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微阵列初步分析髓母细胞瘤的基因表达谱 被引量:3
1
作者 江荣才 浦佩玉 +5 位作者 申长虹 于士柱 焦宝华 王虎 王春艳 康春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 应用微阵列技术研究髓母细胞瘤的分子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新鲜髓母细胞瘤 4例及正常脑组织 1份的组织标本 ,提取总 RNA,逆转录成 32 P标记的 c DNA探针 ,与 Atlas人肿瘤芯片杂交 ,通过放射自显影获得基因谱 ,应用 Atlas Image TM... 目的 应用微阵列技术研究髓母细胞瘤的分子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新鲜髓母细胞瘤 4例及正常脑组织 1份的组织标本 ,提取总 RNA,逆转录成 32 P标记的 c DNA探针 ,与 Atlas人肿瘤芯片杂交 ,通过放射自显影获得基因谱 ,应用 Atlas Image TM1.0 1a分析。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相比 ,髓母细胞瘤下调基因 6个 ,上调基因 35个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相符。除少数基因外 ,大部分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相符。结论 髓母细胞瘤是与星形细胞起源胶质瘤具有不同分子发病机理的多基因病变 ,不同基因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基因表达谱 微阵列 发病机理
原文传递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晓非 夏云飞 陈忠平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7年第4期223-228,共6页
儿童脑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由一组异质性的疾病组成。其中髓母细胞瘤,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SPNET)和原发中枢生殖细胞瘤(CNS GCT)是最常见的儿童青少年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这些胚胎源性肿瘤对放疗化疗较敏感,手术联... 儿童脑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由一组异质性的疾病组成。其中髓母细胞瘤,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SPNET)和原发中枢生殖细胞瘤(CNS GCT)是最常见的儿童青少年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这些胚胎源性肿瘤对放疗化疗较敏感,手术联合放疗和化疗是标准的治疗。然而,全中枢放疗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和内分泌功能异常。国外已进行大量的联合化疗减少放疗剂量方面的临床研究。本文主要是复习有关儿童髓母细胞瘤、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和原发中枢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研究及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脑瘤 髓母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瘤 手术 化疗 放疗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Caspase-3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买正军 孙涛 +1 位作者 马辉 夏玉成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394-396,共3页
目的 :测定Caspase - 3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在髓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在 30例髓母细胞瘤以及 1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的Caspase- 3蛋白表达 ,慢性扁桃体炎和淋巴结炎标本作阳性对照 ,... 目的 :测定Caspase - 3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在髓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在 30例髓母细胞瘤以及 1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的Caspase- 3蛋白表达 ,慢性扁桃体炎和淋巴结炎标本作阳性对照 ,PBS作一抗为阴性对照。结果 :在 30例髓母细胞瘤中 ,2 4 ( 80 .0 0 % )例不同程度表达Caspase- 3蛋白 ,Caspase- 3蛋白阳性染色见于细胞核、细胞浆 ,或细胞的两个部分。在正常人脑组织中未见到Caspase - 3表达。结论 :Caspase -3与髓母细胞瘤的形成进展、转移和凋亡有关。测定Caspas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CASPASE-3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凋亡
下载PDF
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在人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林 赵洪洋 +1 位作者 赵甲山 朱贤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ⅠR)对髓母细胞瘤增殖的作用。方法选择34例髓母细胞瘤手术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IGF-ⅠR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IGF-ⅠR和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髓母细胞瘤中IGF-ⅠR表达率(64.7%,22/34... 目的探讨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ⅠR)对髓母细胞瘤增殖的作用。方法选择34例髓母细胞瘤手术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IGF-ⅠR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IGF-ⅠR和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髓母细胞瘤中IGF-ⅠR表达率(64.7%,22/34)较高。在髓母细胞瘤中Ki67的表达与IGF-ⅠR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髓母细胞瘤IGF-ⅠR的表达促进了肿瘤增殖,提示了IGF-ⅠR在髓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R) KI67 表达
下载PDF
Microvesicles in Gliomas and Medulloblastomas: An Overview
5
作者 Muhammad Nawaz Farah Fatima +5 位作者 Bruna Riedo Zanetti Isabela de Lima Martins Nathalia Lopes Schiavotelo Niele Dias Mendes Renata Nacasaki Silvestre Luciano Neder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4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Microvesicles (MVs) or shedding membrane vesicles have recently been described as a novel model of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Previously, MVs were considered as unnecessary or secreted cellular debris, but MVs have ... Microvesicles (MVs) or shedding membrane vesicles have recently been described as a novel model of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Previously, MVs were considered as unnecessary or secreted cellular debris, but MVs have lately been described as having roles in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cell homeostasis and the cellular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oncogenesis of many types of tumors. Carrying several key molecules that contribute to tum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similar to mRNAs, microRNAs and other non-coding RNAs, DNA and even small proteins, MV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ubiquitous form of novel cell communication that is present in most somatic cells. Although tumor-derived MV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s, the literature data on MVs in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tumors are relatively scarce. In this review, we address the involvement of MVs in diffuse astrocytomas, particularly glioblastomas, as well as oligodendrogliomas and medulloblastomas. We placed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cellular crosstalk between tumor and “normal” cells, the putative mechanisms how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s modulated and the spread of aggressive phenotypes. Additionally,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tumor-derived MVs in the regulation of key cancer pathways will offer new insights into tumor pathogenesis and the mechanisms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and may help to develop new strategies for novel therapies against these infiltrative CNS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VESICLES Exosomes MICROPARTICLES GLIOMAS GLIOBLASTOMAS medulloblastomas OLIGODENDROGLIOMAS Review
下载PDF
The role of microRNAs during the genesis of medulloblastomas induced by the hedgehog pathway
6
作者 Steven Y Cheng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1期42-48,共7页
Constitutive hedgehog (Hh) signaling is associated with the genesis of medulloblastomas (MB).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special microRNAs (miRNAs) regulated by the Hh pathway, and to clarify the... Constitutive hedgehog (Hh) signaling is associated with the genesis of medulloblastomas (MB).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special microRNAs (miRNAs) regulated by the Hh pathway, and to clarify the role of miRNAs during the genesis of MB induced by sustained Hh activation. In the primary screening, we used stemloop RT-PCR to test the expression of 90 different miRNAs in the wildtype (WT) and Ptc-/- MEF cell lines. In the secondary screening, the miRNAs screened from the first screening were validated in the Sufu-/- MEF cell lines. We then verified the expression of miRNAs both in the normal cerebellar tissues and the MB induced by activated Hh pathway, and examin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other 21 miRNA members of the miR-154 cluster in the MB and normal cerebellum. In the first screening, 13 miRNA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in WT and Ptc-/- MEF cell lines, while 10 of them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fu-/- MEF cell line. Compared to the normal mouse cerebellum, only 2 miRNAs in 15 miRNA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between the MB and normal cerebellar tissues. Among 21 members of the miR-154 cluster, 6 miRNAs were downregulated in the MB. 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miR-154 may be regulated by the Hh pathway, and the activation of the Hh pathway led to the downregulation of the miR-154 cluster, resulting in the genesis of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 MICRORNAS miR-154 cluster medulloblastomas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梁瑞嘉 丰育功 +1 位作者 唐万忠 李环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显微手术治疗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19例经小脑蚓部入路手术,9例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1...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显微手术治疗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19例经小脑蚓部入路手术,9例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1例(75.0%),次全切除7例(25.0%);出院时GOS评分5分18例(64.3%),4分6例(21.4%),3分3例(10.7%),1分1例(3.6%)。结论髓母细胞瘤以显微手术治疗为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精细操作避免重要神经结构和血管损伤,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其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细胞黏附分子CD99在人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鹏 陈昕薇 +2 位作者 梁励玮 元玲 任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99在人髓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7例髓母细胞瘤及15例瘤旁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D99的表达。所有病人均随访至死亡或截止至2013年12月,随访时间为12~80个月,利用Kaplan-Meie...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99在人髓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7例髓母细胞瘤及15例瘤旁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D99的表达。所有病人均随访至死亡或截止至2013年12月,随访时间为12~80个月,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髓母细胞瘤CD99阳性表达率(57.94%,62/107)明显高于瘤周正常脑组织(0%,0/15;P<0.05)。CD99的表达水平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和分子亚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CD99的高表达与髓母细胞瘤病人的预后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D99高表达与髓母细胞瘤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及治疗髓母细胞瘤潜在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细胞黏附分子CD99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生存预后相关因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翦 陈忠平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1年第3期198-202,共5页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属高侵袭性的原始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及放化疗,对于年幼患儿的疗效仍不满意。小脑半球的形成调节通路研究对肿瘤的发生在分子及生物水平做出一...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属高侵袭性的原始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及放化疗,对于年幼患儿的疗效仍不满意。小脑半球的形成调节通路研究对肿瘤的发生在分子及生物水平做出一定的解释。多项研究证实Shh(sonic hedgehog)和Wnt通路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的MB肿瘤分期及预后将包括某些分子标志物,寻找髓母细胞瘤中关键的分子标志物,可对髓母细胞瘤进行更为特异性的分级,判断患者预后。建立一套更精确的分期系统可更好区别高风险与普通风险MB,寻找最有效的治疗靶向,从而找到最佳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SHH WNT 预后
下载PDF
MRI灰度游程矩阵对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奇星 边雪玲 +2 位作者 穆新暖 王福倩 闵祥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T_(2) FLAIR图像的灰度游程矩阵(GLRLM)对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与14例室管膜瘤患儿的MRI资料,从T_(2) FLAIR图像中提取16个GLRLM参数,正态分... 目的:探讨基于T_(2) FLAIR图像的灰度游程矩阵(GLRLM)对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与14例室管膜瘤患儿的MRI资料,从T_(2) FLAIR图像中提取16个GLRLM参数,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间比较行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鉴别诊断效能。结果:髓母细胞瘤组长游程优势、灰度不均匀度、运行长度不均匀度标准化、运行方差、运行熵、长游程低灰度游程优势、长游程高灰度游程优势均高于室管膜瘤组(均P<0.05),而短游程优势、运行百分比、短游程高灰度游程优势均低于室管膜瘤组(均P<0.05)。其中,长游程优势诊断效能最佳,ROC曲线分析显示,其在幕下髓母细胞瘤和幕下室管膜瘤ROC的AUC为0.818,敏感度77.27%,特异度78.57%。结论:基于T_(2) FLAIR图像的GLRLM特征分析可有效鉴别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 灰度游程矩阵
下载PDF
儿童髓母细胞瘤中PTEN基因的突变分析
11
作者 王亚明 田增民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03-209,共7页
目的 PTEN基因是位于染色体 10 q2 3 3位点的抑癌基因 ,编码一种双特异磷酸酯酶 ,其编码蛋白能减少磷酸酰肌醇 3,4 ,5 三磷酸 第二信使的产生 ,抑制 1 磷酸酰肌醇 3 激酶 /Akt信号的传导 ,从而对 1 磷酸酰肌醇 3 激酶 /Akt信号的下... 目的 PTEN基因是位于染色体 10 q2 3 3位点的抑癌基因 ,编码一种双特异磷酸酯酶 ,其编码蛋白能减少磷酸酰肌醇 3,4 ,5 三磷酸 第二信使的产生 ,抑制 1 磷酸酰肌醇 3 激酶 /Akt信号的传导 ,从而对 1 磷酸酰肌醇 3 激酶 /Akt信号的下游功能起拮抗作用 ,进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在人脑胶质类肿瘤中PTEN基因有较高的变异率 ,而且多发生在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中。目前对于小儿髓母细胞瘤中PTEN基因变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方法 设计 3对内含子和外显子重叠交搭的引物来扩增PTEN基因的第 5、8外显子 ,用多聚酶链反应 脱氧核糖核酸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的方法 ,对 3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10例小脑星形细胞瘤和 5例正常对照脑组织中PTEN基因的第 5、8易突变外显子进行变异检测 ,以研究儿童髓母细胞瘤中PTEN基因重要功能外显子的突变率。结果  10例小脑星形细胞瘤的exon5 1、exon5 2和exon8均无点突变的发生 ,仅有 1例髓母细胞瘤出现PTEN基因的纯合性缺失 ,缺失率为 2 9% (1/ 34) ;其余 33例髓母细胞瘤PTEN基因exon5 1检出 3例突变 ;PTEN基因exon5 2检出 4例突变 ;PTEN基因exon8(2 0 0bp)检出3例突变 ;髓母细胞瘤PTEN基因的合计变异率为 32 1% (11/ 34)。结论 儿童髓母细胞瘤PTEN基因第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髓母细胞瘤 儿童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12
作者 牟立坤 丰育功 +1 位作者 唐万忠 李环廷 《齐鲁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髓母细胞瘤病人的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29例髓母细胞瘤均位于小脑蚓部近中线处,均以实质性为主。MRI表现T1像呈稍低信号,T2像呈稍高信号,...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髓母细胞瘤病人的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29例髓母细胞瘤均位于小脑蚓部近中线处,均以实质性为主。MRI表现T1像呈稍低信号,T2像呈稍高信号,Flair像呈稍高信号,囊变坏死区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多呈不同程度强化;19例肿瘤周围可见明显水肿,21例呈现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征象。所有病人均行显微手术治疗,肉眼全切者23例,大部切除者4例,少量切除者2例;术后29例均行放射治疗,15例同时行化疗。平均随访2.9年,生存率为69%。结论髓母细胞瘤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手术切除是目前首选治疗措施,放疗及化疗是术后主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附28例报道)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陈 汪立刚 +2 位作者 胡力 唐义锋 杨孔宾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MB)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8例儿童幕下MB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与第四脑室和小脑的关系,运用小脑延髓裂入路10例,采用小脑延髓裂联合小脑蚓... 目的探讨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MB)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8例儿童幕下MB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与第四脑室和小脑的关系,运用小脑延髓裂入路10例,采用小脑延髓裂联合小脑蚓部微切开入路1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3例。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6个月,KPS评分100分8例,90分10例,80分5例,70分3例,60分1例,50分1例。27例术后随访8~79个月,平均50个月;20例进行足量、全程放、化疗,3例术后3年内仍原位复发;7例未听进行足量、全程放、化疗,1例术后1年椎管内种植转移,2例术后1.5年发生原位复发;23例生活自理(14例复课),4例死亡(生存时间为13~39个月,平均24个月)。结论 MB恶性程度很高,术后极易复发;术后及时予放、化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有利于防止肿瘤复发和播散转移;术前正确的入路选择、熟练应用显微手术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幕下 儿童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与术后单独放疗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琦 缑新红 +2 位作者 李飞 艾克拜尔 刘学娟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487-492,511,共7页
【目的】对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与单独放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OVID、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man4.2.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 【目的】对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与单独放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OVID、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man4.2.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表明,目前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方案会引起更高的术后感染率及血液系统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论】与单独术后标准剂量放疗相比,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方案会引起更高的感染几率及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但辅助联合化疗对高危患儿的影响,以及对长期存活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和化疗的方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放疗后联合化疗 单独放疗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小脑髓母细胞瘤的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研究
15
作者 肖桃元 谢青 +3 位作者 高广正 徐飞 张敏 可金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675-680,共6页
本研究对15例小脑髓母细胞瘤外科切除标本作了超微结构和10种抗体(P53、PCNA、NF、NSE、GFAP、S-100、Vi、LCA、CK、NF)免疫组化观察,描述了典型髓母细胞瘤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的一般形态,... 本研究对15例小脑髓母细胞瘤外科切除标本作了超微结构和10种抗体(P53、PCNA、NF、NSE、GFAP、S-100、Vi、LCA、CK、NF)免疫组化观察,描述了典型髓母细胞瘤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的一般形态,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特点。发现: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均支持瘤细胞主要朝向神经细胞分化,同时有残存的胶质细胞及有髓纤维。PCNA在15例肿瘤中100%阳性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更高,平均39.40%,说明该瘤增殖活性强、分化差。P53蛋白阳性率较以往观察的高,15例中有11例表达阳性,占73%,且细胞阳性百分率高,平均33.3%,说明P53基因突变在该瘤是存在的,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讨论中还总结了髓母细胞瘤的诊断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髓母细胞瘤 超微结构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中脑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茗初 邓永文 +3 位作者 伍军 陈风华 刘劲芳 方加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1-246,共6页
背景与目的:长期以来,脑肿瘤等实体肿瘤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一直存在争论,最近已经有报道从胶质瘤和髓母细胞瘤等脑肿瘤及其它系统实体肿瘤中成功分离出肿瘤干细胞。本研究旨在利用简化的无血清培养基和悬浮培养方法,从人髓母细胞瘤中... 背景与目的:长期以来,脑肿瘤等实体肿瘤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一直存在争论,最近已经有报道从胶质瘤和髓母细胞瘤等脑肿瘤及其它系统实体肿瘤中成功分离出肿瘤干细胞。本研究旨在利用简化的无血清培养基和悬浮培养方法,从人髓母细胞瘤中分离培养脑肿瘤干细胞,观察其在体外的增殖、分化,鉴定其特异性标志物CD133和Nestin的表达,验证肿瘤组织切片中CD133阳性细胞的存在,为脑肿瘤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术中取11例患者髓母细胞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含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B27添加剂的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培养,以分离其中的脑肿瘤干细胞;对其增殖形成的脑肿瘤干细胞球连续传代培养;并进行单克隆形成实验,以确定原代肿瘤组织中肿瘤干细胞的百分率,观察脑肿瘤干细胞球的形成过程。然后,将脑肿瘤干细胞球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观察脑肿瘤干细胞的分化现象。最后,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脑肿瘤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133和Nestin在脑肿瘤干细胞球中的表达;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切片中CD133阳性细胞的分布,并计算CD133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本组11例髓母细胞瘤中均仅有少数肿瘤细胞能够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存活并悬浮生长、增殖形成克隆性脑肿瘤干细胞球,传代后脑肿瘤干细胞仍保持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单克隆形成实验表明原代肿瘤细胞中具有单克隆形成能力的肿瘤干细胞百分率为(31.18±6.18)%。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脑肿瘤干细胞发生贴壁分化,产生具有多种细胞形态的分化细胞。脑肿瘤干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CD133和Nestin;肿瘤组织切片中CD133阳性细胞呈巢状或散在分布,占全部肿瘤细胞的(33.06±8.57)%。结论:人髓母细胞瘤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表达CD133和Nes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肿瘤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CD133 NESTIN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在儿童后颅窝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岚 张勇 王怀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28-832,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儿童后颅窝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其...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儿童后颅窝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其中髓母细胞瘤24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12例,室管膜瘤9例。所有患儿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和DWI检查。测量不同肿瘤的最小ADC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3种肿瘤鉴别诊断的阈值及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髓母细胞瘤的最小ADC值最低,为(0.482±0.290)×10^-3 mm^2/s;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最小ADC值最高,为(1.592±0.320)×10^-3 mm^2/s;室管膜瘤的最小ADC值介于二者之间,为(0.826±0.390)×10^-3 mm^2/s。3组间肿瘤的最小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415,P=0.000)。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阈值为0.672×10^-3 mm^2/s,敏感度为97.0%,特异度为100.0%,诊断准确率为97.8%;室管膜瘤与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鉴别阈值为1.058×10^-3 mm^2/s,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97.9%,诊断准确率为94.7%。结论 最小ADC值在儿童后颅窝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常规MRI检查有效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弥散系数 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原文传递
成人髓母细胞瘤的CT、MR影像诊断 被引量:20
18
作者 林燕 高培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研究成人髓母细胞瘤的CT、MR影像表现 ,并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进行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 4 1例。并与 13 5例 18岁以下儿童髓母细胞瘤进行了对照。结果 4 1例中 ,15例 (3 6 6% )发... 目的 研究成人髓母细胞瘤的CT、MR影像表现 ,并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进行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 4 1例。并与 13 5例 18岁以下儿童髓母细胞瘤进行了对照。结果 4 1例中 ,15例 (3 6 6% )发生在小脑半球 ,位于四脑室者 19例 (46 3 % ) ,位于小脑蚓部 7例 (17 1% )。 1例肿瘤最大径大于 5cm ,3 1例肿瘤大小为 3~ 5cm之间 ,9例肿瘤小于 3cm。 17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 ,2 4例为不规则半圆形。18例边缘略显模糊 ,2 3例边缘相对清楚。 2 9例肿瘤内或肿瘤边缘可见囊变、坏死灶。 1例在肿瘤内可见散在斑点样高密度钙化灶。 2 9例可见因肿瘤压迫四脑室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脑积水。静脉注入对比剂后 ,3例未见肿瘤增强 ,3 1例肿瘤表现为非均匀性圆形或类圆形增强 ,7例为均匀性圆形或类圆形增强。结论 成人髓母细胞瘤并非少见 ,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仔细分析发生部位以及影像征象 ,多数情况下可在术前作出影像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文一 周俊林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是罕见的高度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可分为中枢型(cPNET)与外周型(pPNET)。两者除发病部位不同以外,在好发年龄、转移途径、免疫组化染色、染色体易位等方面也不同。因此需对两者进行鉴别,尤其是病灶邻近脑膜或位...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是罕见的高度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可分为中枢型(cPNET)与外周型(pPNET)。两者除发病部位不同以外,在好发年龄、转移途径、免疫组化染色、染色体易位等方面也不同。因此需对两者进行鉴别,尤其是病灶邻近脑膜或位于椎管内时更有必要。对cPNET及pPNET的肿瘤遗传学、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影像表现、治疗和预后,以及cPNET与pPNET,cPENT与髓母细胞瘤,pPNET与尤文氏肉瘤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髓母细胞瘤 尤文氏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croRNAs by microarray: a possible role for microRNAs gene in medulloblastomas 被引量:15
20
作者 LIU Wei GONG Yan-hua +5 位作者 CHAO Teng-fei PENG Xiao-zhong YUAN Jian-gang MA Zhen-yu JIA Ge ZHAO Ji-z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0期2405-2411,共7页
Background MicroRNAs (miRNAs) are small noncoding regulatory RNAs whose aberrant expression may be observed in many malignancies. However, few data are yet available on human primary medulloblastomas. This work aime... Background MicroRNAs (miRNAs) are small noncoding regulatory RNAs whose aberrant expression may be observed in many malignancies. However, few data are yet available on human primary medulloblastomas. This work aimed to identify that whether miRNAs would be aberrantly expressed in tumor tissues compared with non-tumorous cerebellum tissues from same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a possible role during carcinogenesis. Methods A high throughput microRNA microarray was performed in human primary medulloblastoma specimens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 and some miRNAs were validated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method. In addition, the predicted target genes for the most significantly downor up-regulated miRNA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a newly modified ensemble algorithm. Results Nine miRNA specie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medulloblastoma specimens versus normal non-tumorous cerebellum tissues. Of these, 4 were over expressed and 5 were under expressed. The changes ranged from 0.02-fold to 6.61-fold. These findings were confirmed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for most significant deregulated miRNAs (miR-17, miR-100, miR-106b, and miR-218) which are novel and have not been previously published. Interestingly, most of the predicted target genes for these miRNAs were involved in medulloblastoma carcinogenesis. Conclusions MJRNAs a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between human medulloblastoma and non-tumorous cerebellum tissue. MiRNAs may play a role in the tumorigenesis of medulloblastoma and maybe serve as potential targets for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ONCOGENES medulloblastoma target mRNA CARCINOGENE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