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TD2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于曼 张幸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7,共5页
组蛋白赖氨酸三甲基转移酶(SET domain containing 2,SETD2)基因位于人类第三号染色体短臂的2区1带(3p21.31)位点,长度约为147kb,编码人源含SET结构域蛋白SETD2,能特异性催化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3... 组蛋白赖氨酸三甲基转移酶(SET domain containing 2,SETD2)基因位于人类第三号染色体短臂的2区1带(3p21.31)位点,长度约为147kb,编码人源含SET结构域蛋白SETD2,能特异性催化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36 of Histone H3,H3K36me3)。SETD2参与DNA转录延伸、损伤修复、可变剪切、基因表达修饰、免疫应答、胚胎发育和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过程。SETD2在肾细胞癌、胃癌、间皮瘤等多种肿瘤中都发生了突变或失活,主要通过抑制转录延伸、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进展、凋亡和细胞代谢等过程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SETD2的表达水平与癌症的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生存结局也密切相关。在肿瘤治疗上,SETD2的突变或失活可增强G2M细胞周期阻断剂、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蛋白激酶B)抑制剂和铂类的抑癌效果,西奈芬近衍生物可直接靶向抑制SETD2蛋白,因此SETD2被认为是潜在的表观遗传治疗靶点,在相关癌症的诊疗研究中有较大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赖氨酸三甲基转移酶 恶性肿瘤 致癌机制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Ⅱ型糖尿病血清唾液酸测定的临床意义初探
2
作者 冯学冠 黄慈花 邱辅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1期51-53,共3页
本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唾液酸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Ⅱ型糖尿病人的血清唾液酸浓度增高,阳性率为71.1%,与正常人及炎症病人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但结果低于恶性肿瘤病人,糖尿病人的病情与血清唾液酸浓... 本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唾液酸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Ⅱ型糖尿病人的血清唾液酸浓度增高,阳性率为71.1%,与正常人及炎症病人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但结果低于恶性肿瘤病人,糖尿病人的病情与血清唾液酸浓度成正相关。结果表明,糖尿病与血清唾液酸有着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清 唾液酸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CD4^+ T细胞缺陷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舸 张磊 +1 位作者 陈钰 步荣发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抑制的原因。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体外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结果:患者的CD4+ T细胞数量增多,但对PHA和SEB刺激的反应性均低于正常人。在PHA刺激下,恶性肿瘤患... 目的:初步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抑制的原因。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体外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结果:患者的CD4+ T细胞数量增多,但对PHA和SEB刺激的反应性均低于正常人。在PHA刺激下,恶性肿瘤患者组CD4+ T细胞百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患者外周血中CD4+ T细胞表面受体的vβ部分可能存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超抗原 PHA
下载PDF
腓肠肌瓣在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敏 金一 +4 位作者 秦莉峰 陈夏 彭丹 沈奕 黎志宏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988-990,共3页
目的探讨腓肠肌肌瓣在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保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6~63岁,平均27岁。位于股骨远端26例,胫骨近段16例。骨肉瘤15例,滑膜肉瘤5例,软骨肉瘤4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3例,纤维肉瘤3... 目的探讨腓肠肌肌瓣在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保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6~63岁,平均27岁。位于股骨远端26例,胫骨近段16例。骨肉瘤15例,滑膜肉瘤5例,软骨肉瘤4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3例,纤维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采用人工特制假体修复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同时,制备带血管蒂的腓肠肌内侧头或外侧头肌瓣覆盖胫骨或股骨假体行软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结果本组42例病例术后均获随访且均存活,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24.6个月)。按Ennek ing等[1]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本组优25例(占59.5%),良9例(占21.4%),中6例(占14.3%),差2例(占4.8%),优良率80.9%。结论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切除的保肢手术中,采用腓肠肌肌瓣移位可修复软组织缺损,降低局部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 恶性骨肿瘤 人工特制假体 腓肠肌肌瓣 保肢治疗
下载PDF
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47
5
作者 段纪俊 陈万青 张思维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77-378,共2页
目的将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和主要恶性肿瘤状况与国际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按世界标化调整死亡率,比较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数据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Globocan 2002和WHO世界卫生统计年报数据。结果我国恶性肿瘤死亡... 目的将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和主要恶性肿瘤状况与国际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按世界标化调整死亡率,比较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数据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Globocan 2002和WHO世界卫生统计年报数据。结果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世界国家的第58位;男性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6%,为世界国家的第36位;女性比世界平均水平低8%,为世界国家的第112位。我国男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恶性肿瘤有: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脑瘤;女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有: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脑瘤。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国际比较
下载PDF
行为生活方式对恶性肿瘤发病影响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么鸿雁 陈辉 +5 位作者 吕美霞 余红平 杨念念 方亚 段纪俊 施侣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7-408,共2页
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主要生活行为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恶性肿瘤影响的严重程度 ,预测其暴露水平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分析方法 ,估计恶性肿瘤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的人... 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主要生活行为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恶性肿瘤影响的严重程度 ,预测其暴露水平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分析方法 ,估计恶性肿瘤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及其对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吸烟、饮酒和水果蔬菜摄入的人群暴露率的预测及根据暴露率的变化 ,估计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的变化趋势 ,以及估计 5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可以看出 ,随着以上危险因素暴露率的降低 ,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大肠癌的发病率均随之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在预防恶性肿瘤的工作中 ,针对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加强一级预防 ,减少人群的不良生活习惯 ,改善饮食结构 ,将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 ,具有很大的公共卫生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生活方式 恶性肿瘤 影响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下载PDF
十种常用抗癌药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辛华雯 王润帮 +1 位作者 杜光祖 林鲁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548-550,共3页
本文采用MTT法测定了44例恶性肿瘤对10种常用抗癌药的体外敏感性,并和临床疗效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可评价近期疗效的15例化疗有效率为60.0%,体外敏感性和临床疗效的总符合率为80%,可评价远期疗效的30例胃... 本文采用MTT法测定了44例恶性肿瘤对10种常用抗癌药的体外敏感性,并和临床疗效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可评价近期疗效的15例化疗有效率为60.0%,体外敏感性和临床疗效的总符合率为80%,可评价远期疗效的30例胃癌中,用敏感药物化疗的患者一年以上缓解率为75.0%,用不敏感药物化疗者仅为35.7%(P<0.01),说明体外药敏结果和临床疗效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药敏试验 疗效 抗癌药
下载PDF
中医膏方治疗恶性肿瘤的特色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仪胜 夏黎明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9,共3页
中医膏方源远流长,融入了深厚的中医文化,有别于丸、散、丹、汤等剂型,具有扶正和祛邪双重意义,且遵循"阴阳贵乎平、治病必求本"的中医理论,从肿瘤的本质出发,遵循整体和辨证论治原则,配方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用于术后、... 中医膏方源远流长,融入了深厚的中医文化,有别于丸、散、丹、汤等剂型,具有扶正和祛邪双重意义,且遵循"阴阳贵乎平、治病必求本"的中医理论,从肿瘤的本质出发,遵循整体和辨证论治原则,配方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用于术后、化疗后及放疗后调理,防止并发症,缓解癌痛等,在治疗恶性肿瘤上享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膏方 恶性肿瘤 扶正培本 现代药理 适应症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输血前后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程卫平 王海涛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输血对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恶性肿瘤患者、子宫肌瘤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输血前、后血清IgG、IgA、IgM的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输血后5日,... 目的探讨输血对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恶性肿瘤患者、子宫肌瘤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输血前、后血清IgG、IgA、IgM的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输血后5日,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见升高,IgG的含量变化最明显(P<0.01),输血后2周,又回落到原有水平;子宫肌瘤组、对照组输血前、后5日及2周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三组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2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输血后血清IgG、IgA、IgM含量发生改变是暂时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应开展成分输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输血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茶色素对放化疗中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乔田奎 辛立 +2 位作者 赵建香 庄文选 刘国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39-340,共2页
对8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茶色素加放化疗和单纯放化疗随机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前T3、T4、T4/T8、IgG、IgA和IgM均低于正常人,抑制性淋巴细胞T8上升,单纯放化疗后T3、T4、T4/T8及... 对8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茶色素加放化疗和单纯放化疗随机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前T3、T4、T4/T8、IgG、IgA和IgM均低于正常人,抑制性淋巴细胞T8上升,单纯放化疗后T3、T4、T4/T8及IgG进一步下降,T8继续上升,表明放化疗能抑制患者免疫功能,而茶色素加放化疗组各项指标较疗前改变不明显,提示茶色素对放化疗中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且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药物疗法 茶以素 免疫功能 放射疗法
下载PDF
EMMPRIN、MMP-9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英娟 孟令新 +4 位作者 杨枫 李国静 杨天敬 薛英杰 李强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及癌旁组织中EMMPRIN、MMP-9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7例PHC及癌旁组织中两指标的表达。结果PHC组织EMMPRIN和MMP-9阳性表达率及评分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及癌旁组织中EMMPRIN、MMP-9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7例PHC及癌旁组织中两指标的表达。结果PHC组织EMMPRIN和MMP-9阳性表达率及评分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高中分化、无转移及肿块最大直径<5cmPHC病例两者表达阳性率及评分均低于低分化、转移及肿块最大直径≥5cm病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二者在PHC中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EMMPRIN和MMP-9均为反映PHC发生、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EMMPRIN能诱导PHC细胞MMP-9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细胞外基质诱导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秀娟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19期51-52,55,共3页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商丘市中心医院普外科1996~2009年期间收治的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其中ⅠE期4例,ⅡE期3例,ⅢE期2例,Ⅳ期1例。该组病例术前确诊仅3例。结果误诊原因与本病发病率低...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商丘市中心医院普外科1996~2009年期间收治的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其中ⅠE期4例,ⅡE期3例,ⅢE期2例,Ⅳ期1例。该组病例术前确诊仅3例。结果误诊原因与本病发病率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征象与胃癌或溃疡酷似有关。结论对于胃原发性淋巴瘤没有统一和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但其总体趋势是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淋巴瘤 诊断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神经降压肽信号通路与恶性肿瘤: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济 张莉 许民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140-1143,共4页
研究发现神经降压肽(neurotensin,NTS)及其受体1(NTR1)介导的信号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时,随着对NTS与NTR1结合空间构象的成功解析,以NTR1为靶点的恶性肿瘤治疗策略也令人期待。本文就NTS/NTR1信号在恶性肿瘤中... 研究发现神经降压肽(neurotensin,NTS)及其受体1(NTR1)介导的信号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时,随着对NTS与NTR1结合空间构象的成功解析,以NTR1为靶点的恶性肿瘤治疗策略也令人期待。本文就NTS/NTR1信号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降压肽 NTR1受体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肾脏恶性肿瘤的MRI诊断(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继云 王成健 +3 位作者 杨景震 陈韶伟 刘洪涛 李海明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2期888-889,共2页
目的 :探讨肾脏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MRI检查资料 ,其中 1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术前MR诊断正确的 13例 ,2例分别误诊为肾周陈旧性血肿、肾血管源性肿瘤。 12例为肾... 目的 :探讨肾脏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MRI检查资料 ,其中 1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术前MR诊断正确的 13例 ,2例分别误诊为肾周陈旧性血肿、肾血管源性肿瘤。 12例为肾细胞癌 ,3例为肾移行细胞癌。病变大多边缘光整 ,有完整包膜 ,T1 WI为等或低信号 ,T2 WI大多为高信号 ,仅 1例T2 WI为低信号 ,若伴囊变者为混杂信号。病变强化无明显特征 ,仅有 1例肾盂癌明显强化 ,不符合其常见的乏血管特征。 1例肾上盏的 2cm× 2cm的肿瘤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漏诊 ,MR信号特征可鉴别之。结论 :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成像的技术特点 ,在诊断肾脏恶性肿瘤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恶性肿瘤 MRI 诊断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肺癌眼部转移1例
15
作者 徐海燕 刘路宏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6年第2期108-109,共2页
脉络膜转移癌是眼科少见病,却是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癌症发病率的增高,脉络膜转移癌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文章报道一例以首诊考虑脉络膜血管瘤,最终诊断为肺癌的眼部转移的病例,通过该病例,期望能扩展大家对脉络膜转移... 脉络膜转移癌是眼科少见病,却是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癌症发病率的增高,脉络膜转移癌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文章报道一例以首诊考虑脉络膜血管瘤,最终诊断为肺癌的眼部转移的病例,通过该病例,期望能扩展大家对脉络膜转移癌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脉络膜转移癌 眼内肿瘤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深部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分型
16
作者 谭肖鹂 汪华侨 +2 位作者 何丽容 潘武宾 张革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对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白色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研究对象90例,CHROMagarCandida鉴定培养基分离鉴定白色念珠菌,PCR方法鉴定并进行ABC基因分型。结果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分别为A型(36/90... 目的对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白色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研究对象90例,CHROMagarCandida鉴定培养基分离鉴定白色念珠菌,PCR方法鉴定并进行ABC基因分型。结果引起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分别为A型(36/90,40%)、B型(32/90,35.6%)、C型(22/90,24.4%),取自同一病人身体不同部位和相同部位的标本均分离出不同基因型白色念珠菌。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由不同基因型的白色念珠菌株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基因型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测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李绮云 罗泽民 罗香宁 《微循环学杂志》 1999年第3期21-22,共2页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的甲襞微循环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田牛等制定的方法检测了50例健康人及16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甲襞微循环状态。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测的各项指标阳性率随病情的加重增高,部分检测指标与病情级...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的甲襞微循环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田牛等制定的方法检测了50例健康人及16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甲襞微循环状态。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测的各项指标阳性率随病情的加重增高,部分检测指标与病情级别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甲襞微循环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病情判断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甲襞微循环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腹腔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评价
18
作者 阳志宁 乔体华 +2 位作者 冯琼 熊志萍 屈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4-16,共3页
138例疑为卵巢恶性肿瘤(OMT)和与其难以鉴别诊断的非肿瘤性疾病经腹或后穹窿行腹腔穿刺细胞学(TAPC)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93例阳性中92便病理诊断为0MT,准确率为98.9%;43例阴性中41例... 138例疑为卵巢恶性肿瘤(OMT)和与其难以鉴别诊断的非肿瘤性疾病经腹或后穹窿行腹腔穿刺细胞学(TAPC)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93例阳性中92便病理诊断为0MT,准确率为98.9%;43例阴性中41例为良性疾病,准确率为95.7%;2例为假阴性,假阴性率为4.7%。TAPC检查结果全面准确率为97.8%(133/136)。认为盆腔内诊断不明的固定性肿块、结节以及腹水是TAPC检查的指征。倘若TAPC检查结果阳性,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和剖腹探查可免除进行。TAPC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OMT不仅准确性高,而且操作简便、安全、迅速,是临床实用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穿刺细胞学检查 卵巢 恶性肿瘤 诊断
下载PDF
高压蒸气骨和AAA骨移值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19
作者 唐全勇 王植三 +2 位作者 李长贵 刑汝东 赵华年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51-254,共4页
作者用SD系大白鼠32只,分为两组:单纯高压蒸气骨移植组(16只)和高压蒸气骨+AAA骨(AutolyzedAntigen-extractedAlogenicbone)复合移植组(16只)。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两... 作者用SD系大白鼠32只,分为两组:单纯高压蒸气骨移植组(16只)和高压蒸气骨+AAA骨(AutolyzedAntigen-extractedAlogenicbone)复合移植组(16只)。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两组的成骨情况和骨愈合过程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单纯高压蒸气骨移植组自术后1周开始有新骨形成,4周时新骨形成最旺盛,移植骨大部被新生骨取代,8周时宿主骨和移植骨间完全呈骨性连接;添加AAA骨复合移植组比单纯高压蒸气骨移植组在移植骨周围新骨形成丰富而且量多,新生骨内骨髓形成也早,但移植骨被新骨取代和置换不如单纯高压蒸气骨移植组显著,未见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高压蒸气器 AAA骨 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心理咨询模式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后肝损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雅珍 刘东芳 +3 位作者 赵晓亮 张宝琴 甘静 赵文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781-782,785,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模式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后肝损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采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性别、年龄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模式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后肝损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采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性别、年龄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9~61岁,平均(51.8±2.3)岁;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7~63岁,平均(52.1±1.9)岁。两组患者皆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心理咨询模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分别治疗3、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通过健康教育管理对肝损害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不同,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知觉压力量表(CPSS)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咨询模式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后肝损害患者的护理方法中有明显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化学治疗疗效,控制消极情绪的发生,传播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天晴甘平 恶性肿瘤 化学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