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敬霞教授辨治血管性痴呆经验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枫 刘敬霞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4-17,共4页
介绍刘敬霞教授运用补肾活血、健脾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其认为肾虚血瘀、脾虚痰阻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机,强调治疗应从补肾活血、健脾化痰入手,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附典型病案2则以验证。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补肾活血 健脾化痰 临床经验 刘敬霞
原文传递
刘敬霞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超 刘敬霞 +3 位作者 虎喜成 任非非 刘抒雯 甘佳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488-490,共3页
刘敬霞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虚弱、气阴两虚为病之本,气滞血瘀为病之标,证属本虚标实。临证强调在辨证论治为主的基础上要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倡导中西医结合,参考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合理遣方用药。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为基... 刘敬霞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虚弱、气阴两虚为病之本,气滞血瘀为病之标,证属本虚标实。临证强调在辨证论治为主的基础上要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倡导中西医结合,参考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合理遣方用药。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论治 刘敬霞
下载PDF
刘敬霞教授补气化湿法治疗慢性结肠炎 被引量:5
3
作者 甘佳乐 刘敬霞 +3 位作者 虎喜成 任非非 刘抒雯 刘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947-949,共3页
刘敬霞教授认为,慢性结肠炎泄泻日久,脾胃虚弱,气血匮乏,运化无权,湿邪内盛为其主要病机,强调治疗以补脾胃为主,兼以化湿,再根据患者不同兼证佐以加减,主方以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灵活化裁,治疗中强调舌脉之重要性,同时注重饮食调摄作... 刘敬霞教授认为,慢性结肠炎泄泻日久,脾胃虚弱,气血匮乏,运化无权,湿邪内盛为其主要病机,强调治疗以补脾胃为主,兼以化湿,再根据患者不同兼证佐以加减,主方以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灵活化裁,治疗中强调舌脉之重要性,同时注重饮食调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本病进一步发展,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脾胃虚弱 补气化湿法 刘敬霞
下载PDF
刘敬霞教授自拟化痰散结方治疗肺结节临证经验
4
作者 常昊 刘敬霞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9期3868-3870,共3页
刘敬霞教授认为肺气亏虚是肺结节形成的根本原因,痰湿凝聚成结是贯穿该病的核心病机,环境污染、感受外邪、饮食失宜、劳逸失常是诱发和加重的常见因素。临床辨证“三分论治”:分阶段、分邪正、分脏腑、分兼证;主要从4个方面论治:宣肺解... 刘敬霞教授认为肺气亏虚是肺结节形成的根本原因,痰湿凝聚成结是贯穿该病的核心病机,环境污染、感受外邪、饮食失宜、劳逸失常是诱发和加重的常见因素。临床辨证“三分论治”:分阶段、分邪正、分脏腑、分兼证;主要从4个方面论治:宣肺解表散邪、补肺化痰散结、肃肺涤痰消节、兼治五脏防变。有外感之邪时,当以解表散邪为主,方用荆防败毒散合射干麻黄汤化裁;解表后重在益气化痰散结,方选补中益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化裁;宿痰痼结者,以涤痰汤和苏子降气汤化裁。临床治疗发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药物不可久用、重用。刘教授自拟化痰散结方治疗肺结节,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积 肺结节 自拟化痰散结方 刘敬霞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刘敬霞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验案 被引量:4
5
作者 虎喜成 刘敬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056-1058,共3页
补中益气汤是"补土派"李东垣"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经典方剂。刘敬霞教授在继承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病重视调补脾胃学术思想的同时,又有所发挥,治病不仅重视中医辨证论治,主张健脾益气,温阳升清,亦不忘重视滋养脾... 补中益气汤是"补土派"李东垣"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经典方剂。刘敬霞教授在继承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病重视调补脾胃学术思想的同时,又有所发挥,治病不仅重视中医辨证论治,主张健脾益气,温阳升清,亦不忘重视滋养脾胃之阴,以全面培补脾胃之"后天之本",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同时还强调西医的辨病论治,重视参考、借鉴现代医学科研方法与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西为中用,中西并用。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多种疑难杂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便血 尿血 下肢水肿 医案 刘敬霞
下载PDF
刘敬霞教授治疗缺血性卒中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抒雯 刘敬霞 +3 位作者 甘佳乐 刘超 虎喜成 任非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932-935,共4页
刘敬霞教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临床中重视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坚持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指出"虚"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始动因素,"瘀""痰""毒""风"相... 刘敬霞教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临床中重视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坚持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指出"虚"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始动因素,"瘀""痰""毒""风"相互胶结为继发因素,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在治疗中遵循益气活血、祛风涤痰、解毒开窍等治疗原则,在用药中尤重视生黄芪、炙黄芪、炒白术、当归、三七、生地黄、葛根、醋柴胡等。在用药的特点上,用药轻灵与质重并举,旨在升清、降浊共存,重用补虚药,并善用祛风药、对药及藤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辨证论治 益气活血 刘敬霞
下载PDF
刘敬霞运用益气通络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明科 刘敬霞 虎喜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52-54,共3页
刘敬霞教授认为,脑动脉硬化症病因错综复杂,是多因素致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脑,与肾、脾、肝关系密切。痰瘀互结闭阻脉络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临证上,衷中参西,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审证求因,治以益气通络为大法,自拟芪蛭五藤饮为基础方,... 刘敬霞教授认为,脑动脉硬化症病因错综复杂,是多因素致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脑,与肾、脾、肝关系密切。痰瘀互结闭阻脉络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临证上,衷中参西,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审证求因,治以益气通络为大法,自拟芪蛭五藤饮为基础方,随证灵活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硬化症 益气通络 芪蛭五藤饮 水蛭 刘敬霞
下载PDF
刘敬霞教授运用藤类药治疗脑卒中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抒雯 刘敬霞 +1 位作者 虎喜成 任非非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5期460-462,共3页
刘敬霞教授认为,脑卒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初在经在气,久病入血入络,故辨证中应首辨病证标本虚实。在治疗中刘教授认为,藤类药具有舒展蔓延、通经活络之性,可深入经络,治疗脑卒中在经在络之病。将藤类药灵活配伍,可加强活血化瘀、熄风化... 刘敬霞教授认为,脑卒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初在经在气,久病入血入络,故辨证中应首辨病证标本虚实。在治疗中刘教授认为,藤类药具有舒展蔓延、通经活络之性,可深入经络,治疗脑卒中在经在络之病。将藤类药灵活配伍,可加强活血化瘀、熄风化痰、滋阴通络等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类药 脑卒中 刘敬霞 活血化瘀 熄风化痰 滋阴通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