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_2O对高铝钢保护渣结晶行为及渣膜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欢 唐萍 +1 位作者 文光华 于雄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4-549,共6页
设计了非反应性保护渣,利用热丝法和渣膜热流模拟仪研究了Li_2O含量对其结晶行为和渣膜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于2%的范围内增加Li_2O的质量分数可减弱非反应性保护渣的结晶性能;而在2%~5%范围内增加Li_2O的质量分数,则渣系晶体... 设计了非反应性保护渣,利用热丝法和渣膜热流模拟仪研究了Li_2O含量对其结晶行为和渣膜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于2%的范围内增加Li_2O的质量分数可减弱非反应性保护渣的结晶性能;而在2%~5%范围内增加Li_2O的质量分数,则渣系晶体析出孕育时间缩短,结晶温度升高,临界冷却速度增大,结晶速率常数增大,即促进了非反应性渣系的结晶.同时发现,在2%~5%范围内增加Li_2O的质量分数,非反应性保护渣的最大热流密度、平均热流密度及特征时间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保护渣 氧化锂 结晶 凝固 传热
原文传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锂辉石中氧化锂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修平 李波 华绍广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117,共5页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锂辉石样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锂辉石中氧化锂含量的方法。试验确定的锂元素分析谱线为Li 610.362nm,观测方式为径向观测,锂元素检测的高频功率为1.1kW,雾化气流量为1.0L/min...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锂辉石样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锂辉石中氧化锂含量的方法。试验确定的锂元素分析谱线为Li 610.362nm,观测方式为径向观测,锂元素检测的高频功率为1.1kW,雾化气流量为1.0L/min,蠕动泵泵速为1.5mL/min,样品溶液介质为浓度3%的盐酸。氧化锂浓度为0~50mg/L时,氧化锂浓度-谱线强度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氧化锂含量的检出限为0.007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干扰少、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对大批量锂辉石样品氧化锂含量进行精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氧化锂 测定
下载PDF
(Li,Nb)掺杂SnO_2压敏材料的电学非线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长鹏 王矜奉 +2 位作者 陈洪存 苏文斌 李明明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研究了掺锂对 Sn O2 压敏电阻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 L i+ 对 Sn4+ 的取代能明显提高陶瓷的烧结速度和致密度 ,且能大幅度改善材料的电学非线性性能。掺入 x(L i2 CO3)为 1.0 %的陶瓷样品具有最高的密度 (ρ=6 .77g/ cm3)、最高的介电... 研究了掺锂对 Sn O2 压敏电阻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 L i+ 对 Sn4+ 的取代能明显提高陶瓷的烧结速度和致密度 ,且能大幅度改善材料的电学非线性性能。掺入 x(L i2 CO3)为 1.0 %的陶瓷样品具有最高的密度 (ρ=6 .77g/ cm3)、最高的介电常数 (ε=185 1)、最低的视在势垒电场 (EB=6 8.86 V/ mm)和最高的非线性常数 (α=9.9)。对比发现 ,Na+ 由于具有较大的离子粒半径 ,其掺杂改性性能相对较差。提出了 Sn O2 · L i2 CO3· N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材料 二氧化锡 电学性能 缺陷势垒模型 掺杂 压敏电阻器
下载PDF
Molecular Dynamics, Physical Properties, Diffusion Coefficients and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Lithium Oxide (Li-O) and Sodium Oxide (Na-O) Electrolyte (Cathode)
4
作者 Alain Second Dzabana Honguelet Abel Dominique Eboungabeka Timothée Nsongo 《Advances in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CAS 2024年第9期213-234,共22页
This work is a simulation model with the LAMMPS calculation code of an electrode based on alkali metal oxides (lithium, sodium and potassium) using the Lennard Jones potential. For a multiplicity of 8*8*8, we studied ... This work is a simulation model with the LAMMPS calculation code of an electrode based on alkali metal oxides (lithium, sodium and potassium) using the Lennard Jones potential. For a multiplicity of 8*8*8, we studied a gap-free model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Physical quantities such as volume and pressure of the Na-O and Li-O systems exhibit similar behaviors around the thermodynamic ensembles NPT and NVE. However, for the Na2O system, at a minimum temperature value, we observe a range of total energy values;in contrast, for the Li2O system, a minimum energy corresponds to a range of temperatures. Finally, f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we studied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activation energy of lithium and potassium oxides around their melting temperatures.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s given by the relation Dli-O >DNa-O for the multiplicity 8*8*8, while for the activation energy, the order is well reversed EaNa-O > EaL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ynamics Diffusion Coefficients Activation Energy lithium oxide Sodium oxide Lennard Jones Potential Data File Atomic and Charge Models CATHODE LAMMPS
下载PDF
氧化锂基复合正极补锂材料的制备及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谢宇 曾林勇 +1 位作者 傅焰鹏 施志聪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其负极表面形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会消耗部分正极材料的活性锂,导致不可逆的容量损失,降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解决此问题,选用氧化锂作为牺牲锂盐以补偿锂离子电池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提高电... 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其负极表面形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会消耗部分正极材料的活性锂,导致不可逆的容量损失,降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解决此问题,选用氧化锂作为牺牲锂盐以补偿锂离子电池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提高电池容量和循环性能。通过将催化剂LiMnO_(2)、Li_(2)O和导电炭黑(SP)按一定质量比研磨混合,制备了Li_(2)O基正极补锂材料LiMnO_(2)/Li_(2)O/SP。为研究其补锂性能,选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石墨作为负极,TCGG-Si作为电解液,组装了2032扣式全电池,通过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正极补锂材料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iMnO_(2)/Li_(2)O/S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45%和5%时,在1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充电至4.3 V,LiMnO_(2)/Li_(2)O/SP复合材料的首次充电比容量可达526.5 mAh·g^(-1),首次库伦效率为14.63%,其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分解释放活性锂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并在第4次后完全丧失容量,说明Li_(2)O/LiMnO_(2)/SP复合材料可以作为补锂材料添加到正极材料中。将质量分数为3.6%的Li_(2)O/LiMnO_(2)/SP复合材料加入到磷酸铁锂半电池中,半电池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86.5 mAh·g^(-1),相较LiFePO_(4)比容量(166.8 mAh·g^(-1))提高了19.7 mAh·g^(-1),说明补锂剂已发挥作用,该部分多余的容量可用于形成石墨SEI膜。将Li_(2)O/LiMnO_(2)/SP添加到磷酸铁锂-石墨全电池体系中作为正极补锂剂,不仅可补偿石墨负极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还可提高全电池的循环性能。全电池的首次可逆容量为158.2 mAh·g^(-1),循环100次的可逆比容量为108.0 mAh·g^(-1);相较于未添加情况,全电池首次充电比容量增加了12.9 mAh·g^(-1),可逆比容量提高了11.6 mAh·g^(-1),经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提升了1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补锂 亚锰酸锂 氧化锂 锂离子电池 导电炭黑 电化学性能 固态电解质界面(SEI) 充放电
下载PDF
γ-LiAlO_2晶体生长挥发和腐蚀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邹军 彭观良 +5 位作者 陈俊华 李抒智 杨卫桥 周国清 徐军 周圣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87-990,981,共5页
本文采用导向温度梯度法生长出了透明γ LiAlO2 晶体 ,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梯度法生长晶体的工艺过程 ,坩埚中晶体上部为LiAl5O8和LiAlO2 多晶体 ,中部 [10 0 ]方向自由结晶形成了单一透明的γ LiAlO2 晶体 ,... 本文采用导向温度梯度法生长出了透明γ LiAlO2 晶体 ,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梯度法生长晶体的工艺过程 ,坩埚中晶体上部为LiAl5O8和LiAlO2 多晶体 ,中部 [10 0 ]方向自由结晶形成了单一透明的γ LiAlO2 晶体 ,下部为钼金属颗粒 ,蓝宝石籽晶被严重污染 ;坩埚内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是晶体生长过程中熔体组分中L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AlO2 LI2O 坩埚 透明 晶形 结晶 熔体 温度梯度法 晶体生长 X射线粉末衍射
下载PDF
氯化锂熔盐中八氧化三铀电解还原基础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宇 袁中伟 +5 位作者 尹华意 汤迪勇 郑卫芳 张生栋 晏太红 汪的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1-596,共6页
将氧化物乏燃料直接电解还原为粗金属的过程是目前以电解还原-电解精炼为特征的主流干法后处理流程的重要步骤。二氧化铀(UO_2)是乏燃料的最主要成分,将致密的UO_2芯块转化为八氧化三铀(U_3O_8)粉末后,再进行电化学还原能有效提高还原... 将氧化物乏燃料直接电解还原为粗金属的过程是目前以电解还原-电解精炼为特征的主流干法后处理流程的重要步骤。二氧化铀(UO_2)是乏燃料的最主要成分,将致密的UO_2芯块转化为八氧化三铀(U_3O_8)粉末后,再进行电化学还原能有效提高还原速率。因此,以U_3O_8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在氯化锂(LiCl)熔盐中的电解还原机理研究,对后处理干法流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650℃的LiCl熔盐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U_3O_8的电解还原行为;对电解后的样品,运用XRD、SEM等手段分析其组成和形貌,并推测相应的还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氧化三铀 氯化锂 氧化锂 电解还原
下载PDF
国外某萤石矿尾矿中锂铷回收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曹学锋 张荥斐 +1 位作者 骆任 高建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1-203,共3页
国外某萤石尾矿中的Li2O、Rb2O含量分别为0.49%和0.37%,赋存在云母矿物中的锂、铷占总锂、铷的55.56%和56.14%,其余的锂、铷赋存在其他铝硅酸盐矿物中。云母矿物的粒度主要为0.01~0.15 mm,解离度高达87%,后续选别无需再磨矿。为确定锂... 国外某萤石尾矿中的Li2O、Rb2O含量分别为0.49%和0.37%,赋存在云母矿物中的锂、铷占总锂、铷的55.56%和56.14%,其余的锂、铷赋存在其他铝硅酸盐矿物中。云母矿物的粒度主要为0.01~0.15 mm,解离度高达87%,后续选别无需再磨矿。为确定锂铷回收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矿浆pH=4.5的情况下,以十二胺(280 g/t)为捕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0 g/t)为泡沫调整剂,采用1粗3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Li2O、Rb2O品位分别为1.07%和0.79%,Li2O、Rb2O回收率分别为46.32%和45.29%的锂铷混合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锂铷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铷 氧化锂 云母 浮选 综合利用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lithium chloride pretreatment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被引量:4
9
作者 Fang-Jiang Li Tao Hsu +4 位作者 Hui-Xian Li Jin-Zheng Shi Mei-Ling Du Xiao-Yuan Wang Wen-Ting Zhang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9期744-748,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lithium chloride pretreatment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in rats.Methods:A total of 60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lithium chloride pretreatment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in rats.Methods:A total of 60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model group,lith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L-arginine methyl ester+lith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15 in each.The I-RI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model group,the Utli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L-arginine methyl ester+lith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 by method of seaming along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myocardial,control group was only opened the chest without seaming,STelevation within 2 min was regarded as modeling success.Model group did not adopted any intervention,lith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ithium chloride injection15 mg/kg by jugular venipuncture preoperatively,L-arginine methyl ester+lith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30mg·kg~(-1)·d~(-1)(L—arginine methyl ester 7 d before the test,and intravenous catheter of 15 mg/kg lithium chloride preoperatively.The hydroxybulyric acid dehydrogenase(HBDH),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superoxide dismutase(SOD),malondialdehyde(MDA)level 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activites were tested.Each large area of myocardial ischemia tissue was extracte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MDA content,SOD activity in tissue and serum,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myocardial tissue.Results:SOD activity was highest in lith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followed by L-arginine methyl ester+lith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control group and model group(P<0.05);SOD activity was highest in L-arginine methyl ester+lith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 intervention group,followed by lith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control group and model group(P<0.05).MDA content of myocardial tissue was highest in model group,followed by L-arginine methyl ester+lith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the lithium chlorid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0.05);serum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UM I-RI lithium oxide MYOCARDIAL protection
下载PDF
Nonlinear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nO_2-Li_2O-Nb_2O_5 Varistor System 被引量:1
10
作者 Changpeng LI, Jinfeng WANG, Wenbin SU, Hongcun CHEN and Wenxin WANGDepartment of Physic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3-285,共3页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Nb, Li)-doped SnO2 ceramics as a new varistor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The sample 97.95%SnO2·0.50%Li2O·0.05%Nb2O5 (mol fraction) sintered at 1450= possess the highest densit...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Nb, Li)-doped SnO2 ceramics as a new varistor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The sample 97.95%SnO2·0.50%Li2O·0.05%Nb2O5 (mol fraction) sintered at 1450= possess the highest density (ρ=6.77 g/cm3) and nonlinear electrical coefficient (α=11.6). The substitution of Sn4+ with Li+ increases th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vacancies, together with the formation of solid solution, which will increase the sintering rate greatly and decrease the optimized sintering temperature. The substitution of Sn4+ with Li+ and the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play very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densities, dielectric constant, nonlinear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pl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grain boundary barrier and the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to ensure the effect of the dopants and the temperature. A grain boundary defect barrier model wa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grain boundary barriers formation in SnO2-Li2O-Nb2O5 varis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STORS Tin oxide lithium oxide Electr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单水氢氧化锂制备氧化锂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世镖 高炳亮 +2 位作者 王兆文 石忠宁 胡宪伟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07-811,共5页
研究了一种以单水氢氧化锂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氧化锂的新型真空热分解工艺。考察了坩埚材质对真空加热单水氢氧化锂制备氧化锂的影响及其反应机制,并探索了制备氧化锂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坩埚材质对真空加热单水氢氧化锂的产物有显... 研究了一种以单水氢氧化锂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氧化锂的新型真空热分解工艺。考察了坩埚材质对真空加热单水氢氧化锂制备氧化锂的影响及其反应机制,并探索了制备氧化锂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坩埚材质对真空加热单水氢氧化锂的产物有显著影响,在锂化刚玉坩埚中能够获得高纯度的氧化锂;在石墨坩埚和镍坩埚中分别得到中间产物碳酸锂和无水氢氧化锂,延长950℃保温时间能得到纯度较低的氧化锂;在铁坩埚中不能得到氧化锂。提高温度及延长高温保温时间都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锂化刚玉坩埚中产物氧化锂的纯度。采用新的真空热分解工艺在锂化刚玉坩埚中得到纯度高于98.9%的氧化锂。与传统氧化锂的制备方法相比,此新型真空热分解工艺采用的原料易取好保存,简化了氧化锂的制备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操作简便。这对工业上低成本大量生产氧化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锂 单水氢氧化锂 真空热分解 制备
原文传递
ICP-AES法与AAS法测定锂矿石中氧化锂含量的对比分析
12
作者 闵欣 何天伦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6-48,53,共4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与火焰原子吸收法(AAS)是常用的两种分析锂矿石中氧化锂的方法。本实验采用两种方法对锂矿石样品中氧化锂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标回收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ICP-AES线性动态范围宽、...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与火焰原子吸收法(AAS)是常用的两种分析锂矿石中氧化锂的方法。本实验采用两种方法对锂矿石样品中氧化锂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标回收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ICP-AES线性动态范围宽、检出限低、测定精密度高、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效率高,能够满足地质单位大批量、高质量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法 锂矿石 氧化锂 检出限 精密度 准确度 加标回收率
下载PDF
镁锂混合氧化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尤晶 王耀武 贺晓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2,共6页
对以菱镁石和一水氢氧化锂为原料煅烧制备镁锂混合氧化物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原料煅烧过程的差热-热重分析及煅烧产物的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探讨了混合物中一水氢氧化锂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一水氢氧化锂直接煅烧时先熔化后分解,... 对以菱镁石和一水氢氧化锂为原料煅烧制备镁锂混合氧化物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原料煅烧过程的差热-热重分析及煅烧产物的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探讨了混合物中一水氢氧化锂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一水氢氧化锂直接煅烧时先熔化后分解,而一水氢氧化锂与菱镁石混合煅烧过程会生成部分Li_(2)CO_(3),导致后续分解困难。一水氢氧化锂与煅后菱镁石混合煅烧过程会生成少量氢氧化镁,但氢氧化镁很快分解为氧化镁,对氢氧化锂的分解过程没有影响;当煅烧温度达到950℃以上、煅烧时间达到120 min时,混合物中的一水氢氧化锂分解率可达到98%以上,煅后物料中的主要物相为MgO和Li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混合氧化物 一水氢氧化锂 菱镁石 煅烧 氧化锂 氧化镁
下载PDF
金属锂粒生产包装工艺改进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腾达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45,共3页
生产锂粒通常是采用挤压剪切成型方法,因锂的硬度低,包装好的锂粒产品存在结块现象。锂粒生产因结块率高可能造成退换货,可能形成一定经济损失。为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结块率高的问题,通过试验,数据统计,找到解决锂粒结块的主要原因,采取... 生产锂粒通常是采用挤压剪切成型方法,因锂的硬度低,包装好的锂粒产品存在结块现象。锂粒生产因结块率高可能造成退换货,可能形成一定经济损失。为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结块率高的问题,通过试验,数据统计,找到解决锂粒结块的主要原因,采取增加一级过滤装置、改变锂粒包装方法、锂粒生产过程中降低锂粒温度等措施,成功将锂粒结块率降低至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锂 锂粒包装 氧化锂 工艺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玻璃中的氧化锂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文涛 李迪 《玻璃》 2023年第5期58-62,共5页
通过实验验证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玻璃中氧化锂的的处理条件,淋洗液的适宜浓度及流速,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玻璃中的氧化锂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玻璃中氧化锂的检出限为0.001 mg/L,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9。对玻... 通过实验验证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玻璃中氧化锂的的处理条件,淋洗液的适宜浓度及流速,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玻璃中的氧化锂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玻璃中氧化锂的检出限为0.001 mg/L,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9。对玻璃样品重复进行了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4%,并做了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为97.3%~102.0%。实验证明,该方法快速准确,高效简便,能达到测定玻璃中氧化锂含量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离子色谱法 氧化锂 测定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铝土矿中氧化锂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莹莹 石磊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47,共4页
用氢氟酸-硝酸-高氯酸-盐酸混合酸酸溶法和氢氧化钠碱融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铝土矿样品,选择Li 670.7 nm作为分析线,研究了基体和共存元素对氧化锂测定的干扰,并通过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样品分析结果的比对,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 用氢氟酸-硝酸-高氯酸-盐酸混合酸酸溶法和氢氧化钠碱融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铝土矿样品,选择Li 670.7 nm作为分析线,研究了基体和共存元素对氧化锂测定的干扰,并通过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样品分析结果的比对,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铝土矿中氧化锂的方法。研究表明,铝土矿中的主次元素对待测物质氧化锂的测定无影响;采用碱融法处理样品,基体元素钠对氧化锂的测定产生严重的电离干扰,使测定结果偏低,用基体匹配法无法消除;采用酸溶法处理样品,可取得满意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1.01%~6.44%,回收率为93.57%~104.54%,ICP-AES法测定值与AAS法测定值基本一致;方法中氧化锂的检出限为0.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铝土矿 氧化锂 酸溶法 碱融法
下载PDF
碳酸锂煅烧制备氧化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尤晶 王耀武 贺晓军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15,共4页
由于碳酸锂熔点低于分解温度,碳酸锂直接煅烧难以获得较好的分解效果。本论文对以碳酸锂和氧化铝混合物料为原料煅烧制备含锂氧化物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煅烧产物的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探讨了混合物料中碳酸锂的分解机理。研究结果表... 由于碳酸锂熔点低于分解温度,碳酸锂直接煅烧难以获得较好的分解效果。本论文对以碳酸锂和氧化铝混合物料为原料煅烧制备含锂氧化物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煅烧产物的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探讨了混合物料中碳酸锂的分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锂中加入氧化铝煅烧由于生成Li 2O•Al 2O 3,使碳酸锂的分解温度大幅度地降低,在Al 2O 3与Li 2CO 3摩尔比为1.04∶1,煅烧温度高于800℃的条件下,碳酸锂分解率可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铝酸锂 煅烧 氧化锂
下载PDF
Li2O质量分数对工业搪瓷耐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旋 马倩 +5 位作者 张兆明 罗理达 蒋伟忠 杜勇 高长龙 汪庆卫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6-400,共5页
在耐候钢材表面预置含有不同质量分数氧化锂(Li2O)的搪瓷釉料,经烧结制备搪瓷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轮廓仪、热膨胀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Li2O质量分数对瓷层组织结构及耐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Li2O质量分数可以降低... 在耐候钢材表面预置含有不同质量分数氧化锂(Li2O)的搪瓷釉料,经烧结制备搪瓷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轮廓仪、热膨胀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Li2O质量分数对瓷层组织结构及耐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Li2O质量分数可以降低瓷釉软化点,改善瓷层与基材膨胀系数的相容性,使其在烧结过程中形成更加平整的表面;Li2O可以改善瓷层的显微组织,促进瓷釉分相,从而显著提高瓷层的耐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锂 耐酸性 分相
下载PDF
火焰原子发射法测定富锂氧化铝中的氧化锂含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大鹏 乌新平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59,共3页
采用硫酸-磷酸混合酸溶解富锂氧化铝,使用火焰原子发射法测定富锂氧化铝中的氧化锂含量。讨论并确立了该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氧化锂的定量限为0.000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在99%~100%之间。为企业生产管理和... 采用硫酸-磷酸混合酸溶解富锂氧化铝,使用火焰原子发射法测定富锂氧化铝中的氧化锂含量。讨论并确立了该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氧化锂的定量限为0.000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在99%~100%之间。为企业生产管理和现场操作提供依据。该方法正确度高,精密度好,且简单快捷,适于企业快速测定富锂氧化铝中的氧化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发射法 富锂氧化铝 氧化锂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连铸保护渣中的氧化钠,氧化锂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惠仓 《宽厚板》 1997年第4期13-16,共4页
本文提出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法)直接测定熔融型连铸颗粒保护渣中的氧化钠和氧化锂的含量。对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及其溶液介质、共存元素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方法可应用于测定连铸颗粒保护渣、炼钢用复合渣等同类型材料中含量为... 本文提出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法)直接测定熔融型连铸颗粒保护渣中的氧化钠和氧化锂的含量。对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及其溶液介质、共存元素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方法可应用于测定连铸颗粒保护渣、炼钢用复合渣等同类型材料中含量为1%~15%的氧化钠及含量为0.1%~5%的氧化锂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法 氧化钠 氧化锂 保护渣 连续铸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