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话民众:“民俗语汇”与乡土知识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星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82-89,共8页
通过对中国民俗学史之从"歌谣"研究到"风俗"研究、再到"方言"研究的发展历程的追溯,提出了"民俗语汇"和"语言民俗"以及和"方言"之间的关系问题,指出在"民俗语汇"... 通过对中国民俗学史之从"歌谣"研究到"风俗"研究、再到"方言"研究的发展历程的追溯,提出了"民俗语汇"和"语言民俗"以及和"方言"之间的关系问题,指出在"民俗语汇"的背后,存在着丰富的乡土知识。乡土知识往往是以非正式、非文字或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地方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得以渗透和传承的,它对于人们维持其生计和生存以及建构生活的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民俗学者和文化人类学者若想实现和民众的对话,就应该在其田野工作中格外地重视"民俗语汇",因为重视"民俗语汇"也就意味着尊重研究对象的主位立场和主体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语汇 乡土知识 民众 对话
下载PDF
论西汉幽州地域特征中的军事因素
2
作者 金嘉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40-141,157,共3页
西汉时期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之中,幽州守卫北边国门,肩担维护国家安全之重责。幽州的地域特征存在一些军事因素,为幽州防卫奠定了良好的军事基础。从区位上看,幽州地理形势险要,地处北方边境,自秦至西汉又建有长城,拥有驻军、武库... 西汉时期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之中,幽州守卫北边国门,肩担维护国家安全之重责。幽州的地域特征存在一些军事因素,为幽州防卫奠定了良好的军事基础。从区位上看,幽州地理形势险要,地处北方边境,自秦至西汉又建有长城,拥有驻军、武库、粮草,战略地位非同一般;从交通上看,秦皇汉武均曾巡视幽州之地,交通良好,物资运输通畅;从民风上看,幽州与赵、代地区类似,受游牧民族影响,民风剽悍尚武,士兵素质较高。这些优势使得幽州成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军事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幽州 地理位置 交通环境 地方民俗 军事因素
下载PDF
凤阳凤画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方胜 王玮 殷俊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89-92,97,共5页
目的对凤阳凤画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开发进行探索,建立凤阳凤画数据库。方法深入分析了凤阳凤画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研究了其组成元素,提炼了艺术特征,并且以此为基础探析了凤阳凤画数据库建立的可能性及架构。结论构建了基于凤阳凤画... 目的对凤阳凤画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开发进行探索,建立凤阳凤画数据库。方法深入分析了凤阳凤画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研究了其组成元素,提炼了艺术特征,并且以此为基础探析了凤阳凤画数据库建立的可能性及架构。结论构建了基于凤阳凤画艺术特点的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阳凤画 地方民间美术 数字化保护 数据库
下载PDF
我国地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弘扬与保护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国印 《地方文化研究》 2019年第6期96-102,共7页
民俗体育文化,作为我国历史长河和民族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文化,对丰富体育文化和体育内容体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关系到我国文化的繁荣兴盛。文章从地方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特点、发展现状和重要价值出发,探讨了民俗体育认识... 民俗体育文化,作为我国历史长河和民族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文化,对丰富体育文化和体育内容体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关系到我国文化的繁荣兴盛。文章从地方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特点、发展现状和重要价值出发,探讨了民俗体育认识、民俗体育活动项目、民俗体育经费投入、民俗体育基础设施配置以及现代体育文化冲击等方面分析了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问题,认为要加强引导保护、加快体育产业化发展,以及引导民俗体育项目进学校、积极开展民俗体育赛事活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市场开发力度、改进传承方式与现代化体育项目相结合,多举措多途径做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俗体育文化 传承 发展 保护
下载PDF
“艺术兴学”与地方音乐文化相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尹萍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125-129,共5页
桂林师专"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与桂林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是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是地方高校寻求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探寻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教育之路,使之成为一种融多元化与个性化... 桂林师专"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与桂林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是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是地方高校寻求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探寻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教育之路,使之成为一种融多元化与个性化于一体的办学特色。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和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兴学 地方民间音乐文化 本土特色 课程资源
下载PDF
歌唱与生活:大理剑川白族调的社会功能及其变迁 被引量:7
6
作者 董秀团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44-51,共8页
白族调是白族民众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剑川是白族民歌的发祥地,当地的白族调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是民众记录历史、传承经验、抒发情感、传情达意、展现自我的手段和窗口,在白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然... 白族调是白族民众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剑川是白族民歌的发祥地,当地的白族调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是民众记录历史、传承经验、抒发情感、传情达意、展现自我的手段和窗口,在白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白族调的生存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也出现了转移和变迁。对白族调的社会功能及其变迁进行考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少数民族民歌与民众生活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同时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剑川 白族调 民众生活 功能 变迁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民俗文化发展及其动力考察——以佛山醒狮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谢中元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28-35,共8页
与城镇化、全球化发展影响下民俗传统整体趋于溃散的情势不同,佛山醒狮适应社会变迁并走出了具有样本意义的发展之路。这归因于上世纪80年代民间醒狮的复兴及其从民俗到体育的重构,进而实现了90年代以后全球化进程中醒狮的竞技化、非遗... 与城镇化、全球化发展影响下民俗传统整体趋于溃散的情势不同,佛山醒狮适应社会变迁并走出了具有样本意义的发展之路。这归因于上世纪80年代民间醒狮的复兴及其从民俗到体育的重构,进而实现了90年代以后全球化进程中醒狮的竞技化、非遗保护情境下醒狮的文化再认同及其联动。依托文献记载和口述访谈,在“国家/社会”框架下阐述其动力机制,有助于透视地方民俗文化发展规律,并为狮舞类非遗的可持续传承提供路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俗文化发展 佛山醒狮 地方社会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地方民间舞蹈在音乐剧中的艺术呈现——以《汤显祖》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董超 李坛 欧家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22-325,共4页
舞蹈资源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剧《汤显祖》选取傩舞中的“香火诀手式”“双腿曲蹲左右跳跃”等典型动作和采茶戏音乐等抚州民间舞蹈素材进行舞蹈创编,参与故事主线叙事,呈现出良好的舞台艺术效果,为传统舞蹈如何在保持自身文... 舞蹈资源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剧《汤显祖》选取傩舞中的“香火诀手式”“双腿曲蹲左右跳跃”等典型动作和采茶戏音乐等抚州民间舞蹈素材进行舞蹈创编,参与故事主线叙事,呈现出良好的舞台艺术效果,为传统舞蹈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内核的前提下走向音乐剧的舞台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间舞蹈 傩舞 音乐剧 叙事 艺术呈现
下载PDF
汪曾祺小说中的地方(高邮)民俗文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奎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0-21,31,共3页
汪曾祺的很多小说执着地表现了他的家乡高邮,描写了高邮的许多民俗文化,使其小说充满了浓浓的民俗文化韵味。文章力图从他对民间习俗、民间艺人、民间美食、民间作坊的描写来分析他小说中的地方民俗文化。
关键词 高邮 地方民俗文化 民间习俗 民间艺人 民间美食 民间作坊
下载PDF
统编语文教科书中民俗知识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87,共7页
统编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是凸显本土民俗知识,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生活的体验与认知。民俗知识不仅是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经验的智慧结晶,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性遗产。研究语文教科书对本土民俗知识多样性、渐进性、体系性的编... 统编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是凸显本土民俗知识,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生活的体验与认知。民俗知识不仅是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经验的智慧结晶,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性遗产。研究语文教科书对本土民俗知识多样性、渐进性、体系性的编排原则,梳理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和谐向善、顺应自然与自强不息、志存高远与担当责任等传统美德,彰显其文化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领悟力和传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语文教科书 本土民俗知识 中华文化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优秀地方民俗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商小咏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6期26-31,共6页
优秀地方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地方高职思政教育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和秉承地方文化特色,将优秀地方民俗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实现文化"化人"与思政教育"... 优秀地方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地方高职思政教育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和秉承地方文化特色,将优秀地方民俗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实现文化"化人"与思政教育"育人"的统一值得研究。本文重点论述了地方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并就当前地方民俗文化融入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地方民俗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可行路径,力求探索出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俗文化 高职思政教育 价值 路径
下载PDF
地方民间手工艺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探析——以蔚县剪纸工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逸 史超然 +2 位作者 李丽娜 刘馨野 陈凰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3-85,共3页
为提升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文化积淀,培育学生创新人格,培养地方民间手工艺传承人才,对地方民间手工艺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分析民间手工艺引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必要性,以蔚... 为提升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文化积淀,培育学生创新人格,培养地方民间手工艺传承人才,对地方民间手工艺融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分析民间手工艺引入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必要性,以蔚县剪纸工艺为例介绍了融创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过程。融创式教学模式可促使学生成为民间手工艺传承发展的共同体,对地方民间手工艺的发展与传承会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间手工艺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 融创式教学模式 蔚县剪纸工艺
下载PDF
高师音乐系、科应重视本地民间音乐的教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建武 《丽水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21-123,共3页
作为培养学校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系、科,应根据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重视本地民间音乐的教学,对原有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
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育 本地民间音乐 教学
下载PDF
滇西北乡土民居的门文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绍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滇西北乡土民居的门,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彩,更具魅力的是其门的文化。本文对民居中的门作了界定,并从传统思想、风水观念、生活情趣等方面对民居中的门文化做了分析,以揭示其所蕴含着的丰富文化。
关键词 乡土民居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地方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皖北地区五河民歌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安琦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37-140,共4页
民歌引入高校声乐教学是新时代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五河民歌历史悠久,文献资源丰富,特色鲜明。通过编写特色声乐教材、培养本土意识、同本地民歌传承人合作等途径把五河民歌引入高校声乐教学,一方面可以丰富声乐教学内容,... 民歌引入高校声乐教学是新时代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五河民歌历史悠久,文献资源丰富,特色鲜明。通过编写特色声乐教材、培养本土意识、同本地民歌传承人合作等途径把五河民歌引入高校声乐教学,一方面可以丰富声乐教学内容,解决声乐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提升声乐教学的艺术性;另一方面也可实现五河民歌的高校传承和发展,促进五河民歌的"非遗"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歌 声乐教学 五河民歌
下载PDF
把地方民间艺术融入当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晓辉 魏晔 李菊红 《科教导刊》 2011年第19期128-128,139,共2页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由资源丰富的民间艺术构建而成,然而现在一些宝贵的民间艺术资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正在逐步流失消亡。本文试探讨如何把本土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地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为论点,并以巩义本土...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由资源丰富的民间艺术构建而成,然而现在一些宝贵的民间艺术资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正在逐步流失消亡。本文试探讨如何把本土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地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为论点,并以巩义本土民间美术资源、根祖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作为巩义地方性院校的成功学院为实例,提出了应积极发挥地方高等院校在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特色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间艺术 当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资源融合
下载PDF
基于本土民间美术元素的“基础图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琼梅 黄丹珍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1期93-95,共3页
通过对萍乡民间美术资源的挖掘、分析和整理,寻找本土民间美术蕴含的艺术价值元素,结合区域高校《基础图案》课程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寻求教学方法,让学生领悟到传统中的"中国特性",同时在现代教学体系的架构中兼收并蓄,融会... 通过对萍乡民间美术资源的挖掘、分析和整理,寻找本土民间美术蕴含的艺术价值元素,结合区域高校《基础图案》课程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寻求教学方法,让学生领悟到传统中的"中国特性",同时在现代教学体系的架构中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将可使学生的创作潜力和能力更强更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基础图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校舞蹈教学中地方民间舞蹈的运用与创新研究——以福建《采茶灯》教学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章乐贝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在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继承和发展本地区的舞蹈文化已成为当代舞蹈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从民族舞蹈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地方民间舞蹈《采茶灯》的文化价值及内涵,探究了高校舞蹈教学中地方民间舞蹈课程的性质、目标... 在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继承和发展本地区的舞蹈文化已成为当代舞蹈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从民族舞蹈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地方民间舞蹈《采茶灯》的文化价值及内涵,探究了高校舞蹈教学中地方民间舞蹈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内容,进一步证明了民间歌舞《采茶灯》进入高校教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教学 地方民间舞蹈 运用:创新
下载PDF
湘南传统民居屋顶装饰艺术涵蕴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素娟 沈守云 黄智凯 《湘南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湘南民居屋顶装饰形式丰富,崇尚变化,以精为美,以物寓意,崇尚自然与传统人文精神相融合,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湘南民居 屋顶 传统文化 马头墙
下载PDF
深入民众的大层中——论《朝花夕拾》的乡风民俗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吉鹏 王鹤舒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45-47,共3页
乡风民俗是民间的民风和风俗习惯。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鲁迅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中国民俗文化的... 乡风民俗是民间的民风和风俗习惯。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鲁迅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中国民俗文化的风情图画。鲁迅带着对故乡童年生活充满眷念的笔调向我们展现着浙东地区的民俗文化整体意象。而其中透射出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众的精神状态,让我们了解到鲁迅对待民俗文化的基本态度,"深入民众的大层,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朝花夕拾》 乡风民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