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纽曼护理模式在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粒子植入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1
作者 樊小燕 韩雪冰 +2 位作者 陈惠庆 杨振亚 庞东梓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23-2026,共4页
目的:探讨纽曼护理模式对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粒子植入术后恢复情况及尿失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病人均接受125... 目的:探讨纽曼护理模式对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粒子植入术后恢复情况及尿失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病人均接受125I粒子植入术,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纽曼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尿失禁改善效果、心理状态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尿失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尿失禁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两组病人再入院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护理模式可改善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粒子植入术后尿失禁症状和不良心理状态,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前列腺癌 纽曼护理模式 粒子植入术 尿失禁 心理状态 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姜丰泽 王梁 +3 位作者 戴志红 沈辰 王琦 刘志宇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5期1907-1910,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48例和开腹组(传统的开腹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 目的研究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48例和开腹组(传统的开腹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1年尿控率及生化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住院期间,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个月IPSS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1年尿控率、生化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疗效确切,可作为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前列腺癌 腹腔镜 开腹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晓晨 傅斌 +3 位作者 张成 刘伟鹏 郭炬 王共先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 探讨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TvRARP)的手术经验,分析术后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4—8月收治的10例接受TvRA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8.6±9.4)岁,体重指数(26.5±3.1) kg/m^2,术前tPSA(19.... 目的 探讨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TvRARP)的手术经验,分析术后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4—8月收治的10例接受TvRA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8.6±9.4)岁,体重指数(26.5±3.1) kg/m^2,术前tPSA(19.5±4.1)ng/ml,术前Gleason评分中位值6分(6~7分),前列腺体积(33.4±15.8)ml,术前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中位值12分(10~16分)。术前临床分期cT1c 期8例,cT2a期1 例,cT2b期1例。所有患者术前控尿均正常。TvRARP主要步骤:纵行切开膀胱后,沿尿道内口环形切开,先从后方依次分离两侧输精管和精囊,分离前列腺后表面直至前列腺尖部,随后在侧方分离两侧神经血管束,并在前方分离前列腺前表面直至尖部,最后分离、离断尿道,移除标本,完成膀胱-尿道吻合,关闭膀胱。 结果 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无输血病例,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40.5±35.5)min,术中失血量(65.5±35.5)ml。术后病理提示pT2a期6例、pT2b期3例、pT2c期1例;Gleason评分中位值6分(6~7分);切缘阳性1例。术后7 d拔除导尿管,9例即刻实现控尿,1例术后2周实现控尿。10例随访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表现(tPSA<0.2 ng/ml)。术后2个月,IIEF-5评分中位值11分(8~1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vRARP是治疗低风险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可选术式,术后即刻控尿较理想,肿瘤控制效果和术后勃起功能恢复情况仍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机器人 经膀胱 局限性前列腺癌
原文传递
联合保留最大尿道长度和膀胱颈的尿道重建术在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早期尿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曲发军 张宗勤 +2 位作者 吴震杰 王林辉 崔心刚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3期174-179,共6页
目的:评估使用膀胱颈保留术(Bladder neck preservation,BNP)和最大尿道长度保留术(Maximal urethral length preservation,MULP)进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RARP)对术后早期尿控恢复的治疗意... 目的:评估使用膀胱颈保留术(Bladder neck preservation,BNP)和最大尿道长度保留术(Maximal urethral length preservation,MULP)进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RARP)对术后早期尿控恢复的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本中心施行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信息,纳入标准为Gleason评分≤7(3+4)、≤cT2c分期以及PSA<20ng/ml,排除在磁共振成像显示膀胱颈或前列腺尖部受累的患者。共有24例患者接受联合保留最大尿道长度和膀胱颈的尿道重建术。尿控定义为不穿垫子或只穿一个安全垫。结果:拔除导尿管后即刻(术后2周),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尿控率分别为12(50.0%)、18(75.0%)、20(83.3%)和23(95.8%),2例患者出现尿瘘(8.3%),未见手术切缘阳性病例。结论:对于Gleason评分≤7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联合使用BNP和MULP的尿道重建技术可实现RARP术后尿控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 膀胱颈保留术 最大尿道长度保留术 早期尿控 局限性前列腺癌
下载PDF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心理干预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璐 倪婷 张莹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3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心理干预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心理干预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D、SDS、IPSS,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及干预后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I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IPS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能够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前列腺癌 心理干预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原文传递
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表观弥散系数在局限性前列腺癌与慢性炎性反应和良性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鹏 白毓 薛红强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8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并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局限性前列腺癌与慢性炎性反应和良性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测量病灶的DWI图像上信噪比(SNR)、ADC值和DWI半定量分级,应... 目的:分析比较并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局限性前列腺癌与慢性炎性反应和良性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测量病灶的DWI图像上信噪比(SNR)、ADC值和DWI半定量分级,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诊断效能。结果:在8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中,外周带恶性病变52处、良性病变43处;中央腺体恶性病变31处、良性病变46处。外周带和中央腺体患前列腺癌的ADC值分别为0.91±0.12和0.86±0.15,显著低于正常组织(1.68±0.23和1.28±0.31)与良性病变(1.24±0.21和1.12±0.16);外周带和中央腺体良性病变的DWI半定量分级显著高于恶性病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88,x^2=12.14;P<0.05)。ADC值诊断效能外周带和中央腺体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1.3%和79.1%,特异度分别为89.6%和70.2%;诊断效能显著高于DWI图像的灵敏度(71.2和51.3)和特异度(78.4和65.8)。结论:1.5T磁共振DWI与ADC均为鉴别诊断局限性前列腺癌与慢性炎性反应和良性增生的重要指标,但ADC值在临床上的效能比DWI图像更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局限性前列腺癌 慢性炎性反应 良性增生
下载PDF
单孔经膀胱机器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一种保护术后尿控的新术式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晓晨 张成 +3 位作者 傅斌 刘伟鹏 陈路遥 王共先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描述单孔经膀胱入路机器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Single-port transvesical 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STvRARP)的手术技术,并分析短期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和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2020年1月收治的5例STv... 目的:描述单孔经膀胱入路机器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Single-port transvesical 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STvRARP)的手术技术,并分析短期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和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2020年1月收治的5例STvRAR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1.7±6.8)岁,体重指数(28.3±6.2)kg/m^2,术前tPSA(13.4±3.3)ng/ml,术前Gleason评分中位值6分(6~7分),前列腺体积(31.5±9.4)ml,术前IIEF-5评分中位值18分(17~23分)。术前临床分期cT2aN0M0期3例,cT2bN0M0期1例,cT2cN0M0期1例。所有患者术前尿控均正常。STv RARP术手术步骤:构建皮肤-膀胱操作通道,放置4通道单孔导管,直视下放置各操作器械,沿尿道内口环形切开,先从后方依次分离两侧输精管和精囊,分离前列腺后表面直至前列腺尖部,随后在侧方分离两侧神经血管束,在前方分离前列腺前表面直至尖部,最后分离、离断尿道、移除标本,完成膀胱-尿道吻合、直视下分层关闭膀胱及皮肤切口。结果: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其他术式,无输血,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05.0±25.0)min,术中失血量(50.0±20.0)ml。术后病理示pT2a期2例、pT2b期2例、pT2c期1例,Gleason评分中位值6分(6~7分);切缘阳性1例(20%,位于前列腺尖部)。术后7d拔除导尿管,5例均即刻实现尿控。5例随访时间3~7个月,随访期内尚未见生化复发(tPSA<0.2ng/ml)。所有患者术后尚未尝试性活动,4名患者自述恢复夜间阴茎勃起。结论:STvRARP术是治疗低风险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可选术式,术后即刻尿控较理想,肿瘤控制和术后勃起功能仍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单孔技术 经膀胱入路 局限性前列腺癌
下载PDF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PSA联合Gleason评分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丽华 范璐璐 任妍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6期1022-1026,共5页
目的分析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Gleason评分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治疗后是否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分为CRPC组(n=31)及非C... 目的分析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Gleason评分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治疗后是否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分为CRPC组(n=31)及非CRPC组(n=67),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AGR、PSA、Gleason评分,应用Logistic分析模型分析AGR、PSA、Gleason评分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发展为CRPC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GR、PSA、Gleason评分联合预估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发展为CRPC的预测价值。分别比较不同AGR、PSA、Gleason评分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CRPC组AGR水平显著低于非CRPC组(P<0.05);CRPC组PSA水平、Gleason评分显著高于非CRPC组(P<0.05)。经Logistic分析模型分析,AGR水平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发展为CRPC呈负相关(P<0.05),PSA水平、Gleason评分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发展为CRPC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中,AGR、PSA、Gleason评分联合预估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发展为CRP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敏感度为87.10%,特异度为64.18%。高AGR水平患者PFS显著高于低AGR水平患者,高PSA水平患者PFS显著短于低PSA水平患者,高Gleason评分患者PFS显著短于低Gleason评分患者(P<0.05)。结论AGR、PSA、Gleason评分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发展为CRPC密切相关,可为术后早期识别CRPC高危患者、及时制定诊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GLEASON评分 局限性前列腺癌 预后
下载PDF
早期前列腺癌病人治疗决策辅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玮荻 蔡纯 +2 位作者 方汉萍 陈小芹 何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04-1208,共5页
介绍早期前列腺癌病人治疗决策辅助的内容、形式、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效果,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和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病人决策质量。
关键词 早期前列腺癌 治疗决策 决策辅助 综述
下载PDF
局限性前列腺癌调强适形放疗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国辉 崔新娟 +5 位作者 廖秀梅 郑清友 关亚伟 李志辉 狄桂平 朱立夏 《癌症进展》 201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ntermittent hormonal therapy,IHT)方法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评价。方法将72例同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ntermittent hormonal therapy,IHT)方法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评价。方法将72例同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37例)和单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3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前列腺体积变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改变、肿瘤控制率、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随访5~118个月,平均56个月,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比较,临床症状缓解率、前列腺体积差值、血清PSA〈0.2μg/L者所占比例及治疗后1年、3年、5年和8年的PSA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3年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5年、8年的生存率和早期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方法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PSA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降低放疗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前列腺癌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巍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10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2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组,28例)和开腹手术(开腹组,24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恢复情况。...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2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组,28例)和开腹手术(开腹组,24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但术后腹腔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1周PSA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1 d、3 d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7 d、14 d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直肠损伤,严重的心脑意外等并发症,腹腔镜组低蛋白血症、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而两组尿失禁、漏尿、膀胱颈狭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具有疗效确切、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可以作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局限性前列腺癌
下载PDF
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斯钦布和 易发现 +1 位作者 王国强 朱小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978-982,共5页
目的探究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8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行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每组54例。比... 目的探究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8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行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每组54例。比较2组手术情况、尿流动力学、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残余尿量(PVR)、充盈期膀胱顺应性值(BC)、逼尿肌不稳定率(DI)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 at Qma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2组患者完全尿控率、生化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局限性前列腺癌应用3D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且能有效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病灶复发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前列腺癌 3D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开腹手术 尿流动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入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时军 杨超 崔应东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0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耻骨后入路与经腹腔镜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与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 目的:探讨经耻骨后入路与经腹腔镜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与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33.33%,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化复发率和完全控尿率在术后1年与术后2年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经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效果相近,但其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在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中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根治术 腹腔镜 局限性前列腺癌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抗雄激素药物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激素敏感性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真实世界疗效
14
作者 卢育彤 姜婧琦 +1 位作者 杨高阳 王志平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0期20-27,共8页
目的探究阿比特龙、阿帕他胺、比卡鲁胺等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在治疗激素敏感性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激素敏感性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包括服用阿帕他胺的患者26例、阿比... 目的探究阿比特龙、阿帕他胺、比卡鲁胺等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在治疗激素敏感性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激素敏感性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包括服用阿帕他胺的患者26例、阿比特龙的患者22例及比卡鲁胺的患者30例,使用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3种药物在基线数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反应率上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阿比特龙、阿帕他胺、比卡鲁胺3组患者在PSA无进展生存、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无去势抵抗生存、无转移性去势抵抗生存以及总生存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截至2024年1月,雄激素受体阻滞剂药物+ADT能使85%的患者在用药后3个月达到PSA90状态;治疗后,3组患者PSA降至最低点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8)。此外,与比卡鲁胺组比较,阿帕他胺组和阿比特龙组的患者,其PSA到达最低点时间显著短于比卡鲁胺组(P=0.001);阿帕他胺组患者在用药后第3个月达到PSA深度缓解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阿比特龙组与比卡鲁胺组(P=0.005);在用药后的第6、12个月,3组患者到达PSA深度缓解与PSA90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9%(21/78)的患者PSA有进展,其中阿比特龙组与阿帕他胺组发生PSA进展的患者占比显著少于比卡鲁胺组(P=0.012);16.7%(13/78)患者发生了全身转移(包括骨骼、内脏和远处淋巴结),其中阿比特龙与阿帕他胺组的患者发生全身转移的占比显著低于服用比卡鲁胺的患者(P=0.032);26.9%(21/78)的患者发生了去势抵抗,其中包括转移性去势抵抗的前列腺癌患者12例和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7例,与比卡鲁胺比较,阿比特龙和阿帕他胺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去势抵抗的风险(P=0.01)。随访过程中共有10例患者死亡,3组药物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3组患者在整体不良事件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治疗 雄激素拮抗剂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影响
15
作者 黄超 包伟 +1 位作者 崔庆敖 成泽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尿动力学及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率(FPSAR)的影响。方法选择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87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44例给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 目的探究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尿动力学及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率(FPSAR)的影响。方法选择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87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44例给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给予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控率、尿动力学指标和FPSAR水平差异。结果术后,2组IPSS评分、膀胱顺应性(BC)、逼尿肌不稳定(DI)率、残余尿量(PVR)、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水平均降低,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 at Qmax)、FPSAR均升高(P<0.05)。研究组IPSS评分、BC、DI、PV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Qmax、Pdet at Qma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t-PSA、f-PSA、FPSA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尿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可有效改善尿动力学指标,提高FPSAR水平,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根治术 腹腔镜 尿动力学 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率
下载PDF
局限期前列腺癌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贵洋 王雷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12期2707-2711,共5页
局限期前列腺癌(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LPC)患者一般具有较长生存时间,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减少复发风险的同时尽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手术、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是局限期前列腺癌常见的治疗方式,新技术的出现... 局限期前列腺癌(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LPC)患者一般具有较长生存时间,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减少复发风险的同时尽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手术、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是局限期前列腺癌常见的治疗方式,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局限期PC疗效,同时显著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期前列腺癌 疗效 治疗相关并发症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法与调强放疗对前列腺癌疗效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其能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放疗法(SBRT)与普通调强放疗(IMRT)对前列腺癌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方法:40例局限性前列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SBRT(n=20)与IMRT(n=20)治疗;前者分为5次总计放射剂量为36.25 Gy,后者分为42次总...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放疗法(SBRT)与普通调强放疗(IMRT)对前列腺癌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方法:40例局限性前列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SBRT(n=20)与IMRT(n=20)治疗;前者分为5次总计放射剂量为36.25 Gy,后者分为42次总计放射剂量为75.6 Gy;比较放疗后患者的PSA变化及相关不良反应事件,描述治疗后5年患者的免于生物化学治疗失败(FFBF)率和总生存率(OS)。结果:SBRT组患者放疗后第2年PSA最低值[0.41(0-1.25)μg/L]与第3年PSA最低值[0.22(0.1-1.4)μg/L]均显著低于IMRT组[0.62(0~2.4)、0.47(0~2.5)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IMRT组放疗后PSA到达最低值时间显著短于SBRT组[27.9(1.0~40.8)个月vs 33.6(2.7~41.6)个月,P<0.05];SBRT组患者放疗后第2年与第3年PSA变化率[-0.06(-0.35,0.01)、-0.05(-0.17,0.00)μg/(L·month)]均高于IMRT组[-0.04(-0.64,0.05)、-0.02(-0.36,0.04)μg/(L·month)],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5年FFBF和OS两组均无显著差异(82.2%vs 77.7%,P=0.158;91.1%vs 86.7%,P=0.158)。结论:SBRT与IMRT的疗效和毒性基本一致,考虑到前者的成本较低以及便利性,SBRT更适合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替代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疗 调强放疗 局限性前列腺癌 免于生物化学治疗失败 总生存率
下载PDF
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安全性
18
作者 奈兰州 梁付真 钟家永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1期98-101,共4页
目的 分析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采取腹腔镜根治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兰陵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56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开放组、腔镜组,各28例,开放组行开腹根治术,腔镜组行腹腔镜根治... 目的 分析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采取腹腔镜根治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兰陵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56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开放组、腔镜组,各28例,开放组行开腹根治术,腔镜组行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排尿情况、生化指标及安全性等。结果术后腔镜组残余尿量、充盈期膀胱顺应性值均低于开放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腔镜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指标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手术、下床、出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低于开放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0,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安全性高,能预防各类并发症,纠正尿动力学水平,调节代谢状态,恢复血管功能,改善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根治术 排尿情况 安全性 局限性前列腺癌
下载PDF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与近距离放疗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预后研究
19
作者 陈佳俊 胡广漠 +1 位作者 徐昕煜 薛波新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4年第4期208-215,共8页
目的比较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与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LDR-BT)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次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临床资料,共纳入452例接受RP以及108例接受LDR-BT的局限性前列... 目的比较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与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LDR-BT)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次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临床资料,共纳入452例接受RP以及108例接受LDR-BT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RP组生化复发定义为术后随访过程中连续2次PSA>0.2 ng/ml;LDR-BT组生化复发定义为术后随访过程中PSA下降至最低点后升高2.0 ng/ml。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分析两组生存曲线;再经倾向评分匹配调整后,选取198例(每组99例)患者,使用Log-rank检验进一步分析比较两组生存曲线的差异,并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无生化复发生存率(BRFS)的因素。结果纳入本研究的56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0~1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RP组有58例患者生化复发,术后3年和5年BRFS分别为88.3%和85.7%;LDR-BT组有8例患者生化复发,术后3年和5年BRFS分别为94.1%和92.6%;两组间的B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对于倾向评分匹配后的198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分析结果显示LDR-BT组和RP组5年总生存期(OS)分别为90.3%和92.8%,两组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LDR-BT组和RP组5年总BRFS分别为93.9%和82.8%,LDR-BT组BRFS高于RP组(P=0.017)。首诊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21.67 ng/ml(P=0.026)、前列腺体积≤38.4 ml(P=0.036)、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0.695 ng/ml 2(P=0.009)、BMI≤22.49 kg/m 2(P=0.008)、临床分期为T 1c~T 2b(P<0.05)的患者中,LDR-BT组BRFS显著高于RP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下,选择LDR-BT治疗(HR=2.887;95%CI:1.107~7.528;P=0.030)与BRFS升高显著相关。结论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而言,LDR-BT组无生化复发生存率显著高于RP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更适合选择LDR-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 生化复发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性剜除术的初步探索
20
作者 杨春光 杨俊 +7 位作者 李凡 李恒 卢宇超 栾阳 杨帆 王志华 胡志全 王少刚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性剜除术应用于局限期前列腺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3年12月—2024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筛选入组的患者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性剜除术应用于局限期前列腺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3年12月—2024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筛选入组的患者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20 ng/mL,且由单一术者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性剜除术。排除临床诊断分期≥T3期、难以耐受全身麻醉手术或拒绝该术式的患者。10例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71岁,中位体重指数25 kg/m^(2),中位Gleason评分3+4=7分。前列腺癌根治性剜除术在Hood技术保护耻骨后和前列腺尖部附近结构的基础上,借鉴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在筋膜内层面探查和前列腺颈部神经血管束保护中的优势,前入路离断膀胱颈主体后迅速自前列腺背侧进入筋膜内层面、逆行松解神经血管束。结果:从切开皮肤至完成皮肤缝合的中位时间为109 min,中位出血量为80 mL;切缘阳性率为20%,术后6周90%的患者PSA<0.2 ng/mL;即刻尿控率达60%;中位随访4个月时勃起功能保留率为86%(6/7)。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性剜除术在即刻尿控和勃起功能保留方面效果理想,入路和步骤清晰简明,值得临床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期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筋膜内 剜除术 功能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