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背景下医患关系新变化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文静 臧运森 周国仁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8-69,共2页
我国医患矛盾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主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手段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信息不对称状况正在转变,医患沟通的模式发生了新变化。文章从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出发,从政府、医疗机构、患者... 我国医患矛盾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主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手段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信息不对称状况正在转变,医患沟通的模式发生了新变化。文章从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出发,从政府、医疗机构、患者和媒体层面提出在互联网医疗技术支撑下解决医疗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途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医患关系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构建医患会话的合作原则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兴兵 刘琴 +1 位作者 邵艳 廖美珍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42,共2页
通过对门诊医患会话的现场调查,发现经典的合作原则并不完全适用于门诊医患会话。这是因为医患会话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着信息和权势两方面的不对称。为了适应新型的医患关系,在经典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医患会话的合作原则,以期规... 通过对门诊医患会话的现场调查,发现经典的合作原则并不完全适用于门诊医患会话。这是因为医患会话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着信息和权势两方面的不对称。为了适应新型的医患关系,在经典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医患会话的合作原则,以期规范和指导现实的医患会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医患会话 合作原则 信息不对称 权势不对称 医患会话
下载PDF
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定位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22
3
作者 朱俊生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从卫生筹资机制、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出发,探讨了商业健康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应该协调发展,致力于构建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和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新模式。商业健康保险绝不仅仅是社会基本医疗... 本文从卫生筹资机制、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出发,探讨了商业健康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应该协调发展,致力于构建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和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新模式。商业健康保险绝不仅仅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有限的、简单的补充,而应该成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医疗保障体系 卫生筹资机制 信息不对称 公共选择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下公立医院过度医疗的治理 被引量:19
4
作者 兰利莹 秦迎新 +3 位作者 王琪 韩玉珍 吴野 王雁飞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5期17-18,共2页
过度医疗作为医疗实践中的不良现象,是引发医疗纠纷和"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公立医院过度医疗治理现状,找出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过度医疗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不对称下公立医院过度医疗的治理... 过度医疗作为医疗实践中的不良现象,是引发医疗纠纷和"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公立医院过度医疗治理现状,找出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过度医疗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不对称下公立医院过度医疗的治理模式,以期从根本上遏制公立医院过度医疗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医疗 信息不对称 公立医院
下载PDF
DRG付费下医方低码高编行为界定与潜在风险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浩 陶红兵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32,共5页
医方低码高编行为是各国开展DRG付费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是我国在探索DRG付费道路上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对低码高编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国外DRG付费现状,总结低码高编行为的潜在风险,以期提高医、患、保三方对低码高编行为的认识,并引起... 医方低码高编行为是各国开展DRG付费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是我国在探索DRG付费道路上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对低码高编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国外DRG付费现状,总结低码高编行为的潜在风险,以期提高医、患、保三方对低码高编行为的认识,并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低码高编 道德风险 诊疗行为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中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乐乐 俞乔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80,共12页
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结合中国医疗改革的制度背景,采用四川省成都市2011~2015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超大样本数据,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 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结合中国医疗改革的制度背景,采用四川省成都市2011~2015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超大样本数据,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方法,从医疗费用结构和医疗保险的角度,实证分析了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和医疗保险等因素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医疗总费用支出具有正效应;(2)疾病类型越严重,医药费用占比越高会更加削弱医疗总费用支出的正效应,材料费用占比越高会更加增强医疗总费用支出的正效应;(3)医疗保险实际报销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对于医疗总费用的支出具有负效应,而可补偿费用(名义报销比例)对于医疗总费用支出具有正效应;(4)医药费用占比和材料费用占比提高是影响医疗总费用增长的主要表现,但是医药费用占比对医疗总费用支出的影响在不断减小,材料费用占比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费用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医生诱导需求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袁目北 陈在余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0年第5期30-37,53,共9页
近年来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目标,为深入研究医生的诱导需求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现基于文献对比,对和卫生经济理论分析,发现医疗费用的增长与医生的诱导行为密切相关,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医疗市场中,... 近年来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目标,为深入研究医生的诱导需求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现基于文献对比,对和卫生经济理论分析,发现医疗费用的增长与医生的诱导行为密切相关,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医疗市场中,医生具备很强的诱导能力,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医生可能会引导患者增加额外的医疗消费,并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基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近年来的医疗卫生机构数、卫生人员数、药品费用、公立医院收入、床位供应数、人均医疗费用、总医疗费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率等数据,分析发现:1)医院卫生人员数量、医疗机构收入来源及床位数均显著促进人均医疗费用及卫生总费用。2)在现行医疗体制下,我国医疗领域可能存在较强的医生诱导需求动机,并导致了我国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研究并分析医生诱导行为对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以期对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诱导需求 医疗费用增长 信息不对称
原文传递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域医患矛盾风险及防控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晚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50,共4页
信息不对称是医患双方信息掌握的不均衡状态,它是医疗服务市场中最重要的特征。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易引发道德风险、信任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从而可能导致医患矛盾升级为医患冲突。缓解医患矛盾,需打破医患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均衡状态,通... 信息不对称是医患双方信息掌握的不均衡状态,它是医疗服务市场中最重要的特征。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易引发道德风险、信任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从而可能导致医患矛盾升级为医患冲突。缓解医患矛盾,需打破医患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均衡状态,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与逐利机制,创新医疗补偿支付方式,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并构建医疗风险防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 信息不对称 医患矛盾风险 风险防控
下载PDF
双重目标下的最优医生激励机制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苏生 孔昭昆 +1 位作者 向静 周明建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42,共5页
在医疗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同偿付机制会对医生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建立一个双重目标委托—代理模型对按服务项目付费机制及预付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按服务项目付费机制必然导致实物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预付制的有... 在医疗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同偿付机制会对医生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建立一个双重目标委托—代理模型对按服务项目付费机制及预付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按服务项目付费机制必然导致实物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预付制的有效性则要求医生必须不以营利为目的,否则会导致医疗资源投入不足,影响医疗质量。针对这两种制度的缺陷,本文提出:通过实施"管理竞争"下的预付机制来达到降低医疗费用与提高医疗质量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市场 医生行为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
下载PDF
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的基本研究框架与制定协同动力模型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红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2期36-40,177,共6页
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是政府信息公开政策体系的必要组成内容。在分析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研究背景基础上探讨了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内涵,界定了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研究对象,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了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研究内... 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是政府信息公开政策体系的必要组成内容。在分析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研究背景基础上探讨了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内涵,界定了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研究对象,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了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研究内容,并初步构建了面向"对象——内容"的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基本研究框架。系统分析了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制定协同动力因素,并提出了医疗卫生信息公开政策制定协同动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 信息公开 信息不对称 信息政策 公共信息资源
下载PDF
互联网医疗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蔡博宇 徐志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0期9-11,共3页
互联网医疗在颠覆传统医疗的同时,已经对线下的医患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文简述了基于互联网医疗技术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现实需求,就其在丰富医患社会角色,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以及改善医患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医患... 互联网医疗在颠覆传统医疗的同时,已经对线下的医患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文简述了基于互联网医疗技术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现实需求,就其在丰富医患社会角色,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以及改善医患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变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互联网医疗 医患角色 沟通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构建公立医院内部医保基金控制模型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国刚 郑二维 曲松涛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32,共3页
目的:构建医院内部医保基金控制模型,提高医保基金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方法:运用效用理论建立满足医疗服务提供者个体理性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下的医院管理者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结果:运用进化规划算法进行实证计算,得出奖励系数和... 目的:构建医院内部医保基金控制模型,提高医保基金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方法:运用效用理论建立满足医疗服务提供者个体理性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下的医院管理者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结果:运用进化规划算法进行实证计算,得出奖励系数和惩罚系数。结论:医院内部医保基金控制模型对控制医保统筹费用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为公立医院建立医保管理考核机制和内部运行激励机制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基金 内部控制 信息不对称 效用理论
原文传递
应急医疗防控物资采购合同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琪 赵秋红 颜迎晨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2-313,共12页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凸显了生产能力储备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本文从采购商的角度出发,考虑应急医疗防控物资的生产特点,探讨当制造商拥有私人的生产能力信息时,如何通过合同设计引导制造商诚实地披露生产能力并...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凸显了生产能力储备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本文从采购商的角度出发,考虑应急医疗防控物资的生产特点,探讨当制造商拥有私人的生产能力信息时,如何通过合同设计引导制造商诚实地披露生产能力并按采购商的期望行动。首先,基于批发价合同模型探讨了不考虑信息不对称时的最优采购合同设计;然后,基于信号甄别模型探讨了考虑信息不对称时的最优采购合同设计;在此基础上,基于两部分关税合同模型优化了菜单合同以适应制造商生产投入不可立约的情形;最后,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所构建的模型并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本文能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生产能力储备定价与应急响应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响应 医疗防控物资 信息不对称 合同设计
原文传递
大病医疗保险中医保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思洋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1期91-96,共6页
由于医疗保险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医疗供方、受益方和付费方三方均有道德风险,而道德风险的严重程度是影响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运行的关键内生变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有可能诱发双重道德风险问题;一方面是医生和患者的道... 由于医疗保险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医疗供方、受益方和付费方三方均有道德风险,而道德风险的严重程度是影响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运行的关键内生变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有可能诱发双重道德风险问题;一方面是医生和患者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的道德风险。本文重点探讨再保险合约中,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来分析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与商业保险机构的行为选择,并基于模型结果探讨其政策指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病保险 医保机构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风险分出比例
下载PDF
刍议医德迷失与重塑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翠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2,共2页
在我国的医疗行政界、医务界、医学教育界以及临床医者中出现了医德迷失现象。社会发展模式,道德激励游戏化,败德激励机制的精细化,个人生存压力,专业知识垄断等原因共同导致医德迷失。医德境界的提升应从教育做起,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在我国的医疗行政界、医务界、医学教育界以及临床医者中出现了医德迷失现象。社会发展模式,道德激励游戏化,败德激励机制的精细化,个人生存压力,专业知识垄断等原因共同导致医德迷失。医德境界的提升应从教育做起,完善政策引导机制、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做好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提倡医者的自我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失范 经济利益 生存压力 信息不对称 医德教育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个人医疗信息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传丽 李玉霞 +2 位作者 舒丽 刘敏敏 曹高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1-283,290,共4页
长期以来,个人医疗信息的法律保护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个人医疗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个人医疗信息法律保护的了解状况及对我国个人... 长期以来,个人医疗信息的法律保护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个人医疗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个人医疗信息法律保护的了解状况及对我国个人医疗信息法律保护现状的认识,从信息不对称视角探讨影响个人医疗信息法律保护的信息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个人医疗信息法律保护方面遇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从个人应主动了解个人医疗信息的法律保护方面的相关信息、医院要制定完善的个人医疗信息的法律保护机制、政府和其他相关社会机构应通力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医疗信息 法律保护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多中心主体参与医保基金监管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滨 周罗晶 +5 位作者 史力群 王静成 毛向阳 张莹 汤佳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5,51,共4页
目的: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高质量运行。方法: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支撑,基于国家相关统计年鉴及政策披露情况,分析了医保基金监管面临的困境,对“欺诈骗保”违法犯罪行为情况进行了分类。结果:信息不对称、医院控费内... 目的: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高质量运行。方法: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支撑,基于国家相关统计年鉴及政策披露情况,分析了医保基金监管面临的困境,对“欺诈骗保”违法犯罪行为情况进行了分类。结果:信息不对称、医院控费内生动力不足等因素导致“欺诈骗保”屡禁不止。结论: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从政府、医院、群众3个层面提出了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的路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治理 医保基金 欺诈骗保 信息不对称
原文传递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医保资金套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超 吴群红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6,共6页
目的:从骗保主体视角出发,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提炼条件变量,旨在对我国医保资金套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国内近3年内发生的15个典型骗保案例进行分析,以探求影响骗保主体发出医保资金套取... 目的:从骗保主体视角出发,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提炼条件变量,旨在对我国医保资金套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国内近3年内发生的15个典型骗保案例进行分析,以探求影响骗保主体发出医保资金套取行为结果的必要条件及组合情况。结果:政府补偿机制缺位和医疗机构领导的自我控制失范是解释医保资金套取行为的必要条件。在条件组合的8条解释路径中,发现3条典型路径,即:政策控制缺位、组织监督失范及供需利益共谋。结论:与以往研究医保资金套取行为单一要素为重要影响因素的结论不同的是,针对典型骗保案例的组态分析可知医疗机构内部监管失范更倾向于发生医保资金套取行为,医院的性质作用关系不大,参保人和医疗机构形成共谋关系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套取医保资金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资金 套取行为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信息不对称
原文传递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测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本海 何闯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88-893,共6页
目的:从政府管理和患者感知视角,建立医疗服务可提供性、医疗服务可获得性、经济可负担性和体系有效性4个维度的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测度模型。方法:利用模糊粗糙集方法对医疗服务水平测度指标进行筛选,... 目的:从政府管理和患者感知视角,建立医疗服务可提供性、医疗服务可获得性、经济可负担性和体系有效性4个维度的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测度模型。方法:利用模糊粗糙集方法对医疗服务水平测度指标进行筛选,得到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D-S证据理论合成AHP法确定的主观权重和熵值法确定的客观权重,得到指标的组合权重。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建立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测度模型。结果: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医疗服务水平居于全省首位的是泰州市,医疗服务水平最低的地区是徐州市。结论: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测度模型能准确识别出医疗服务水平较好的地区,从不同维度比较和分析各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情况,为各地区制定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水平 信息不对称 模糊粗糙集 D-S证据理论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洪波 李国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2期49-50,共2页
信息不对称使医疗保险中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存在对医疗服务的供给、需求以及利用审查监督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产生的不同主体、道德风险对福利的影响、道德风险的... 信息不对称使医疗保险中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存在对医疗服务的供给、需求以及利用审查监督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产生的不同主体、道德风险对福利的影响、道德风险的计量以及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对上述四个方面研究的有关观点和结论做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