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方法及其意义 被引量:70
1
作者 孟艳军 汤达祯 +3 位作者 许浩 曲英杰 李勇 张文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2-617,共6页
为了定量分析煤层气解吸特征对产能的影响,基于兰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建立了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方法,并通过煤层气开发实例分析了方法的指示意义。引入解吸效率定量表征不同压力下的煤层气解吸速率。根据数学曲线上的关键节点,定义了启... 为了定量分析煤层气解吸特征对产能的影响,基于兰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建立了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方法,并通过煤层气开发实例分析了方法的指示意义。引入解吸效率定量表征不同压力下的煤层气解吸速率。根据数学曲线上的关键节点,定义了启动压力、转折压力与敏感压力;不同煤样3个关键压力点的解吸效率为定值,据此将煤层气解吸过程划分为低效解吸、缓慢解吸、快速解吸与敏感解吸4个阶段。研究表明:快速与敏感解吸阶段对煤层气井产能贡献很大,低效与缓慢解吸阶段则很小;煤层吸附能力、含气性和储集层压力是影响煤层气解吸特征的关键因素。沁南和柳林地区煤层气开发现状表明建立的解吸阶段划分方法可以有效指导煤层气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兰氏方程 解吸效率 解吸阶段 沁南地区 柳林地区
下载PDF
煤层气开发中的层间矛盾问题--以柳林地区为例 被引量:56
2
作者 孟艳军 汤达祯 +2 位作者 许浩 张文忠 陈同刚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3,37,共6页
直井分层压裂及合层排采能有效降低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本,提高煤层气产能,但层间矛盾的干扰制约了这一排采工艺的推广。借鉴常规油气层间矛盾问题相关理论,首次提出并总结了煤层气开发中层间矛盾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柳林地... 直井分层压裂及合层排采能有效降低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本,提高煤层气产能,但层间矛盾的干扰制约了这一排采工艺的推广。借鉴常规油气层间矛盾问题相关理论,首次提出并总结了煤层气开发中层间矛盾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柳林地区典型井产能曲线特征,剖析了该区层间矛盾的特征和原因。结果表明:柳林地区合层排采太原组煤层(8号+9号)和合层排采山西组与太原组煤层(3号+4号+5号与8号+9号)时,层间矛盾问题严重;引起该层间矛盾的原因有煤层物性特征和煤层顶底板水文地质条件因素,其中8号煤层顶板水文地质条件是引发该区层间矛盾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合层排采 层间矛盾 柳林地区 水文地质条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柳林地区煤储层地应力场特征及其对裂隙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勇 汤达祯 +4 位作者 许浩 孟尚志 刘一楠 刘勇 喻廷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64-168,共5页
为系统研究柳林地区煤储层地应力场展布及其对裂隙的控制作用,分析不同埋深煤层与地应力的关系,采用水力致裂法获取了地应力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了主采煤层地应力与煤层埋藏深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型,分析了露头节理、煤层割理与现今... 为系统研究柳林地区煤储层地应力场展布及其对裂隙的控制作用,分析不同埋深煤层与地应力的关系,采用水力致裂法获取了地应力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了主采煤层地应力与煤层埋藏深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型,分析了露头节理、煤层割理与现今地应力方向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柳林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σmax为7.33~30.83 MPa,平均19.41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σmin为6.50~24.00 MPa,平均13.12 MPa,主应力随埋深增大而线性增高。在埋深400~700 m,垂直应力σv≈σmax≈σmin,地层呈现准静水压力场特点;在700~850 m,σmax〉σv〉σmin,为大地动力场型,水平方向主应力占主导地位;在850~1 100 m,σv〉σmax〉σmin,为大地静力场型,仍未进入明显压缩带。水力压裂地应力检测表明现今主应力方向与煤层裂隙方向相近,以NNE向为主,地应力方向在割理形成后未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林地区 煤储层 地应力 煤层裂隙 水力压裂
下载PDF
柳林地区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产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4
作者 许浩 汤达祯 +4 位作者 郭本广 孟尚志 张文忠 曲英杰 孟艳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81-1585,共5页
以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从古今水文地质特征、排采模式、压裂工艺等方面综合研究了柳林地区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的产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柳林地区煤储层产水特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山西组煤层顶... 以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从古今水文地质特征、排采模式、压裂工艺等方面综合研究了柳林地区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的产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柳林地区煤储层产水特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山西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中古流体呈现滞留特征,富水性相对较弱,其现今产水量的高低与岩层中裂隙的发育程度有直接关系。太原组煤层顶板灰岩含水层在早期与地表淡水发生了沟通,富水性较强。当以不同的模式进行排采时,受压裂强度和煤层与顶板含水层差异沟通的影响,表现出D,A,B,C四种模式的产水量逐渐增大的规律。进一步指出,为降低水动力的影响,适当区域可选用水平井开采;煤层气开发由北东向南西逐步推进,有利于煤层的排水降压;储层改造过程中应降低压裂缝的规模,尤其是纵向缝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林地区 煤层气 排采 产水特征 水动力 压裂
下载PDF
U型水平连通井在河东煤田柳林地区煤层气开发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勇 姜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A01期32-36,43,共6页
柳林地区煤层气开发的主力煤层是山西组的3+4#煤层和太原组的8+9#煤层,煤层端割理发育,盖层封闭性好,构造简单,有利于煤层气储存。以区块FL-EP6H-EP6V"U"型连通井的实际工程研究和优化设计工作为基础,从设备选型的可靠性、井... 柳林地区煤层气开发的主力煤层是山西组的3+4#煤层和太原组的8+9#煤层,煤层端割理发育,盖层封闭性好,构造简单,有利于煤层气储存。以区块FL-EP6H-EP6V"U"型连通井的实际工程研究和优化设计工作为基础,从设备选型的可靠性、井壁的稳定性评价、井位的选择、着陆点的选择、地质导向和完井工艺六个方面,对"U"型水平连通井技术在柳林地区煤层气开发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引进和使用新的EM-MWD随钻测量仪器,及时控制井眼轨迹,先期在定向点以下施工小井眼以精确确定煤层的着陆点,采用筛管完井解决煤层水平段容易坍塌问题等具体措施,从而证明在该区施工型水平连通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开发 “U”型水平连通井 工艺设计 割缝衬管 小井眼 柳林地区
下载PDF
柳林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与产能动态预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菅笑飞 唐书恒 +4 位作者 刘人和 赵刚 孙鹏杰 吝文 贾凌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6-329,共4页
分析了柳林地区的煤层分布、裂隙发育、渗透性、储层压力、储层温度、含气饱和度、吸附、顶底板岩性等特征,根据储层特征参数建立研究区储层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ET 3对已有生产井最新排采动态进行历史拟合,调整模拟参数使校正后... 分析了柳林地区的煤层分布、裂隙发育、渗透性、储层压力、储层温度、含气饱和度、吸附、顶底板岩性等特征,根据储层特征参数建立研究区储层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ET 3对已有生产井最新排采动态进行历史拟合,调整模拟参数使校正后的储层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利用建立的储层模型,对研究区L8煤层气井未来15年的产能进行了预测,单井排采15年累计产气可达459.05×104m3,采收率达到56.12%,柳林地区煤层气储层条件较好,煤层气资源具有商业开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柳林地区 煤层气 储层特征 产能预测
下载PDF
柳林地区煤层气开采动态及单井产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云亮 张培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38,共5页
柳林地区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初步实现了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根据柳林地区煤层气井生产数据,对气井产气动态进行了分析,按产量大小进行了气井统计,中产气井比例较高,为42.9%,高产气井占28.6%,低和极低产气井比例为28.5%... 柳林地区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初步实现了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根据柳林地区煤层气井生产数据,对气井产气动态进行了分析,按产量大小进行了气井统计,中产气井比例较高,为42.9%,高产气井占28.6%,低和极低产气井比例为28.5%。分析煤层气井排采曲线特征,总结归纳气井的产气模式有单峰式、高峰-稳定式和低峰-高峰-稳定式三类。从影响煤层气产能的构造、气含量、渗透率、煤层厚度、煤层埋深、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因素入手,分析了各地质因素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并建立各类因素与煤层气井产能的关系。研究认为:柳林地区煤层气井的高产条件并非受单一因素的控制,而是主要取决于多种有利地质主控因素的有机匹配、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林地区 煤层气井 开采动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柳林地区煤层渗透率逐步回归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相业 李建武 +1 位作者 杨志远 刘钰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2,共5页
渗透率是制约煤层气商业化开发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以柳林地区煤层气勘探阶段获取的试井有效渗透率为基础,分析渗透率与有效应力、储层压力、煤层埋深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渗透率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柳... 渗透率是制约煤层气商业化开发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以柳林地区煤层气勘探阶段获取的试井有效渗透率为基础,分析渗透率与有效应力、储层压力、煤层埋深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渗透率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柳林地区煤层渗透率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预测渗透率具有一定合理性;有利于煤层气开发的高渗区位于柳林地区中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渗透率 逐步回归分析 预测 柳林地区
下载PDF
柳林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勇 汤达祯 +1 位作者 许浩 孟艳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62-1469,共8页
柳林地区是全国煤层气开发先导示范区,勘探开发技术逐渐完善。基于区域地质规律,分析了煤层气组成、地应力和地温场特点以及不同储层的差异;结合开发方案和技术选择,从开发效果、开发层位、钻完井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规律探究。山西组煤层... 柳林地区是全国煤层气开发先导示范区,勘探开发技术逐渐完善。基于区域地质规律,分析了煤层气组成、地应力和地温场特点以及不同储层的差异;结合开发方案和技术选择,从开发效果、开发层位、钻完井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规律探究。山西组煤层气CH4含量、兰氏体积和含气饱和度均较太原组高;地应力和地温场在垂向上呈现分带,以700~850m埋深最小水平主应力最高,地层呈挤压状态;不同煤层物性差异大,水动力变化是层间矛盾的主要因素。在开发效果上,山西组直井较太原组好,太原组产水量普遍较高;水平井产能效果最好,且产量相对稳定。钻井设计中创新性地采用双煤层多分支水平井,充分调用了资源潜力。在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中,以平衡产能为导向,由地应力、地温场和储层压力3个要素组成地质能量内循环,激励渗透率、产气量和产水量组成的响应外循环;同时以合理的气水排采制度控制内循环,其中钻井和储层改造是释放产能的驱动,合理的排采方案是维系开发平衡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林地区 煤层气 地应力 储层评价 平衡产能
原文传递
柳林地区煤储层埋深和地应力对其渗透率的控制机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鹏飞 汤达祯 +2 位作者 许浩 李松 喻廷旭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29,42,共6页
基于柳林地区煤储层试井资料,采用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柳林地区煤储层试井渗透性展布规律,阐明了煤储层埋深和地应力对其渗透率的控制机制。研究表明:柳林地区煤层渗透率介于(0.03~1.43)×10^(-3)μm^2,平均值为:0.2821×... 基于柳林地区煤储层试井资料,采用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柳林地区煤储层试井渗透性展布规律,阐明了煤储层埋深和地应力对其渗透率的控制机制。研究表明:柳林地区煤层渗透率介于(0.03~1.43)×10^(-3)μm^2,平均值为:0.2821×10^(-3)μm^2;主要以中渗透率煤层(0.1×10^(-3)μm^2~1×10^(-3)μm^2)和低渗透率煤层(<0.1×10^(-3)μm^2)为主。煤储层试井渗透率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大而呈负幂指数规律减小,浅部的煤储层渗透率相对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埋藏深度的增加,煤储层渗透率降低,且变化范围较小。现今地应力与煤储层渗透率的相关性较高,当最小水平主应力大于10 MPa时,试井煤层的渗透率普遍小于0.5×10^(-3)μm^2,当最大水平主应力大于15 MPa时,试井煤层的渗透率普遍小于0.5×10^(-3)μm^2,煤储层渗透性表现为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林地区 煤储层 埋深 地应力 渗透率 控制机理
下载PDF
河南信阳柳林地区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11
作者 殷建武 范文欢 《地质与资源》 CAS 201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研究区处于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的接合部位,属秦岭褶皱系的桐柏-大别褶皱带,位于灵山岩体西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为放射性高场区.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利于铀及多金属矿产成矿.以热液型铀矿主要控矿因素为研究内容,分析... 研究区处于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的接合部位,属秦岭褶皱系的桐柏-大别褶皱带,位于灵山岩体西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为放射性高场区.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利于铀及多金属矿产成矿.以热液型铀矿主要控矿因素为研究内容,分析了柳林铀矿床铀矿化特征和成矿规律,构建了研究区铀矿床成矿模型,对指导该区铀矿找矿以及同类型铀矿床找矿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条件 热液型铀矿床 成矿模型 柳林 河南省
下载PDF
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区域演化规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4
12
作者 黄奇波 覃小群 +2 位作者 刘朋雨 程瑞瑞 李腾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32-2142,共11页
柳林泉是山西省著名的十大岩溶大泉之一,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对吕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开展岩溶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对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本研究对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深埋区的29个岩溶地... 柳林泉是山西省著名的十大岩溶大泉之一,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对吕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开展岩溶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对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本研究对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深埋区的29个岩溶地下水主要离子组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水温、Na^+、Ca^(2+)、Mg^(2+)、Cl^-、HCO_3^-、SO_4^(2-)质量浓度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再到深埋区,随着径流途径增加不断升高. K^+、Na^+、Cl^-主要来源于盐岩的溶解;而Ca^(2+)、Mg^(2+)、HCO_3^-、SO_4^(2-)主要来源于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膏的溶解.受控于盐岩、石膏的不断溶解,Na^+、C^l-和SO_4^(2-)质量浓度增加幅度大,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50、80和32倍;受去白云化作用的影响,Ca^(2+)、HCO3-质量浓度变化不大,最大值仅为最小值的2~3倍.在补给区、径流区,Na^+、Cl^-质量浓度较低,Ca^(2+)和Mg^(2+)、HCO_3^-为主要阴阳子,但在排泄区和深埋区,Cl^-、Na^+明显超过了HCO_3^-、Ca^(2+)和Mg^(2+),成为最主要的阴阳离子;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Mg型转化为HCO_3·SO_4-Ca·Mg型和HCO_3·SO_4-Ca·Na·Mg型,最终演变为Cl·HCO_3-Na·Ca、Cl·HCO_3-Na型和Cl-Na·C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去白云化作用 柳林泉 补给区 径流区 排泄区 深埋区
原文传递
煤层气产能潜力模糊数学评价研究——以河东煤田柳林矿区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孟艳军 汤达祯 许浩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6期17-20,共4页
在系统分析影响煤层气产能潜力开发地质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二级评价指标地质储量参数和开发参数为支撑的煤层气产能潜力模糊评价体系及对应的三级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建立了用于煤层气产能潜力评... 在系统分析影响煤层气产能潜力开发地质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二级评价指标地质储量参数和开发参数为支撑的煤层气产能潜力模糊评价体系及对应的三级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建立了用于煤层气产能潜力评价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河东煤田柳林矿区的煤层气产能潜力进行了评价,认为该矿区3-5#煤层煤层气产能潜力较大,为该矿区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模糊数学 产能潜力评价 柳林矿区
下载PDF
柳林矿区煤层含气量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勇 汤达祯 +3 位作者 许浩 孟尚志 曲英杰 孟艳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97,102,共4页
为明确柳林矿区煤层含气量主控因素,在对沉积作用、煤层埋深、灰分等控气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水文地质和顶板岩性2主控因素出发,采用灰色关联和相关分析等数学方法,从煤层顶板厚度20 m以内的岩性组合关系上探求了柳林矿区煤层气的... 为明确柳林矿区煤层含气量主控因素,在对沉积作用、煤层埋深、灰分等控气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水文地质和顶板岩性2主控因素出发,采用灰色关联和相关分析等数学方法,从煤层顶板厚度20 m以内的岩性组合关系上探求了柳林矿区煤层气的控气主导因素。结果表明:山西组3+4号煤层含气量变化符合一般规律,在顶板岩性组合关系中受封闭型(泥岩)影响最明显,为陆相地层气压封闭型成藏;太原组8+9号煤层含气量与煤层埋深、灰分、直接顶板岩性无直接关系,与顶板灰岩的厚度有关,组合关系受动态型(灰岩)主控,是海陆交互相地层水压封闭型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林矿区 煤层气富集 控气因素 成藏差异
下载PDF
柳林泉域岩溶水中SO_4^(2-)的来源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臧红飞 郑秀清 +1 位作者 张永波 杨展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5,共7页
SO_4^(2-)浓度偏高是晋西柳林泉域岩溶水的主要特色之一,判断SO_4^(2-)来源对于理解岩溶水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水中SO_4^(2-)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化学计量学法、同位素质量... SO_4^(2-)浓度偏高是晋西柳林泉域岩溶水的主要特色之一,判断SO_4^(2-)来源对于理解岩溶水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水中SO_4^(2-)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化学计量学法、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和Rayleigh蒸馏模型,分析了岩溶水中SO_4^(2-)的主要来源,计算了不同来源的SO_4^(2-)所占的比例和滞流区岩溶水中SO_4^(2-)的还原比例。结果显示,石膏的溶解和黄铁矿的氧化是柳林泉域岩溶水中SO_4^(2-)的主要来源,排泄区岩溶水中石膏溶解来源的SO_4^(2-)所占比例介于73%~88%之间,平均为81%;黄铁矿氧化来源的SO_4^(2-)占比12%~27%,平均为19%。滞流区发生了硫酸盐的还原作用,约有9%~15%的SO_4^(2-)被脱硫细菌还原为H2S气体,且越靠近西部边界,还原反应所消耗的SO_4^(2-)比例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34S同位素 SO42-来源 柳林泉域
下载PDF
柳林泉域岩溶水水化学及碳硫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臧红飞 贾振兴 +2 位作者 郑秀清 秦作栋 黄小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32,共5页
以2011年5月的同位素取样及水化学分析资料为基础,利用Piper三线图和同位素测年、示踪等方法,分析了柳林泉域内岩溶水的水化学和碳硫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沿泉域的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滞流区一线,岩溶水离子含量由碱土金属离子、... 以2011年5月的同位素取样及水化学分析资料为基础,利用Piper三线图和同位素测年、示踪等方法,分析了柳林泉域内岩溶水的水化学和碳硫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沿泉域的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滞流区一线,岩溶水离子含量由碱土金属离子、弱酸为主逐渐过度到以碱金属离子、强酸为主;水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向Cl·SO4-Na型转变;岩溶水14 C年龄由现代水增加到7 000年左右;岩溶水放射性流速由5.72m/a减至0.68m/a,减少了8.4倍;岩溶水中34S含量与石膏中的34S含量接近,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可推测岩溶水中硫酸根离子主要来源于中奥陶统石膏岩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水化学特征 碳硫同位素 柳林泉域
下载PDF
基于SEBS模型的柳林泉域蒸散发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晓曦 秦作栋 +1 位作者 郑秀清 陈军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9-264,共6页
利用MODIS数据,结合气象站实测资料,应用SEBS模型,对柳林泉域蒸散发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柳林泉域2001—2004年蒸散发量总体趋势平稳。在时间序列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蒸散发量月值随温度呈指数增长,降水峰值相对于... 利用MODIS数据,结合气象站实测资料,应用SEBS模型,对柳林泉域蒸散发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柳林泉域2001—2004年蒸散发量总体趋势平稳。在时间序列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蒸散发量月值随温度呈指数增长,降水峰值相对于蒸散发量峰值滞后,平均滞后2个月。在空间分布上,蒸散发量与土壤覆盖类型和地貌单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东部低中山区林地覆盖率高,蒸散发量大;西部堆积侵蚀丘陵区灌木丛覆盖稀疏,蒸散发量最小;中部山间河谷阶地区多为农田和城市,蒸散发量介于两者之间。对蒸散发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高程、气温、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林泉域 SEBS模型 MODIS 蒸散发 遥感
下载PDF
柳林矿区4^#煤层底板井下矿压破坏带深度实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叶青 《中国煤炭地质》 2015年第12期33-35,共3页
河东煤田柳林矿区在水文地质单元上属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西部煤层大部分位于岩溶水位之下,底板最高带压达到5 MPa,带压开采问题突出。为了解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底板破坏带的深度,给安全带压开采提供依据,在矿区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共... 河东煤田柳林矿区在水文地质单元上属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西部煤层大部分位于岩溶水位之下,底板最高带压达到5 MPa,带压开采问题突出。为了解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底板破坏带的深度,给安全带压开采提供依据,在矿区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共选取3个点进行实测研究。综合各测试点不同深度钻孔不同位置注水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初步确定了3个测试点4#煤层采后矿压扰动破坏带深度分别为:邓家庄12.92 m,金家庄11.60 m,柳林13.15 m,平均深度12.56 m。将实测值与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发现计算值要比实测值高约60%,说明在本矿区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开采 矿压破坏带深度 注水试验 对比研究 柳林矿区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柳林泉流量预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晓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102,共4页
柳林泉域岩溶水是当地主要的供水水源,科学合理地对泉流量进行预测对于泉域内岩溶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泉流量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对柳林泉的还原泉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 柳林泉域岩溶水是当地主要的供水水源,科学合理地对泉流量进行预测对于泉域内岩溶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泉流量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对柳林泉的还原泉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柳林泉流量长期以来呈现出一定的减小趋势,但其年内的动态变化较为稳定;利用试算法确定了移动平均阶数k=1和平滑系数α=0.9;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均较好地拟合了还原泉流量,但指数平滑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移动平均模型的;两个模型预测的2016年还原泉流量均为1.95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泉流量 流量预测 指数平滑模型 移动平均模型 柳林泉域
下载PDF
离柳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永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A01期22-25,共4页
通过对矿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矿区的主要含水层为碳酸岩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和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组。矿区的主体构造为一轴向南北的褶曲,致使矿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 通过对矿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矿区的主要含水层为碳酸岩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和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组。矿区的主体构造为一轴向南北的褶曲,致使矿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由北、东、南向中阳盆地汇流,在柳林泉处排泄。煤矿开采后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地面沉陷,地下水位下降,同时,对柳林泉域造成轻微影响,影响泉域补给面积约5.88%。提出了有疑必探,先探后采,边采边探的生产安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含水岩组 煤矿开采 环境影响 离柳矿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