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矛盾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香竹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一个人物形象。作品以宋江为核心,以忠义为主线,把宋江塑造成一个"忠"和"义"的矛盾统一体。但作品对宋江的褒扬却又缺少典型生动的细节支持,致使主人公成为某种抽象的道德观念的化身,形...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一个人物形象。作品以宋江为核心,以忠义为主线,把宋江塑造成一个"忠"和"义"的矛盾统一体。但作品对宋江的褒扬却又缺少典型生动的细节支持,致使主人公成为某种抽象的道德观念的化身,形象空洞苍白,造成宋江形象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江 形象 忠义 矛盾性
下载PDF
忠义之气:张齐贤对宋初儒学政治文化的构建及其政治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范立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共9页
宋初倡导"名节"的思想在张齐贤那里得到了明确的贯彻。他宣讲的"忠义"观念成为宋代政治文化的核心规范意识。"忠义"作为一种思想规范对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产生着约束力,成为传统社会士大夫阶层共同的心... 宋初倡导"名节"的思想在张齐贤那里得到了明确的贯彻。他宣讲的"忠义"观念成为宋代政治文化的核心规范意识。"忠义"作为一种思想规范对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产生着约束力,成为传统社会士大夫阶层共同的心理定式,使之由过去对功名的孜孜追求,转向道德精神的弘扬。北宋立国之后,"忠义"作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政治道德的主体形态,在新的时代情境中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张齐贤的政治治理思想,体现在地方治理和对外谋略两个方面,而在此两个方面他都践履了自己所倡行的"忠义"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齐贤 北宋 儒学 忠义 政治实践
下载PDF
中国古代“忠义”内涵再探
3
作者 乔真真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
“忠义”是中国古代的重要道德观念,以往认为它多偏重于“忠君”之义。实际上,构成“忠义”的“忠”和“义”有着内在统一的书写逻辑,“忠”所体现的伦理次序的适宜性,使其成为“义”的意涵的一部分。二者在词汇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对道德... “忠义”是中国古代的重要道德观念,以往认为它多偏重于“忠君”之义。实际上,构成“忠义”的“忠”和“义”有着内在统一的书写逻辑,“忠”所体现的伦理次序的适宜性,使其成为“义”的意涵的一部分。二者在词汇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对道德的追求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忠义”发展出在不同场景下的双重内涵,即“在国家为忠,在民间为义”。所以,正史忠义类传除了收录“捐躯陨节”的忠臣,也收录舍己为人、朋友情谊等偏“义气”的内容。“忠义”的双重内涵,不是分隔孤立的,而是统一于其内在性质之中。忠义的性质包括天性特质、甘愿放弃生命的牺牲性,以及被奸邪所激发的对立性,实际上更多地生发于“义”,而不仅仅是“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义 天性 忠奸对立
下载PDF
互文性视野下宋江醉题诗词忠义说研析
4
作者 王以兴 《菏泽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宋江于浔阳楼醉题诗词一节,引起了文本内外的古今广大读者的极大争议。在互文性视野下,结合“官逼民反”的主题设置和“凌云志”“丈夫”等关键词语在小说内外中的意义表达及其他相关情节来看,两首诗词正是宋江忠君之念的集中展示。其... 宋江于浔阳楼醉题诗词一节,引起了文本内外的古今广大读者的极大争议。在互文性视野下,结合“官逼民反”的主题设置和“凌云志”“丈夫”等关键词语在小说内外中的意义表达及其他相关情节来看,两首诗词正是宋江忠君之念的集中展示。其一词一诗分别对应着“替天行道”在招安前后的两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醉题诗词 忠义说
下载PDF
“仁”的失落:“武士道”精神的伦理、道德批判 被引量:2
5
作者 邸小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87,共5页
"仁"作为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中的核心范畴,是基于"爱"的情感而生的一种道德判断,它又构成了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能够起到社会整合作用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判断体系的逻辑起点。日本"武士道&qu... "仁"作为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中的核心范畴,是基于"爱"的情感而生的一种道德判断,它又构成了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能够起到社会整合作用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判断体系的逻辑起点。日本"武士道"伦理、道德体系中则显现出"仁"的失落,其表现有三:一是"仁"之内涵与对人的道德要求发生变异,二是"仁"在整个"武士道"精神体系中的地位的下降,三是武士嗜杀的行为显现出对"仁"的反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士道 忠义
下载PDF
大慧派“忠义”宗风与诗风
6
作者 张勇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3年第2期79-99,共21页
从两宋之际至明初,大慧派名扬天下,“忠义”宗风代代相传,对其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们标举“骚雅”传统,推崇杜甫,呼吁诗歌创作关注社会现实,关乎国计民生。易代之际,面对尖锐的民族矛盾,很多诗人为躲避社会现实... 从两宋之际至明初,大慧派名扬天下,“忠义”宗风代代相传,对其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们标举“骚雅”传统,推崇杜甫,呼吁诗歌创作关注社会现实,关乎国计民生。易代之际,面对尖锐的民族矛盾,很多诗人为躲避社会现实而沉浸于风烟草木之中,大慧派的诗学主张与诗歌创作可谓一股清流,撑起诗坛的半壁江山。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佛教自南宋以后在基本精神上已经完全融入了以儒学为主导的文化传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慧派 忠义 宗风 诗风
原文传递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略论宋江何以成为梁山领袖 被引量:1
7
作者 冯保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91,共9页
在《水浒传》阅读研究中,宋江是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形象。其何以成为梁山义军领袖,更是聚讼纷纭的焦点。本文认为,宋江“让天下英雄归服的领袖人格”内涵,是署名李贽序中所谓“忠义”之德,小说中作者叙述,及书中人物评价,皆为明证,这也... 在《水浒传》阅读研究中,宋江是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形象。其何以成为梁山义军领袖,更是聚讼纷纭的焦点。本文认为,宋江“让天下英雄归服的领袖人格”内涵,是署名李贽序中所谓“忠义”之德,小说中作者叙述,及书中人物评价,皆为明证,这也是中国传统尚德文化涵养的结果。细品宋江的“忠义”,又可分为两个有别的层面:以忠贞孝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修养,以替天行道、护国安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后一层面的内涵,也使得宋江之忠,由忠于一家一姓的封建朝廷,向忠于民族、忠于人民升华,《水浒传》因此具有了更加伟大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宋江 义军领袖“忠义” 两层内涵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水浒戏”创作的三种面向
8
作者 焦欣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113,共8页
新世纪以来“水浒戏”方兴未艾,其创作及改编不仅承继了既往的主题形象以及艺术形态,而且大有“开拓”意义,并呈现出三种新面向:一是剧作家借历史之壳超然于历史之外,极力挖掘水浒人物的内在秉性、精神世界与病态人格,透过人的欲望及其... 新世纪以来“水浒戏”方兴未艾,其创作及改编不仅承继了既往的主题形象以及艺术形态,而且大有“开拓”意义,并呈现出三种新面向:一是剧作家借历史之壳超然于历史之外,极力挖掘水浒人物的内在秉性、精神世界与病态人格,透过人的欲望及其身体叙事表现出深度的人文关怀;二是在商业气氛的催生下,梁山英雄在被“降格”、荒诞化的同时,又实现了“本色”重置,忠与义等传统文化命题再次进入观众的审美期待;三是“水浒戏”的空间叙事或叙事空间得到极大拓展,视听策略的运用使得舞台艺术的表现力与创造力骤然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水浒戏 病相 忠与义 空间叙事 视听策略
下载PDF
论《三国演义》“忠义两全”价值观面临的困局
9
作者 苏丽华 《莆田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1-64,共4页
分析儒、墨两家对"忠""义"认知上的差异,阐述罗贯中想在《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和诸葛亮身上建构起"忠义两全"的价值观,但群雄争霸的三国乱世背景注定了这种"忠义两全"的价值观必将在现实的困局... 分析儒、墨两家对"忠""义"认知上的差异,阐述罗贯中想在《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和诸葛亮身上建构起"忠义两全"的价值观,但群雄争霸的三国乱世背景注定了这种"忠义两全"的价值观必将在现实的困局中瓦解,由此显现了在元末明初的乱世当中,作家本人思想的矛盾及精神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关羽 诸葛亮 忠义两全 困局
下载PDF
忠义之魂长存:宋六陵冬青树文化意义之演进
10
作者 廖寅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97-103,共7页
冬青树以其"冬夏常青""寒凉守节",自周朝以来即被赋予贞节女性之象征,但自至元二十二年(1285)宋六陵冬青之役后,冬青树被赋予了新的、更重要的文化意义,即忠义之象征。这种新的象征意义最初主要指代六陵冬青义役本... 冬青树以其"冬夏常青""寒凉守节",自周朝以来即被赋予贞节女性之象征,但自至元二十二年(1285)宋六陵冬青之役后,冬青树被赋予了新的、更重要的文化意义,即忠义之象征。这种新的象征意义最初主要指代六陵冬青义役本身及其参与者之精神,随后,此种意义逐渐上延下伸,扩展到文天祥、张世杰、岳飞和史可法等忠义之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六陵 冬青树 贞节 忠义
下载PDF
神旨与天命:《水浒传》忠义主题的建构思维与方式
11
作者 李建江 《菏泽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84-89,共6页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水浒传》的忠义主题,然而相对忽略了主题本身的建构过程以及作者的叙述思维。梁山人物的前身被历史性地认定为“魔”,这是王朝和宗教对其作出的政治和神学的双重价值判断。小说要确定“忠义”的主题...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水浒传》的忠义主题,然而相对忽略了主题本身的建构过程以及作者的叙述思维。梁山人物的前身被历史性地认定为“魔”,这是王朝和宗教对其作出的政治和神学的双重价值判断。小说要确定“忠义”的主题,就必须在这两个层面上将其彻底否定。以人物言语作为分析主体,发现“正名”和“归位”便是对这一否定过程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忠义 价值判断 人物言语
下载PDF
宋江性格复杂性平议
12
作者 张惠林 《河西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5-90,共6页
宋江是《水浒传》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人物。"家中孝子——郓城押司、江湖好汉——通缉罪犯——梁山头领——朝廷忠臣"的人生轨迹由其性格决定。宋江有四个绰号,是江湖好汉,又是朝廷的忠臣,是"忠"与"义"矛... 宋江是《水浒传》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人物。"家中孝子——郓城押司、江湖好汉——通缉罪犯——梁山头领——朝廷忠臣"的人生轨迹由其性格决定。宋江有四个绰号,是江湖好汉,又是朝廷的忠臣,是"忠"与"义"矛盾的结合体。宋江复杂性格的形成,与他深受儒家和侠家思想影响有关。宋江身上有李白的影子,作者把李白的豪侠精神叠加到了宋江身上。宋江性格的复杂性实质上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作者企图把宋江塑造成一个全忠全孝全义的理想英雄,但自古以来忠孝、忠义往往不能两全。宋江等梁山好汉的悲剧结局,实质上也反映了作者思想和情感上的迷惘与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江 性格 复杂性 江湖义气 忠义
下载PDF
忠义缘何在水浒?--李贽的豪杰观与《〈忠义水浒传〉序》之再解读
13
作者 陈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152,共11页
《〈忠义水浒传〉序》是《水浒传》主题解读中一篇极为重要的文字,然而关于该序深层内涵的解读尚难以让人完全满意。李贽眼中的豪杰往往有着强烈的入世情结、鲜明的侠之气概与超凡的能力要求,而水浒英雄恰好完美地符合了李贽心目中的豪... 《〈忠义水浒传〉序》是《水浒传》主题解读中一篇极为重要的文字,然而关于该序深层内涵的解读尚难以让人完全满意。李贽眼中的豪杰往往有着强烈的入世情结、鲜明的侠之气概与超凡的能力要求,而水浒英雄恰好完美地符合了李贽心目中的豪杰标准。在万历二十年(1592)的历史背景下,李贽《〈忠义水浒传〉序》中对于梁山英雄的崇拜,不仅指向文学世界中的人物,还和张居正、梅国桢、林道乾这三个历史人物密切相关。李贽此文的写作目的是想通过对江湖之盗的高扬,来反衬朝廷能力之不足,进而曲折地表达一种对于朝廷用人的抨击与批判,并在其中表达李贽自我的人生寄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豪杰观 《水浒传》 忠义说
下载PDF
山西东汾阳村赵盾故里忠义文化调查与探析
14
作者 孙英芳 毕啸南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4期22-29,共8页
山西东汾阳村一带长期以来流传"赵氏孤儿"传说和赵盾故里故事,并伴随着祭祖、庙会、戏剧演出等民俗活动,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忠义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的村际关系和村落民风。这种忠义文化传统的传承,有其内在和外在因... 山西东汾阳村一带长期以来流传"赵氏孤儿"传说和赵盾故里故事,并伴随着祭祖、庙会、戏剧演出等民俗活动,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忠义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的村际关系和村落民风。这种忠义文化传统的传承,有其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当代重建过程中,依托历史遗迹,地方知识分子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同时需要当地村民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盾故里和赵氏孤儿传说 忠义 文化传统 重建
下载PDF
论陶渊明的沉郁
15
作者 谭卓华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2-24,共3页
从三个方面探讨陶渊明的沉郁。首先是他的忠义,因为他耻仕二朝,具有豪侠气概。其次是他的悲愤,包括英雄失路的悲情和贫民生活的悲惨。最后是他的热情,包括他对家人的强烈关怀。由此可知,陶渊明并非一味地冲淡平和,而是具备了一定的沉郁... 从三个方面探讨陶渊明的沉郁。首先是他的忠义,因为他耻仕二朝,具有豪侠气概。其次是他的悲愤,包括英雄失路的悲情和贫民生活的悲惨。最后是他的热情,包括他对家人的强烈关怀。由此可知,陶渊明并非一味地冲淡平和,而是具备了一定的沉郁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沉郁 忠义 悲愤 热情
下载PDF
《三国演义》关羽形象所表现出的忠义观念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彭荔 《榆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9-81,84,共4页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忠义”的颂扬,主要是通过成功塑造关羽这一被清人毛宗岗称为“义绝”的典型形象来实现的。关羽主要是尽忠义于某一个人,就是他“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刘备,还有较浓的知恩图报的思想,当关羽的忠与义...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忠义”的颂扬,主要是通过成功塑造关羽这一被清人毛宗岗称为“义绝”的典型形象来实现的。关羽主要是尽忠义于某一个人,就是他“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刘备,还有较浓的知恩图报的思想,当关羽的忠与义处于矛盾对立时,往往是朋友之义、兄弟之义高于一切的。所以,关羽的忠义被统治阶级利用来麻醉人民,使他效忠于统治者。而下层群众看重的则是关、张、刘三人“誓同生死,祸福共之”的义气,表现了人们要求摆脱世俗生活中“重利轻义”的偏见而追求真情实谊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关羽 “义绝”形象 忠义观念 人物形象 罗贯中 古典小说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信仰与欢娱:徽州忠义神崇拜的形成与发展——以汪王神、世忠庙神、双忠庙神为中心
17
作者 施莉莉 颜莉 吴杰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徽州忠义神信仰是其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带有儒家价值观的神灵崇拜,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从现实人物到忠义神灵,从小范围的民间祭祀到整个徽州的信仰活动,忠义神信仰发生了量到质的蜕变,这些变化离不开民... 徽州忠义神信仰是其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带有儒家价值观的神灵崇拜,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从现实人物到忠义神灵,从小范围的民间祭祀到整个徽州的信仰活动,忠义神信仰发生了量到质的蜕变,这些变化离不开民众和政府的双向推动,而徽州社会对忠义神信仰的实践也构成了其独特的民间信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义神信仰 汪华 程灵洗 张巡 许远
下载PDF
宋江形象忠义之争中的论证误区与解读困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雅惠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宋江人物形象研究学界众说纷纭,研究者常以“忠义”为切入点,结合宋江生命轨迹,通过分析忠义的矛盾关系探讨人物形象。主要有转变说和主忠说两类观点,分歧在于招安前宋江诸多行为是舍忠取义还是不违忠心。转变说以义论义,鲜少论及同一... 宋江人物形象研究学界众说纷纭,研究者常以“忠义”为切入点,结合宋江生命轨迹,通过分析忠义的矛盾关系探讨人物形象。主要有转变说和主忠说两类观点,分歧在于招安前宋江诸多行为是舍忠取义还是不违忠心。转变说以义论义,鲜少论及同一时期宋江的忠言孝行,论证有所欠缺。主忠说认为宋江一生忠鲠,回应释晁盖等情节所致争议时,所据文本的解读具有开放性,需进一步挖掘文本“模糊的指示”。明确作者创作目的后细读文本,可发现作者有意留下的具有指向性的细节,表明宋江落草前没有舍忠求义。《水浒传》作者力图塑造全仗忠义、以忠为信仰和追求的英雄,把握这一主要特征,有利于研究者得出更接近人物形象客观效果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江 人物形象 忠义矛盾 转变说 主忠说
下载PDF
传统“忠义”观下基层领导干部良性政治生态的构建与治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文丰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126-133,共8页
"忠义"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正确的"忠义观"对于当代基层领导干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当前直接表现在对党忠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衍生出诸如忠义观的募化、... "忠义"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正确的"忠义观"对于当代基层领导干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当前直接表现在对党忠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衍生出诸如忠义观的募化、官场"主仆风""江湖化"乃至人身依附等危害国家政治生态的错误观念。要从建立基层忠诚组织文化与良性政治生态的构建与治理制度、避免忠诚变异为人身依附、从制度上大力肃清忠义组织文化、去"江湖化"、走出"义气"漩涡、营造正确"忠义"生态氛围等方面着手,帮助基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忠义观,这对于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义观 反腐 良性政治生态 基层领导干部
下载PDF
禅僧大慧宗杲的“菩提心即忠义心”思想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寒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宋代禅僧大慧宗杲创造性地提出的"菩提心即忠义心"思想,援用儒家的概念规范要求禅人遵守,使其禅学思想具有了中国特色,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儒家在现实生活的忠义行为原则,也反映在佛教的思想与实践中了,儒家思想与佛... 宋代禅僧大慧宗杲创造性地提出的"菩提心即忠义心"思想,援用儒家的概念规范要求禅人遵守,使其禅学思想具有了中国特色,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儒家在现实生活的忠义行为原则,也反映在佛教的思想与实践中了,儒家思想与佛家思想在此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慧宗呆 菩提心 忠义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