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成熟突变体(rin,nor,alc)及其F_1的贮藏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陆春贵 徐鹤林 赵有为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61-66,共6页
本研究对番茄成熟突变体rin、nor、alc材料与正常成熟番茄品种及其杂种一代果实,在绿熟期采收后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具rin、nor、alc基因的番茄果实无呼吸和乙烯跃变期,... 本研究对番茄成熟突变体rin、nor、alc材料与正常成熟番茄品种及其杂种一代果实,在绿熟期采收后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具rin、nor、alc基因的番茄果实无呼吸和乙烯跃变期,其硬度降低慢,果实中PG活性较低,它们的贮藏指数是正常成熟番茄的3倍,一般可贮藏2~3个月,其与正常番茄亲本品种交配的F_1杂种果实(rin/+,nor/+,alc/+)均有一小的呼吸、乙烯高峰出现,但跃变期比正常番茄推迟5~7天,达跃变期时,果实释放的CO_2和乙烯量是正常番茄的40%~6%,PG活性和硬度变化介于双亲之间,果色与正常成熟番茄相近,果实的耐贮藏性较正常番茄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突变体 贮藏 生理
下载PDF
甜菜离子注入诱变早熟突变体的RAPD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9
2
作者 曲延英 王燕飞 +5 位作者 高文伟 沙红 张立明 张亚静 朱晓平 李道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87-289,共3页
以离子注入诱变技术获得的甜菜早熟突变体W11和未做诱变处理的7208为对照材料,提取DNA并进行RAPD分析,选取800条RAPD随机引物对W11和7208进行扩增,结果表明,W11和7208之间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从8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45条在W11和7208... 以离子注入诱变技术获得的甜菜早熟突变体W11和未做诱变处理的7208为对照材料,提取DNA并进行RAPD分析,选取800条RAPD随机引物对W11和7208进行扩增,结果表明,W11和7208之间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从8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45条在W11和7208中存在差异,存在差异的引物占所用引物数的5.6%,表明W11和7208种的相似性很高。该研究利用W11和7208做亲本构建分子标记作图群体,进而定位早熟性状基因或QTL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离子注入 早熟突变体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加工番茄早熟突变体农艺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3
作者 杜红艳 庞胜群 +1 位作者 马海翔 吉雪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3-950,共8页
【目的】研究加工番茄早熟突变体主要农艺性状对前期产量性状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和决定系数,为加工番茄优良早熟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份加工番茄早熟突变体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回归及通径分析。【结果】株... 【目的】研究加工番茄早熟突变体主要农艺性状对前期产量性状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和决定系数,为加工番茄优良早熟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份加工番茄早熟突变体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回归及通径分析。【结果】株高、始花节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和一二穗结果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8.1%、12.1%、12.9%、13.9%、29.1%和22.7%,其可选择性较强,易于通过育种、栽培等方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对照组单果重与前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2^(**);一二穗结果数与前期产量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2^(*);处理组单果重和一二穗结果数与前期产量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0^(**)和0.958^(**);单果重越大、一二穗结果数越多、前期产量越高;现蕾期、始花期越早、开花至成熟天数越短,早熟性指数越高。单果重、一二穗结果数对前期产量的直接作用为正向,且相关系数为极显著正相关,在加工番茄早熟品种选育时,应结合单果重和一二穗果数2因素直接、间接作用进行选择,其中一二穗结果数起决定性因素。【结论】在加工番茄早熟品种选育过程中,要提高早熟性指数和前期产量,考虑单果重、一二穗结果数、现蕾期、始花期、开花至成熟天数等农艺性状,着重考虑一二穗结果数和单果重等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早熟突变体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空间技术诱发的水稻早熟突变系的品质性状变异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殿星 舒庆尧 夏英武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42-346,共5页
对空间技术诱发产生的 9个水稻早熟突变系分析表明 :与原亲本相比 ,突变系的外观品质变化明显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出现高、中、低 3种变异 ;多数突变系的淀粉粘滞特性和碱消值比原亲本差 ,少数相似 ;胶稠度与原亲本相仿或明显改良 ... 对空间技术诱发产生的 9个水稻早熟突变系分析表明 :与原亲本相比 ,突变系的外观品质变化明显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出现高、中、低 3种变异 ;多数突变系的淀粉粘滞特性和碱消值比原亲本差 ,少数相似 ;胶稠度与原亲本相仿或明显改良 ;除突变系SP5 0 1外 ,农艺性状变差 ,但千粒重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突变系 品质性状 水稻 空间技术诱发
下载PDF
扬稻6号早熟突变体扬6早的特征特性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长海 潘凤英 +2 位作者 肖人鹏 汤丹峰 周瑞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00-1805,共6页
【目的】对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的早熟突变体扬6早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鉴定,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不同时期播种,大田记录生育期、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等,并鉴定米质和稻蔸越冬性;在室内低温... 【目的】对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的早熟突变体扬6早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鉴定,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不同时期播种,大田记录生育期、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等,并鉴定米质和稻蔸越冬性;在室内低温条件下测定苗期叶片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糖等的变化;对不同密度处理的扬6早再生力进行鉴定。【结果】扬6早生育期为99 d,比扬稻6号少32 d;与扬稻6号相比,扬6早除结实率和每穗实粒数略高外,其他主要性状尤其是单株有效穗数明显降低;扬6早米粒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直链淀粉含量较扬稻6号低,米饭柔软,粘聚性好,食味佳。扬6早轻感稻瘟病,抗病性和抗寒性均优于扬稻6号,且稻蔸越冬性较好。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以每穴3苗、株行距16.7 cm×20.0 cm处理的出苗总数、稻蔸成活率、每蔸平均出苗数较高,扬6早表现较强的再生能力。【结论】扬6早株型适中,抗倒、抗病、抗寒,长势好,再生力较强,米质食味性好,在华南稻作区可作早稻种植,收获后稻田可作晚稻秧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扬稻6号 扬6早 早熟突变体 特征特性 鉴定
下载PDF
一个粳稻早熟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育种应用潜力的初步评价
6
作者 程灿 储黄伟 +4 位作者 周继华 牛付安 罗忠永 曹黎明 袁勤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来自粳稻‘寒丰’繁种圃的一个早熟突变体‘早寒丰’,其播始历期比野生型‘寒丰’提早15.2 d。对其生育期遗传分析表明,控制该早熟性状的基因为一对半显性核基因。以BT型粳稻不育系‘寒丰A’与‘早寒丰’连续回交,育成早熟粳稻新不育系... 来自粳稻‘寒丰’繁种圃的一个早熟突变体‘早寒丰’,其播始历期比野生型‘寒丰’提早15.2 d。对其生育期遗传分析表明,控制该早熟性状的基因为一对半显性核基因。以BT型粳稻不育系‘寒丰A’与‘早寒丰’连续回交,育成早熟粳稻新不育系‘早寒丰A’。以‘寒丰A’和‘早寒丰A’分别与‘湘晴’‘申恢254’‘R44’等3个粳稻恢复系配组,结果表明:‘早寒丰A’所配组合的播始历期为95.2—99.4 d,比‘寒丰A’所配组合的播始历期提早8.2—10.4 d,且其中一些组合产量降低不显著,因此‘早寒丰A’携带的早熟半显性核基因在杂交粳稻早熟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早熟突变体 半显性基因 育种试验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