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老子哲学中的“自然” 被引量:30
1
作者 罗安宪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6-43,共8页
"自然"是老子哲学的重要观念。"自然"的本义是"自己而然"、无有外力强迫,亦即自生、自化、自成,自本自根。"自然"是一共有概念,是人与物相共的;"无为"是人类所独有的概念,是抵达&qu... "自然"是老子哲学的重要观念。"自然"的本义是"自己而然"、无有外力强迫,亦即自生、自化、自成,自本自根。"自然"是一共有概念,是人与物相共的;"无为"是人类所独有的概念,是抵达"自然"、恢复"自然"之简便途径。在老子哲学中,"自然"是从属于"道"的,"无为"是从属于"自然"的。"道"是第一层次的,"自然"是第二层次的,"无为"是第三层次的。老子要人通过"无为"而达到"自然",通过"自然"而接近道。由"自然"以明道,因"自然"以循道,明"自然"以守道,这就是老子的思想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自然 无为
原文传递
汉语词缀形成的历史考察——以“老”、“阿”、“子”、“儿”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作飞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0-56,共7页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阿"、"子"、"儿"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阿"、"子"、"儿"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都经历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形成后的词缀具有位置固定、标记词性、结构紧密、语音弱化、呈封闭式发展等特征;并在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大量新词的产生作出了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缀 历史演变
下载PDF
从"欲"到"德"——中国人性论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沂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5,共6页
中国早期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欲"到"德",或者说从人的本能到人的本质的过程。孔子以前, "性"就是欲望、本能。当时的人性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以"德"御"性"和以"气&qu... 中国早期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欲"到"德",或者说从人的本能到人的本质的过程。孔子以前, "性"就是欲望、本能。当时的人性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以"德"御"性"和以"气"释"性"。老子和早期孔子开 始将"德"作为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晚年孔子则进一步以"德"为"性",从而完成了对传统人性论的根本转化。这 实为义理之性之渊源、性善说之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老子 孔子
下载PDF
老子道论的现代分疏与解读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文英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20,共7页
老子的道论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其内在结构包括立道、遵道和修道三个层次。道概念分别有本原义、本体义、规律义、原则义、方法义和境界义,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老子道论虽受历史条件限制,但至令仍是现代哲学与现代人的十分重要的智慧... 老子的道论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其内在结构包括立道、遵道和修道三个层次。道概念分别有本原义、本体义、规律义、原则义、方法义和境界义,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老子道论虽受历史条件限制,但至令仍是现代哲学与现代人的十分重要的智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本原义 本体义 规律义 原则义 方法义 道论 '遵道' '修道' 结构 '立道' 境界义
下载PDF
从历时平面看汉语词缀演化的一般规律——以“老”、“子”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郭作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1-125,共5页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子"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都经过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形成后...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子"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都经过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形成后的词缀位具有置固定、标记词性、结构紧密、语音弱化、呈封闭式发展等特征,并在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大量新词的产生作出了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缀 历史演变
下载PDF
“太一生水”的神话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萧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24,共7页
湖北葛店出土楚简出现“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图式。“太一生水”不是战国中后期突然冒出来的奇思怪想,《老子》等为它准备了充足的思想或文化的材料。它是有神话或民间本体文化之背景或“基础”的。“太一”相当于道或太极,它的母型是... 湖北葛店出土楚简出现“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图式。“太一生水”不是战国中后期突然冒出来的奇思怪想,《老子》等为它准备了充足的思想或文化的材料。它是有神话或民间本体文化之背景或“基础”的。“太一”相当于道或太极,它的母型是“混沌”、太阳或北极星。作为“天地母”,它是“生”水并通过水生成天地万物。这又以“水生万物”的“水源论”宇宙观为基础。而太阳、太一或天帝,都有控制、衍生雨或水的功能,这也是“太一生水”的另种表达或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太一生水 神话学 老子
下载PDF
试论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 被引量:6
7
作者 蒋重跃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3-80,共8页
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老子否定周代主流历史观中的宗教和道德因素,为历史理性的独立发展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庄子发展了"性情"和"命"的观念,扩大了历史理性的领域,但却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韩非把... 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老子否定周代主流历史观中的宗教和道德因素,为历史理性的独立发展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庄子发展了"性情"和"命"的观念,扩大了历史理性的领域,但却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韩非把人的欲望看作社会的基本内容,在理论上消解了历史的内在矛盾,使纯粹历史理性的历史观得以形成。两家历史观的异同与各自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可以得到道论上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法家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历史理性 道论
下载PDF
论孔子对老子德育思想的借鉴--基于《论语》与《道德经》的解读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文全 冯碧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97,共4页
儒家学说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的主流,与孔子对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弘扬是分不开的。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依据发现,孔子在儒家德育思想方面的诸多主张借鉴与弘扬了老子的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思想。他们在求... 儒家学说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的主流,与孔子对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弘扬是分不开的。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依据发现,孔子在儒家德育思想方面的诸多主张借鉴与弘扬了老子的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思想。他们在求真务实、力戒空谈,待人处事不偏不倚、立定中道,为人仁慈谦卑,道德教育重在行"不言之教",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的观点等方面多有共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老子 道德哲学 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道家管理心理思想概要 被引量:8
9
作者 范庭卫 朱永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在对道家著作中关于治国论述的梳理基础上,提出道家管理心理思想的6个主要方面:“无为”的管理原则,辩证的管理谋略,清虚自守的领导品质,注重知人的人力资源论,善用众智的决策思想,把握时机的时间管理意识。 》
关键词 《老子》 管理心理 道家
下载PDF
空间治理之“道”:源自老子哲学的启示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军林 陈锦富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6,48,共6页
按照国家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要求,作为"空间治理"政策工具的城市规划也纳入到了治理现代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中。通过分析主流城市规划的历史嬗变,认为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门解决城市... 按照国家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要求,作为"空间治理"政策工具的城市规划也纳入到了治理现代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中。通过分析主流城市规划的历史嬗变,认为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门解决城市问题的学问,必然从属于"问题导向",且整体上具有"城市问题—孕育新理论—产生新问题"循环的特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规划也被带入了"问题导向"发展的循环圈中。本文引入老子哲学,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人性论方面构建了一个整体性的理论框架,为规划转型提供了本土哲学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空间治理 老子 道法自然
下载PDF
老子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德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道法自然"就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自行运动,不需要外界力量的强制,亦即自发和谐、协调。在老子、道家看来,"道"支配着宇宙,即"道"支配着天地、神灵以及人类社会和人的心灵;而"道"内部含有阴阳... "道法自然"就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自行运动,不需要外界力量的强制,亦即自发和谐、协调。在老子、道家看来,"道"支配着宇宙,即"道"支配着天地、神灵以及人类社会和人的心灵;而"道"内部含有阴阳,阴阳的和谐统一构成宇宙、社会的"一"。"一"就是统一和和谐;阴阳失衡,"一"的平衡就受到了破坏,自然和社会就会出现灾难,因此,"道法自然"、和谐顺性是宇宙发展的规律。"冲气以为和"是老子和谐哲学思想的基本思路;"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和谐思想的重要价值追求。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和谐思想,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和谐思想 道法自然 冲气以为和 无为而无不为
下载PDF
老子的和谐思想初探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32,共3页
在《老子》文本里 ,老子对和谐精神有着深刻的体悟。这体现在老子对万物的生成发展、人生的修身立命、社会的安定公正以及失去和争取“和谐”等问题的思考上 ,尤其是在“道法自然”思想里 ,这一精神蕴涵最为深刻。
关键词 老子 道法自然 和谐思想 哲学
下载PDF
老子人本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云刚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老子思想是哲学思想,也是管理思想。老子的管理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人本化特征,包 含关于人的地位、使用、激励、组织、培育、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老子的人本管理思想既有合理 性,也有局限性。老子人本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是其对现代管理... 老子思想是哲学思想,也是管理思想。老子的管理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人本化特征,包 含关于人的地位、使用、激励、组织、培育、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老子的人本管理思想既有合理 性,也有局限性。老子人本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是其对现代管理所具有的借鉴意义。老子的人本 管理思想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对于我国社会组织实施人本化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人本管理 现代意义
下载PDF
超越与和谐——老子玄同论解读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以楷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0-13,共4页
老子五千言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道论 ,另一部分是论述如何消除异化 ,超越现实 ,寻求和谐 ,这就是玄同论。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超越和寻求三个方面的和谐 :( 1 )超越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 ,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 2 )超越世俗的价值观 ... 老子五千言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道论 ,另一部分是论述如何消除异化 ,超越现实 ,寻求和谐 ,这就是玄同论。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超越和寻求三个方面的和谐 :( 1 )超越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 ,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 2 )超越世俗的价值观 ,寻求人自身的和谐 ;( 3)超越世俗的有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老子 超越 和谐 玄同论 价值观 自然 社会政治制度
下载PDF
从出土材料再论《文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6
15
作者 宁镇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56,共6页
本文利用新出土的文献材料,从引《老》、用《老》的角度,论证古本《文子》当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可以用“两次抄袭”的模型来解释。一方面是《文子》在引《老》、用《老》,另一方面《老子》本文... 本文利用新出土的文献材料,从引《老》、用《老》的角度,论证古本《文子》当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可以用“两次抄袭”的模型来解释。一方面是《文子》在引《老》、用《老》,另一方面《老子》本文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因为《文子》的影响而发生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子》 出土文献材料 《淮南子》 成书时间 引文 《老子》 考证
下载PDF
《老子》第三十六章新研 被引量:8
16
作者 曹峰 裴健智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6期17-27,共11页
《老子》第36章是集合两组谚语构成的,老子自身的话其实只有"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一句。这些谚语的原意与权谋论相关,战国秦汉之际结合时代需求将《老子》第36章朝权谋论方向作出解释与发明,实际上沿用的是谚语本意。辨证观... 《老子》第36章是集合两组谚语构成的,老子自身的话其实只有"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一句。这些谚语的原意与权谋论相关,战国秦汉之际结合时代需求将《老子》第36章朝权谋论方向作出解释与发明,实际上沿用的是谚语本意。辨证观念和反向思维虽然是第36章的思想基础之一,但非论述的重点,将此视为第36章主旨是错误的。上段谚语的引用旨在说明通过"微明"可以导致积极的结果,下段谚语的引用旨在说明通过"微明"可以避免消极的结果,这些都是"柔弱"胜于"刚强"的体现。《文子·微明》的出现,说明老子"微明"的观念在后世得到了更大的推广和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第36章 谚语 微明 柔弱 刚强 文子
下载PDF
论老庄生态智慧与生态旅游价值取向 被引量:5
17
作者 詹向红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0-63,共4页
老庄哲学中丰富的生态智慧和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与生态旅游所强调的保护资源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价值取向有众多契合之处。其古朴智慧的现代转换对于解决今天生态旅游发展的诸问题有着重要启迪意义。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生态智慧 生态旅游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老子》韵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雍长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8-59,共12页
本文分三大部分:一、依王力古韵三十部,将《老子》各章所有入韵之字表而谱之;二、自用韵之部居、韵在句中之位置、韵在章中之位置、用韵之数量、用韵比配之形式等角度,归纳出《老子》用韵40例;三、古今诸家对《老子》韵读之研究,... 本文分三大部分:一、依王力古韵三十部,将《老子》各章所有入韵之字表而谱之;二、自用韵之部居、韵在句中之位置、韵在章中之位置、用韵之数量、用韵比配之形式等角度,归纳出《老子》用韵40例;三、古今诸家对《老子》韵读之研究,多有失误所在。究其失误之由,则主要在于对《老子》韵例之特殊性及《老子》以古谐声入韵之特殊性认识不足。特略考数例,以明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韵读 韵例 通韵 合韵 古谐声 哲理诗集 用韵 语言风格
下载PDF
评点老子与严复对立宪的检视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天根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123-130,共8页
There have been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Yen Fuh’s translations. However, Yen Fuh’s evaluation of the Taoist classics, for all its social and academic value, has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Actual... There have been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Yen Fuh’s translations. However, Yen Fuh’s evaluation of the Taoist classics, for all its social and academic value, has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Actually Yen Fuh’s evaluation of the Taoist classics is a dialogue between him and Kang Youwei. On the other hand Yen Fuh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1904-1905 war between Japan and Russia. He regarded the war as the triumph of the Japanes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over the Russian autocratic monarchy. Yen Fuh thought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Japan and he began to deliver his idea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by means of combining Lao Zi’s Taoism with Herbert Spencer’s sociology. In this aspect Yen Fuh is typical of the modern Chinese scholars who have tried to interpret the Western democ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老子 宪政
下载PDF
老子不是老聃而是老阳 被引量:4
20
作者 喻几凡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8,共6页
尽管长期以来大多数人都认为老聃就是老子,有人认为与李耳是同一个人,也有人认为不是,但事实上却存在颇多疑问。其实,如果对司马迁的记载和各种古代文献中的引述详加辨析,我们便可以发现,老子并不是老聃,而是老阳,很可能只是因为字形相... 尽管长期以来大多数人都认为老聃就是老子,有人认为与李耳是同一个人,也有人认为不是,但事实上却存在颇多疑问。其实,如果对司马迁的记载和各种古代文献中的引述详加辨析,我们便可以发现,老子并不是老聃,而是老阳,很可能只是因为字形相混而传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老聃 伯阳甫 老阳子 考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