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弄岗熊猴的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岐海 韦华 +3 位作者 黄中豪 李友邦 陆茂新 黄乘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1-799,共9页
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野生熊猴(Macaca assamensis)进行了连续跟踪观察,收集相关的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数据,通过分析其与气候及食物组成的关系,从中探讨影响熊猴活动节律及活动时间... 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野生熊猴(Macaca assamensis)进行了连续跟踪观察,收集相关的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数据,通过分析其与气候及食物组成的关系,从中探讨影响熊猴活动节律及活动时间分配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在熊猴的日活动节律中,觅食活动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最高峰值出现在下午15:00,休息活动在中午出现一个小的高峰;其日活动节律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主要表现为旱季大部分时间段的觅食强度均高于雨季,且早上7:00-10:00出现一段长时间的休息,而雨季里长时间的休息则发生在中午12:00-14:00;在活动时间分配上,熊猴平均花费39.6%时间用于休息,33.2%用于移动,18.3%用于摄食,5.1%用于理毛,2.4%用于玩耍,1.4%用于其他行为,其活动时间分配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与雨季相比,在旱季熊猴明显增加用于觅食的时间,而相应地减少用于休息的时间,活动时间分配的季节性变化明显与食物组成的变化有关;在不同年龄组个体间,青少年猴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玩耍,而用于休息和理毛的时间明显少于成年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活动时间分配 日活动节律 季节性
下载PDF
三种笼养灵长类活动时间分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唐华兴 周岐海 +3 位作者 李友邦 黄中豪 黄乘明 戴燕芝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0-973,共4页
采用焦点动物法和连续记录法对3种笼养灵长类活动时间分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和熊猴Macaca assamensis用于休息的时间多于猕猴Macaca mulatta,移动时间则相反;川金丝猴和猕猴用于理毛的时间多于... 采用焦点动物法和连续记录法对3种笼养灵长类活动时间分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和熊猴Macaca assamensis用于休息的时间多于猕猴Macaca mulatta,移动时间则相反;川金丝猴和猕猴用于理毛的时间多于熊猴。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的活动时间分配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川金丝猴母亲用于理毛的时间明显多于成年儿子,用于玩耍的时间则相反;猕猴成年雄性的移动时间和理毛时间多于成年雌性,玩耍时间则少于成年雌性;熊猴成年雌性的移动时间多于成年雄性,与成年个体相比,幼体花更多的时间用于玩耍,而相应的减少了其休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猕猴 熊猴 笼养状态 时间分配
下载PDF
熊猫(Macaca assamensis)精子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商恩缘 季维智 +3 位作者 邹如金 杨上川 陈建春 普晓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3-276,T010,共5页
用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首次研究了熊猴精子的结构。在光镜及电镜下,熊猴精子头的形状、顶体大小、核的结构等,与猕猴属其他种类相似。精子总长(79.49±0.11μm)及各部分的长度与藏酋猴相近,而与猕猴属其他种类... 用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首次研究了熊猴精子的结构。在光镜及电镜下,熊猴精子头的形状、顶体大小、核的结构等,与猕猴属其他种类相似。精子总长(79.49±0.11μm)及各部分的长度与藏酋猴相近,而与猕猴属其他种类存在明显差异(P<0.01)。本文的结果表明,熊猴可能在种系进化过程中与藏酋猴关系最近,而与猕猴属中其他种分离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电镜观察 熊猴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熊猴存在TRIM5/TRIMCyp杂合子基因型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光 佴文惠 +4 位作者 刘丰亮 况轶群 王金焕 苏伟婷 郑永唐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9,共10页
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制约艾滋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瓶颈之一。细胞内的抗病毒蛋白被称为限制因子。研究不同灵长类动物抗HIV-1宿主限制因子的存在形式及作用机制对建立合适AIDS灵长类动物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TRIM5α是哺乳动物... 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制约艾滋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瓶颈之一。细胞内的抗病毒蛋白被称为限制因子。研究不同灵长类动物抗HIV-1宿主限制因子的存在形式及作用机制对建立合适AIDS灵长类动物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TRIM5α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一种重要和关键的限制因子,它以物种依赖的方式限制包括HIV-1在内的逆转录病毒的感染。TRIM5-CypA融合基因是存在于新大陆猴与旧大陆猴中的一种独特的TRIM5基因形式。为了研究不同灵长类动物TRIM5基因的存在方式,该文对熊猴、藏酋猴、红面猴及中国恒河猴4个物种共110只灵长类动物进行了TRIM5-CypA融合模式的研究。首次发现熊猴也存在TRIM5-CypA基因融合现象。熊猴TRIMCyp融合基因形成模式类似于北平顶猴TRIMCyp融合基因模式,即CypA假基因的cDNA序列通过逆转座方式插入到TRIM5基因的3'-UTR区域。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北平顶猴相应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并且其TRIM5内含子6的3'-剪接位点也相应存在G-to-T突变现象(G/T)。这提示熊猴也极有可能像北平顶猴一样表达TRIM5-CypA融合蛋白,从而导致熊猴可能跟北平顶猴一样可能被HIV-1感染。因此,熊猴极有希望成为一种新的HIV/AIDS灵长类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限制因子 TRIM5α TRIM5-CypA融合基因 杂合子基因型 HIV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熊猴实验感染人乙肝病毒的动态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葛宪民 黄果勇 +4 位作者 刘伟 陈杰 蒋云志 黄达春 李荣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4-26,共3页
本项研究选7只无自然感染HHBV的健康熊猴,实验感染HHBV。在这批熊猴出现血清学阳性的证据后,对其做肝活检(分早、中、晚期),经光、电镜动态病理学观察,并结合组化、免疫组化和分子原位杂交等法定位检测肝细胞内HHBV标志物。结果各猴肝... 本项研究选7只无自然感染HHBV的健康熊猴,实验感染HHBV。在这批熊猴出现血清学阳性的证据后,对其做肝活检(分早、中、晚期),经光、电镜动态病理学观察,并结合组化、免疫组化和分子原位杂交等法定位检测肝细胞内HHBV标志物。结果各猴肝脏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的动态变化与乙肝病人相似;并在猴肝细胞内定位检测出HBsAg、HBcAg和HBV-DNA复制,建立了理想的乙肝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乙型肝炎 实验感染 免疫组化
全文增补中
中国熊猴的分类整理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学龙 王应祥 马世来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0-117,共8页
本文通过查看国内收藏的标本对M.assamensis进行了分类整理,认为M.a.coolidgei的亚种地位应予恢复,滇西地区熊猴可能代表一个新类群。通过t检验,滇南和越南等地与滇西北和西藏东南部等地熊猴头骨的某些特征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作... 本文通过查看国内收藏的标本对M.assamensis进行了分类整理,认为M.a.coolidgei的亚种地位应予恢复,滇西地区熊猴可能代表一个新类群。通过t检验,滇南和越南等地与滇西北和西藏东南部等地熊猴头骨的某些特征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作为区分coolidgei与assamensis的指标:coolidgei体型较小,肩背毛较短,35—75mm,背毛环纹略显或不明显,0—2环,体色更为灰暗;assamensis体型较大,肩背毛较长,85—110mm,背毛环纹明显,3—4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分类 猴科
下载PDF
笼养熊猴等级结构及其对育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阙腾程 胡艳玲 张才昌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24-27,34,共5页
通过记录繁殖笼养熊猴(Macaca assamensis)成员之间发生攻击和屈服行为的指向和次数,采用计算优势指数的方法,判断笼内各成员的等级排列,并通过论述成年猴间的亲疏行为来探讨对育婴的贡献。结果表明:笼养的熊猴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等级序... 通过记录繁殖笼养熊猴(Macaca assamensis)成员之间发生攻击和屈服行为的指向和次数,采用计算优势指数的方法,判断笼内各成员的等级排列,并通过论述成年猴间的亲疏行为来探讨对育婴的贡献。结果表明:笼养的熊猴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等级序位,个体所处的序列位置与它的体重成正相关,等级序位的高低是通过暴力手段来确立的;雌猴的序位高低不影响其性权利,雄猴常常采用暴力的方式进行强行交配,雌猴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育婴主要由母亲猴完成,但雄性对幼体也有明显的照料行为,照料的多少与雌猴所处的序位无关而与雌猴受雄猴性偏爱程度有关;阿姨猴对育婴贡献甚微,仅是象征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等级结构 育婴 性偏爱
下载PDF
食蟹猴和熊猴杂种F_1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凤堂 施立明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4-29,共6页
本工作采用染色体显带、睾丸组织学切片以及低渗铺张──硝酸银染色等方法较为详细地研究了食蟹猴和(M.fascicularis)和熊猴(M.assamensis)种间杂种F_1体细胞染色体的G带、C带,Ag-NOR、精母... 本工作采用染色体显带、睾丸组织学切片以及低渗铺张──硝酸银染色等方法较为详细地研究了食蟹猴和(M.fascicularis)和熊猴(M.assamensis)种间杂种F_1体细胞染色体的G带、C带,Ag-NOR、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结构、形态和行为以及精子发生。结果表明:(1)杂种亲本的染色体组具有高度的同源性;(2)杂种的精子发生过程完全正常;(3)食蟹猴和熊猴的种间生殖屏障可能主要是生态隔离。此外,本文还对食蟹猴和熊猴分类地位以及杂种细胞中Ag-NOR的异态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熊猴 种间杂种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圈养熊猴等级结构及其对笼舍区域的利用率
9
作者 潘昌滨 木仁 彭买买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79,共10页
为了解动物园笼养条件下熊猴(Macaca assamensis)种群社会等级结构及其对笼舍空间的利用情况,于2017年4月—2018年1月,采用瞬时扫描法记录都匀市西山动物园5只熊猴(青年1、青年2、青年♀1、成年1以及成年♀1)行为。结果显示:(1)攻击—... 为了解动物园笼养条件下熊猴(Macaca assamensis)种群社会等级结构及其对笼舍空间的利用情况,于2017年4月—2018年1月,采用瞬时扫描法记录都匀市西山动物园5只熊猴(青年1、青年2、青年♀1、成年1以及成年♀1)行为。结果显示:(1)攻击—屈服行为矩阵表明,青年1发出攻击行为最多(295次),青年2发出屈服行为最多(74次),该熊猴群体等级顺位从高到低依次是成年1、成年♀1、青年♀1、青年1和青年2。(2)熊猴对笼舍5个区域利用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丰容区(C区)、笼底区(D区)、前笼区(E区)、休息区(B区)和高空区(A区)。(3)雌性或雄性个体对笼舍各区的利用率趋势相似,但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A区、B区、C区和E区在不同性别间的利用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4)成年或青年熊猴对笼舍不同区域的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同时二者对笼舍同区域的利用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5)熊猴对笼舍不同区域组间利用率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P<0.05);对B区、C区和D区的利用率在4个季节中组间差异显著(P<0.05)。(6)晴天或阴天熊猴均对笼舍不同区域的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但同区域中,晴天和阴天对利用率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熊猴的等级结构具有亲代高于子代、雄性高于雌性、子代年龄大的个体等级高的特点;该熊猴群青年1和青年2的攻击、屈服次数多,说明雄性子代到青年期应该适时分群饲养;熊猴对笼舍不同区域的利用率除了受丰容、天气和季节等影响外,还与其社会等级顺位高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等级结构 区域利用率 圈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笼养熊猴肠道细菌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木仁 杨秉山 +5 位作者 楠田哲仕 格根图雅 吴艳梅 陈春春 岑光娇 徐文斌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37-140,172,共5页
为了明确熊猴(Macaca assamensis)肠道菌群的组成,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只成年(雌雄各1只)和2只少年(雄性)笼养熊猴粪便中的细菌16S rRNA基因V3和V4区域扩增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共获得460种OTUs聚类信息,每个样品平均(395.... 为了明确熊猴(Macaca assamensis)肠道菌群的组成,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只成年(雌雄各1只)和2只少年(雄性)笼养熊猴粪便中的细菌16S rRNA基因V3和V4区域扩增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共获得460种OTUs聚类信息,每个样品平均(395.00±8.54)个。共注释到15个门,平均相对丰度高于1%的有4个,分别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螺旋体门,丰度分别为(61.66±8.47)%、(31.84±7.23)%、(3.16±1.09)%和(1.73±0.50)%。共注释到115个属,平均相对丰度高于1%的属有19个,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乳酸杆菌属,其次为理研菌科RC9菌属和普雷沃菌属9,丰度分别为(14.61±3.17)%、(11.68±3.49)%和(8.69±1.03)%。笼养熊猴肠道菌群在少年雄性与成年雄性个体间差异较小,性别间差异相对较大。肠道微生物组成在门水平上与其他猕猴属基本一致,但在属水平上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16S rRNA 厚壁菌门
原文传递
广西西南部熊猴对石山森林的利用
11
作者 李钰慧 马广智 +3 位作者 刘晟源 周岐海 李友邦 黄中豪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7,共12页
栖息地利用直接反映灵长类适应环境或应对环境变化所采取的行为策略,是了解和评估物种适应能力与进化潜力的重要途径。石山森林是一类特殊的生境,栖息在石山森林中的灵长类动物可能展现出独特的适应策略。为了解熊猴(Macaca assamensis... 栖息地利用直接反映灵长类适应环境或应对环境变化所采取的行为策略,是了解和评估物种适应能力与进化潜力的重要途径。石山森林是一类特殊的生境,栖息在石山森林中的灵长类动物可能展现出独特的适应策略。为了解熊猴(Macaca assamensis)对石山森林的利用策略,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野生熊猴的行为活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熊猴对石山不同部位的利用具有选择性(χ^(2)=35.738,df=3,P<0.001)。熊猴对崖壁的利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山坡和山顶,对平地的利用频率最低。分析发现,熊猴对各山体部位的利用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熊猴的主要行为活动在不同山体部位的发生频率有显著差异(休息:χ^(2)=58.075,df=3,P<0.001;移动:χ^(2)=36.709,df=3,P<0.001;觅食:χ^(2)=40.786,df=3,P<0.001)。休息和移动主要发生在崖壁,而觅食主要发生在山坡。在坡向利用中,熊猴对北向利用频率最高,其次为东向,后依次为西向和无坡向,最后为南向。在果实缺乏季节,猴群对南向的利用频率明显高于果实丰盛季节。休息行为在不同坡向的利用频率有显著季节差异(χ^(2)=13.292,df=4,P<0.05),表现为猴群在果实缺乏季节对南向的利用频率明显高于果实丰盛季节(t=﹣2.804,n=12,P<0.05)。熊猴对栖息地的利用受到果实可利用性和温度的影响。在果实丰盛季节,猴群的休息行为在崖壁的发生频率降低(r=﹣0.740,t=﹣3.481,df=11,P<0.01),在山坡的发生频率增高(r=0.808,t=4.329,df=11,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熊猴栖息地利用的主要气候因子,表现为猴群对崖壁的总体利用频率与平均气温成负相关(r=﹣0.617,t=﹣2.477,df=11,P<0.05);猴群觅食时对北向的利用频率与温度成负相关(r=﹣0.764,t=﹣3.748,df=11,P<0.01)。熊猴主要利用崖壁以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在果实丰富季节选择食物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栖息地利用 石山森林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的阴茎电刺激采精法和猕猴藏酋猴及熊猴的采精及其精液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上川 季维智 +2 位作者 陈建春 商恩缘 邹如金 《Zoological Research》 CSCD 1994年第1期77-83,共7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改进的阴茎电刺激采精法,用脱脂棉和铝箔作为电极,以避免直接用金属电极可能对阴茎的损伤,并运用这一方法对猕猴(Macaca mulatta)、藏酋猴(M.thibetana)和熊猴(M.assamensi... 本文报道了一种改进的阴茎电刺激采精法,用脱脂棉和铝箔作为电极,以避免直接用金属电极可能对阴茎的损伤,并运用这一方法对猕猴(Macaca mulatta)、藏酋猴(M.thibetana)和熊猴(M.assamensis)进行了电刺激采精及其精液特征研究。电刺激采精模式为连续刺激和间断刺激方式。在采精过程中没有发生阴茎损伤。对初次接受电刺激采精的动物以间断刺激模式效果较好。猕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藏酋猴 熊猴 采精 精液
下载PDF
同域分布黑叶猴和熊猴的活动时间分配比较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岐海 黄中豪 +2 位作者 韦华 陈天波 黄乘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群黑叶猴和两群熊猴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相关的行为数据。通过比较两种灵长类活动时间分配的数据来探讨食物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对两种灵长类动物活动...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群黑叶猴和两群熊猴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相关的行为数据。通过比较两种灵长类活动时间分配的数据来探讨食物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对两种灵长类动物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休息在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熊猴;熊猴用于移动的时间比例明显高于黑叶猴。两种灵长类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应对喜食食物的季节性短缺。当旱季嫩叶和果实的可获得性降低时,黑叶猴明显增加用于移动和觅食的时间比例,相应减少用于休息的时间。与此相反,熊猴明显减少用于移动的时间比例,相应地增加用于社会性理毛的时间比例。分析表明,食物的可获得性以及食物组成的差异可能是影响同域黑叶猴和熊猴活动时间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熊猴 活动时间分配 季节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树声 黄果勇 +8 位作者 张涛 葛宪民 苏建家 李媛 覃柳亮 冯百芳 高建恩 张华远 王佑春 《医学研究通讯》 2001年第5期7-10,共4页
目的建立树鼩和熊猴的乙肝动物模型。方法用含HBV的人血清接种给7批30只熊猴,6批233只树鼩,每周定期采血、定期肝组织活检。用改良赖氏法、ELISA、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血清ALT、HBV标志物、HBV-DNA及肝组织中HBsAg和HBV-DN... 目的建立树鼩和熊猴的乙肝动物模型。方法用含HBV的人血清接种给7批30只熊猴,6批233只树鼩,每周定期采血、定期肝组织活检。用改良赖氏法、ELISA、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血清ALT、HBV标志物、HBV-DNA及肝组织中HBsAg和HBV-DNA。结果树鼩接种人HBV(HHBV)后,90%呈急性感染,56%为可持续1年以上的慢性感染,33%持续2年2月,肝细胞内HBsAg阳性率达80%,熊猴接种HHBV后,血清HBV标志物呈一过性,个别猴肝细胞内HBsAg呈弱阳性。结论熊猴对HHBV并不敏感,而树鼩对HHBV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有望成为HHBV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 树QU 熊猴 研究
下载PDF
广西西南部石山森林中熊猴的姿势行为
15
作者 刘筝 刘晟源 +1 位作者 李友邦 黄中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3,共12页
灵长类动物姿势行为研究对了解其环境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熊猴(Macaca assamensis)的姿势行为进行观察,比较熊猴姿势行为的季节和日时段变化。结果表明,熊... 灵长类动物姿势行为研究对了解其环境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熊猴(Macaca assamensis)的姿势行为进行观察,比较熊猴姿势行为的季节和日时段变化。结果表明,熊猴移动模式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为四足行走(45.3%±7.6%)、跳跃(28.8%±4.8%)、攀爬(23.9%±6.2%)、四足奔跑(1.2%±0.7%)、搭桥(0.9%±0.6%)。分析发现,熊猴搭桥和攀爬的频率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搭桥的频率在果实丰盛季节明显高于果实缺乏季节;攀爬的频率在果实缺乏季节高于果实丰盛季节。在日时段上,熊猴在下午时段(12:00—19:00)攀爬比上午时段(06:00—11:59)更频繁。熊猴对姿态的使用频率具有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为坐(91.7%±4.1%)、站立-前肢悬吊(4.2%±3.3%)、悬吊(1.9%±1.6%)、四足站立(1.4%±1.8%)、躺(0.8%±0.5%)。熊猴在觅食、理毛、休息时对姿态的利用频率不完全一致,表现为觅食时的主要姿态为坐(87.3%±6.1%)和站立-前肢悬吊(7.9%±5.5%);理毛时的主要姿态为坐(95.6%±2.8%)和躺(3.1%±2.2%);休息时的主要姿态为坐(97.1%±1.4%)和四足站立(2.2%±1.1%)。熊猴在觅食、理毛、休息时对姿态的利用频率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在日时段上,觅食活动的躺和悬吊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上午时段(06:00—11:59)躺和悬吊的频率明显高于下午时段(12:00—19:00)。此外,熊猴的姿势行为受到食物组成的影响。本文分别建立模型Ⅰ(含果实)和模型Ⅱ(含嫩叶),检验了食物组成对熊猴姿势行为的影响。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分布和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是影响熊猴对姿势行为利用的重要因素,熊猴灵活地调整姿势行为可能是对食物组成变化和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姿势行为 季节变化 日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