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枣浆胞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作珽 李长松 +2 位作者 李林 李凡 齐军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79-1386,共8页
近年来冬枣上发生的一种引起枣果浆烂的病害,在山东省冬枣主产区为害很大。病原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主要由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Tassio)Goidanich]侵染所致。经散射光诱导7~10d,在室内PDA培养基和... 近年来冬枣上发生的一种引起枣果浆烂的病害,在山东省冬枣主产区为害很大。病原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主要由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Tassio)Goidanich]侵染所致。经散射光诱导7~10d,在室内PDA培养基和接种的枣果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器。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2℃,最适pH5.5~8.0。室内测定结果表明,25%凯润EC、60%百泰WG、25%阿米西达sc和50%翠贝DF等4种药剂对菜豆壳球孢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1970、0.5770、4.4042和55.3120μg/mL。田间试验表明,50%翠贝DF330mg/L或25%凯润EC250mg/L或60%百泰WG500mg/L喷雾,防治效果可达88.51%~9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浆胞病 病原鉴定 菜豆壳球孢菌 药剂防冶
下载PDF
芝麻茎点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肖鸿勇 王丽红 +4 位作者 阴长发 黄建华 陈洪凡 兰波 杨迎青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119-125,共7页
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病原菌和发病症状;从发生条件、传播途径及流行时间和气候条件与发病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芝麻茎点枯病的流行规律;从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合理轮作等方面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从种子处理、土... 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病原菌和发病症状;从发生条件、传播途径及流行时间和气候条件与发病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芝麻茎点枯病的流行规律;从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合理轮作等方面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从种子处理、土壤消毒、杀菌剂对病菌抑制作用测定和农药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主要药剂防治措施。认为对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治,应在以选用抗病品种、科学管理、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适时采取土壤消毒、种子处理、农药喷施等药剂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控模式,既能较好地控制病害的发展,又能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茎点枯病 菜豆壳球孢 发病症状 流行规律 综合防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茎点枯病菌诱导后芝麻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及其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莉铭 刘红彦 +2 位作者 田保明 赵辉 王俊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3-98,共6页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实时荧光PCR分析茎点枯病菌诱导下芝麻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和基因表达,以探讨POD在芝麻抗茎点枯病过程中的作用。酶活变化分析表明,在芝麻茎点枯病菌诱导下抗病品种豫芝11POD活性比感病品种冀9014升高快,感病...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实时荧光PCR分析茎点枯病菌诱导下芝麻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和基因表达,以探讨POD在芝麻抗茎点枯病过程中的作用。酶活变化分析表明,在芝麻茎点枯病菌诱导下抗病品种豫芝11POD活性比感病品种冀9014升高快,感病品种在病原菌诱导36h后,POD活性才明显上升且高于抗病品种。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在芝麻茎点枯病菌诱导后,抗病品种豫芝11中POD基因的表达从开始就有上调表达趋势,而感病品种冀9014在24h后才上调表达,且表达量前者高出后者5倍多。在芝麻茎点枯病菌诱导下,POD活性和基因的表达在芝麻抗病品种豫芝11和感病品种冀9014中有明显差异,可以推测,酶的活性变化、基因上调表达时间及表达量上的差异与芝麻的抗病反应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菌 过氧化物酶 酶活 表达模式 抗病反应
下载PDF
芝麻种质资源的茎点枯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赵辉 苗红梅 +3 位作者 高洪涛 倪云霞 魏利斌 刘红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87,共6页
2010年和2011年对129份芝麻种质资源(包括10份国外资源)进行了茎点枯病抗性鉴定及评价。结果表明,未发现免疫类型,高抗品种和高感品种所占比例低,感病品种占比例较大。2a鉴定抗性表现均在中抗以上的种质资源6份,分别为ZZM0565、ZZM0570... 2010年和2011年对129份芝麻种质资源(包括10份国外资源)进行了茎点枯病抗性鉴定及评价。结果表明,未发现免疫类型,高抗品种和高感品种所占比例低,感病品种占比例较大。2a鉴定抗性表现均在中抗以上的种质资源6份,分别为ZZM0565、ZZM0570、项城大籽白、新蔡选抗、河南商水农家种和KKU3;表现高感的种质资源5份,分别为ZZM1080、ZZM1102、ZZM0146、ZZM4177和ZZM2388。江淮一年两熟夏芝麻区的抗源材料最多,其次为华北一年一熟春芝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茎点枯病 抗性鉴定
下载PDF
芝麻种质对不同茎点枯病致病菌株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江诗洋 黎冬华 +3 位作者 张艳欣 王林海 高媛 张秀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51-256,共6页
为鉴定芝麻种质对不同病源区茎点枯病原菌的抗性差异,用来源于河南南阳、河南平舆和湖北武汉3个病区的芝麻茎点枯菌株,采用牙签接种法于芝麻生长苗期对30份芝麻种质材料进行接菌试验。结果显示:平舆菌株接种的供试材料发病最严重,30份... 为鉴定芝麻种质对不同病源区茎点枯病原菌的抗性差异,用来源于河南南阳、河南平舆和湖北武汉3个病区的芝麻茎点枯菌株,采用牙签接种法于芝麻生长苗期对30份芝麻种质材料进行接菌试验。结果显示:平舆菌株接种的供试材料发病最严重,30份供试材料中共有23份材料的病斑长度均值大于南阳和武汉菌株接种引起的病斑长度值,感病种质所占比例较大,鉴定出4份抗平舆菌株且与其他材料差异显著的抗性种质,而未发现对南阳菌株和武汉菌株表现抗性且差异显著的抗性种质。聚类分析表明:由3种菌株接种的供试材料中病斑长度10 cm以下的种质都聚在Ⅰ类,大于10 cm的都聚在Ⅱ类,可视病斑长度10 cm为抗性与敏感之间的分界线;对南阳和武汉病菌的抗性聚类图相似,Ⅰ类中材料数较多,地方种质主要聚在Ⅰ类中,而对平舆的抗性聚类图显示Ⅰ和Ⅱ材料数相当,地方和改良种质数在两类中的分布也相近;有10份种质抗性相对较好,可进行抗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 抗病性 鉴定
下载PDF
芝麻茎点枯病菌两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树广 赵辉 +5 位作者 李伟峰 王瑞霞 倪云霞 杨修身 刘红彦 杨光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78,84,共5页
为明确芝麻茎点枯病菌漆酶(Lac)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9株芝麻茎点枯病菌漆酶活性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结果表明,芝麻茎点枯病菌胞内、胞外均能检测到漆酶,不同菌株之间漆酶活性差异显著;芝麻茎点... 为明确芝麻茎点枯病菌漆酶(Lac)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9株芝麻茎点枯病菌漆酶活性和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结果表明,芝麻茎点枯病菌胞内、胞外均能检测到漆酶,不同菌株之间漆酶活性差异显著;芝麻茎点枯病菌体外培养能持续产生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并且不同菌株之间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菌 漆酶 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
下载PDF
芝麻茎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9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测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倪云霞 王飞 +3 位作者 刘玉霞 刘新涛 赵辉 刘红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76,共5页
为了有效防治芝麻茎点枯病,对芝麻茎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测定了9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采用常规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致病菌株为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Maubl.)Ashby]。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 为了有效防治芝麻茎点枯病,对芝麻茎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测定了9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采用常规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致病菌株为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Maubl.)Ashby]。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SA,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胰蛋白胨;适合菌丝生长的p H值为5.02-6.22;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致死温度为59℃;12 h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该菌株的室内毒力,结果显示,9种杀菌剂对芝麻茎点枯病菌菌丝的抑制效果有很大的差异,12.5%烯唑醇WP、50%多菌灵WP、40%氟硅唑EC的抑菌效果较好,相应的EC50值分别为0.06、0.18、0.21μg/m L;抑菌效果最差的是70%恶霉灵SP,EC50值为33.61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 菜豆壳球孢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室内毒力
下载PDF
芝麻成株期茎点枯病原菌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黎冬华 张艳欣 +5 位作者 王林海 吕海霞 危文亮 齐小琼 丁霞 张秀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0期226-230,共5页
通过对芝麻成株期茎点枯病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研究,从而为芝麻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发掘抗源,加快抗病育种进程提供技术方法。对感茎点枯病芝麻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及鉴定获得具有高致病力的病原菌株Macrophomina phaseolina,再进... 通过对芝麻成株期茎点枯病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研究,从而为芝麻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发掘抗源,加快抗病育种进程提供技术方法。对感茎点枯病芝麻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及鉴定获得具有高致病力的病原菌株Macrophomina phaseolina,再进行芝麻成株期致病性鉴定,并对感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再分离及鉴定。对分离纯化的病原真菌进行表型及分子鉴定,从而确定该病原真菌为M.phaseolina,对该类型病原菌进行芝麻芽期致病力接种鉴定并选取致病力高的菌株用于芝麻成株期致病力接种鉴定。在接种后的成株期芝麻茎杆内,M.phaseolina会导致维管束组织形成一个由上往下逐渐坏死的棕黑色条纹,随后开始呈放射性收缩并坏死并逐渐扩大,所有病原菌接种的茎杆上都出现大量的菌核。对所有接种病原菌的植株感病茎杆进行病原真菌再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再次获得的病原真菌仍为M.phaseolina。芝麻茎点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鉴定以及病原菌再分离结果都符合科赫法则,为芝麻茎点枯病相关研究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成株期 致病性
下载PDF
芝麻苗期抗茎点枯病鉴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树广 倪云霞 +5 位作者 李伟峰 王瑞霞 赵辉 杨修身 刘红彦 杨光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0期44-49,共6页
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河南省芝麻主产区分离到5株病原菌,并进一步进行回接鉴定和分子鉴定;通过比较不同消毒剂和消毒时间优化芝麻种子消毒技术;采用最佳消毒技术消毒芝麻种子,在MS培养基上培养无菌苗;5株病原菌通过菌饼法对12份芝麻种... 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河南省芝麻主产区分离到5株病原菌,并进一步进行回接鉴定和分子鉴定;通过比较不同消毒剂和消毒时间优化芝麻种子消毒技术;采用最佳消毒技术消毒芝麻种子,在MS培养基上培养无菌苗;5株病原菌通过菌饼法对12份芝麻种质资源无菌苗进行抗性鉴定。为芝麻直接生产应用筛选抗性品种,为抗病育种发掘抗性资源。结果表明,5株病原菌均为芝麻茎点枯病病原菌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用2%Na ClO消毒20 min,获得芝麻无菌苗的效果最好;菌饼法鉴定无菌苗苗期抗性,12份资源对5株M.phaseolina的反应型均不同,只有ZZM0905和ZZM1205对5株病原菌均表现抗病,并且抗性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苗期 茎点枯病 抗性鉴定
下载PDF
芝麻茎点枯病菌产生的几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树广 徐博涵 +6 位作者 张春花 王瑞霞 赵辉 倪云霞 刘红彦 杨光宇 李伟峰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636-1639,1666,共5页
测定芝麻茎点枯病菌产生的几种细胞壁降解酶种类及活性大小,为进一步探讨其与寄主的互作机制奠定基础。从不同芝麻产区采集7株茎点枯病菌,液体培养制取粗酶液,离体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病原菌分泌的半纤维素酶、木质素降解酶种类及... 测定芝麻茎点枯病菌产生的几种细胞壁降解酶种类及活性大小,为进一步探讨其与寄主的互作机制奠定基础。从不同芝麻产区采集7株茎点枯病菌,液体培养制取粗酶液,离体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病原菌分泌的半纤维素酶、木质素降解酶种类及活力大小。结果表明,7个菌株均未检测到锰过氧化物酶,但都能检测到木聚糖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说明7个菌株均能产生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降解酶,并且同一种酶不同菌株酶活力大小不同,同一菌株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都明显高于漆酶活力,其中,菌株2010003的木聚糖酶综合活力最高,菌株2010028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力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菌 细胞壁降解酶
下载PDF
大豆炭腐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吉清 崔友林 +3 位作者 段灿星 武小菲 王晓鸣 朱振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196,共5页
为有效防冶大豆炭腐病,对最近在北京和天津两块大豆田发生的疑似大豆炭腐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在PDA培养基病原菌上分离物生长较快,菌落灰色,产生大量直径为49.8~111.4μm的黑色菌核。接种表明,选择的5个分离物对大豆品种合丰25的幼苗... 为有效防冶大豆炭腐病,对最近在北京和天津两块大豆田发生的疑似大豆炭腐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在PDA培养基病原菌上分离物生长较快,菌落灰色,产生大量直径为49.8~111.4μm的黑色菌核。接种表明,选择的5个分离物对大豆品种合丰25的幼苗致病,且各分离物从病株上重新分离率为100%。用通用引物ITS4/ITS5扩增5个分离物的rDNA-ITS序列区和测序,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5个分离物与菜豆壳球孢菌分离物序列的相似性为97%~99%。用菜豆壳球孢菌的特异性引物MpKF1/MPKR1进行检测,在5个分离物中均扩增出350 bp的特征片段。基于病害症状、病原菌形态、致病性和分子特征,鉴定这5个分离物为菜豆壳球孢菌。该病害在华北地区尚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炭腐病 菜豆壳球孢菌 鉴定
下载PDF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sclerotia Content and Hyperspectral Reflectance Data in Soybean Tissue Infected by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12
作者 Reginald S. Fletcher James R. Smith +1 位作者 Alemu Mengistu Jeffery D. Ray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25期3737-3744,共8页
Alternative methods are needed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charcoal rot disease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Tassi) Goid]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plant tissu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fine the relationsh... Alternative methods are needed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charcoal rot disease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Tassi) Goid]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plant tissu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 reflectance properties and microsclerotia content of soybean stem and root tissue. Understanding that relationship could lead to using spectral reflectance data as a tool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charcoal rot disease in soybean plants, thus reducing human bias associated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oybean plant tissue and cost and time issues connected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Hyperspectral reflectance measurements (400-2490 nm) were obtained with a non-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of non-diseased and charcoal rot diseased ground stem and root tissue samples of six soybean genotypes (“Clark”, “LD00-3309”, “LG03- 4561-14”, “LG03-4561-19”, “Saline”, and “Y227-1”).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eflectance measurements and tissue microsclerotia content were evaluated with Spearman correlation (rs) analysis (p < 0.05). Moderate (rs = ±0.40 to ±0.59), strong (rs = ±0.60 to ±0.79), and very strong (rs = ±0.80 to ±1.00) negative and positi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monotonic relationship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issue spectral reflectance values and tissue microsclerotia content. Near-infrared and shortwave-infrared wavelengths had the best relationships with microsclerotia content in the ground tissue samples, with consistent results obtained with near-infrared wavelengths in that decreases in near-infrared spectral reflectance values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s in microsclerotia content in the stem and root tissue of the soybean plant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d evidence that relationships exist between tissue spectral reflectance and tissue microsclerotia content of soybean plants, supporting spectral reflectance data as a means for assessing variation of microsclerotia content in soybean plant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PECTRAL Stem-Root TISSUE Charcoal ROT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SOYBEANS
下载PDF
海南甜瓜炭腐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会杰 康保珊 +7 位作者 杨士兵 郭珍 严蕾艳 王丽 江梦格 彭斌 刘莉铭 古勤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6-463,共8页
【目的】明确海南大棚甜瓜急性萎蔫的病因及筛选防控该病害的适宜化学药剂。【方法】通过室内组织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明确了造成海南甜瓜萎蔫的主要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致病性分... 【目的】明确海南大棚甜瓜急性萎蔫的病因及筛选防控该病害的适宜化学药剂。【方法】通过室内组织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明确了造成海南甜瓜萎蔫的主要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致病性分析表明,甜瓜茎及茎基部接种病原菌72 h后表现出明显的坏死,从表现症状的部位重新分离到该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发现其初生菌丝白色,随后变灰褐色,最后形成大量的黑色微菌核,在PDA上不产生有性繁殖结构。基于真菌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特异序列进化树分析,发现海南甜瓜病菌分离物HN-melon与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M.phaseolina)聚为一个分支。结合形态学、致病性及发病特征判定引起海南大棚甜瓜急性萎蔫、死亡的病原菌为M.phaseolina。杀菌剂对菜豆壳球孢的毒力测定表明,8种杀菌剂对菜豆壳球孢的毒力差异很大,抑制作用较好的是50%咪鲜胺锰盐,毒力最强,抑制中浓度EC50为0.6849 mg·L^(-1);其次为250 g·L^(-1)吡唑醚菌酯,EC_(50)为1.6124 mg·L^(-1)。【结论】首次鉴定了海南甜瓜发生急性萎蔫的病原菌是M.phaseolina。室内毒力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和250 g·L^(-1)吡唑醚菌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甜瓜炭腐病病原菌 致病力鉴定 室内毒力
下载PDF
芝麻茎点枯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树广 徐博涵 +6 位作者 赵辉 倪云霞 李伟峰 王瑞霞 徐东阳 杨光宇 刘红彦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6-202,共7页
测定芝麻茎点枯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产生的纤维素降解酶的种类及活性大小,为进一步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从不同地区采集7株芝麻茎点枯病菌,液体培养提取粗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40nm波长下测定离体条件下芝麻... 测定芝麻茎点枯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产生的纤维素降解酶的种类及活性大小,为进一步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从不同地区采集7株芝麻茎点枯病菌,液体培养提取粗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40nm波长下测定离体条件下芝麻茎点枯病菌分泌的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7个菌株均能检测到滤纸酶、天然纤维素降解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酶活变化趋势表明不同采样时间酶活力大小不同,酶活变化趋势上都有峰值出现,但是不同菌株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酶活力综合活性大小差异极显著。说明芝麻茎点枯病菌能分泌一组胞外降解纤维素的酶系,并且该酶系能够降解芝麻秸秆纤维素,该结果为揭示芝麻茎点枯病菌对芝麻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菌 纤维素降解酶
原文传递
大豆炭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吉清 段灿星 +1 位作者 王晓鸣 朱振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174-179,共6页
大豆炭腐病是大豆重要病害,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本试验研究了引起大豆炭腐病病原菌菜豆壳球孢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40℃,最适温度为35℃;pH范围为3~12,最适pH值为5;在含有120... 大豆炭腐病是大豆重要病害,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本试验研究了引起大豆炭腐病病原菌菜豆壳球孢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40℃,最适温度为35℃;pH范围为3~12,最适pH值为5;在含有120 mmol/L KClO3的PDA培养基上呈致密型生长类型。用蔗糖、PEG 6000和NaCl作为胁迫剂研究干旱胁迫对该病原菌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蔗糖(100~500 mmol/L)、PEG 6000(10%~30%)和NaCl(100~300 mmol/L)均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低水势环境对菌核的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且不利于菌核的产生。综合以上结果,大豆炭腐病病菌喜好高温、偏酸性和低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炭腐病 菜豆壳球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芝麻NBS类抗茎点枯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沐 刘红彦 +1 位作者 苗红梅 田保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4-78,98,共6页
根据前期获得的芝麻抗茎点枯病NBS-RGAs序列与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提供的EST序列比对结果,设计4对特异引物,从10个对茎点枯病表现不同抗性的芝麻品种中扩增得到16条RGAs(抗病基因同源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C477692~KC477707,它们... 根据前期获得的芝麻抗茎点枯病NBS-RGAs序列与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提供的EST序列比对结果,设计4对特异引物,从10个对茎点枯病表现不同抗性的芝麻品种中扩增得到16条RGAs(抗病基因同源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C477692~KC477707,它们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NBS(核苷酸结合位点)类型抗病基因的特征结构域。Blastx分析结果表明,16个RGAs基因编码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与已知NBS类抗病蛋白同源性为35%~52%。聚类分析发现这些RGAs基因聚为4类,且均为non TIR-NBS类型,为进一步筛选芝麻抗茎点枯病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 核苷酸结合位点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不同菜豆壳球孢菌株对芝麻茎秆和叶片的致病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新贝 刘新涛 +4 位作者 倪云霞 赵辉 王婧 王丽 刘红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89,共5页
通过分析菜豆壳球孢在芝麻叶片和茎秆上的致病力,以及菜豆壳球孢在芝麻茎秆上产生菌核和分生孢子器的情况,明确不同芝麻种植区的菜豆壳球孢菌株的致病特性和产孢特性,为芝麻茎点枯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采自中国不同芝麻产区的8株... 通过分析菜豆壳球孢在芝麻叶片和茎秆上的致病力,以及菜豆壳球孢在芝麻茎秆上产生菌核和分生孢子器的情况,明确不同芝麻种植区的菜豆壳球孢菌株的致病特性和产孢特性,为芝麻茎点枯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采自中国不同芝麻产区的8株菜豆壳球孢接种芝麻品种豫芝4号以及商水农家种,并对菜豆壳球孢在芝麻茎秆上的菌核和分生孢子器产生情况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菜豆壳球孢菌株对芝麻叶片和茎秆的致病力有明显差异,其中2013-037、2013-006菌株在芝麻叶片和茎秆上均有较强的侵染力,其他菌株可侵染茎秆致病,在叶片上的致病力很弱。不同菌株在芝麻茎秆上产生菌核和分生孢子器的情况也不同,其中2013-006、2013-058、2014-034菌株产生菌核较多,2010-010、2010-028c菌株产生分生孢子器较多,2013-037、2010-028a菌株产生菌核和分生孢子器的量相当。8株菜豆壳球孢对芝麻叶片和茎秆的致病性及在茎秆上的产孢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菜豆壳球孢 致病力 菌核 分生孢子器
下载PDF
红波罗花褐斑病的病原鉴定
18
作者 许琨 刘云龙 胡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59-661,共3页
红波罗花为一种野生高山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引种驯化过程中有褐斑病发生,通过3年观察发现:褐斑病6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初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连作重茬、过量施氮肥均可加重该病发生。侵害叶片、果荚,严重影响植株的开花和结实,... 红波罗花为一种野生高山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引种驯化过程中有褐斑病发生,通过3年观察发现:褐斑病6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初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连作重茬、过量施氮肥均可加重该病发生。侵害叶片、果荚,严重影响植株的开花和结实,给开发利用造成严重的障碍。病原鉴定为广生亚大茎点菌(Macrophom i-na phaseolina),由于红波罗花是野生高山花卉引种栽培,该病害国内外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波罗花 褐斑病 广生亚大茎点菌 发病条件
下载PDF
茎点枯病菌诱导下芝麻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莉铭 刘红彦 田保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1-478,共8页
用CodeHop方法设计简并引物并克隆得到了GAPDH、β-actin、α-tubulin、UBQ5、RPL4、eIF4A和eEF1α7个看家基因的部分序列,将这7个基因和GenBank中已公布的18SrRNA、NADHD2个基因共9个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 用CodeHop方法设计简并引物并克隆得到了GAPDH、β-actin、α-tubulin、UBQ5、RPL4、eIF4A和eEF1α7个看家基因的部分序列,将这7个基因和GenBank中已公布的18SrRNA、NADHD2个基因共9个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在茎点枯病菌诱导下芝麻中的表达稳定性。经BestKeeper、NormFinder和GeNorm软件分析可知,UBQ5、eIF4A、α-tubulin3个基因表达均较稳定,eEF1α变化最大。当使用多基因作为内参基因时,选择这3个最稳定的候选内参基因即可准确矫正定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茎点枯病菌 QRT-PCR 内参基因
下载PDF
桑树内生真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 MOD-1产油脂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悦 高绘菊 +5 位作者 路国兵 牟志美 赵凯 冀宪领 查传勇 周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9,共8页
从健康桑树根系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内生产油脂真菌——菜豆壳球孢菌MOD-1(Macrophomina phaseolina,MOD-1)。结合均匀设计和单因子筛选法得到该菌株产油脂发酵培养基最优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5 g/L,蛋白胨1.1 g/L,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 从健康桑树根系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内生产油脂真菌——菜豆壳球孢菌MOD-1(Macrophomina phaseolina,MOD-1)。结合均匀设计和单因子筛选法得到该菌株产油脂发酵培养基最优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5 g/L,蛋白胨1.1 g/L,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铵0.3 g/L,硫酸镁0.32 g/L,氯化锰4.9 nmol/L。在此基础上优化该菌株产油脂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液初始pH7.0,发酵温度26℃,摇瓶转速190 r/min,装液量100 mL。在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分及摇瓶发酵条件下培养6 d,菌体生长量(干质量)高达41.852 g/L,油脂产量达到25.511 g/L。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别测定菌株在优化后的培养基或发酵条件下产生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前一种条件下检测出9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7.92%;后一种条件下检测出7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32%。结果表明,在优化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下,MOD-1菌株的油脂产量增高,组成简单,易于纯化,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壳球孢菌MOD-1菌株 微生物油脂 培养基组分 发酵条件 均匀设计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