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摩诃婆罗多》看印度以“正法”为核心的价值观——兼与中国天道观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侯传文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69,158,共10页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集中表现了印度教的人生四大目的,即法、利、欲、解脱,其中又以"正法"为核心。"正法"有多方面内涵,类似中国文化中的"天道"。二者的相通之处在于其宗教道德属性,不仅在来源、依据...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集中表现了印度教的人生四大目的,即法、利、欲、解脱,其中又以"正法"为核心。"正法"有多方面内涵,类似中国文化中的"天道"。二者的相通之处在于其宗教道德属性,不仅在来源、依据、目的意义和价值诉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都在宗教体系内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都有对人欲的约束。二者的差异体现了中印文化的不同特点:前者基于自然规律,后者基于神的创造;前者由外在转向内在,后者始终具有外在性;前者基本没有出世思想,后者有系统的以"解脱"为核心的出世法。宗教性的"正法"和"解脱"分别成为印度全民性的入世法和出世法的核心价值观,是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诃婆罗多》 正法 天道 解脱
原文传递
《摩诃婆罗多》在中国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汝良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56-62,共7页
史诗《摩诃婆罗多》是一部认识和研究印度文化、东方文化的重要典籍。在中国,《摩诃婆罗多》同样受到重视,对其进行的译介和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 《摩诃婆罗多》 中国 译介 研究
下载PDF
环喜马拉雅史诗比较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以《格萨尔》《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为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多布旦 仁欠卓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79-83,共5页
藏族史诗《格萨尔》、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喜马拉雅文化圈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承载了印度和中国藏民族古代宗教、历史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随着比较文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学者开启了印... 藏族史诗《格萨尔》、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喜马拉雅文化圈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承载了印度和中国藏民族古代宗教、历史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随着比较文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学者开启了印藏史诗比较研究的先河,成为我国跨境文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全新的命题。文章对环喜马拉雅史诗比较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对已存在的学术问题做了全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喜马拉雅 《格萨尔》 《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 现状 问题
下载PDF
古代印度美学思想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鲍月 《创意与设计》 2018年第5期26-36,共11页
古代印度的美学是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外族的入侵使印度的文明不断融入新的元素,美学思想也是繁复而悠久,印度艺术在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蓬勃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原始思维的观念、吠陀时期的典集以及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 古代印度的美学是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外族的入侵使印度的文明不断融入新的元素,美学思想也是繁复而悠久,印度艺术在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蓬勃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原始思维的观念、吠陀时期的典集以及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来对古代印度美学以及美学于印度艺术之间的联系进行浅析。原始思维同印度美学、艺术之间互相渗透;吠陀时期的经典使印度美学趋向成熟;两大史诗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诗歌、绘画、舞蹈、雕刻等产生的深远了影响,这些都决定了印度美学的独特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思维 吠陀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下载PDF
《格萨尔》与《摩诃婆罗多》人物言语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和建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5-48,共4页
《格萨尔》与《摩诃婆罗多》的言语结构模式分别呈现了各自的特征。《格萨尔》史诗的韵文部分较突出地表现出了程式化特征,而《摩诃婆罗多》中大量出现的敬语反映了印度史诗言辞委婉的柔情特质。
关键词 《格萨尔》 《摩诃婆罗多》 言语模式
下载PDF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在中国藏族地区的译介与接受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佳瞳 增宝当周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年第5期125-141,157,158,共19页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自吐蕃时期传入中国藏族地区以来,曾以佛教赞诗、格言、诗歌、散文注释等形式出现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之中。在中国藏族地区独特的历史语境和文化氛围下,通过不同藏族作者的翻译与改写,摩诃故事逐渐融入藏族文...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自吐蕃时期传入中国藏族地区以来,曾以佛教赞诗、格言、诗歌、散文注释等形式出现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之中。在中国藏族地区独特的历史语境和文化氛围下,通过不同藏族作者的翻译与改写,摩诃故事逐渐融入藏族文学发展史中,演变为具有"藏文化特色"的经典故事。《殊胜赞》《胜天赞》及其注释是摩诃故事在已知藏文文献中的最早记载,打开了藏族人民了解印度史诗的最初窗口;随着佛教在中国藏族地区的再度复兴,部分藏族史书将摩诃故事迦尔纳的出生情节"挪用"到第一代藏王的身世建构之中,推动了聂赤赞普"印度出身说"在藏族历史书写中的流行;格言诗集方面,萨迦班智达在《萨迦格言》中首次将印度史诗与藏族格言体裁相结合,成为摩诃故事在藏族文学发展中的新形式;《诗镜》自13世纪传入中国藏族地区后,对藏族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产生深刻影响,其广泛传播无形中助力了摩诃故事的流传;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藏族地区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摩诃故事:根敦群培译《薄伽梵歌》集中体现了摩诃故事的思想精髓,为当时的藏族人民了解印度及印度教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拉敏·益西楚臣著《般度五子传》全文以诗体形式写成,体现了藏族作家的创造性,是近代藏族文学作品中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诃婆罗多》 中国藏族地区 译介 接受 藏族文学
下载PDF
《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与荷马史诗中的诅咒间性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永旭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114,共13页
诅咒既是一种人文现象,又是一种艺术手法。诅咒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和反制利器在印度两大史诗和荷马史诗中具有很强的主体间性,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学术关联性。就其互文性或家族相似性而言,其主旨在于充分伸张社会正义和审美正义;就其... 诅咒既是一种人文现象,又是一种艺术手法。诅咒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和反制利器在印度两大史诗和荷马史诗中具有很强的主体间性,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学术关联性。就其互文性或家族相似性而言,其主旨在于充分伸张社会正义和审美正义;就其互异性或差异性而言,荷马史诗中的诅咒是一种显性进程,印度两大史诗中的诅咒则是一种隐性进程。诅咒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印度两大史诗和荷马史诗中也具有很强的主体间性,或学术关联性。就其互文性或家族相似性而言,具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重意味;就其互异性或差异性而言,荷马史诗中的诅咒手法侧重于谋篇布局,印度两大史诗中的诅咒手法侧重于推动情节发展、增强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诅咒主要是一种巫术残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巫术的一种质的升华,是一种整个都被充分神化了的、极端主观化了的、刹那间就能"把主观等同于客观"的极端人文现象,夸张的意味很浓,以至于最后成了迎合公众审美趣味的艺术手法。其文化根源主要在于公众长期以来恒定的审美心理和道德需求的根深蒂固,其社会根源主要在于公众自古以来对巫术传统的潜意识认同和普遍接受的朴素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荷马史诗 诅咒间性
原文传递
跨文化戏剧的政治性与艺术性——评巴鲁查论《摩诃婆罗多》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夏奏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8,共11页
巴鲁查论《摩诃婆罗多》一剧的主要意见,可归结为:《摩》抽离了"印度语境",背离了"印度文化",布鲁克未以"一种印度的视角",来理解和呈现史诗《摩诃婆罗多》,因而缺乏"印度性"。其论述逻辑,是... 巴鲁查论《摩诃婆罗多》一剧的主要意见,可归结为:《摩》抽离了"印度语境",背离了"印度文化",布鲁克未以"一种印度的视角",来理解和呈现史诗《摩诃婆罗多》,因而缺乏"印度性"。其论述逻辑,是以政治、经济强势,来推论文化强势。其错误在于,他根本无视,甚至歪曲了布鲁克的语境——"普遍人性"。跨文化戏剧虽是在不同文化间发生,却是由艺术家个人来实现,必须注重个人性。在跨文化戏剧中,"文化蹂躏"与"艺术影响"同时存在。而"跨越",则意味着理解、包容和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戏剧 政治性 艺术性 彼得 · 布鲁克 《摩诃婆罗多》 鲁斯顿 巴鲁查
原文传递
全球文化传播和融合的“经”与“纬”——以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英国和北美地区的传播与接受为例
9
作者 高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0-17,共8页
文化作品翻译是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桥梁。文化译本的质量与数量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在英国的引介远远早于美国,而美国在20世纪中期以后对两部史诗的译介和传播超越了英国。对译本文化的研究以... 文化作品翻译是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桥梁。文化译本的质量与数量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在英国的引介远远早于美国,而美国在20世纪中期以后对两部史诗的译介和传播超越了英国。对译本文化的研究以及对原作的再创作、再改编是他族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的路径。他族文化被传入民族生活是他族文化被接受的体现。目前这两部史诗已经进入英国、北美地区一些高校文学课堂,而且进入历史、宗教、艺术、社会、伦理等研究领域。以《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为基础的戏剧、电影和电视剧在英国和北美地区也不断推出、公演并受到广泛好评。以史料为基础,梳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在英国和北美地区的翻译、传播和接受情况,对我国文化对外传播交流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和融合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英国和北美地区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诅咒的情节功能:史诗《摩诃婆罗多》叙事艺术研究
10
作者 余杰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71,共12页
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存在大量的诅咒。受语言崇拜、婆罗门教的宣扬和命运观的影响,婆罗门仙人的诅咒具有法力这一观念,在印度人民的认知中成为一种心理定势。诅咒创造的情感变化链和激起的审美情感体验,满足了生发情节的情感逻辑条件... 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存在大量的诅咒。受语言崇拜、婆罗门教的宣扬和命运观的影响,婆罗门仙人的诅咒具有法力这一观念,在印度人民的认知中成为一种心理定势。诅咒创造的情感变化链和激起的审美情感体验,满足了生发情节的情感逻辑条件。有因有果的诅咒勾勒出有头有尾的情节线条,因果二重运动实现了动态、连续的情节建构。在史诗追求解脱、达到“梵我一如”的主旨下,诅咒生成的所有大大小小的情节完成了与主情节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史诗故事宏大的逻辑建构,形成了史诗的特别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诃婆罗多》 诅咒 情节 因果关系 情感
原文传递
印度两大史诗与《诗经》中的经典女性形象类比分析(英文)
11
作者 张蓉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8期214-219,共6页
该篇论文主要围绕印度两大史诗与中国的《诗经》当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展开类比分析。首先,开篇简要介绍了两大史诗和诗经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地位,列举了诗篇当中举足轻重的几位女性。随后,正文部分是对中印两大著作中女性艺术形象的详... 该篇论文主要围绕印度两大史诗与中国的《诗经》当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展开类比分析。首先,开篇简要介绍了两大史诗和诗经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地位,列举了诗篇当中举足轻重的几位女性。随后,正文部分是对中印两大著作中女性艺术形象的详细类比:列举了古代中国和印度社会对女性之美的评价标准;分析了两大著作中女性在政治,婚姻和恋爱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剖析了女性人物性格的二元特征,以及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最后,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做出总结并引出本篇论文的主旨:充分肯定两大史诗和《诗经》当中的妇女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中的巨大作用,同时呼吁社会关注女性,认可女性,尊重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 《诗经》 女性形象 类比分析
下载PDF
从《薄伽梵歌》窥探《摩诃婆罗多》的印度教存在主义蕴含
12
作者 胡俊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2-67,共6页
以《薄伽梵歌》为切入点,窥探《摩诃婆罗多》中的印度教存在主义蕴含,通过"瑜伽与自由选择""梵我同一与存在先于本质"以及"烦恼与荒谬、痛苦"三个方面的论述,对印度教传统哲学思想与西方现代存在主义做... 以《薄伽梵歌》为切入点,窥探《摩诃婆罗多》中的印度教存在主义蕴含,通过"瑜伽与自由选择""梵我同一与存在先于本质"以及"烦恼与荒谬、痛苦"三个方面的论述,对印度教传统哲学思想与西方现代存在主义做出相关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存在主义 印度宗教哲学 薄伽梵歌 摩诃婆罗多
下载PDF
《摩诃婆罗多》的“灵肉双美”意识探析
13
作者 田克萍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19年第3期123-137,157,158,共17页
“灵肉双美”是阐释印度文化矛盾性的一个切入点。作为印度文化的重要源头,《摩诃婆罗多》无论在命运观、行动观、还是正法观上,都闪耀着“灵肉双美”意识的光芒。吠陀时代的神祇尚未退场,史诗时代的英雄蠢蠢欲动。神人之子和神的化身... “灵肉双美”是阐释印度文化矛盾性的一个切入点。作为印度文化的重要源头,《摩诃婆罗多》无论在命运观、行动观、还是正法观上,都闪耀着“灵肉双美”意识的光芒。吠陀时代的神祇尚未退场,史诗时代的英雄蠢蠢欲动。神人之子和神的化身是“灵”与“肉”最佳的中和。人不再甘心作为神的棋子与工具,但在命运面前又常常产生无力之感。俱卢战场上阿周那的迟疑是芸芸众生行动困境的隐喻。放弃行动是出于对命运的敬畏,奋发行动是突破灵肉二元对立的思维局限。《薄伽梵歌》所提倡的“无欲行动”是寻求灵肉间平衡的最佳注解。“灵肉双美”意识光照下的正法也不再僵化绝对,而是微妙难言,具有某种柔软的特质。这一切都始于对灵与肉的原始区分与认知。理论上的灵之美与实践上的肉之美相得益彰。印度原始初民对时间的最初体悟也促进了“灵肉双美”意识的产生。无限循环的时间与单向不可逆的时间在人的脑海中同时存在,逐渐演变出了三世通联的时间互渗律。在时间互渗律的作用下,有限与无限的界限模糊了,“灵”与“肉”的界限也模糊了。探析《摩诃婆罗多》的“灵肉双美”意识,有助于开启一个更立体、更丰富的印度文化之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诃婆罗多 灵肉双美 命运观 行动观 正法观
下载PDF
法与婚姻——《摩诃婆罗多》中的婚姻研究
14
作者 许见军 和建伟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百科全书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婚姻是法的思想的生动演绎。关于法与婚姻的关系、法存在于婚姻中的结论,主要通过天神、仙人、凡人与动植物、无生命体的结合,天神、仙人与凡人的结合,凡人与凡人的结合三个方面得以证实。
关键词 印度 《摩诃婆罗多》 婚姻
下载PDF
论黄宝生的印度文学翻译与研究
15
作者 侯传文 高妤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48-58,共11页
黄宝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印度学家,在印度文学翻译与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早期通过编写《印度古代文学史》,他对梵语文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系列学术论文,体现... 黄宝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印度学家,在印度文学翻译与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早期通过编写《印度古代文学史》,他对梵语文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系列学术论文,体现出深厚的梵学根基。中期主持翻译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为中国的印度学和史诗学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全面提升了中国在世界印度学领域的学术地位。其《〈摩诃婆罗多〉导读》是关于这部史诗的专题研究,对作品的版本背景、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以及宗教哲学伦理等文化内涵都作了深入浅出的讨论。近期关于小说《十王子传》、戏剧《罗摩后传》和《指环印》以及抒情诗集《六季杂咏》和长篇叙事诗《罗怙世系》等古典梵语文学名著的翻译与研究,对于中国的印度学研究和相关的文类学研究都具有建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宝生 印度学 印度文学 翻译研究 《摩诃婆罗多》
下载PDF
《艾蒙的四个儿子》与中世纪东西方民间文学交流
16
作者 张文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文通过对法国中世纪民间史诗《艾蒙的四个儿子》的主体情节内容与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主干情节进行分析、比较,认为《艾蒙的四个儿子》与以《摩诃婆罗多》为代表的东方民间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在... 本文通过对法国中世纪民间史诗《艾蒙的四个儿子》的主体情节内容与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主干情节进行分析、比较,认为《艾蒙的四个儿子》与以《摩诃婆罗多》为代表的东方民间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在考察8至12世纪之间东西方文化、文学交流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欧洲中世纪著名的宗教异端阿尔比派在东西方民间文学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分析了阿尔比之战给13至14世纪之间的东西方民间文学、文化交流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希望后人能够以此为鉴,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蒙的四个儿子》 《摩诃婆罗多》 阿尔比派 文学交流
下载PDF
《格萨尔》和《摩诃婆罗多》比较研究的两个维度
17
作者 和建伟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2-85,共4页
《格萨尔》和《摩诃婆罗多》作为世界知名的史诗,虽然思想内容迥异,传播流变不同,但在文学与文学人类学维度的观照下,当二者作为文学作品以及"民族志诗学"、"人类学诗学"文本时,它们有着诸多可供比较研究之处。
关键词 《格萨尔》 《摩诃婆罗多》 文学 文学人类学
下载PDF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成因考论——基于印度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的分析
18
作者 和建伟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2-85,共4页
世界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与印度地理环境及其历史文化关系密切。史诗的生成离不开印度独特的地理环境,其对印度自然风光的多处描写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蕴;史诗文本呈现的"深刻而糊涂"这一特点也是印度先民思维特征之反映。《... 世界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与印度地理环境及其历史文化关系密切。史诗的生成离不开印度独特的地理环境,其对印度自然风光的多处描写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蕴;史诗文本呈现的"深刻而糊涂"这一特点也是印度先民思维特征之反映。《摩诃婆罗多》的生成鲜明表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诃婆罗多》 地理环境 印度文化 深刻而糊涂
下载PDF
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美学本质
19
作者 唐帼丽 季百春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0-33,24,共5页
本文将史诗的表现特征作为审美的对象加以认识,指出史诗将史学性与文学性融合为一体,站在历史的环境及原点上,透视人性的复杂状态,揭示由于人性矛盾客观的存在而导致历史战争的社会现实。认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在史诗的表现特征上... 本文将史诗的表现特征作为审美的对象加以认识,指出史诗将史学性与文学性融合为一体,站在历史的环境及原点上,透视人性的复杂状态,揭示由于人性矛盾客观的存在而导致历史战争的社会现实。认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在史诗的表现特征上、叙事结构上以及全面地对人性加以诠释方面,具有独特审美表现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史诗 摩诃婆罗多 美学本质
下载PDF
试析印尼巴厘岛乌布皇宫侧院的传统乐舞及竹乐表演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民康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1-77,共7页
印尼巴厘岛地区以印度教在马来群岛的“最后一叶孤舟”闻名于世。印度教的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为巴厘岛古老的传统文化蒙上了一层异常神秘的面纱。巴厘岛的传统舞蹈表演,多数情况下是采用甘美兰罡克比亚乐队作为伴奏,很少的情况下也会采... 印尼巴厘岛地区以印度教在马来群岛的“最后一叶孤舟”闻名于世。印度教的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为巴厘岛古老的传统文化蒙上了一层异常神秘的面纱。巴厘岛的传统舞蹈表演,多数情况下是采用甘美兰罡克比亚乐队作为伴奏,很少的情况下也会采用完全由竹制乐器组成的伴奏乐队。竹乐队作为罡克比亚乐队之外的另一种统一风格伴奏乐队,主要在拥有多重族群文化来源和艺术表演风格的传统乐舞晚会中出现,它为巴厘岛的传统音乐及旅游表演市场建立了一种新的艺术文化标准,亦成为一种基于国家与民族文化认同之上,富于多元文化融合特点和重要社会象征意义的社会性符号或文化标识。若对之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或将有利于我们学习东南亚国家如何结合旅游业发展对乐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经验,且有助于我们通过相关的比较研究,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拥有的身份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乌布皇宫 传统乐舞 竹乐表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