行提取,而炮制方式、地域、物候期、药用部位的不同皆可影响其化学成分。关于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亦愈发深入,当前已证实的包括调节血液循环、缺血后损伤保护、抗组织纤维化、镇痛、保护脑和神经、改善机体骨损伤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参考文献7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化学成分 成分提取 炮制方式 地域 物候期 药用部位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敏 李紫琴 +4 位作者 张长泰 孙琳可 仝伯强 刘丹 孙稚颖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76-782,811,共8页
目的:调查枣庄市山亭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等,明确山亭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现状,为进一步探讨山亭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走访栽培基地等方法,对山亭区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统... 目的:调查枣庄市山亭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等,明确山亭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现状,为进一步探讨山亭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走访栽培基地等方法,对山亭区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山亭区药用维管植物93科274属443种,其中被子植物82科263属428种,以草本植物为主,菊科和豆科是其优势科;有4种重点保护药用植物;按中药功效分类以清热药为主;药用部位以全草类、根及根茎类为主。结论:山亭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多但利用率较低,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规模小且分散。本次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山亭区的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填补了山亭区中药资源普查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枣庄市 山亭区 资源普查 药用植物 药用部位 重点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