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苯酚、硝基苯对水丝蚓的急性毒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祎男 范学铭 +1 位作者 阚晓微 翟祖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0-423,共4页
关键词 苯酚 硝基苯 霍普水丝蚓 半致死浓度(LC5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下载PDF
水丝蚓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生物扰动作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孙刚 房岩 +1 位作者 韩德复 吕明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9-61,共3页
以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珠作为示踪颗粒,研究水丝蚓扰动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探讨底栖动物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中的生物扰动作用。水丝蚓扰动10d后,沉积物表层示踪颗粒有31.6%向下迁移,最大迁移深度为6.3cm,垂直迁移率为1.... 以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珠作为示踪颗粒,研究水丝蚓扰动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探讨底栖动物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中的生物扰动作用。水丝蚓扰动10d后,沉积物表层示踪颗粒有31.6%向下迁移,最大迁移深度为6.3cm,垂直迁移率为1.048×10-3g-1.cm-2.d-1。6cm深处的示踪颗粒分别有32.0%和21.1%在扰动后向上和向下迁移,向上和向下最大迁移距离分别为4.1cm和3.4cm,垂直向上和向下迁移率分别为1.061×10-3g-1.cm-2.d-1和6.998×10-4g-1.cm-2.d-1。水丝蚓对水田沉积物颗粒的垂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丝蚓 水田 生物扰动 沉积物 垂直分布
下载PDF
水丝蚓生物扰动对东洞庭湖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方同 陈锦秀 +3 位作者 闫艳红 胡旭跃 谭万春 孙士权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1-737,共7页
研究了不同投放密度和不同环境条件下水丝蚓的生物扰动对东洞庭湖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研究表明:水丝蚓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氮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水丝蚓生物扰动促进下的NH4+-N释放构成沉积物氮释放的主要动因.与未投放水丝蚓的空... 研究了不同投放密度和不同环境条件下水丝蚓的生物扰动对东洞庭湖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研究表明:水丝蚓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氮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水丝蚓生物扰动促进下的NH4+-N释放构成沉积物氮释放的主要动因.与未投放水丝蚓的空白组相比,当水丝蚓密度为1和2 ind./cm2时,上覆水中总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15%和32%.温度的升高,会加大水丝蚓生物扰动对氮释放的影响,与5℃相比,15和25℃下总氮释放增量分别提高了23%和69%.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水丝蚓的生物扰动加强,会提高对氮释放的促进作用,当pH为5和9时,总氮释放增量比pH为7时分别提高32%和41%.水丝蚓对缺氧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在缺氧环境下,水丝蚓的生物扰动会增强,总氮释放的增量是好氧状态下的1.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甫水丝蚓 沉积物 氮释放 生物扰动 洞庭湖
下载PDF
水体BTEX污染对大型溞和霍普水丝蚓的毒性效应及水环境安全评价 被引量:17
4
作者 范亚维 周启星 +1 位作者 王媛媛 朱爽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85-1490,共6页
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霍普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受试生物,研究了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苯系物(BTEX)的水生生态毒性效应.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对大型溞和霍普水丝蚓毒性影响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且毒性作用随暴露时... 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霍普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受试生物,研究了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苯系物(BTEX)的水生生态毒性效应.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对大型溞和霍普水丝蚓毒性影响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且毒性作用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水体中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污染对大型溞的24hEC50分别是172.1、50.1和63.6mg.L-1,48hEC50分别是136.9、42.9和50.3mg.L-1;对霍普水丝蚓的24hLC50分别是194.8、71.9和88.0mg.L-1;48hLC50分别是185.2、46.8和75.6mg.L-1;96hLC50分别是170.4、38.8和71.9mg.L-1.根据3种污染物对2种受试生物的毒性试验结果,预测水体中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13.7、3.9和5.0mg.L-1,最大允许浓度MPC分别为1.4、0.4和0.5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EX 甲苯 乙苯 二甲苯 大型潘 霍普水丝蚓 环境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不同温度和pH下氨氮对河蚬和霍甫水丝蚓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炎 姜东升 +3 位作者 李雅洁 张荣飞 李梅 崔益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7-1073,共7页
水环境中氨氮毒性与pH、温度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采用半静态方法研究不同pH和温度下氨氮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pH对氨氮毒性影响显著,其中NH3+NH4+对河蚬和霍甫水... 水环境中氨氮毒性与pH、温度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采用半静态方法研究不同pH和温度下氨氮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pH对氨氮毒性影响显著,其中NH3+NH4+对河蚬和霍甫水丝蚓的LC50(半致死浓度)随pH的增加而下降,其变化范围为11.78~83.82 mgL,并且这2种水生生物对NH3+NH4+毒性的敏感性差异不大;当温度分别为20、25和30℃时,NH3+NH4+对河蚬的LC50分别为70.86、37.85和19.14 mgL,对霍甫水丝蚓的LC50分别为65.88、42.73和21.21 mgL,20℃时NH3+NH4+对河蚬及霍甫水丝蚓的LC50分别是30℃时的3.70和3.11倍.表明水体pH和温度越高,氨氮的毒性作用越强.通过比较氨氮水生生物基准中的FAV(最终急性值)和试验生物的LC50发现,我国现有的氨氮基准能够很好地保护本土水生物种河蚬和霍甫水丝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PH 温度 河蚬 霍甫水丝蚓 毒性 水质基准
下载PDF
羽摇蚊幼虫和霍甫水丝蚓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蔡晓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以羽摇蚊幼虫和霍甫水丝蚓为对象,进行了丁基磺毒杀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丁基磺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这两种水生生物均有较高的毒杀作用;这两种水生生物对其毒性都分别产生不同的症状;在低浓度下,亦产生不同效应;不同浓度丁基磺对... 本文以羽摇蚊幼虫和霍甫水丝蚓为对象,进行了丁基磺毒杀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丁基磺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这两种水生生物均有较高的毒杀作用;这两种水生生物对其毒性都分别产生不同的症状;在低浓度下,亦产生不同效应;不同浓度丁基磺对摇蚊幼虫24小时毒理试验LC_(50)为256.2ppm,对水丝蚓LC_(50)为25.8ppm;不同季节出现的毒性效应均有差异。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水丝蚓中毒后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症状;温度、酸碱度等不同生态因素对丁基磺毒性的影响以及加强水丝蚓生态毒理学工作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摇蚊幼虫 霍甫水丝蚓 生态毒理学
下载PDF
中国长足摇蚊幼虫和霍普水丝蚓扰动下沉积物氧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商景阁 张路 +2 位作者 王建军 张波 范成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0-615,共6页
为研究中国长足摇蚊幼虫(Tanypus chinensis)和霍普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扰动对表层沉积物氧气渗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采集梅梁湾表层沉积物,借助高精度溶氧微电极,研究两种生物扰动作用下,太湖梅梁湾表层沉积物氧气渗透深... 为研究中国长足摇蚊幼虫(Tanypus chinensis)和霍普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扰动对表层沉积物氧气渗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采集梅梁湾表层沉积物,借助高精度溶氧微电极,研究两种生物扰动作用下,太湖梅梁湾表层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和空间分布的变化,并根据氧气在流动培养体系中浓度的变化和在扩散边界层中的扩散过程这两种方法计算界面氧气交换速率。结果表明,中国长足摇蚊幼虫和霍普水丝蚓两种底栖生物扰动均能提高沉积物界面氧气交换速率,且微电极法的计算值要低于流动培养法。通过溶氧微电极剖面能够准确的获得氧气渗透深度的信息。结果发现:长足摇蚊幼虫的扰动能提高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并造成氧气在沉积物内空间分布的差异,长足摇蚊幼虫扰动后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由无扰动的6 mm增至10 mm。与长足摇蚊幼虫相比,霍普水丝蚓扰动没有增加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及造成空间分布差异。对比两种计算方法发现,在生物扰动作用下,由于生物作用的影响,根据氧气在扩散边界层的扩散得到的值可能会低估氧气的界面交换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长足摇蚊幼虫 霍普水丝蚓 太湖 表层沉积物 氧气 生物扰动
下载PDF
水丝蚓生物扰动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方同 闫艳红 +1 位作者 孙士权 谭万春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71-1076,共6页
研究了不同投放密度和不同环境条件下水丝蚓的生物扰动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研究表明,水丝蚓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磷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未投放水丝蚓的空白组相比,当水丝蚓密度为1 ind./cm2和2 ind./cm2时,上覆水中总磷的平均... 研究了不同投放密度和不同环境条件下水丝蚓的生物扰动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研究表明,水丝蚓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磷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未投放水丝蚓的空白组相比,当水丝蚓密度为1 ind./cm2和2 ind./cm2时,上覆水中总磷的平均浓度分别提高了190%和230%。温度的提高,会加大水丝蚓生物扰动对磷释放的影响,与5℃相比,15℃和25℃下总磷释放增量分别提高了90%和225%。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水丝蚓的生物扰动加强,会提高对磷释放的促进作用,当pH为5和9时,总磷释放增量比pH为7时分别提高了22%和41%。水丝蚓对厌氧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和生存能力,在厌氧环境下,水丝蚓的生物扰动会增强,总磷释放的增量是好氧状态下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甫水丝蚓 沉积物 磷释放 生物扰动
原文传递
重金属和氯酚对霍甫水丝蚓的急性毒性及水环境安全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姜东生 李梅 崔益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2-1578,共7页
研究了Hg2+、Cr6+和Pb2+等重金属及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等氯酚类物质对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Hg2+、Cr6+和Pb2+对霍甫水丝蚓的96h-LC50分别为0.16,4.25,76.24mg/L;2,4-二氯酚、2,4... 研究了Hg2+、Cr6+和Pb2+等重金属及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等氯酚类物质对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Hg2+、Cr6+和Pb2+对霍甫水丝蚓的96h-LC50分别为0.16,4.25,76.24mg/L;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对霍甫水丝蚓的96h-LC50分别为20.73,7.86,2.42mg/L.根据6种污染物对霍甫水丝蚓的毒性实验结果,预测水体中Hg2+、Cr6+和Pb2+对霍甫水丝蚓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16,425,7624μg/L,最大允许浓度分别为1.6,42.5,762.4μg/L;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对霍甫水丝蚓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2073,786,242μg/L,最大允许浓度MPC分别为207.3,78.6,24.2μg/L.6种污染物的毒性评估结果显示,Hg2+对霍甫水丝蚓表现为极高毒性,Cr6+、2,4,6-三氯酚和五氯酚对其表现为高等毒性,Pb2+和2,4-二氯酚表现为中等毒性.3种重金属对其毒性顺序为:Hg2+>Cr6+>Pb2+;3种氯酚类物质对其毒性大小依次为:五氯酚>2,4,6-三氯酚>2,4-二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氯酚 霍甫水丝蚓 急性毒性 安全评价
下载PDF
太湖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NH_4^+-N和PO_4^(3-)-P的潜在释放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龚志军 刘劲松 +3 位作者 李艳 蔡永久 薛庆举 许浩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9-397,共9页
为了研究太湖底栖动物优势种类——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对于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以温度和密度为模拟控制条件,对太湖霍甫水丝蚓进行营养盐释放的室内控制实验,研究温度和密度的变化对霍甫水丝蚓NH_4^+-N和PO_4^(3-)-P... 为了研究太湖底栖动物优势种类——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对于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以温度和密度为模拟控制条件,对太湖霍甫水丝蚓进行营养盐释放的室内控制实验,研究温度和密度的变化对霍甫水丝蚓NH_4^+-N和PO_4^(3-)-P释放率的影响,根据霍甫水丝蚓铵态氮(NH_4^+-N)和磷酸盐(PO_4^(3-)-P)释放率与温度的关系方程,结合太湖霍甫水丝蚓2007-2010年的生物量估算其对太湖水体氮磷的潜在贡献.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太湖霍甫水丝蚓NH_4^+-N和PO_4^(3-)-P的释放率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密度变化对霍甫水丝蚓NH_4^+-N和PO_4^(3-)-P释放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太湖霍甫水丝蚓NH_4^+-N和PO_4^(3-)-P年平均释放量分别为1925.5和210.0 t,分别可达到全太湖沉积物-水界面NH_4^+-N和PO_4^(3-)-P的年净通量的19.3%和23.3%,表明霍甫水丝蚓的营养盐释放对于湖泊生物地化循环和湖泊富营养化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甫水丝蚓 太湖 营养盐释放 铵态氮 磷酸盐
下载PDF
不同投加密度的霍甫水丝蚓对穗花狐尾藻化感抑藻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浩 张青 +3 位作者 姚存静 张丽丽 胡伟绩 左胜鹏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6-674,共9页
利用沉水植物释放化感物质抑制水体中蓝藻生长是目前生态安全性极高的抑藻手段。穗花狐尾藻已被证实具有抑藻作用,为此,从外在生物作用可能会对沉水植物抑藻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选用霍甫水丝蚓和穗花狐尾藻、铜绿微囊藻(FACHB-524)为研... 利用沉水植物释放化感物质抑制水体中蓝藻生长是目前生态安全性极高的抑藻手段。穗花狐尾藻已被证实具有抑藻作用,为此,从外在生物作用可能会对沉水植物抑藻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选用霍甫水丝蚓和穗花狐尾藻、铜绿微囊藻(FACHB-524)为研究对象,以低、中、高密度霍甫水丝蚓与穗花狐尾藻进行共培养,同时设置对照组(无霍甫水丝蚓投加即零密度组),并以蒸馏水代替种植水为空白组;对穗花狐尾藻种植水进行抑藻效应测定,对比分析了各组铜绿微囊藻的藻密度、SOD酶活性、MDA含量、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的抑藻效应显著高于对照组,霍甫水丝蚓对穗花狐尾藻的促进作用与霍甫水丝蚓密度相关,且霍甫水丝蚓对穗花狐尾藻化感抑藻效应存在一个最佳密度。不同密度(低、中、高)的霍甫水丝蚓的存在均可增强穗花狐尾藻化感作用。其中中密度组最为显著,其抑藻率最高可达到62.22%,各处理组叶绿素-a含量下降,中密度组最为显著。对藻细胞的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处理组中SOD活性先升后降、MDA含量持续升高,化感物质造成藻细胞活性氧的过量积累可能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甫水丝蚓 花狐尾藻 共培 铜绿微囊藻 化感抑藻效应
原文传递
温度对霍夫水丝蚓排粪的影响及其粪便的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杞桑 梁轩 李文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54-58,共5页
在水温23℃,35℃,40℃条件下,霍夫水丝蚓的排粪率分别为0.31,0.28,0.21mg 粪(干)/mg 虫(干)·h。其粪便及底泥共有16种氨基酸,除苏氨酸外,粪便中的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均高于底泥中者。
关键词 霍夫水丝蚓 排粪 氨基酸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的氮磷排泄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庆举 蔡永久 龚志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9-1095,共7页
通过室内短期模拟实验,对太湖霍甫水丝蚓在不同温度下的氮、磷排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霍甫水丝蚓各形态氮、磷排泄率都有一定影响,但仅有总氮(TN)在各温度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TN和总磷(TP)排泄率的平均值分别... 通过室内短期模拟实验,对太湖霍甫水丝蚓在不同温度下的氮、磷排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霍甫水丝蚓各形态氮、磷排泄率都有一定影响,但仅有总氮(TN)在各温度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TN和总磷(TP)排泄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492和0.029 mg g^(-1) h^(-1).进一步分析发现,各形态氮所占比例都有随温度升高而比例下降的趋势,且相对其它底栖动物,霍甫水丝蚓排泄物中NO_3^--N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而NH_4^+-N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同时,回归分析发现,TN、TP、TDP和PO_4^(3-)-P排泄率与温度和干重符合关系方程R(X)=a W^b·e^(cT)+d且达到显著水平.另外,对霍甫水丝蚓排泄物TN/TP值分析发现,不同温度下排泄物TN/TP比值符合关系式15℃>25℃>5℃,且都处于较低水平(≤20),而排泄物中TP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最高达0.07 mg/L.综上,霍甫水丝蚓自身氮、磷的排泄作用是沉积物内源营养物质释放的重要途径,对上覆水中氮磷浓度可能存在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霍甫水丝蚓 温度 氮磷排泄 氮磷比
原文传递
龙凤湿地水体对霍夫水丝蚓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长君 满龙生 +3 位作者 殷亚杰 秦姝冕 张虹 卞立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436-3438,共3页
利用龙凤湿地不同浓度梯度(100%﹑95%﹑90%﹑85%﹑80%)的水样培养霍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霍夫水丝蚓细胞内DNA的损伤情况,研究龙凤湿地水体对霍夫水丝蚓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水样浓... 利用龙凤湿地不同浓度梯度(100%﹑95%﹑90%﹑85%﹑80%)的水样培养霍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霍夫水丝蚓细胞内DNA的损伤情况,研究龙凤湿地水体对霍夫水丝蚓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水样浓度的增加,霍夫水丝蚓DNA损伤也加大,龙凤湿地水体具有遗传毒性,需要重视对龙凤湿地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凤湿地 霍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下载PDF
沉积物中芘对泥鳅和霍甫水丝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兆爽 张彦峰 祝凌燕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2-679,共8页
积累在沉积物中的外源化合物会对底栖生物产生危害。本研究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icaudatus)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中代表性多环芳烃类物质芘(pyrene)对这2种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效应。芘对泥... 积累在沉积物中的外源化合物会对底栖生物产生危害。本研究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icaudatus)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中代表性多环芳烃类物质芘(pyrene)对这2种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效应。芘对泥鳅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平衡受损效应浓度EC10和EC50分别为548.9、63.1、254.8 mg·kg^(-1)干重,21 d的LC50为4.6 mg·kg^(-1)。沉积物中芘会导致泥鳅活动异常、泥鳅体色加深、抑制泥鳅生长。芘对霍甫水丝蚓28 d的LC50、自断效应浓度EC10和EC50分别为>1 000、5.1、85.4 mg·kg^(-1)。芘也会抑制霍甫水丝蚓的生长,引起霍甫水丝蚓挖掘深度变浅、挖掘长度变短、挖掘密度变小,导致霍甫水丝蚓产生沉积物回避行为,降低霍甫水丝蚓筑巢密度和大小。霍甫水丝蚓的挖掘、沉积物回避和筑巢等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泥鳅对芘的毒害响应较霍甫水丝蚓更加敏感。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本土底栖生物毒性效应数据,为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泥鳅 霍甫水丝蚓 毒性效应
下载PDF
广州地区水栖寡毛类霍夫水丝蚓的繁殖周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杞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68-71,共4页
对产于亚热带地区广州的霍夫水丝蚓的繁殖周期作了13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其繁殖高峰出现在2至4月份,较产于欧洲者提前2至3个月.根据所得数据,使用了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其繁殖过程作了预测,同时测量了生殖鞘长度,未发现与繁殖周期有直接的... 对产于亚热带地区广州的霍夫水丝蚓的繁殖周期作了13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其繁殖高峰出现在2至4月份,较产于欧洲者提前2至3个月.根据所得数据,使用了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其繁殖过程作了预测,同时测量了生殖鞘长度,未发现与繁殖周期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夫水丝蚓 繁殖 周期 水栖寡毛类
下载PDF
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扰动下沉积物-水界面pH值的二维、高分辨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磊 韩超 丁士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6-162,共7页
采用平面光电极技术研究了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扰动对湖泊沉积物-水界面二维pH值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扰动能将沉积物-水界面处pH值的变化梯度由2.5 mm内降低1.6个pH值单位减缓至约1 cm内降低0.6个pH值单位,... 采用平面光电极技术研究了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扰动对湖泊沉积物-水界面二维pH值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扰动能将沉积物-水界面处pH值的变化梯度由2.5 mm内降低1.6个pH值单位减缓至约1 cm内降低0.6个pH值单位,并在界面处形成约1 cm深的pH值缓冲区域.水丝蚓的造穴活动也会对沉积物的二维pH值分布产生影响,洞穴内的pH值高于洞穴周边沉积物约0.6个pH值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分布 PH值 平面光电极 生物扰动 霍甫水丝蚓
下载PDF
采油污水对水丝蚓SOD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国富 殷亚杰 +1 位作者 秦姝冕 徐长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2期259-259,261,共2页
为研究采油污水对生物SOD酶的影响,判定采油污水对生物体的损害程度。以水丝蚓为试验材料,利用酶液提取技术和比色法,测定经采油污水处理后的水丝蚓的SOD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采油污水浓度的增加,水丝蚓体内SOD酶的活性逐渐... 为研究采油污水对生物SOD酶的影响,判定采油污水对生物体的损害程度。以水丝蚓为试验材料,利用酶液提取技术和比色法,测定经采油污水处理后的水丝蚓的SOD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采油污水浓度的增加,水丝蚓体内SOD酶的活性逐渐增高。可见采油污水对生物体具有毒性,毒性在一定范围内随采油污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应加强采油污水综合化处理,以为大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国际化大都市奠定环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污水 水丝蚓 SOD酶 吸光值
下载PDF
摇蚊幼虫及霍普水丝蚓的生物扰动缓解福寿螺对梨形环棱螺生理胁迫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洺源 张叶军 +3 位作者 衡洋 陈乃菲 徐维胤 邹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64-2174,共11页
福寿螺为16种首批入侵我国的恶性入侵种之一,其直接的取食与竞争作用以及间接的生态干扰均对本土物种的生存与延续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为了探究本土生物扰动者霍普水丝蚓与摇蚊幼虫是否可缓解福寿螺入侵后对本土近生态位物种梨形环... 福寿螺为16种首批入侵我国的恶性入侵种之一,其直接的取食与竞争作用以及间接的生态干扰均对本土物种的生存与延续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为了探究本土生物扰动者霍普水丝蚓与摇蚊幼虫是否可缓解福寿螺入侵后对本土近生态位物种梨形环棱螺的生态挤压作用,设置了3组实验,观察福寿螺与梨形环棱螺分隔-共养体系中加入霍普水丝蚓与摇蚊幼虫后二者15 d生存率、体质量相对变化率及单螺体质量相对变化率,并观察水体中不同密度、不同分布方式的霍普水丝蚓与摇蚊幼虫对福寿螺入侵后对梨形环棱螺产生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加入生物扰动者时,福寿螺的生存率显著高于梨形环棱螺(P<0.05),加入生物扰动者后,福寿螺的生存率显著下降(P<0.05),而梨形环棱螺的生存率显著提高(P<0.05),体质量损失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霍普水丝蚓不论何种密度都可使福寿螺的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而使梨形环棱螺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在高密度时这种效应最大,使福寿螺生存率显著降低(P<0.01);从放置方式模拟底栖动物在水体中的分布来看,当霍普水丝蚓均匀分布时,对梨形环棱螺的生存最有利;虽然加入霍普水丝蚓或摇蚊幼虫都有利于梨形环棱螺的生存,并弱化福寿螺的入侵作用,但综合考虑,霍普水丝蚓的效果优于摇蚊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梨形环棱螺 摇蚊幼虫 霍普水丝蚓 生物扰动 入侵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的水丝蚓促熟南美白对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金霞 胡睿宇 +5 位作者 陈晓汉 蒋小珍 韦嫔媛 李咏梅 陈秀荔 蒋伟明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4-79,共6页
针对传统海产亲虾饵料易感染或携带与对虾共患病毒,给育种和苗种繁育工作带来巨大生物安全隐患的问题,以淡水品种水丝蚓作为替代饵料进行南美白对虾亲虾催熟试验,并以卵黄蛋白原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验证饵料的催熟效果。设水丝蚓、水丝... 针对传统海产亲虾饵料易感染或携带与对虾共患病毒,给育种和苗种繁育工作带来巨大生物安全隐患的问题,以淡水品种水丝蚓作为替代饵料进行南美白对虾亲虾催熟试验,并以卵黄蛋白原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验证饵料的催熟效果。设水丝蚓、水丝蚓组合饵料、商业亲虾饲料及传统沙蚕组合饵料等4个饵料组合,分别投喂南美白对虾后备亲虾,测定繁殖性能相关参数,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亲虾肝胰腺和卵巢中VTG的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显示,水丝蚓组的性腺增重最高,达1 475%,连续产卵率最大,平均为72.08%,与传统沙蚕组合饵料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南美白对虾肝胰腺和卵巢组织中均存在VTG mRNA,在肝胰腺和卵巢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模式;VTG mRNA的表达量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对虾的繁殖性能,有希望发展成为亲虾繁殖性能选育指标;水丝蚓在促进亲虾性腺发育方面效果较传统沙蚕饵料组合好,在改善亲虾产卵效果方面基本与沙蚕组合相当,可作为沙蚕替代饵料用于南美白对虾的亲虾强化培育和催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蛋白原 基因表达 促熟 南美白对虾 水丝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