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州擂鼓台秦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世松 杜平 陈新平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2,F002,共8页
擂鼓台墓地是荆州市一处较重要的秦汉墓地,1991年抢救性发掘了2座秦墓,出土了一批铜、陶、漆木器。根据出土器物推断墓葬时代为秦统一之后至西汉前期,这几座墓葬丰富了该地区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擂鼓台 秦墓 发掘 荆州
下载PDF
南京龙潭地区五通组孢子组合及其地质时代 被引量:18
2
作者 卢礼昌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3-199,共47页
南京龙潭地区五通组共产小孢子53属136种(含12新种),可划分4个孢子组合,即Aneurosporaasthenolabrata-Radiizonateslongtanensis(AL)组合,Retusotrile... 南京龙潭地区五通组共产小孢子53属136种(含12新种),可划分4个孢子组合,即Aneurosporaasthenolabrata-Radiizonateslongtanensis(AL)组合,Retusotriletes-Cymbosporites(RC)组合,Knoxisporites-Densosporites(KD)组合与Leiotriletescrassus-Laevigatosporitesvulgaris(CV)组合。详细分析某些已知种的垂直分布与组合对比表明:龙潭五通组除包含晚泥盆世沉积外,还包含部分早石炭世的沉积,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RC与KD组合之间,即擂鼓台段下一中部与中一上部之间较适合。此结论与相关的植物与鱼化石的时代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五通组 泥盆纪 石炭纪 南京龙潭
下载PDF
宝山大住圣窟刻经中的北方礼忏系统 被引量:7
3
作者 罗炤 《石窟寺研究》 2010年第1期161-179,共19页
东魏—隋朝时期的高僧灵裕在开皇九年开凿的安阳宝山大住圣窟外壁上雕刻一系列佛名和《略礼佛忏悔文》。这些刻经反映出一种与南朝众多礼忏文献不同的、在北朝两次灭佛和'末法'思想盛行背景下形成的北方礼忏系统。这一系统是在... 东魏—隋朝时期的高僧灵裕在开皇九年开凿的安阳宝山大住圣窟外壁上雕刻一系列佛名和《略礼佛忏悔文》。这些刻经反映出一种与南朝众多礼忏文献不同的、在北朝两次灭佛和'末法'思想盛行背景下形成的北方礼忏系统。这一系统是在改造《观药王药上菩萨经》的六种佛名并融合《决定毗尼经》的《忏悔文》之后产生的。本文对比了《观药王药上菩萨经》、大住圣窟和三阶教的《七阶佛名》相关佛名的同异,比较了灵裕与三阶教创始人信行在宗教身份、地位、学养、对待权贵的态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并且联系到开皇二十年三阶教被隋文帝禁断的史实,认为:三阶教的《七阶佛名》是沿袭大住圣窟的《略礼佛忏悔文》并稍加改动的产物。河北曲阳八会寺和北京房山石经山雷音洞的刻经,在礼忏方面与大住圣窟属于同一系统。龙门石窟擂鼓台中洞具有礼忏功能,是太平公主与神都太平寺僧众开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住圣窟 礼忏 灵裕 信行 三阶教 七阶佛名
原文传递
湖北省随县擂鼓台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
4
作者 靳锁锁 蒋臣 黄米莉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9期61-63,共3页
在擂鼓台地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从单元素异常可见,本区Au、Bi成矿潜力较大,Pb、Zn、Hg、Sn、Bi等元素可能局部富集;通过元素因子分析,划分出F1(Cu-Pb-Zn-Sn)、F2(Au-Ag)、F3(Mo-Bi)3组成矿元素组合;通过综合异常分析,划分出... 在擂鼓台地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从单元素异常可见,本区Au、Bi成矿潜力较大,Pb、Zn、Hg、Sn、Bi等元素可能局部富集;通过元素因子分析,划分出F1(Cu-Pb-Zn-Sn)、F2(Au-Ag)、F3(Mo-Bi)3组成矿元素组合;通过综合异常分析,划分出7个成矿有利区,为该区进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 桐柏造山带 擂鼓台地区 找矿预测
下载PDF
襄阳擂鼓台一号墓出土漆奁绘画装饰解读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瀚墨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83,共13页
湖北襄阳擂鼓台一号汉墓一号漆奁盖及底面内侧的漆画内容,自1978年出土以来学界解读较多。本文通过对比该漆画和被称作伍子胥铜镜镜背上的图画,并利用传世文献——尤其是《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所提供的吴越争霸、越国设计灭吴故事的... 湖北襄阳擂鼓台一号汉墓一号漆奁盖及底面内侧的漆画内容,自1978年出土以来学界解读较多。本文通过对比该漆画和被称作伍子胥铜镜镜背上的图画,并利用传世文献——尤其是《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所提供的吴越争霸、越国设计灭吴故事的某些细节,认为漆奁上以树分隔的七幅图画反映的正是以西施、郑旦为中心的美人计细节。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早期艺术史中文本与图像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二者之间不是简化了的本对图画的单向影响阐释关系,以西施和郑旦为核心的美人计故事的形成下限也因此被提前到西汉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擂鼓台一号汉墓 漆奁 绘画装饰 解读
原文传递
湖北谷城擂鼓台墓群M2发掘简报 被引量:3
6
作者 宋贵华 胡长春 +3 位作者 林戈 曾令斌(绘图) 鲜千(绘图) 田书其(绘图)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6,共12页
擂鼓台墓群位于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古乐寺村,2016年为配合基本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5座,本文主要报道M2发掘资料。M2出土器物共23件(套),其中5件带铭青铜器显... 擂鼓台墓群位于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古乐寺村,2016年为配合基本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5座,本文主要报道M2发掘资料。M2出土器物共23件(套),其中5件带铭青铜器显示该墓主人应为春秋早期邓国贵族。该墓的发掘为研究春秋早期邓国的历史、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擂鼓台墓群 邓国 春秋早期 青铜器 历史文化
原文传递
安徽新杭上泥盆统五通组孢子组合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雪 季兴开 +2 位作者 周易 杨江南 王德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在安徽省广德市新杭镇箭穿剖面五通组的8个层位中识别出孢子36属56种及部分未定种,并建立1个孢子组合,即Apiculiretusispora hunanensis-Cymbosporites chinensis(HC)组合。与中国华南、西藏以及西欧地区孢子组合的对比结果表明,HC组合... 在安徽省广德市新杭镇箭穿剖面五通组的8个层位中识别出孢子36属56种及部分未定种,并建立1个孢子组合,即Apiculiretusispora hunanensis-Cymbosporites chinensis(HC)组合。与中国华南、西藏以及西欧地区孢子组合的对比结果表明,HC组合的形成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法门期晚期,层位相当于五通组擂鼓台段除顶部之外的地层。HC组合的整体面貌与华南其他剖面的同期组合接近,但与中国西藏及西欧地区有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组合 法门期 五通组 擂鼓台段 安徽
下载PDF
龙门石窟擂鼓台中洞武周时期佛教书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灿辉 黄燕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7,共12页
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中洞又称"大万伍佛洞",唐代武周时期佛教书刻较为集中,可概分为题额与刻经两大类别,反映了武周时期高超的书刻水平,因长期被龙门石窟北朝题记书刻盛名所掩,故未受广泛重视。今基于书学之视域,从其形制及书... 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中洞又称"大万伍佛洞",唐代武周时期佛教书刻较为集中,可概分为题额与刻经两大类别,反映了武周时期高超的书刻水平,因长期被龙门石窟北朝题记书刻盛名所掩,故未受广泛重视。今基于书学之视域,从其形制及书体分类、书刻艺术、书写者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深入发掘其书法价值。据武周造字年代及使用规律,推定擂鼓台中洞题记书刻时间,应在695年至698年之间;另据书法风格及相关史料分析推测,擂鼓台中洞刻经与题额的书写者,分别为武周时期著名书家薛曜与殷仲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擂鼓台书刻 武则天 薛曜 殷仲容
原文传递
日本东大寺法华堂不空羂索观音像的中国图像来源探析——兼论中国早期不空羂索观音形象 被引量:1
9
作者 姚瑶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76-83,共8页
日本东大寺法华堂的不空羂索观音像(746年左右)是东亚现存最早的不空羂索观音图像,但其图像来源问题一直不甚明晰。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和图像的比照探讨了其中国图像来源。由考察结果可知,龙门石窟东山中武周时期及稍后的诸多八臂菩萨立... 日本东大寺法华堂的不空羂索观音像(746年左右)是东亚现存最早的不空羂索观音图像,但其图像来源问题一直不甚明晰。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和图像的比照探讨了其中国图像来源。由考察结果可知,龙门石窟东山中武周时期及稍后的诸多八臂菩萨立像应该是中国最初期的不空羂索观音形象,其时间早于法华堂像。由此推测,或许天平七年(735)玄昉返日时所带回的造像中便有这种形式的不空羂索观音像,而法华堂像可能便是以此作为造像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大寺 法华堂 不空羂索观音 唐代 密教 擂鼓台北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