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根瘤菌接种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钱亚斯 石凤翎 +2 位作者 闫伟 乔雨 张雨桐 《草原与草业》 2020年第1期29-35,共7页
采集不同地区苜蓿互接种族内的根瘤菌株,以不同菌株浸泡接种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发芽露白后的种子,播种在无菌椰皮基质中,从第20d到49d,每7d对其叶片数、叶片宽、幼苗高度、根部结瘤量等指标测定一... 采集不同地区苜蓿互接种族内的根瘤菌株,以不同菌株浸泡接种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发芽露白后的种子,播种在无菌椰皮基质中,从第20d到49d,每7d对其叶片数、叶片宽、幼苗高度、根部结瘤量等指标测定一次,探讨各菌种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个菌株中,接种来源于“巨能7紫花苜蓿”(SJN)、“白花草木樨”(HK)和商品根瘤菌(DZ)的菌株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互接种族 根瘤菌 草原3号杂花苜蓿 幼苗生长
下载PDF
栽培牧草根围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陈杨 海棠 李志美 《草原与草业》 2021年第3期58-62,共5页
为探索不同牧草根围土壤线虫群落及多样性,试验对种植两年的草原2号苜蓿及蒙古冰草根围土壤线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两种牧草根围共鉴定出线虫16属,草原2号苜蓿根际土壤线虫种类(属数)高于蒙古冰草,草原2号苜蓿10-20cm处线虫数... 为探索不同牧草根围土壤线虫群落及多样性,试验对种植两年的草原2号苜蓿及蒙古冰草根围土壤线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两种牧草根围共鉴定出线虫16属,草原2号苜蓿根际土壤线虫种类(属数)高于蒙古冰草,草原2号苜蓿10-20cm处线虫数量显著高于蒙古冰草,两种栽培牧草根围土壤线虫都是以食细菌通道为主,线虫生活史策略(c-p)主要以c-p2类群为主,而其他类群所占比例较少,草原2号苜蓿和蒙古冰草根际土壤线虫生态特征指数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草原2号苜蓿自由生活类线虫成熟度指数(MI)0-10cm处高于10-20cm处,蒙古冰草植食性线虫成熟度指数(PPI)10-20cm处高于0-10cm处,两种栽培牧草根围土壤线虫种类及数量出现差异,但多样性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线虫群落 多样性 生态指数 草原2号苜蓿 蒙古冰草
下载PDF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草原3号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贾鲜艳 张众 +2 位作者 庞敏娜 杨风龙 潘永刚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8,共6页
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进行了不同播期及密度对草原3号苜蓿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对不同播期及密度处理的株高、物候期、根颈粗、分蘖芽数、越冬率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播种密度越大,播期越晚,苜蓿生长越缓慢... 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进行了不同播期及密度对草原3号苜蓿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对不同播期及密度处理的株高、物候期、根颈粗、分蘖芽数、越冬率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播种密度越大,播期越晚,苜蓿生长越缓慢,越冬率越低。7月初播种,越冬率可达100%,8月中旬以后播种,越冬率为0。同时,早播有利于第二年的返青生长。因此认为,草原3号苜蓿最适播期应不晚于7月中旬。40cm行距条播时播种密度以100苗/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草原3号苜蓿 播种期 播种密度
下载PDF
刈割次数对种植当年草原3号杂花苜蓿生长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凯 闫士元 米福贵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第11期44-48,54,共6页
为了明确刈割次数对杂花苜蓿草产量、营养成分、越冬率和可持续利用所产生的影响,对种植当年草原3号杂花苜蓿进行了不同刈割次数的研究试验,并对不同刈割处理下草原3号杂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及越冬率进行了测定分析。... 为了明确刈割次数对杂花苜蓿草产量、营养成分、越冬率和可持续利用所产生的影响,对种植当年草原3号杂花苜蓿进行了不同刈割次数的研究试验,并对不同刈割处理下草原3号杂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及越冬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刈割次数对种植当年草原3号杂花苜蓿平均株高、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而对茎叶比、鲜干比、越冬率影响显著(P<0.05)。种植当年草原3号杂花苜蓿在刈割1次处理下的茎叶比、越冬率最高,分别为0.98、95%;在刈割2次处理下的平均株高、生长速度、鲜干比较高,分别为59 cm、1.30 cm/d、3.76;在刈割2次处理下的全年干草总产量最高,为5 211 kg/hm2;在刈割2次处理下的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平均值较高,分别为20.5%、140;在刈割2次处理下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平均值较小,分别为35.9%、40.6%。综合考量刈割次数对种植当年草原3号杂花苜蓿生长特性、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及越冬率的影响,种植当年刈割1次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3号杂花苜蓿 刈割次数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施肥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建新 云锦凤 张众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3期12-15,共4页
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研究了N、P、K肥配施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的增产作用最大,其次为钾肥,氮肥的影响最小;最高产量预期值达到578.55 kg/hm2的最佳施肥方案:氮肥81.0~114.75 kg/hm2,磷肥218.75~262.... 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研究了N、P、K肥配施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的增产作用最大,其次为钾肥,氮肥的影响最小;最高产量预期值达到578.55 kg/hm2的最佳施肥方案:氮肥81.0~114.75 kg/hm2,磷肥218.75~262.0 kg/hm2,钾肥96.0~138.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N:P2O5∶K2O=1∶1.76~2.08∶1.17~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草原3号杂花苜蓿 种子产量
下载PDF
草原3号杂花苜蓿大田扦插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凯青 张众 +2 位作者 张珊 郝帅 张杰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10-14,共5页
2018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进行了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 cv. Caoyuan No. 3)的大田扦插试验。扦插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现蕾期为适宜的扦插时期,选取主枝中段,制成一叶茎枝插穗为最佳的技术条... 2018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进行了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 cv. Caoyuan No. 3)的大田扦插试验。扦插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现蕾期为适宜的扦插时期,选取主枝中段,制成一叶茎枝插穗为最佳的技术条件,扦插成活率及生长状况表现最优,30 d成活率可达76.7%,60 d平均新枝高31.70 cm、平均地上生物量2.4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3号杂花苜蓿 大田扦插 成活率
原文传递
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围植物寄生线虫种类及数量的研究
7
作者 张晶 白力嘎 海棠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98-102,共5页
为了解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根围植物寄生线虫的种类、数量及分布规律,试验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条播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际、行间及休闲地植物寄生线虫种类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植物寄... 为了解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根围植物寄生线虫的种类、数量及分布规律,试验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条播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际、行间及休闲地植物寄生线虫种类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植物寄生线虫有散香属(Beleodorus)、柄端球属(Paurodontus)、环属(Criconema)、针属(Paratylenchus)、短体属(Pratylenchus)、垫刃属(Tylenchus)、裸矛属(Psilenchus)、盘旋属(Rotylenchus)、螺旋属(Helicotylenchus)、矮化属(Tylenchorhynchus)、头垫刃属(Tetylenchus)、长针属(Longidorus)等12个属,其线虫c-p值主要分布在2~3之间;>1 cm~≤10 cm土层中优势属的属数分布为行间>根际及休闲地,植物寄生线虫的属数及总数量分布均为根际>行间>休闲地;不同土层植物寄生线虫数量均为>1 cm~≤10 cm土层大于>10 cm~≤20 cm土层。说明草原3号杂花苜蓿植物寄生线虫的分布具有趋根性及表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3号杂花苜蓿 植物寄生线虫 根围 休闲地 分布规律 优势度
原文传递
草原3号杂花苜蓿不同发芽方式对几种牧草萌发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包赛很那 海棠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31,共7页
用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No.3)在直播和催芽条件下对受体牧草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 L.)、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的化感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3号... 用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No.3)在直播和催芽条件下对受体牧草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 L.)、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的化感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3号杂花苜蓿不同发芽条件下对3种牧草存在化感效应。直播条件下对3种牧草的化感效应大小顺序为新麦草>缘毛雀麦>蒙古冰草,催芽条件下对3种牧草的化感效应大小顺序为缘毛雀麦>新麦草>蒙古冰草;草原3号杂花苜蓿发芽期和发芽后生长期对3种牧草的化感效应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3号杂花苜蓿 受体牧草 化感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