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 被引量:39
1
作者 葛立雯 潘刚 +2 位作者 任德智 杜玉婕 郑祥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9-325,共7页
利用林芝地区第六次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平均生物量法,结合不同树种的分子式含碳率,估算了林芝地区森林及其组分的碳储量、碳密度,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4年,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为2.43×108t,森林平... 利用林芝地区第六次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平均生物量法,结合不同树种的分子式含碳率,估算了林芝地区森林及其组分的碳储量、碳密度,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4年,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为2.43×108t,森林平均碳密度为76.01t·hm-2,其中,林分碳储量>灌木林碳储量>疏林碳储量>散生木碳储量>竹林碳储量>四旁树碳储量,各林分类型碳储量在2.51×105~1.27×108t,共计占总森林碳储量的92.0%,各林分类型的平均碳密度为103.16t·hm-2,其中冷杉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均最高.在区域分布上,森林碳储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森林平均碳密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增.林分碳储量以成、过熟林碳储量为主,而过熟林的碳密度在各龄级中最高.随着过熟林的增加,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将增加;但随着过熟林的死亡和分解,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将有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碳储量 碳密度 西藏林芝地区
原文传递
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其强 罗大庆 +3 位作者 方江平 卢杰 任德智 傅军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746-8749,共4页
以西藏林芝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应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价格法和生产成本法等,首次定量评价了林芝地区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定CO2、净化空气和游憩功能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林芝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 以西藏林芝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应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价格法和生产成本法等,首次定量评价了林芝地区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定CO2、净化空气和游憩功能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林芝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平均每年达到883.91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为651亿元;保护土壤价值为37.63亿元;固定CO2的价值为68.35亿元;净化空气价值为124.94亿元;游憩功能的价值为1.99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林芝地区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玉米地膜栽培产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何燕 卓嘎 昌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466-18468,共3页
[目的]研究地膜颜色与玉米产量的关系,为西藏地区玉米最佳栽培方式提供一些参考。[方法]用黑、白2种颜色地膜栽培正红6号、正红211及川单15号3个玉米品种,对其产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探索不同颜色地膜对玉米不同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地膜颜色与玉米产量的关系,为西藏地区玉米最佳栽培方式提供一些参考。[方法]用黑、白2种颜色地膜栽培正红6号、正红211及川单15号3个玉米品种,对其产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探索不同颜色地膜对玉米不同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黑膜栽培玉米在产量性状上优于白膜栽培的玉米。黑膜栽培的玉米在整体上株高、穗长、穗直径等优于白膜栽培玉米。穗位性状协调,积累和制造营养的叶片多,叶面积大,光合作用制造和积累的产物多,产量高。但是黑膜栽培的玉米生育期比白膜栽培的长。在西藏林芝地区及相似气候地区应选育或引进株高适宜、大穗、大粒型及穗位适中的品种,避免结穗数多、籽粒小且第1穗高度较高的玉米品种。[结论]在西藏地区,利用黑膜栽培饲料玉米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膜栽培 产量分析 西藏林芝
下载PDF
不同林龄西藏林芝云杉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被引量:5
4
作者 黄采艺 文仕知 +1 位作者 周维 杨丽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87,93,共8页
基于10块标准地中的63株云杉树干解析数据,对14、23、32、45和60年生5个林龄的西藏林芝地区云杉进行了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4-60年生云杉天然林林分生物量为7.68-106.50 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分别为6... 基于10块标准地中的63株云杉树干解析数据,对14、23、32、45和60年生5个林龄的西藏林芝地区云杉进行了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4-60年生云杉天然林林分生物量为7.68-106.50 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分别为6.11-99.30 t/hm^2、1.57-7.20 t/hm^2和7.68-106.50 kg/hm^2,乔木层生物量占整个林分生物量的79.53%以上。随着林龄增长,干材比例从52.48%增加到54.28%、树皮比例从11.24%增加到12.40%、树根比例从13.56%增加到15.43%;而树枝比例从14.33%下降到9.98%、树叶所占比例从8.39%下降到6.24%。14、23、32、45、60年生云杉乔木层净第一性生产力(t/hm^2·a)分别为0.50、1.52、1.49、2.40、3.01,基本上呈现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云杉天然林在幼龄阶段不仅有较低的生物量,同时生产力也较低,应该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天然林 生物量 生产力 西藏林芝地区
下载PDF
林芝地区玉米产量影响因素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关法春 张振钧 +4 位作者 宗宪春 张永锋 翟相英 贺延国 鹿鑫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7-11,共5页
试验针对西藏林芝地区玉米产量影响因素与玉米产量进行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穗粒重与行粒数、苞叶重、穗长、百粒重和穗粗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0.934、0.921、0.834和0.662;与穂行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 试验针对西藏林芝地区玉米产量影响因素与玉米产量进行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穗粒重与行粒数、苞叶重、穗长、百粒重和穗粗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0.934、0.921、0.834和0.662;与穂行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62,与秃尖长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0.行粒数、百粒重、苞叶重、穗长和穗行数与穂粒重建立了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且呈显著线性关系.在各产量影响因素中,对穂粒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性状是行粒数,直接通径系数为0.355;其次是百粒重,直接通径系数为0.251;其他性状依次为苞叶重、穗长和穂行数.提高西藏林芝地区玉米产量的育种策略需以行粒数和百粒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西藏林芝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西藏林芝野生核桃油的提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熊伟 郑岚 +1 位作者 刘涛 郑玉辉 《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74-76,共3页
分别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索氏抽提法、超声波提取法从西藏林芝地区野生核桃中提取核桃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核桃油得率均在57%以上,核桃油主要脂肪酸含量为亚油酸62.54%、油酸18.... 分别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索氏抽提法、超声波提取法从西藏林芝地区野生核桃中提取核桃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核桃油得率均在57%以上,核桃油主要脂肪酸含量为亚油酸62.54%、油酸18.93%、亚麻酸7.27%、棕榈酸5.36%、花生四烯酸4.11%、硬脂酸1.78%.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尤其是亚油酸含量最高,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林芝 野生核桃油 脂肪酸 提取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的西藏林芝地区人口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长耀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2014年第8期7-9,20+2,共5页
以2003~2010年林芝地区人口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林芝地区人口的GM(1,1)预测模型,对其未来10年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很好的精度和很高的可信度;从2011~2020年西藏林芝地区人口发展趋势... 以2003~2010年林芝地区人口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林芝地区人口的GM(1,1)预测模型,对其未来10年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很好的精度和很高的可信度;从2011~2020年西藏林芝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测结果看,林芝地区在未来10年人口规模将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人口预测 林芝地区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方怀龙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8-53,共6页
根据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实际状况,利用SWOT分析法,对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优劣分析,从而为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决策。
关键词 西藏林芝地区 生态旅游资源 SWOT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