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叶覃 Andreana HOLOWATYJ +2 位作者 Roselyne M.LABBE 刘辉 ZengquanYANG 《转化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3-18,共6页
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性修饰方式,是一个可逆的动态调节过程。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能催化去除组蛋白赖氨酸残基甲基标记,调节染色质的结构,参与精细调控基因转录,维持染色质的活性和非活性平衡。组蛋... 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性修饰方式,是一个可逆的动态调节过程。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能催化去除组蛋白赖氨酸残基甲基标记,调节染色质的结构,参与精细调控基因转录,维持染色质的活性和非活性平衡。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异常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分化、个体发育、能量代谢及肿瘤发生发展等多种生物进程异常。研究显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可作为新的药物靶标。本文就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家族的结构、作用机制、在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及特异性抑制剂开发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 肿瘤
下载PDF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expression in zebrafish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neuronal development 被引量:1
2
作者 Aihong Li Yong Sun +2 位作者 Changming Dou Jixian Chen Jie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4期2719-2726,共8页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l) is associated with transcriptional coregulation via the modulation of histone methylation. The expression pattern and function of zebrafish Lsdl has not, however, been studied. H...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l) is associated with transcriptional coregulation via the modulation of histone methylation. The expression pattern and function of zebrafish Lsdl has not, however, been studied. Here, we describe the pattern of zebrafish Lsdl expression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In the zebrafish embryo, Isdl mRNA was present during the early cleavage stage, indicating that maternally derived Lsdl protein is involved in embryonic patterning. During embryogenesis from 0 to 48 hours post-fertilization (hpf), the expression of Isdl mRNA in the embryo was ubiquitous before 12 hpf and then became restricted to the antedor of the embryo (particularly in the brain) from 24 hpf to 72 hpf. Inhibition of Lsdl activity (by exposure to tranylcypromine) or knockdown of Isdl expression (by morpholino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injection) led to the loss of cells in the brain and to a dramatic downregulatJon of neural genes, including gad65, gad75, and reelin, but not hey1.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an important role of Lsdl during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in zebraf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BRAFISH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MORPHOLINO TRANYLCYPROMINE nerve cells embryonicdevelopment histone methylation histone demethylase brai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B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体外对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
3
作者 孙红村 胡建道 +2 位作者 邱小雯 江文博 方来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6期344-349,共6页
目的明确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B(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5B,KDM5B)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121例喉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和60例癌旁组织标本,对KDM5B表达量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了解K... 目的明确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B(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5B,KDM5B)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121例喉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和60例癌旁组织标本,对KDM5B表达量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了解KDM5B表达与各临床因素间的关系。设计重组KDM5B-shRNA干扰表达质粒,并转染入Hep-2细胞内。研究分为空白组、NC-shRNA组和KDM5B-shRNA组。qRT-PCR检测KDM5B mRNA表达水平,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单克隆集落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KDM5B、H3K4me3、p21、p27、CyclinD1、CDK4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KDM5B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0),与病理类型(P=0.007)、临床分期(P=0.002)和淋巴结转移(P=0.000)均有关。KDM5B-shRNA组细胞内KDM5B mRNA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和NC-shRNA组(P<0.01)。随着转染时间的持续延长,KDM5B-shRNA组细胞的吸光度值与空白组和NC-shRNA组相比均有较大差异(P=0.000),且KDM5B-shRNA组细胞的单克隆集落数明显减少(P=0.000)。KDM5B蛋白表达被抑制后,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随转染时间延长均逐渐减少,而H3K4me3、p21和p27蛋白表达量则均逐渐升高。与空白组和NC-shRNA组相比,KDM5B-shRNA组细胞的G1期分布明显升高,而S期和G2期分布比例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升高(P均=0.000)。结论KDM5B参与喉癌增殖的调控,可作为一个潜在治疗喉癌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细胞增殖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B
下载PDF
LSD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丁杰 廖国庆 +4 位作者 张忠民 徐开盛 刘盛 张易 晏仲舒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2-467,共6页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8年1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手术切除的结肠癌标本10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肠...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8年1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手术切除的结肠癌标本10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肠癌组织中LSD1、E-cad、N-ca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LSD1、E-cad、N-cad的阳性表率达分别为66.7%(72/108),85.2%例(92/108)、41.7%(45/108)。LSD1在较晚TNM分期、远处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增高,而E-cad则相反(均P<0.05),N-cad的表达在各项临床病理因素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SD1与E-ca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318,P=0.001),与N-cad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82,P=0.06)。LSD1的阳性表达组和E-cad的阴性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各自的阴性表达组与阳性表达组(均P<0.05),N-cad表达与否与患者总生存率无明显关系(P=0.410)。结论:LSD1和E-cad的表达与结肠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阳性表达LSD1和阴性表达E-cad的结肠癌预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 钙黏着糖蛋白类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KDM2A及Jagged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卢丹华 洪莉 +4 位作者 杨将 高利昆 曾婉玲 刘诗意 王治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8期740-742,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赖氨酸脱甲基酶2A(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2A,KDM2A)和Notch信号通路配体Jagged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上皮性卵巢癌98例为卵巢癌组,卵巢上皮性囊腺瘤32例为卵巢囊腺瘤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卵...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赖氨酸脱甲基酶2A(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2A,KDM2A)和Notch信号通路配体Jagged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上皮性卵巢癌98例为卵巢癌组,卵巢上皮性囊腺瘤32例为卵巢囊腺瘤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卵巢组织KDM2A和Jagged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KDM2A与Jagged1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KDM2A、Jagged1蛋白阳性表达率(69.4%、62.2%)高于卵巢囊腺瘤组(34.4%、28.1%)(P<0.05);卵巢癌组织中KDM2A表达与Jagged1表达呈正相关(r=0.441,P<0.001)。结论KDM2A和Jagged1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赖氨酸脱甲基酶2A Notch信号通路配体Jagged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组织LSD1表达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孔灵玲 张国安 +4 位作者 崔文 王旭 周建 侯森 张仁亚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LSD1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测定LSD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在甲状腺组织中LSD1阳性表达位于核内。甲状腺癌组织中LSD1的阳性表达率为94.7%,癌旁组织为34.8%,两者比较,U... 目的:探讨LSD1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测定LSD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在甲状腺组织中LSD1阳性表达位于核内。甲状腺癌组织中LSD1的阳性表达率为94.7%,癌旁组织为34.8%,两者比较,U=-5.575,P=0.000;甲状腺腺瘤表达率为73.3%,与癌组织比较,U=-3.190,P=0.001;而甲状腺腺瘤则高于癌旁组织,U=-2.286,P=0.022。LSD1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94.1%)与非淋巴结转移组(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64,P=0.716;且LSD1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发病年龄及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LSD1是甲状腺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标志,其表达的增加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发生及恶性转化的重要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LSD1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KDM4A通过下调BMP9促进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和侵袭
7
作者 陈远香 余涛 +3 位作者 杨诗雨 曾涛 魏兰 张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4,共9页
背景与目的:外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能抑制人乳腺癌的恶性进展,但其在乳腺癌中常异常低表达。本研究拟探索表观遗传修饰的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A(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4A,KDM4A)在... 背景与目的:外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能抑制人乳腺癌的恶性进展,但其在乳腺癌中常异常低表达。本研究拟探索表观遗传修饰的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A(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4A,KDM4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探究KDM4A与BMP9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DM4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MP9之间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验证;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验证KDM4A对BMP9的调控作用,采用RNA稳定性实验及CHX蛋白稳定性实验验证KDM4A对BMP9表达的影响。采用RNA干扰技术及敲低BMP9的腺病毒构建转染KDM4A小干扰RNA(siKDM4A)或感染siBMP9腺病毒(Ad-siBMP9)的外源性重组MDA-MB-231细胞,采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KDM4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KDM4A与B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TF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DM4A在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均高表达,敲低KDM4A可显著上调BMP9。ChIP实验证实,KDM4A可显著富集于BMP9基因启动子区域,降低其组蛋白赖氨酸36号位而不是4号位甲基化水平,从而沉默BMP9表达。RNA稳定性实验及CHX蛋白稳定性实验证实,KDM4A对BMP9的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影响其蛋白降解。敲低KDM4A后,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均受到明显抑制,而这种作用可被敲低BMP9所部分逆转。结论:KDM4A在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高表达,并可通过下调BMP9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甲基化水平沉默其表达,以及在蛋白水平而不是mRNA水平影响BMP9稳定性,促进乳腺癌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A 组蛋白去甲基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9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在肝细胞型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何艳新 庞志刚 +2 位作者 申东方 张发贵 刘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3-536,共4页
目的观察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在肝细胞型肝癌组织中表达,以及下调LSD1基因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及河南省肿瘤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肝细胞型肝癌患者91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和癌... 目的观察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在肝细胞型肝癌组织中表达,以及下调LSD1基因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及河南省肿瘤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肝细胞型肝癌患者91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LSD1蛋白表达,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LSD1干扰序列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术检测细胞中LSD1基因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LSD1、Snail、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LS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1.32%,高于癌旁组织的35.16%(P<0.01);肝癌组织中LSD1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和血管浸润明显相关(P<0.05);LSD1干扰序列组细胞中LSD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19±0.10,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2.29±0.14、2.34±0.11,P<0.01),LSD1干扰序列组24、48、72、96 h时吸光度(A)值分别为0.23±0.05、0.32±0.08、0.38±0.08、0.52±0.03,低于阴性对照组(0.38±0.08、0.49±0.05、0.67±0.04、0.77±0.10)和空白组(0.33±0.03、0.52±0.09、0.70±0.08、0.78±0.07,P<0.05);LSD1干扰序列组侵袭细胞数(86.3±3.9)低于阴性对照组(110.6±9.4)和空白组(117.7±7.0,P<0.05);LSD1干扰序列组细胞中LSD1、Snail和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0.25±0.03、0.30±0.02、0.32±0.03)低于阴性对照组(0.77±0.06、0.76±0.10、0.67±0.04)和空白组(0.84±0.14、0.74±0.07、0.69±0.06,P<0.05),而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0.71±0.05)高于阴性对照组(0.37±0.02)和空白组(0.34±0.04,P<0.05)。结论LSD1蛋白在肝细胞型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而在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 增殖 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组织KDM3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刘萌萌 闫五玲 +2 位作者 付银娜 邢传鸽 孙春霞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3A(KDM3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行手术治疗的CRC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验KDM3A在...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3A(KDM3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行手术治疗的CRC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验KDM3A在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CRC患者KDM3A蛋白表达的差异;随访3年,分析KDM3A蛋白表达与CR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RC组织中KDM3A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Ⅲ期、低分化、有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阳性CRC患者癌组织内KDM3A高表达率高于TNMⅠ、Ⅱ期、高中分化、无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6例CRC患者中随访过程中死亡29例,存活57例。KDM3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生存时间、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C组织中KDM3A呈高表达,且与CR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紧密相关,可作为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用于CRC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3A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LSD1和KDM5家族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LSD1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超 王洁 +1 位作者 邵根宝 陆祖宏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4,共5页
目的:研究赖氨酸特异去甲基化酶1(LSD1)和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家族(KDM5家族成员)在人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LSD1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在3种卵巢癌细胞株中,分别用RT-PCR检测LSD1、KDM5A、KDM5B、KDM5C、KDM5D的mRNA的表达,蛋白... 目的:研究赖氨酸特异去甲基化酶1(LSD1)和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家族(KDM5家族成员)在人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LSD1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在3种卵巢癌细胞株中,分别用RT-PCR检测LSD1、KDM5A、KDM5B、KDM5C、KDM5D的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前4种酶的表达;在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和癌细胞株中,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SD1的表达;用MTT法检测LSD1对卵巢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应用划痕试验检测LSD1对卵巢癌细胞株迁移的影响。结果:在3种人卵巢癌细胞的上述5种酶中,LSD1表达水平最高(P<0.01),KDM5家族成员在不同细胞系中差异表达。LSD1抑制剂反苯环丙胺处理卵巢癌细胞后,用MTT法发现抑制LSD1能显著降低癌细胞增殖(P<0.05),刮痕实验发现该药物可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的迁移(P<0.05)。结论:LSD1在卵巢癌中高表达,KDM5家族差异化表达;LSD1与卵巢癌细胞系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特异去甲基化酶 卵巢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山茱萸醇提物调节LSD1/PSD95对Aβ_(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杨计歌 李立新 +6 位作者 李中华 苏运芳 张紫娟 宋军营 曾华辉 张振强 马金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63,共12页
目的 探究山茱萸醇提物通过调节组蛋白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影响神经元突触和神经炎症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C57BL/6N小鼠按体质量... 目的 探究山茱萸醇提物通过调节组蛋白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影响神经元突触和神经炎症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C57BL/6N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茱萸醇提物低剂量组(0.1 mg/g)及山茱萸醇提物高剂量组(0.3 mg/g),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双侧海马内注射Aβ_(25-35)构建AD小鼠模型。造模前7 d开始灌胃,手术后5 d继续灌胃,共60 d。Morris水迷宫实验、Y迷宫实验及旷场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和空间探索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LSD1、PSD95、突触素(SYN)、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及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二甲基化(H3K9me2)修饰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结合实时荧光PCR法检测PSD95基因启动子区H3K9me2修饰水平及PSD95 mRNA水平;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H3K9me2和PSD95表达的相关性及海马组织内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的表达。结果 山茱萸醇提物能明显改善Aβ_(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及记忆能力。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醇提物明显缩短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增加其自主活动次数和时间,改善其自发交替准确率,增加小鼠海马LSD1表达(均P<0.05),进而降低PSD95基因启动子区H3K9me2修饰,因此,促进PSD95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组织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山茱萸醇提物降低海马中H3K9me2修饰水平会伴随着PSD95表达的增强。山茱萸醇提物亦能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降低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结论 山茱萸醇提物可能是通过上调LSD1表达,降低PSD95基因启动子区的H3K9me2修饰水平调节基因转录,增加突触可塑性调节的关键蛋白PSD95的表达,而缓解神经炎症反应、改善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从而对Aβ_(25-35)诱导的神经损伤发挥保护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组蛋白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组蛋白修饰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损伤 小鼠
原文传递
Ang-Ⅱ介导的铁死亡参与房颤触发及心衰进展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王欣婷 徐萌萌 +2 位作者 孔雪 冯洪亮 杨建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886-892,共7页
目的:探讨赖氨酸脱甲基酶5B(KDM5B)/增强激活转录因子3(ATF3)信号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脏肥大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心肌细胞HL-1分为以下处理组:对照组、Ang-Ⅱ组、Ang-Ⅱ+Lv-NC组、Ang-Ⅱ+Lv-KDM5B组和Ang-Ⅱ+Lv-KDM5B K... 目的:探讨赖氨酸脱甲基酶5B(KDM5B)/增强激活转录因子3(ATF3)信号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脏肥大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心肌细胞HL-1分为以下处理组:对照组、Ang-Ⅱ组、Ang-Ⅱ+Lv-NC组、Ang-Ⅱ+Lv-KDM5B组和Ang-Ⅱ+Lv-KDM5B KD组。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各组细胞中KDM5B、ATF3蛋白表达。通过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α-肌动蛋白(α-SMA)、Fe^(2+)和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Ang-Ⅱ+Lv-NC组相比,Ang-Ⅱ+Lv-KDM5B组中HL-1细胞中KDM5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和ATF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Ang-Ⅱ+Lv-KDM5B KD组中HL-1细胞中KDM5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和ATF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和Ang-Ⅱ+Lv-NC组相对细胞大小、细胞内相对Fe^(2+)荧光强度、相对ROS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和相对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Ang-Ⅱ+Lv-NC组相比,Ang-Ⅱ+Lv-KDM5B组相对细胞大小、细胞内相对Fe^(2+)荧光强度、相对ROS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和Ang-Ⅱ+Lv-KDM5B KD组相对细胞大小、细胞内相对Fe^(2+)荧光强度、相对ROS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KDM5B/ATF3驱动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进展,并促进对肥大性应激反应相关的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脱甲基酶5B 增强激活转录因子3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LSD1、HDAC及其双靶点抑制剂在抗肿瘤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延秋铭 叶理 +1 位作者 陈念 查晓明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146-149,152,共5页
表观遗传学调控因其可逆性及在疾病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LSD1)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调控癌细胞基因表达的重要靶点,抑制这两种蛋白可以显示出显著的肿瘤治疗效果。本综述聚... 表观遗传学调控因其可逆性及在疾病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LSD1)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调控癌细胞基因表达的重要靶点,抑制这两种蛋白可以显示出显著的肿瘤治疗效果。本综述聚焦于LSD1和HDAC的单靶点及双靶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这些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双靶点抑制剂通过同时抑制LSD1和HDAC活性,提供了超越单一抑制剂的抗癌效果,展示了改善治疗效果的潜力。文章细致回顾了这些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中的表现,指出其优势与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1 HDAC 双靶点 抑制剂
下载PDF
JIB-04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春雨 朴光宇 金艳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5-803,共9页
已有报道显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JIB-04(Jumonji histone demethylase inihibitor,JIB-04)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为对象,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JIB-04对结肠癌细胞增... 已有报道显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JIB-04(Jumonji histone demethylase inihibitor,JIB-04)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为对象,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JIB-0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阐述其作用机制。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JIB-04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降低HCT116和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61.7 nmol/L及226.1 nmol/L,细胞克隆数也明显减少。q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与未经JIB-04处理的HCT116和HT29细胞比较,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E1)的mRNA水平和CDK4、CDK6及细胞周期蛋白D1的蛋白质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CDK抑制剂p21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上调约1.99倍和2.37倍。检测凋亡相关因子发现,在HCT116和HT29细胞中,p53、胱天蛋白酶3、胱天蛋白酶9、Bax、JNK及PUMA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均降低。机制研究显示,JIB-04使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的mRNA水平分别下调约56.8%和75.5%,其蛋白质水平下调约27.12%和15.32%。本研究结果表明,JIB-04可改变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LSD1的活性,调控细胞周期蛋白及相关因子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同时诱导凋亡蛋白质发生改变,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 结肠癌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 细胞周期
下载PDF
H3K36me3及其表观遗传修饰蛋白质SETD2和KDM4B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直 张洪生 +3 位作者 林毅 杨丽英 高爱明 程世越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313-1322,共10页
目的: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中,组蛋白甲基化是染色质状态的关键决定因素。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三甲基化产物(histone H3 trimethylation at lysine 36,H3K36me3)可以介导多种转录相关事件,有助于DNA损伤修复。... 目的: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中,组蛋白甲基化是染色质状态的关键决定因素。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三甲基化产物(histone H3 trimethylation at lysine 36,H3K36me3)可以介导多种转录相关事件,有助于DNA损伤修复。组蛋白赖氨酸三甲基转移酶SET结构域2(SET domain containing 2,SETD2)、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B(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4B,KDM4B)分别是H3K36me3甲基转移酶及去甲基酶,SETD2失活及KDM4B活化均可下调H3K36me3水平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主要探讨H3K36me3、SETD2、KDM4B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石蜡包埋的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3K36me3、KDM4B、SETD2及4种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质(MSH2、MSH6、MLH1、PMS2)在结直肠癌及正常肠黏膜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检测结直肠癌及正常肠黏膜的微卫星状态,分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组与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组,检测2组结直肠癌中H3K36me3及SETD2、KDM4B、MMR蛋白质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STED2、H3K36me3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呈负相关(分别为r=-0.745,P<0.001;r=-0.160,P<0.05),KDM4B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呈正相关(r=0.660,P<0.001)。不同的患者性别、年龄,不同的肿瘤发生部位、大体类型、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SETD2及H3K36me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在不同的肿瘤浸润深度KDM4B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349,P<0.05)外,在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上KDM4B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样本中检测出14例为MSI-H结直肠癌、66例为MSS结直肠癌;SETD2及H3K36me3的表达均与结直肠癌微卫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赖氨酸三甲基转移酶 组蛋白H3第36位赖氨酸三甲基化产物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B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干扰LSD1基因的卵巢癌稳转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万晓蕾 赖文升 +4 位作者 邵根宝 李袁霞 刘秀雯 金洁 吴朝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9-22,共4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慢病毒介导干扰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基因的卵巢癌稳转细胞株,为深入研究以LSD1为靶点的表观遗传学抗肿瘤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扩增并抽提所需质粒,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质粒纯度,计算A260/A280。采用Lipofectamine ... 目的构建并鉴定慢病毒介导干扰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基因的卵巢癌稳转细胞株,为深入研究以LSD1为靶点的表观遗传学抗肿瘤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扩增并抽提所需质粒,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质粒纯度,计算A260/A280。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转染法将质粒转染入人肾上皮细胞293T,取转染THM质粒后的293T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情况;分别取转染目的质粒和PLKO空载体质粒后的293T细胞,收集病毒上清液,感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筛选出稳转细胞株。观察组经浓度梯度(0、1、10、100、1 000 ng/m L)多西环素诱导,以及两组均经100 ng/m L多西环素诱导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SD1及其特异性反应底物H3K4me1、H3K4me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目的质粒A260/A280在2.0左右,说明纯度较高;THM质粒转染293T细胞呈绿色荧光,为真核载体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表明成功转染。随着多西环素浓度的升高,观察组诱导后LS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逐渐降低,H3K4me1、H3K4me2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各浓度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观察组经100 ng/m L多西环素诱导后LS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同组诱导前及对照组诱导后,H3K4me1、H3K4me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同组诱导前及对照组诱导后(P均<0.01)。结论成功构建慢病毒干扰下调LSD1基因表达的卵巢癌稳转细胞株,并经不同浓度多西环素诱导鉴定;该细胞株可用于以LSD1为靶点的表观遗传学抗肿瘤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RNA干扰 人卵巢癌SKOV3细胞 稳转细胞株
下载PDF
沉默LSD1基因的表达可抑制卵巢癌HO891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秀雯 魏野 +4 位作者 李袁霞 薛晶 万晓蕾 金洁 邵根宝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495,共11页
目的 :研究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表达下调及其酶活性下降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系统将携带有特异性针对LSD1基因的LSD1-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pLKO-T... 目的 :研究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表达下调及其酶活性下降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系统将携带有特异性针对LSD1基因的LSD1-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pLKO-Tet-On-LSD1-shRNA)转入HO8910细胞,并用嘌呤霉素(puromycin)筛选LSD1-shRNA稳定转入的HO8910细胞(HO8910-LSD1-shRNA细胞);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1、10和100 ng/m L)处理HO8910-LSD1-shRNA细胞,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LSD1 mRNA和蛋白以及组蛋白(histones)H3第4位赖氨酸的二甲基化(H3K4me2)蛋白表达的变化。分别用LSD1特异性抑制剂苯环丙胺(tranylcypromine,TCP)和Dox处理HO8910细胞和HO8910-LSD1-shRNA细胞后,用MTT法和EdU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FCM法检测抑制LSD1活性或沉默LSD1基因表达对HO8910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最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抑制LSD1活性或沉默LSD1基因表达对HO8910细胞中p21、Bax、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建立了稳定沉默LSD1表达的卵巢癌HO8910细胞株;LSD1表达沉默后,H3K4me2蛋白的表达水平随着Dox浓度的增加而上调;干扰LSD1基因表达或抑制LSD1的活性,均能够显著抑制HO8910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的凋亡(P值均<0.05)。此外,LSD1活性的抑制或LSD1表达的下调均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_1期,并下调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以及上调p21和Bax蛋白的表达。结论 :沉默人卵巢癌细胞HO8910中LSD1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抑制细胞的增殖,使细胞阻滞在G_1期,促进细胞的凋亡,提示LSD1可能是卵巢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LSD1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杰 张忠民 +4 位作者 董奇 糜睿 徐开盛 杨晓飞 廖国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43-748,共6页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1)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RNAi技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Pargyline)在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SW620)中LSD1的表达,采用MTT细...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1)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RNAi技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Pargyline)在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SW620)中LSD1的表达,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FCM细胞凋亡实验检测抑制LSD1的表达对结肠癌细胞SW620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外合成了三段siRNA序列(siRNA-1554、siRNA-705、siRNA-1973),经检测siRNA-705的沉默效率最高。利用siRNA-705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体外干预SW620细胞,能明显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并能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我们发现,使用siRNA-705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处理72 h后,结肠癌细胞的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N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体外抑制LSD1的表达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诱导细胞凋亡,并能上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下调N钙黏蛋白的表达,三者可能在结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 E-钙黏蛋白 N-钙黏蛋白 转移
原文传递
LSD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洪娟 王冬青 +2 位作者 殷瑞根 赵天 朱彦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52例NSCLC标本和对应癌旁组织中LSD1mRNA水平,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52例NSCLC标本和对应癌旁组织中LSD1mRNA水平,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qRT-PCR检测NSCLC细胞A549与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中LSD1 mRNA表达;将A549细胞分为2组,分别转染LSD1干扰RNA(si-LSD1组),阴性对照RNA(对照组);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技术、Transwell迁移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的差异;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组织中LSD1 mRNA表达升高(t=2.861,P<0.05);LSD1表达量与NSCLC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χ~2=4.062,6.047,P均<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肿瘤直径、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A549细胞中LSD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16HBE细胞(t=3.569,P<0.05)。与对照组相比,si-LSD1组A549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3.618,P<0.05),E-钙黏蛋白表达上调(t=5.607,P<0.05),波形蛋白表达下调(t=-6.628,P<0.05)。结论:LSD1在NSCLC组织及细胞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参与细胞增殖和迁移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LSD1、NDRG1基因表达量与癌细胞迁移、侵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煜 李明杰 +2 位作者 樊丽萍 赵麦娟 白昌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37-439,443,共4页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1,NDRG1)基因表达量与癌细胞迁移、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7月扶风县人...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1,NDRG1)基因表达量与癌细胞迁移、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7月扶风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切除后取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测定LSD1、NDRG1基因及迁移基因、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卵巢癌组织中LSD1、YKL40、COX2、Twist、IFITM1、CatL、CTHRC1、MMP2、FUNDC1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NDRG1、E-cadherin、Wnt5a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LSD1高表达的卵巢癌组织中YKL40、COX2、Twist、IFITM1、CatL、CTHRC1、MMP2、FUNDC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LSD1低表达的卵巢癌组织,E-cadherin、Wnt5a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LSD1低表达的卵巢癌组织。结论:卵巢癌组织中LSD1高表达、NDRG1低表达能够促进癌细胞的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1) 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1 NDRG1)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