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8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国际法的多样化、碎片化与有序化 被引量:83
1
作者 古祖雪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方面,国际立法活动日益活跃,法律规范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各种规范之间的冲突加剧,国际法的体系结构越来越碎片化。这种现象损害了国际法的权威性和可预见性,也给国际关系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有... 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方面,国际立法活动日益活跃,法律规范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各种规范之间的冲突加剧,国际法的体系结构越来越碎片化。这种现象损害了国际法的权威性和可预见性,也给国际关系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有必要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框架内,通过国际组织间的合作和国家间的协调来寻求解决规范冲突的办法,提高国际法的有序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国际立法 法律规范冲突 条约法公约
原文传递
论法之难行之源 被引量:67
2
作者 周旺生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3年第3期16-28,共13页
法之难行已是中国法律实际生活的显豁病症。二十年来产生数以百千万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但绝大多数难以实行。法之难行的病症不愈 ,法治国家建设和寄托于斯的其他事业 ,都将难能制胜或无以为继。为此需要探清法之难行的根源 ,以明救... 法之难行已是中国法律实际生活的显豁病症。二十年来产生数以百千万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但绝大多数难以实行。法之难行的病症不愈 ,法治国家建设和寄托于斯的其他事业 ,都将难能制胜或无以为继。为此需要探清法之难行的根源 ,以明救治之策。难行之根源出在立法、行政、司法、法学研究、历史传统等多方面。救治中国法之难行之症 ,需要察源下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施 立法 行政执法 司法弱化 法学 法律人 中国
原文传递
宅基地“三权分置”:从产权配置目标到立法实现 被引量:75
3
作者 宋志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6,共9页
研究目的:将中央文件、经济学界和实践探索中对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经济学表达转换为法学表达,为此项改革的立法“落实”提供支撑。研究方法:理论研究。研究结果: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目标是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在产权配置上意... 研究目的:将中央文件、经济学界和实践探索中对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经济学表达转换为法学表达,为此项改革的立法“落实”提供支撑。研究方法:理论研究。研究结果: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目标是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在产权配置上意欲通过“半流转、权利强”的宅基地流转方式实现,在经济学阐释和实践探索中以“转让一定年限宅基地使用权”为表达方式,经法学解构后应表达为“次级用益物权创设”;在法学表达上应将宅基地“三权分置”界定为农户在不退出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创设并让渡宅基地“子权利”的流转方式,具体包括农户出租宅基地和以权利派生方式让渡“次级宅基地使用权”两种途径;农户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权的形式完整性和名称在“三权分置”后仍维持不变,不适宜也不需要以“宅基地资格权”来命名“三权分置”后农户享有的剩余权利。研究结论:宅基地“三权分置”在立法上的权利结构和名称应表达为“农民集体享有宅基地所有权”“农户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社会主体享有宅基地租赁权或宅基地经营权(次级宅基地使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宅基地 三权分置 立法 产权
下载PDF
法律移植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6
4
作者 信春鹰 《北方法学》 2007年第3期5-13,共9页
近代以来,许多亚洲国家伴随着宗主国或占领国的殖民统治而进行了大量的法律移植;中国从晚清到民国政府,也对西方法律进行了大量的主动移植,使传统法律实现了现代意义的转变。历史表明,规则的稀缺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规则的强烈要求,使... 近代以来,许多亚洲国家伴随着宗主国或占领国的殖民统治而进行了大量的法律移植;中国从晚清到民国政府,也对西方法律进行了大量的主动移植,使传统法律实现了现代意义的转变。历史表明,规则的稀缺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规则的强烈要求,使得中国的法制建设必然首先是改变“无法可依”的状态。在需要通过立法创造某些制度以实现政策目标时,法律移植是最有效的手段,成为创造法律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方式。然而,移植规则的深层含义在于移植文化,也即规则和制度的移植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否则,法律移植很可能仅仅是立法者的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移植 立法成本 法律秩序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思路的探讨 被引量:53
5
作者 于善旭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74,共4页
势在必行的《体育法》修改工作,需要解决一些基本思路问题。首先,要把握体育基本法的性质定位,确立权利本位的立法宗旨,完善规范结构以增强实施效力;其次,要在调整和修改的各方面重点内容中,坚持和改善国家对体育的行政领导,加大社会体... 势在必行的《体育法》修改工作,需要解决一些基本思路问题。首先,要把握体育基本法的性质定位,确立权利本位的立法宗旨,完善规范结构以增强实施效力;其次,要在调整和修改的各方面重点内容中,坚持和改善国家对体育的行政领导,加大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立法力度,调整体育社团的职权定位,反映体育竞赛训练体制的改革成果,增加体育产业与市场经营的专章内容,健全体育纠纷的解决救济渠道;第三,要选择好《体育法》修改与出台的恰当时机,对我国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格局进行超前的思维和前瞻性把握;第四,要抓紧开展设立机构、调查研究、系统论证、联系配合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立法 修改 体育法学
下载PDF
现行刑法中的转化犯之立法检讨——兼论刑法规范的内部协调 被引量:42
6
作者 周少华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8-122,共15页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种犯罪之时或之后 ,由于特定事实因素的出现 ,使整个行为符合另一犯罪的构成 ,法律规定以后一犯罪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考察我国现行刑法中转化犯的立法例 ,不难发现其中至少有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立法例与...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种犯罪之时或之后 ,由于特定事实因素的出现 ,使整个行为符合另一犯罪的构成 ,法律规定以后一犯罪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考察我国现行刑法中转化犯的立法例 ,不难发现其中至少有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立法例与其转化罪条文之间存在协调性不够的技术性欠缺 ,二是还有部分立法例作为转化犯的理论根据不足。转化犯立法有其积极的意义 ,但是法定刑配置不协调 ,必然导致罪与刑的不均衡和实质上的不公正 ;部分立法例设置根据的不足 ,也给转化犯理论本身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立法 转化犯 规范协调 罪质转化
下载PDF
论“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思想及其实现 被引量:51
7
作者 黎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8,共7页
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刑法学发展的大趋势,它实际上是对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刑事政策发展演变过程的概括总结。我国刑事立法整体上已经体现了这一思想,但是,在具体的刑法适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就借鉴和发展“刑法的刑... 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刑法学发展的大趋势,它实际上是对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刑事政策发展演变过程的概括总结。我国刑事立法整体上已经体现了这一思想,但是,在具体的刑法适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就借鉴和发展“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思想而言,当务之急是总结和分析现代刑事政策学的研究成果,将其融会贯通到我们的刑法适用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刑事政策 刑事立法 刑法适用
原文传递
关于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治体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9
8
作者 莫纪宏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7,共16页
文本旨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发表的关于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结合我国学术界既往对国家生物安全以及相关法律和立法问题的研究成... 文本旨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发表的关于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结合我国学术界既往对国家生物安全以及相关法律和立法问题的研究成果,围绕正在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草案)》的各项规定,从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国家生物安全立法、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治体系的具体学术方案和政策建议。文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法治原则有效地贯彻到国家生物安全的各个适用领域,必须要将以人为本、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基本人权、保证技术风险可控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法治原则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从理论和价值体系、法律规范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三个角度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治体系、统筹国家生物安全领域的各项法治工作,以促进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和活动的法治化,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生态安全 国家安全 生物安全法 生物安全立法 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生物安全法治体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下载PDF
立法与改革:以法律修改为重心的考察 被引量:37
9
作者 付子堂 胡夏枫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62,共16页
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从"创法时代"迈向"修法时代"。1978—1993年,是中国改革启动及社会开始转折的艰难阶段,立法工作的重心放在对"政治屋顶"的修缮甚至重构上。1993—1998年,立法理念总体上注重与改革发... 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从"创法时代"迈向"修法时代"。1978—1993年,是中国改革启动及社会开始转折的艰难阶段,立法工作的重心放在对"政治屋顶"的修缮甚至重构上。1993—1998年,立法理念总体上注重与改革发展的决策相结合,市场经济法治化初现端倪。1998—2008年,法律创制步伐放缓,法律修改力度加大,市场经济法治化全面铺开。2008—2014年,立法进入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梳理与总结1978—2014年改革进程中法律修改的基本经验,分析立法工作重心逐步向法律修改转移的特点,有助于准确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立法与改革关系的规律,更好地观察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法律修改 法律体系 立法与改革
原文传递
犯罪二次性违法特征的理论与实践再探讨 被引量:36
10
作者 江奥立 杨兴培 《江汉学术》 2016年第5期37-48,共12页
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已初具其型,但我们还有必要对这一理论中前置性法与刑法之间如何契合、在何种程度上进行衔接等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和释解。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事实上是刑法"二次性"规范属性进一步延伸和分解的结果,把... 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已初具其型,但我们还有必要对这一理论中前置性法与刑法之间如何契合、在何种程度上进行衔接等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和释解。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事实上是刑法"二次性"规范属性进一步延伸和分解的结果,把握刑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是深化谦抑理念的关键。应受刑罚处罚性的价值在于强调刑法的保障性,这就意味着刑罚的设置需要考量前置性法的适用情况。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以"前置性法——刑法"的递进模式开展自己的叙述,时刻把刑法的启用看作是充分考量前置性法以后做出的选择,可见这一理论是建构在"实证"而非"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具有方法论上的科学性。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以法律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建构"前置性法——刑法"的递进模式进行思考,其中带来的最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强调对"法环境"的考察与解析。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主要是基于自由刑法的立场,始终从法体系的角度把握刑法是保障法、具有第二次性违法的规范属性,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性违法 前置性法 刑法 制裁性规则群 刑事司法 刑事立法
下载PDF
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路径探析——以江苏省经验为研究样本 被引量:36
11
作者 钱玉文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8-152,共15页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以优化营商环境,而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必将能纾困民营经济。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多项创新举措缺乏法律支撑、基层政府法治化程度有待提高、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日趋严重、...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以优化营商环境,而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必将能纾困民营经济。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多项创新举措缺乏法律支撑、基层政府法治化程度有待提高、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日趋严重、实现司法公正尚需努力等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政策体系、创新企业信贷融资的方式、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江苏营商环境建设的经验。文章结合江苏和发达国家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经验,提出建设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路径及对策:完善立法,在顶层设计上提供制度保障;规范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和诚信政府;公正司法,提高法院审判能力助推营商环境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化 营商环境 立法 执法 司法
原文传递
论《民法总则》中习惯的司法适用 被引量:37
12
作者 彭诚信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4,共11页
《民法总则》第10条承认了习惯的法源地位,这里的"习惯"应定位为习惯法,而非事实上习惯。习惯法有其具体的适用条件,即法律规定存在真正漏洞、待调整事项存在习惯法规则、习惯法规则不违背公序良俗原则和制定法。习惯司法适... 《民法总则》第10条承认了习惯的法源地位,这里的"习惯"应定位为习惯法,而非事实上习惯。习惯法有其具体的适用条件,即法律规定存在真正漏洞、待调整事项存在习惯法规则、习惯法规则不违背公序良俗原则和制定法。习惯司法适用的逻辑终点是法院在个案中确认习惯法规则,经个案积累形成习惯法,最终还可能引发习惯立法。习惯立法意味着习惯法法源地位的消失。《民法总则》生效后,我国应沿着事实上习惯——个案中的习惯法规则——习惯法——习惯立法的进路,通过习惯的司法适用发现习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事实上习惯 习惯法 习惯立法
原文传递
新中国教育立法70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4
13
作者 湛中乐 靳澜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法制经历了初创、停滞、恢复与繁荣的发展过程。在70年教育立法的沉浮变迁之中,政策法律化、法律体系化以及权利中心化共同构成教育立法演进的三大推动因素,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法制建设的主要经验,形成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法制经历了初创、停滞、恢复与繁荣的发展过程。在70年教育立法的沉浮变迁之中,政策法律化、法律体系化以及权利中心化共同构成教育立法演进的三大推动因素,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法制建设的主要经验,形成了诸多重要的理论共识。但是,距离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中国教育立法尚有一定差距:教育政策向教育法律转化的限度尚待进一步厘清,部分领域还存在法律规范缺位的现象,教育法律规范体系内部的协调性较弱,许多规范呈现出国家权力的高强度影响。为此,在立法技术上,应当厘清教育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增强教育立法的可操作性;在立法布局上,应当建立健全教育法规范体系,提高教育立法的质量;在立法内容上,应当强化程序性规定,尤其是权利救济制度,体现权益保护的目的;在立法方式上,应当坚持立废改释并举,提升教育立法的活力:以期真正建成内容科学、配套完备、程序严密、运行有效的教育立法体系,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 教育立法 教育法治 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网约车地方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张效羽 《行政与法》 2016年第10期87-93,共7页
虽然《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就网约车监管问题赋予了地方政府较大的权力,但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行使立法权。依据我国《立法法》《行政许可法》和《价格法》,地方政府既不应对网约车运价实行政府指导价,也不应对网约车车辆... 虽然《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就网约车监管问题赋予了地方政府较大的权力,但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行使立法权。依据我国《立法法》《行政许可法》和《价格法》,地方政府既不应对网约车运价实行政府指导价,也不应对网约车车辆准入新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同时,对网约车牌照实行数量管制,也不符合《行政许可法》和《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车 价格法 互联网+ 地方立法 行政许可法
下载PDF
儒家道德法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27
15
作者 崔永东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道德法”是泛道德主义观念影响法律领域的一种表现。儒家的法律思想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法思想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在立法方面 ,主张把道德的法律化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 ;在司法方面 ,主张把“中庸”与“慎刑”作为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 ... “道德法”是泛道德主义观念影响法律领域的一种表现。儒家的法律思想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法思想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在立法方面 ,主张把道德的法律化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 ;在司法方面 ,主张把“中庸”与“慎刑”作为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 ;在治国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德法 立法 司法 治国方略 法律思想
全文增补中
经济法的立法统合:需要与可能 被引量:35
16
作者 张守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70,共9页
国家力推的法治体系建设离不开立法统合,统合立法与分散立法存在相容性。从法制变迁、功能实现和学术积累的维度看,经济法的立法统合有其必要性。基于立法形式、立法内容和立法时机方面的不同取舍,经济法的统合立法具有多种可能性。把... 国家力推的法治体系建设离不开立法统合,统合立法与分散立法存在相容性。从法制变迁、功能实现和学术积累的维度看,经济法的立法统合有其必要性。基于立法形式、立法内容和立法时机方面的不同取舍,经济法的统合立法具有多种可能性。把握上述必要性和可能性需要历史素养和系统眼光,只有通过立法统合不断提升经济法的立法质量,才能为整体的经济法治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立法统合 分散立法
下载PDF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原则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景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4-79,共6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尤显重要 ,对此人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在制度构建过程中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基本方针和保障人权 ,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 ;对公民实行普遍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 市场经济条件下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尤显重要 ,对此人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在制度构建过程中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基本方针和保障人权 ,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 ;对公民实行普遍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 立法原则 社会保障基本法 宪法 人权 公平 效率
下载PDF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困境与求索——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视角 被引量:33
18
作者 曹胜亮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30,共11页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首先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依法治国理论经历了孕育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现已日趋完善。依法治国方略自实施以来,虽然成绩令人瞩目,但由于存在历史传统因素、保护主义的困境、立法质量不高、...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首先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依法治国理论经历了孕育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现已日趋完善。依法治国方略自实施以来,虽然成绩令人瞩目,但由于存在历史传统因素、保护主义的困境、立法质量不高、法律实施环境不佳等这些阻力的困扰,大功尚未告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突破当前法治困境,亟需进行法治观念的革命,完善立法体制,改善法律实施环境,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建立高素质的执法队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国家治理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原文传递
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及其实现之道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琼雯 《行政与法》 2008年第6期115-117,共3页
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是衡量地方立法质量的主要标志。"有特色"的地方立法就是在不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前提下,能充分体现地方的个性、差异性和特殊性,从而反映地方需求,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当前,地方立法存在着无特... 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是衡量地方立法质量的主要标志。"有特色"的地方立法就是在不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前提下,能充分体现地方的个性、差异性和特殊性,从而反映地方需求,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当前,地方立法存在着无特色或特色不够鲜明等诸多问题,而要实现地方立法,反映地方特色,必须更新立法理念,将立法的民主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特色 民主立法 科学立法
下载PDF
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及主体 被引量:24
20
作者 吴丙新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6-91,共6页
在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上 ,学术界存在主观说、客观说与折衷说的论争 ,本文通过对其主要观点的述评 ,从法律文本与立法原意的关系 ,客观说与罪刑法定的关系 ,刑法的安全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利益比较三方面论证了客观说的合理性 ,同时也对传... 在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上 ,学术界存在主观说、客观说与折衷说的论争 ,本文通过对其主要观点的述评 ,从法律文本与立法原意的关系 ,客观说与罪刑法定的关系 ,刑法的安全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利益比较三方面论证了客观说的合理性 ,同时也对传统的客观说进行了修正。关于刑法解释的主体 ,本文从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入手 ,结合现代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 ,指出刑法解释的主体仅限于可作出规范性解释的最高人民法院和作出个案解释的各级审判委员会和法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解释 法律文本 立法愿意 罪刑法定 主体 法官 绝对权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