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应力腐蚀研究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20
1
作者 冷发光 冯乃谦 邢锋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9,5,共5页
混凝土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常常同时承受压力和腐蚀介质的双重作用 ,有必要研究混凝土的应力腐蚀效应。混凝土发展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了 ,但应力腐蚀的研究尚只有短短 10年左右的时间 ,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其高的... 混凝土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常常同时承受压力和腐蚀介质的双重作用 ,有必要研究混凝土的应力腐蚀效应。混凝土发展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了 ,但应力腐蚀的研究尚只有短短 10年左右的时间 ,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其高的强度、低水灰比而表现为高的脆性、低的变形 ,其应力腐蚀效应可能更加显著 ,应该深入进行研究 ,以满足下个世纪高性能混凝土广泛应用的需要。需要采用一些先进方法 ,对应力水平、腐蚀介质强度、腐蚀介质类型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耐久性的影响 ,以及各种抑制应力腐蚀的措施进行系统研究 ,以满足工程实际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应力腐蚀 高性能混凝土 应力水平 腐蚀介质浓度 力学性能 腐蚀效应 系统研究 工程应用 研究现状 问题
下载PDF
原位合成SiC-BN复合陶瓷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治华 贾德昌 +2 位作者 周玉 宋成斌 石鹏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3-487,共5页
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SiC BN复合陶瓷。经理论计算及实验证明 ,在相对较低的温度(170 0°C)下即可成功实现预期的原位反应。复合陶瓷中生成了细小均匀的微米级SiC和BN颗粒 ,在添加剂较多的地方发现了纳米级的SiC晶粒。SiC... 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SiC BN复合陶瓷。经理论计算及实验证明 ,在相对较低的温度(170 0°C)下即可成功实现预期的原位反应。复合陶瓷中生成了细小均匀的微米级SiC和BN颗粒 ,在添加剂较多的地方发现了纳米级的SiC晶粒。SiC BN系列复合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在含 2 0vol%BN时达到最大 ,分别为 311MPa和 4 .5MPa·m1 2 ,弹性模量和硬度随BN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B6 0复合陶瓷的弹性模量为 4 0 .8GPa,维氏硬度为 0 .5 5GPa。不含BN的B0复合陶瓷的断裂方式主要为穿晶断裂 ,含有BN的SiC BN复合陶瓷的断裂方式主要为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BN复合陶瓷 原位合成 抗弯强度 断裂韧性 穿晶断裂 沿晶断裂
下载PDF
高温下奥—贝蠕铁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盛达 颜丙祥 贾志杰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41,共5页
奥—贝蠕铁是继奥—贝球铁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工程材料之一,也是世界上正在开发的材料。本文系统地提供了奥—贝蠕铁的制取工艺,奥—贝蠕铁的组织特征及其在常温及随温度提高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以稀土硅铁为蠕化剂,所制... 奥—贝蠕铁是继奥—贝球铁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工程材料之一,也是世界上正在开发的材料。本文系统地提供了奥—贝蠕铁的制取工艺,奥—贝蠕铁的组织特征及其在常温及随温度提高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以稀土硅铁为蠕化剂,所制取的蠕化率大于90%、基体以铁素体为主的蠕墨铸铁,经等温淬火后,可稳定地获得奥氏体—贝氏体基体(以下简称奥—贝蠕铁),它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在常温下σb=820~937.5MPa,δ=0.40%~0.78%;在600℃时,σb=158~187MPa,δ=4.00%~7.84%,仍超过HT150的常温性能。当低于300℃时组织和性能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贝氏体蠕铁 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反应溅射Zr-Si-N复合膜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艳 董云杉 +2 位作者 黄家桢 张利中 李戈扬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0-203,共4页
在Ar、N2混合气氛中,通过双靶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i含量的Zr-Si-N复合薄膜,采用EDS、XRD、SEM、AFM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复合膜的成分、相组成、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i的加入,Si3N4界面相形成于ZrN晶粒表面并... 在Ar、N2混合气氛中,通过双靶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i含量的Zr-Si-N复合薄膜,采用EDS、XRD、SEM、AFM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复合膜的成分、相组成、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i的加入,Si3N4界面相形成于ZrN晶粒表面并阻止其长大。低Si含量下,晶粒的细化使Zr-Si-N薄膜得到强化,在Si含量为6.2at%时其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最高值29.8 GPa和352 GPa。继续增加Si的含量,薄膜逐渐向非晶态转变,同时产生ZrxSiy相,并伴随有明显的力学性能降低。Zr-Si-N薄膜力学性能增加受到限制,可能与Si3N4界面相和ZrN晶粒之间的低润湿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Si-N薄膜 反应溅射 微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反应溅射Nb-Si-N薄膜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艳 董云杉 +1 位作者 戴嘉维 李戈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63-1766,共4页
在Ar、N2和SiH4混合气体中,通过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i含量的Nb-Si-N复合薄膜,采用EDS、XRD、TEM、AFM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复合薄膜的成分、相组成、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控制混合气体中SiH... 在Ar、N2和SiH4混合气体中,通过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i含量的Nb-Si-N复合薄膜,采用EDS、XRD、TEM、AFM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复合薄膜的成分、相组成、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控制混合气体中SiH4分压可以方便地获得不同Si含量的Nb-Si-N薄膜.少量Si的加入使薄膜得到强化,并在Si含量为3.4%时达到硬度和弹性模量的最高值,分别为53 GPa和521 GPa.进一步增加Si含量,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步降低.Nb-Si-N薄膜力学性能的提高与其晶体缺陷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Si-N薄膜 反应溅射 微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纤维长度,取向对LAS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开宏 高积强 +1 位作者 王永兰 金志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3-148,共6页
本文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增强LAS玻璃-陶瓷(以下简称Csf/LAS)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纤维长度、取向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短切碳纤维均匀分散并取向排列的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和显微... 本文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增强LAS玻璃-陶瓷(以下简称Csf/LAS)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纤维长度、取向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短切碳纤维均匀分散并取向排列的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和显微结构.研究发现短切碳纤维增强LAS玻璃-陶瓷的主要强韧化机理是载荷传递和纤维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纤维补强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晶玻璃
下载PDF
消失模铸造工艺对灰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淑萍 纪朝辉 《佳木斯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本文通过消失模铸造和普通砂型铸造件的性能对比分析,发现消失模工艺所获铸件,其抗拉、抗压、抗弯、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指标都有很大幅度提高,而硬度略有下降。
关键词 消失模铸造 灰口铁 力学性质 精密铸造
下载PDF
微晶白云母/PE-g-MAH/PP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艳 林金辉 郝孝丽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9年第5期34-36,13,共4页
本文采用硅烷KH-550对微晶白云母改性,同时利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作为相容剂及增韧剂,通过双辊挤出机制备微晶白云母/PE-g-MAH/PP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硅烷KH-550的最佳改性量为微晶白云母质量的1.7%;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及拉伸强... 本文采用硅烷KH-550对微晶白云母改性,同时利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作为相容剂及增韧剂,通过双辊挤出机制备微晶白云母/PE-g-MAH/PP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硅烷KH-550的最佳改性量为微晶白云母质量的1.7%;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都随微晶白云母及PE-g-MAH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冲击强度最大增幅为30.79%,拉伸强度最大增幅为3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白云母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碳酸酯板材应用性能研究
9
作者 代晓瑛 雷兴平 靳耿栓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9期64-65,共2页
研究了聚碳酸酯板材在60℃下进行热空气加速老化以及在西安和海南两个城市进行为期1年的自然老化后的老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聚碳酸酯板材具有较好的耐热空气老化性和耐侯性。在热空气老化和自然老化条件下,聚碳酸酯板材仍具有较好的... 研究了聚碳酸酯板材在60℃下进行热空气加速老化以及在西安和海南两个城市进行为期1年的自然老化后的老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聚碳酸酯板材具有较好的耐热空气老化性和耐侯性。在热空气老化和自然老化条件下,聚碳酸酯板材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自然老化对聚碳酸酯板材的银纹敏感性变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热空气老化 自然老化 力学性能 抗银纹性
下载PDF
奥贝灰铁的组织与性能
10
作者 徐雍 汪京心 蒋宗宇 《江苏工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65-70,共6页
探讨了不同化学成分的砂型和金属型铸造灰铸铁试样经等温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试验表明CE=4.4%以上的砂型铸造灰铸铁试样,抗拉强度提高到263MPa,延伸率可达1%~2%。金属型铸造的CE=4.2%~4.3%的灰铸铁试样抗拉强度达到500MPa,延... 探讨了不同化学成分的砂型和金属型铸造灰铸铁试样经等温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试验表明CE=4.4%以上的砂型铸造灰铸铁试样,抗拉强度提高到263MPa,延伸率可达1%~2%。金属型铸造的CE=4.2%~4.3%的灰铸铁试样抗拉强度达到500MPa,延伸率可达1%。由于碳当量高,铸造工艺性较好,强度提高幅度较大,因此可望作为铸铁的新成员,进入工业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 贝氏体 显微结构 灰口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