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时代阐释——兼论“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认识根源 被引量:1
1
作者 项贤明 《教育研究与实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1,共9页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重要基本原理之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同一历史进程的不同方面。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意味着人不受限制、不被强迫、在其想获得发展的方面都能自主、自由地实现自...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重要基本原理之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同一历史进程的不同方面。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意味着人不受限制、不被强迫、在其想获得发展的方面都能自主、自由地实现自我创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对我国教育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正确领会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基本原理,特别是正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是我们科学认识和有效解决包括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在内的各种教育实际问题的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人的全面发展 学业负担
原文传递
最近发展区:理论根脉、概念要义与育人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魏戈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6,共11页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抓住了儿童发展的关键,它是联通心理学与教育学的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立足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聚焦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其理论意涵指向一种发展性的、多层面的、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面对基础...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抓住了儿童发展的关键,它是联通心理学与教育学的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立足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聚焦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其理论意涵指向一种发展性的、多层面的、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面对基础教育领域减负提质的改革诉求,最近发展区的育人启示在于:探索儿童发展的文化历史之源;关注儿童终身能力的持续养成;教育的意义在于创造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 儿童发展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话语
3
作者 冯建军 《教育史研究》 2024年第1期22-33,共12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通过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介绍苏俄教育引入中国。在早期引入的基础上,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涤,李大...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通过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介绍苏俄教育引入中国。在早期引入的基础上,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涤,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教育问题,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张栗原的《教育哲学》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主要是作为批判的武器,批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下载PDF
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及启示
4
作者 郭建斌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3-9,共7页
哲学是教育学之母。作为中国当代原创性教育学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紧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思想之源、研究之法、概念之基、实践之力。“生命·实践”教育学拓展了马... 哲学是教育学之母。作为中国当代原创性教育学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紧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思想之源、研究之法、概念之基、实践之力。“生命·实践”教育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视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学中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关系启示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研究,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育研究的元问题,注重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研究领域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元研究
下载PDF
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陈桂生先生教育学研究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5
作者 范国睿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2-35,共24页
陈桂生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教育学家中的佼佼者,在近七十年的教育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他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论,以历史的逻辑的、历史的比较的、历史的具体的等分析方法,聚焦教育基本理论领域与教... 陈桂生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教育学家中的佼佼者,在近七十年的教育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他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论,以历史的逻辑的、历史的比较的、历史的具体的等分析方法,聚焦教育基本理论领域与教育实践方面的常规、常理、常法、常情,运用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所获得的逻辑范畴,重述教育的各种史实、现实。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视角来看:陈先生基于经典原著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反思中国教育学研究、教育概念辨析与元教育学研究中构建教育学理论体系,基于广义“德育”认识与实践德育理论,开展中国教育的理论与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学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通过对古今中外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的结构化、系统化分析,陈先生建构起了既不同于西方实证主义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辨的独特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桂生 教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下载PDF
探索与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百年发展历程论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刚 甘婷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0-57,共8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我国的百年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传入与萌芽、强调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马克思”属性、强调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教育学”属性和对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的辩证关系再发现四个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我国的百年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传入与萌芽、强调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马克思”属性、强调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教育学”属性和对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的辩证关系再发现四个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既是一条解析马克思教育学思想内涵之路,也是一段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进而发展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旅程。在这段百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唯物主义与教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中国化这两大理论问题是教育学者们长期重点关注的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与中国教育相结合,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是学界在研究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的教育现实、教育问题及教育趋势,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新时代的生命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教育学史 教育学理论
下载PDF
“彻底的”教育学的三重构建:价值观、方法论与实践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华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2,共5页
马克思把理论的"彻底性"作为理论产生战斗力的前提。"彻底的"教育理论对研究者的价值选择、方法论与实践取向提出了要求。价值性要求研究者采取人民性的研究立场与公共性的价值取向;方法论要求研究者摈弃"科... 马克思把理论的"彻底性"作为理论产生战斗力的前提。"彻底的"教育理论对研究者的价值选择、方法论与实践取向提出了要求。价值性要求研究者采取人民性的研究立场与公共性的价值取向;方法论要求研究者摈弃"科学主义",坚持人文主义式的研究范式;实践性要求从国外教育理论的包围圈中突围,建构属于中国的教育问题群,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研究 教育价值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实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下载PDF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Today: An Interview with Barbara Foley
8
作者 张生珍 芭芭拉·福莱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5,共9页
本访谈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教学法等领域的批评方法和当下挑战。福莱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元理论",一种"特权"立场,对研究文学、政治和历史之间的联系及其内部关系... 本访谈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教学法等领域的批评方法和当下挑战。福莱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元理论",一种"特权"立场,对研究文学、政治和历史之间的联系及其内部关系而言极为有利。在审视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如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意识形态批评等的基础上,福莱教授阐释了长期以来有关文学本质的争论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基本话语范式。本访谈也探讨了自古典时期迄今、兼具保守性和革新性气质的诸多文学文本,力图表明马克思主义在阐释抽象的社会力量及其文学表现形式之间多样式、多层次的交往和呼应等领域仍发挥着持续的功能。福莱教授《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以方便教学为目标,能够为21世纪那些对新颖突出的文本、体裁和文化争论与唯物主义研究的传统原则之关联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教学法 无产阶级文学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的继承和理论创新 被引量:6
9
作者 侯怀银 王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91,共7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形成于20世纪初,一个世纪以来,已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观、人的全面发展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面向实践"的教育学研究取向等。在继承和发扬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形成于20世纪初,一个世纪以来,已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观、人的全面发展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面向实践"的教育学研究取向等。在继承和发扬理论精髓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亦需要不断的创新,即以科学、理性的学术研究规范为基础,通过对话与批判的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返归历史与文化,在文化启蒙的意义上实现教育学的理论自信、自由和解放的创新目标,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传统 继承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