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舌侧骨板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代天国
邱银秀
+3 位作者
刘应凯
程进强
徐波
冉红兵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拔除术中舌侧骨板损伤的风险预判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断为IMTM的150颗牙(垂直、近中及水平各50颗)的CBCT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CBCT...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拔除术中舌侧骨板损伤的风险预判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断为IMTM的150颗牙(垂直、近中及水平各50颗)的CBCT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CBCT系统自带的软件测量每颗IMTM釉质牙骨质界、根中份及根尖三处舌侧骨板厚度,采用方差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垂直、水平及近中三组IMTM釉质牙骨质界舌侧骨板的厚度分别是(1.36±0.43)mm、(1.21±0.44)mm及(1.28±0.4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根中份厚度分别是(1.48±0.33)mm、(1.06±0.57)mm及(1.11±0.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8,P<0.01);根尖区厚度分别是(1.44±0.49)mm、(0.84±0.58)mm及(0.86±0.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5,P<0.01)。相对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面,居中、偏颊及偏舌三组IMTM釉质牙骨质界舌侧骨板厚度(F=5.03,P<0.01)、根中份(F=15.13,P<0.01)及根尖(F=33.1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和近中IMTM较垂直IMTM容易发生根尖区舌侧骨板菲薄现象,而牙冠偏颊侧者更易发生根尖区舌侧骨板缺如。结论当CBCT显示IMTM根尖区舌侧骨板菲薄或缺如时,拔牙术前应充分医患沟通及风险预判。同时在拔牙过程中应重点保护舌侧骨板,避免暴力操作,谨防发生下颌骨舌侧骨板穿孔、断裂或牙根移位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第三
牙
阻生
锥形束CT
舌侧骨板
牙根移位
原文传递
经舌侧骨板切除术与劈开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齿的效果
2
作者
何玉琴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7期13-14,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经舌侧骨板切除术与劈开术拔除下颌低住阻生齿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治疗的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按拔出术方式不同分为切除术组和劈开术组,每组各40例;术后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张开度及吞咽痛情况。结果:2组...
目的:研究比较经舌侧骨板切除术与劈开术拔除下颌低住阻生齿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治疗的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按拔出术方式不同分为切除术组和劈开术组,每组各40例;术后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张开度及吞咽痛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愈合期限一致;切除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比劈开术组多,P〈0.05;比较术后1天张开度情况,切除术组患者口腔明显小于劈开术组,P〈0.05;比较2组患者术后7天张开度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比较2组患者术后1天吞咽痛发生率,切除术组明显高于劈开术组,P〈0.05,术后7天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经舌侧骨板劈开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齿的比切除术时间要短,且术后各项症状恢复较快,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舌侧骨板切除术
劈开术
下颌低位阻生齿
原文传递
下颌低位阻生齿二种舌侧径路拔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团结
李袁
朱鸿英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比较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和舌侧骨板劈开术拔除低位近中或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对78例低位近中或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手术拔牙。其中38例采取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式拔牙(切除组),40例采取舌侧骨板劈...
目的 :比较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和舌侧骨板劈开术拔除低位近中或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对78例低位近中或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手术拔牙。其中38例采取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式拔牙(切除组),40例采取舌侧骨板劈开术式拔牙(劈开组),同期标准对照。比较两组手术的时间、张口度和吞咽痛等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达一期愈合。劈开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切除组(P<0.05)。术后第2天张口度劈开组显著大于切除组(P<0.05);术后第7天张口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天吞咽疼痛的发生率劈开组显著低于切除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吞咽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舌侧骨板劈开术拔除低位前倾及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较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式节省手术时间,术后组织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阻生齿
拔牙
舌侧骨板劈开术
舌侧骨板切除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29例报道
被引量:
3
4
作者
许竞
苗碧健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47例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半随机分为2组进行手术拔牙。其中29例为实验组,采取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式拔牙;18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颊侧去骨术式拔牙。同...
目的:探讨经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47例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半随机分为2组进行手术拔牙。其中29例为实验组,采取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式拔牙;18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颊侧去骨术式拔牙。同期标准对照,比较2组手术的时间、伤口愈合及术后组织反应如疼痛、肿胀、开口受限等的差异,对有关数据进行F检验、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全部病例均获一期愈合,无后遗症。2组手术时间、疼痛及开口受限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切口小、去骨及拔牙相对容易,但清创及缝合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在颊侧组织肿胀方面,第2天对照组中度以上肿胀比例达61%,远高于实验组的3%,χ2=19.7653,P<0.005,差异有显著性;第7天2组肿胀消退接近正常,且无差异。2组舌侧组织肿胀均不显著,且无差异。结论:以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切口小,能轻松消除骨阻力及拔除牙,术后组织反应程度较轻,无不良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舌侧骨板切除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舌侧骨板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代天国
邱银秀
刘应凯
程进强
徐波
冉红兵
机构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88-692,共5页
基金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20PJ276)。
文摘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拔除术中舌侧骨板损伤的风险预判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断为IMTM的150颗牙(垂直、近中及水平各50颗)的CBCT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CBCT系统自带的软件测量每颗IMTM釉质牙骨质界、根中份及根尖三处舌侧骨板厚度,采用方差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垂直、水平及近中三组IMTM釉质牙骨质界舌侧骨板的厚度分别是(1.36±0.43)mm、(1.21±0.44)mm及(1.28±0.4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根中份厚度分别是(1.48±0.33)mm、(1.06±0.57)mm及(1.11±0.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8,P<0.01);根尖区厚度分别是(1.44±0.49)mm、(0.84±0.58)mm及(0.86±0.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5,P<0.01)。相对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面,居中、偏颊及偏舌三组IMTM釉质牙骨质界舌侧骨板厚度(F=5.03,P<0.01)、根中份(F=15.13,P<0.01)及根尖(F=33.1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和近中IMTM较垂直IMTM容易发生根尖区舌侧骨板菲薄现象,而牙冠偏颊侧者更易发生根尖区舌侧骨板缺如。结论当CBCT显示IMTM根尖区舌侧骨板菲薄或缺如时,拔牙术前应充分医患沟通及风险预判。同时在拔牙过程中应重点保护舌侧骨板,避免暴力操作,谨防发生下颌骨舌侧骨板穿孔、断裂或牙根移位等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磨牙
第三
牙
阻生
锥形束CT
舌侧骨板
牙根移位
Keywords
Molar,third
Tooth,impacted
Cone
beam
CT
lingual
bone
plate
Root
displacement
分类号
R782.1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经舌侧骨板切除术与劈开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齿的效果
2
作者
何玉琴
机构
四川成都都江堰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7期13-14,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比较经舌侧骨板切除术与劈开术拔除下颌低住阻生齿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治疗的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按拔出术方式不同分为切除术组和劈开术组,每组各40例;术后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张开度及吞咽痛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愈合期限一致;切除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比劈开术组多,P〈0.05;比较术后1天张开度情况,切除术组患者口腔明显小于劈开术组,P〈0.05;比较2组患者术后7天张开度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比较2组患者术后1天吞咽痛发生率,切除术组明显高于劈开术组,P〈0.05,术后7天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经舌侧骨板劈开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齿的比切除术时间要短,且术后各项症状恢复较快,效果明显。
关键词
经舌侧骨板切除术
劈开术
下颌低位阻生齿
Keywords
lingual
bone
plate
Open
surgery
Dentition
jaw
low
resistance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下颌低位阻生齿二种舌侧径路拔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团结
李袁
朱鸿英
机构
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处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3-65,共3页
文摘
目的 :比较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和舌侧骨板劈开术拔除低位近中或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对78例低位近中或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手术拔牙。其中38例采取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式拔牙(切除组),40例采取舌侧骨板劈开术式拔牙(劈开组),同期标准对照。比较两组手术的时间、张口度和吞咽痛等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达一期愈合。劈开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切除组(P<0.05)。术后第2天张口度劈开组显著大于切除组(P<0.05);术后第7天张口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天吞咽疼痛的发生率劈开组显著低于切除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吞咽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舌侧骨板劈开术拔除低位前倾及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较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式节省手术时间,术后组织反应较小。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阻生齿
拔牙
舌侧骨板劈开术
舌侧骨板切除术
Keywords
mandibular
third
molar
impacted
tooth
extraction
split
of
lingual
bone
plate
resection
of
lingual
bone
plate
分类号
R782.1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29例报道
被引量:
3
4
作者
许竞
苗碧健
机构
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影像介入中心
出处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47例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半随机分为2组进行手术拔牙。其中29例为实验组,采取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式拔牙;18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颊侧去骨术式拔牙。同期标准对照,比较2组手术的时间、伤口愈合及术后组织反应如疼痛、肿胀、开口受限等的差异,对有关数据进行F检验、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全部病例均获一期愈合,无后遗症。2组手术时间、疼痛及开口受限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切口小、去骨及拔牙相对容易,但清创及缝合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在颊侧组织肿胀方面,第2天对照组中度以上肿胀比例达61%,远高于实验组的3%,χ2=19.7653,P<0.005,差异有显著性;第7天2组肿胀消退接近正常,且无差异。2组舌侧组织肿胀均不显著,且无差异。结论:以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切口小,能轻松消除骨阻力及拔除牙,术后组织反应程度较轻,无不良后遗症。
关键词
拔牙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舌侧骨板切除术
Keywords
Extraction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
Resection
of
lingual
bone
plate
分类号
R782.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舌侧骨板的锥形束CT研究
代天国
邱银秀
刘应凯
程进强
徐波
冉红兵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
1
原文传递
2
经舌侧骨板切除术与劈开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齿的效果
何玉琴
《中国伤残医学》
2015
0
原文传递
3
下颌低位阻生齿二种舌侧径路拔除术的比较
杨团结
李袁
朱鸿英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经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29例报道
许竞
苗碧健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