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跨越1949:刘以鬯与香港文学 |
黄万华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2
|
刘以鬯的新马经验与南洋叙事 |
马峰
|
《华文文学》
|
2024 |
0 |
|
3
|
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刘以鬯《酒徒》细读 |
李钧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6 |
3
|
|
4
|
论穆时英都市小说对刘以鬯《酒徒》的影响 |
宁群贤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5
|
《西厢记》经典的现代重构与史诗化——刘以鬯《寺内》文本新编的特色和意义 |
张倩玉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2 |
1
|
|
6
|
古典题材的现代诠释、表现与改造——论香港作家刘以鬯的“故事新编” |
徐黎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7
|
浅析刘以鬯和新感觉派的联系 |
王凤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8
|
西方的铺路石与东方的艺术探索者——伍尔夫与刘以鬯的诗化小说之比较 |
李爱云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9
|
隐蔽的身影——刘以鬯《吵架》的叙事学分析 |
李明燊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0
|
刘以鬯小说简论 |
陈树湘
|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
2004 |
0 |
|
11
|
“新”“异”叙事下的本土观照——论刘以鬯对法国“新小说派”的选择性吸收 |
李跃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2
|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论刘以鬯的微型小说创作 |
顾建新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3
|
内在真实的探求——论刘以鬯及其《酒徒》的现代性 |
刘超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4
|
酒徒与刘以鬯的身份同构 |
计红芳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