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艺术与社会:重新关照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总体性与问题域
被引量:
4
1
作者
宋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共13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无疑是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文化思想范式转换。马克思以宏阔的历史视野、锐敏的时代意识、辩证的批判精神、深切的人文关怀,开启了在思想中把握世界并在实践中改变世界的崭新...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无疑是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文化思想范式转换。马克思以宏阔的历史视野、锐敏的时代意识、辩证的批判精神、深切的人文关怀,开启了在思想中把握世界并在实践中改变世界的崭新理论视域,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革命性意义在于,马克思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继承西方美学尤其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扬弃了传统形而上学美学,将文化艺术生产创造与社会历史的生成发展,辩证有机地理解为“总的合力”的历史结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崭新视域,实现了美学史与艺术学史上的转型变革,并由此生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美学的文化政治美学范式。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依然是当今时代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文化政治理论,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依然是我们建构当代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视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辩证批判依然具有解释当今时代的有效性,其核心命题“艺术与社会”依然是当今时代文化艺术生产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总体性问题”。本文认为,如何理解“艺术与社会”对于我们回顾和阐释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的百年历史具有关键决定意义,有助于我们从“历史总体性”视域来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的理论实质和知识谱系,以激活或焕发马克思主义阐释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理论活力,有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当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与社会
艺术史哲学
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学
历史总体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威廉·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
被引量:
3
2
作者
谢纳
王庆全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6,共7页
作为现代艺术运动的开创者和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威廉·莫里斯的“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将艺术审美与文化政治紧密地接合为一体,开创了“政治美学”的崭新路径.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莫里斯的“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具有“...
作为现代艺术运动的开创者和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威廉·莫里斯的“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将艺术审美与文化政治紧密地接合为一体,开创了“政治美学”的崭新路径.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莫里斯的“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的创造力”.莫里斯思想在20世纪之初开始传入中国,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左翼文化运动期间形成热潮,后因历史原因渐趋冷却以至于逐渐被人淡忘;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莫里斯又再度被人们发现,但关注重点基本上限于艺术设计领域,其“艺术社会主义”思想依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伴随政治美学的复兴,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如何在新时代语境中重新阐释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仍然需要我们在文献译介及理论研究等方面加以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当前,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和探究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祛除长期以来对其思想的狭隘化与浅表化理解,以真正激活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及其阐释当代文化艺术现象与实践的理论活力,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莫里斯
艺术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
艺术思想史
中国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作为生产者的作者”到文学的生产性——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刍议
3
作者
孙胜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32-40,共9页
在解构或重构一切的背景下,伊格尔顿可能是最接近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之一。他对唯物主义批评范畴的界定,对各范畴之间、文本的形式与内容、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意识形态和历史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论述无不基...
在解构或重构一切的背景下,伊格尔顿可能是最接近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之一。他对唯物主义批评范畴的界定,对各范畴之间、文本的形式与内容、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意识形态和历史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论述无不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作为生产者的作者”到文学乃至文学批评的“生产性”,他颇有说服力地阐释了文本的生成动因及其意识形态功能,既反对把文本视为意识形态直接反映的庸俗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也反对把作者视为“创造者”的灵感说。这对我们重审文学与世界、文学批评中艺术与语境两个向度之间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有利于我们反思文艺场域理论脱离实际和对文学文本简单历史化两种极端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格尔顿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文学的生产性
形式与内容
历史与意识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与社会:重新关照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总体性与问题域
被引量:
4
1
作者
宋伟
机构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东北大学人文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
《中国图书评论》学术委员会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艺术学理论》编委会
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辽宁省美学学会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资本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ZD071)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无疑是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文化思想范式转换。马克思以宏阔的历史视野、锐敏的时代意识、辩证的批判精神、深切的人文关怀,开启了在思想中把握世界并在实践中改变世界的崭新理论视域,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革命性意义在于,马克思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继承西方美学尤其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扬弃了传统形而上学美学,将文化艺术生产创造与社会历史的生成发展,辩证有机地理解为“总的合力”的历史结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崭新视域,实现了美学史与艺术学史上的转型变革,并由此生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美学的文化政治美学范式。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依然是当今时代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文化政治理论,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依然是我们建构当代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视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辩证批判依然具有解释当今时代的有效性,其核心命题“艺术与社会”依然是当今时代文化艺术生产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总体性问题”。本文认为,如何理解“艺术与社会”对于我们回顾和阐释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的百年历史具有关键决定意义,有助于我们从“历史总体性”视域来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的理论实质和知识谱系,以激活或焕发马克思主义阐释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理论活力,有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当代化发展。
关键词
艺术与社会
艺术史哲学
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学
历史总体性
Keywords
art
and
Society
Philosophy
of
art
history
marxist
art
history
Historical
Totality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威廉·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
被引量:
3
2
作者
谢纳
王庆全
机构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6,共7页
基金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工业化与新中国七十年工业小说研究”(项目标号:18BZW146)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作为现代艺术运动的开创者和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威廉·莫里斯的“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将艺术审美与文化政治紧密地接合为一体,开创了“政治美学”的崭新路径.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莫里斯的“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的创造力”.莫里斯思想在20世纪之初开始传入中国,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左翼文化运动期间形成热潮,后因历史原因渐趋冷却以至于逐渐被人淡忘;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莫里斯又再度被人们发现,但关注重点基本上限于艺术设计领域,其“艺术社会主义”思想依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伴随政治美学的复兴,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如何在新时代语境中重新阐释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仍然需要我们在文献译介及理论研究等方面加以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当前,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和探究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祛除长期以来对其思想的狭隘化与浅表化理解,以真正激活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及其阐释当代文化艺术现象与实践的理论活力,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威廉·莫里斯
艺术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
艺术思想史
中国化
Keywords
William
Morris
art
and
Socialism
marxist
art
Theory
history
of
art
Thought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作为生产者的作者”到文学的生产性——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刍议
3
作者
孙胜忠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32-40,共9页
文摘
在解构或重构一切的背景下,伊格尔顿可能是最接近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之一。他对唯物主义批评范畴的界定,对各范畴之间、文本的形式与内容、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意识形态和历史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论述无不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作为生产者的作者”到文学乃至文学批评的“生产性”,他颇有说服力地阐释了文本的生成动因及其意识形态功能,既反对把文本视为意识形态直接反映的庸俗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也反对把作者视为“创造者”的灵感说。这对我们重审文学与世界、文学批评中艺术与语境两个向度之间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有利于我们反思文艺场域理论脱离实际和对文学文本简单历史化两种极端倾向。
关键词
伊格尔顿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文学的生产性
形式与内容
历史与意识形态
Keywords
Terry
Eagleton
marxist
view
of
literature
and
art
literary
productiveness
form
and
content
history
and
ideology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艺术与社会:重新关照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总体性与问题域
宋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威廉·莫里斯:艺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
谢纳
王庆全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作为生产者的作者”到文学的生产性——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刍议
孙胜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