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兴国山歌形式论 |
李启福
钟善金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3
|
|
2
|
蒙古族长调音乐研究的美学立场与方法探讨 |
侯燕
|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
2018 |
2
|
|
3
|
陇中民间音乐之“通渭小曲”初探 |
张进宝
|
《安康学院学报》
|
2008 |
1
|
|
4
|
长征在贵州的民间历史——对遵义地区红军歌谣的考察 |
张勇
|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2
|
|
5
|
读词五记 |
马兴荣
|
《楚雄师专学报》
|
2001 |
1
|
|
6
|
蒙古族声乐艺术——长歌的发展轨迹 |
杨海源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7
|
《长歌》中的后殖民话语生态体系研究 |
操磊
任士明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8
|
蒙古族长调演唱技法及术语表述体系研究 |
侯燕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1
|
|
9
|
叶春生与岭南民俗 |
过伟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0
|
俄亚歌本《长歌》译释 |
武晓丽
曾小鹏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1
|
《长歌》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书写研究 |
操磊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2
|
浅谈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起源、分布及特点 |
仁钦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3
|
内蒙古大学生对“蒙古族长调”认同态度的调查 |
董波
|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
2008 |
5
|
|
14
|
乌图阿热勒村蒙古长调民歌的传承特点及发展现状 |
夏敏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07 |
4
|
|
15
|
再议“潮泉腔”与宋元戏文的传播——从饶宗颐、龙彼得戏文研究说起 |
骆婧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4
|
|
16
|
贵州山地文明与内蒙古草原文明的比较分析——以侗族大歌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例 |
秦塔娜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17
|
民族音乐理论与西方音乐理论的融合运用——李世相《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专著评介 |
包明德
包慧玲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15 |
3
|
|
18
|
明代嘉、隆年间松江士人文化特征 |
翟勇
|
《邯郸学院学报》
|
2009 |
3
|
|
19
|
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学术特色 |
金子开
金小鄂
李鸿儒
许霞
|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1 |
2
|
|
20
|
《龙蛇歌》综论 |
阳清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