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致性制度变迁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及地区差异研究 被引量:135
1
作者 丰雷 蒋妍 叶剑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8,57,共16页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应用1999—2010年5次17省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及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应用1999—2010年5次17省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及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地理条件、人均GDP、非农产业比例等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变量是显著影响因素;同时,中央"不得调地"的正式规则进一步决定了中国农地调整制度的演进方向,特别是中央正式规则的渐进性实施特征是导致不同地区出现"千差万别"的土地调整制度的重要原因。进行土地确权(如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等)有助于减少土地调整,增进地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调整 地权稳定性 土地证书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土地产权安全对土地投资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46
2
作者 吉登艳 马贤磊 石晓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61,共10页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土地产权安全对土地投资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但是已有研究特别是经验研究未能对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形成一致认识。本文采用归纳与比较分析方法对产权安全影响土地投资的理论机制及经验证据进行...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土地产权安全对土地投资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但是已有研究特别是经验研究未能对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形成一致认识。本文采用归纳与比较分析方法对产权安全影响土地投资的理论机制及经验证据进行梳理与总结,剖析造成经验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产权安全的界定及衡量指标的差异、土地投资类型的不同,以及研究方法和数据方面的缺陷均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已有研究之间获得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谨慎对待已有关于土地产权安全与土地投资间关系的研究结论,未来学术界应该从产权安全的定义和指标构建、投资类型的选取、研究模型与方法、数据选取等方面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产权安全 土地投资 影响机制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地权安全性的三个维度及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胡新艳 王梦婷 洪炜杰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7,共14页
本文从法律、事实及认知维度解读地权安全性概念,验证分析地权安全性三个维度及其交互项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律、认知维度的地权安全性显著促进农地流转,而事实维度的地权不安全对农地流转表现出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三个维度... 本文从法律、事实及认知维度解读地权安全性概念,验证分析地权安全性三个维度及其交互项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律、认知维度的地权安全性显著促进农地流转,而事实维度的地权不安全对农地流转表现出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三个维度的交互作用表明:事实维度的地权不安全会减弱法律赋权对农地流转的正向影响;法律维度与认知维度的地权安全性在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时互为前提,缺一不可;认知维度的地权安全性可以消除事实维度地权不安全对农户农地流转带来的负向影响。由此指出,"以确权促流转"的政策目标实现,不能仅依赖于农地确权政策的实施,还需要逐渐构建起法定地权制度、实际制度执行及其制度认知之间具有一致稳定性的配套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权安全性 农地确权 农地调整 地权认知 农地流转
原文传递
土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影响综述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博 王瑞梅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920,共12页
在缺乏外部激励和经济补偿的情况下,稳定的土地产权是农户保护耕地质量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为找寻相关研究的一般性结论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本文采用归纳总结法和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完整脉... 在缺乏外部激励和经济补偿的情况下,稳定的土地产权是农户保护耕地质量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为找寻相关研究的一般性结论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本文采用归纳总结法和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完整脉络,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产权稳定性的内涵和外延随各国产权实践和土地市场发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中国"三权分置"下既包含非自愿的土地调整,也包含自愿的权利调整;(2)根据影响机理分析可知,信贷供给、技术或服务约束是制约土地产权在实际中发挥耕地质量保护效应的潜在调节因素;(3)82.5%的样本文献支持稳定的土地产权能促进农户保护耕地质量的结论,但当土地产权涉及农户的租赁行为时,可能出现反向或不显著关系;(4)关键自变量个数、研究区域差异导致研究结果不能收敛。基于现有研究进展,未来的研究需注重特殊性研究,中国情境下需结合农艺实践拓展不同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研究、探索承包权和经营权流转所产生的地权稳定问题及其耕地质量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环境 土地产权稳定性 综述 耕地质量保护 承包权稳定 经营权稳定
原文传递
土地确权与农村劳动力迁移——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6
5
作者 史常亮 张益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659,共13页
关于土地确权会促进还是抑制农村劳动力迁移,现有研究尚无定论。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将土地确权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分解为失地风险降低效应和土地投资激励效应,利用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宏观视角对二... 关于土地确权会促进还是抑制农村劳动力迁移,现有研究尚无定论。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将土地确权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分解为失地风险降低效应和土地投资激励效应,利用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宏观视角对二者关系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引入面板门槛模型探讨该影响效果在不同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水平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中国土地确权主要发挥了失地风险降低效应,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外迁移,尤其是对常年外出和省外迁移的促进效应更大。(2)土地确权对劳动力迁移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和南方地区较强,而在中、西部和北方地区则不显著。(3)土地确权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存在以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门槛效应,当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水平较低时,确权对劳动力迁移无显著影响;只有当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门槛值后,确权才会对劳动力迁移起到显著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要以确权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迁移,除了明晰产权以外,还须同步推进土地流转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确权 土地产权安全 农村劳动力迁移 土地流转市场 门槛效应 调节效应 中国
原文传递
流转土地经营权稳定性评价——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角 被引量:16
6
作者 薛建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70,共8页
流转土地经营权稳定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理论分析,从法律产权、事实产权和感知产权3个层面,构建了流转土地经营权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国东、中、西部4个县(市、区)25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35个流转地块和10.8... 流转土地经营权稳定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理论分析,从法律产权、事实产权和感知产权3个层面,构建了流转土地经营权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国东、中、西部4个县(市、区)25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35个流转地块和10.8万亩流转土地的调研数据,对流转土地经营权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流转土地经营权总体稳定,达到绝对稳定值的75.12%;分层面看,感知层面流转土地经营权稳定程度最高,法律层面权利保障程度次之,事实产权层面控制程度相对弱,分别达到绝对稳定值的81%、74.25%和69.83%。为进一步提高流转土地经营权稳定性,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从强化法律保护、提升权利控制水平和增强权利感知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土地流转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下载PDF
地权稳定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缓解途径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魏 王小华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29,共15页
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劳动力动态调查,整理得到4075份已脱贫农户的两期面板数据,利用DID以及PSM-DID方法对地权稳定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地权稳定能够显著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状况,但从变化趋势来看,这种影响... 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劳动力动态调查,整理得到4075份已脱贫农户的两期面板数据,利用DID以及PSM-DID方法对地权稳定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地权稳定能够显著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状况,但从变化趋势来看,这种影响效应会逐渐变小。进一步分析地权稳定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发现,农户的农业机械投资和劳动力非农就业是地权稳定促进农户多维减贫的重要路径,而土地信贷抵押功能的欠缺和农地流转租金成本的提高,却阻碍了信贷配置、土地流转成为地权稳定促进农户多维减贫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权稳定 多维贫困 多维相对贫困 农业投资 非农就业
原文传递
农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耕地抛荒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淋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6-175,共10页
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是减少农户耕地抛荒的有力举措,然而相关的实证研究目前依然相对匮乏。文章基于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2017年和2019年两期面板数据,以新一轮农地确权为例,利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农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耕地... 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是减少农户耕地抛荒的有力举措,然而相关的实证研究目前依然相对匮乏。文章基于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2017年和2019年两期面板数据,以新一轮农地确权为例,利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农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耕地抛荒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耕地抛荒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有助于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已完成新一轮农地确权农户的耕地抛荒概率要比未完成确权农户低3%左右。②农地产权稳定性主要通过促进农地转出和增加长期投资对农户耕地抛荒行为施加影响。农地转出使得耕地得到重新利用,减少不必要的闲置,而长期投资将增加土壤肥力,减少边际耕地的抛荒。③在考虑新一轮农地确权前的农地产权稳定性之后,新一轮农地确权主要对先前没有土地承包合同或土地产权证书的农户有积极影响,而对有土地承包合同或土地产权证书的农户甚至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④为精准识别新一轮农地确权的政策效应,既需要区分农地确权时间,也需要考虑以往农地产权稳定性。如果不区分农地确权时间,新一轮农地确权的作用就可能会被高估;如果不考虑过往农地产权的稳定性,新一轮农地确权的作用也就可能会被低估。基于以上结论,建议未来推动农地产权改革应从产权界定向产权实施转变,建立“承包合同+产权证书”的双保障制度体系,同时防范因农地产权稳定性过强而可能引发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稳定性 农地确权 固定效应模型 耕地抛荒 耕地保护
下载PDF
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贤磊 曲福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0,共7页
研究目的:检验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及农户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间的联立性。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租入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存在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 研究目的:检验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及农户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间的联立性。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租入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存在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能够显著激励农户租入土地的积极性;(2)农户租出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对土地租出决策具有微弱的激励作用。研究结论: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不安全性成为制约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重要产权因素,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放大了农地产权不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产权绩效 新农地制度 土地产权安全性 土地租赁市场
下载PDF
大规模土地确权:非洲的失败与亚洲的成功 被引量:8
10
作者 丰雷 郑文博 胡依洁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7,共14页
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库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归纳大规模土地确权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目前全球仍有约一半的发展中国家缺乏正规的地权制度,已实施确权的发展中国家颁证率大多低于50%。失败教训表现为,传统习... 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库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归纳大规模土地确权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目前全球仍有约一半的发展中国家缺乏正规的地权制度,已实施确权的发展中国家颁证率大多低于50%。失败教训表现为,传统习俗地权制度的冲突、农民认知及支持不足、确权分配不公导致确权需求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实施执行不力、配套制度建设未跟上造成确权有效供给缺乏。成功经验表现为,国家能力建设和充分的前期准备是关键,地方政府的有力执行和顺势调整是保障,广大农民确权认知的加强和支持是基石。制定更为清晰合理的确权目标,采用更加适应当地情况的多样化确权方式,做好法律和组织建设等前期工作,探索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和农地信贷市场建设,有利于我国确权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土地确权 确权登记颁证 产权正规化 地权稳定性 国家治理
原文传递
地权稳定性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长期影响——来自雷州半岛的新证据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俪娜 罗必良 +1 位作者 胡新艳 张同龙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95,共18页
地权稳定性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受到学界关注,但是,已有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广东省雷州市祖宗地现象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土地调整频次低和地块持有期... 地权稳定性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受到学界关注,但是,已有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广东省雷州市祖宗地现象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土地调整频次低和地块持有期限长为特征的祖宗地,相较于普遍的家庭承包地,所引致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更高,且该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这意味着,祖宗地现象为稳定地权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典命题提供了新证据。基于此,在现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加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对保持和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非农就业 农村劳动力 祖宗地
原文传递
村庄环境、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基于全国百村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涛 卓云霞 王洁晶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146,共6页
农地流转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农地流转对村庄环境和非农就业的影响仍缺乏精细化考察。基于2014—2015年我国13个省份的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村庄环境对农地流转具有... 农地流转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农地流转对村庄环境和非农就业的影响仍缺乏精细化考察。基于2014—2015年我国13个省份的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村庄环境对农地流转具有多重影响。经济发达的村庄不仅农地流转更活跃,且更容易吸引外来农业投资;制度化的确权颁证能够促进农地流转,现实中的土地频繁调整虽会抑制农地转入,却促进了农地转出。(2)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影响的路径和强度因就业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自雇型和远距离外出务工的效应强于受雇型和就地就近非农化;外出务工者对老家的汇款显著促进了农地转出,但对农地转入并无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村庄环境 非农就业 地权稳定性 农户调查
下载PDF
土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常熟市、奉贤区、江都市和阜南县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倩 钟太洋 +1 位作者 金晓斌 周寅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3-180,共8页
分析土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的常熟市、奉贤区、江都市和阜南县为例,利用807份农户调查问卷,选取区域差异、农户家庭区位、户主基本状况、农户家庭特征、土地资源禀赋、土地产权稳定性等因... 分析土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的常熟市、奉贤区、江都市和阜南县为例,利用807份农户调查问卷,选取区域差异、农户家庭区位、户主基本状况、农户家庭特征、土地资源禀赋、土地产权稳定性等因素,采用二元Logit模型,构建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模型。结果表明:1)地区、户主年龄、土地经营面积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显著;2)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随经济发展水平递增,经济相对发达的奉贤区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阜南县的5.5倍;3)户主年龄增加会减小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年龄每增加1岁,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率减少3.1%;4)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随农户土地经营面积的增大而减小,经营面积每增加1hm2,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率减少68.7%;5)土地产权稳定性对土地利用变化有一定影响,土地产权越不稳定,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稳定性 土地利用变化 农户 LOGIT模型
原文传递
农村土地制度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留豹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0-121,共2页
农村土地不具备社会保障功能,但农村土地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不仅如此,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土地和农地制度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 农村土地不具备社会保障功能,但农村土地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不仅如此,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土地和农地制度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我国农村特定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社会保障 关系分析
下载PDF
地权稳定是否促进农村地区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提升?
15
作者 蒋银娟 马朵 李智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5-70,共16页
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是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维护农地产权稳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以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作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队列DID方法分析地权稳定性增强对农村地区青少年受教育... 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是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维护农地产权稳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以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作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队列DID方法分析地权稳定性增强对农村地区青少年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权稳定性增强会显著促进青少年完成高中阶段学历教育。机制分析表明,地权稳定主要通过劳动力非农转移渠道,缓解家庭教育支出的资金约束,对个人受教育程度产生积极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家庭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稳定农村土地产权不仅有助于惠农富农,还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稳定性 青少年受教育程度 人力资本投资 土地制度改革
下载PDF
地权安全性、农村住房租赁市场与住宅投资——以杭州市城乡交错区24个村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丽 田传浩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共6页
研究目的:探讨地权安全性及农村住房租赁市场的发育如何影响农户住宅投资行为。研究方法:建立跨期农户选择模型,并推导出一系列命题与推论。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城乡交错区24个村465户农户的样本对本文的命题和推论进行实... 研究目的:探讨地权安全性及农村住房租赁市场的发育如何影响农户住宅投资行为。研究方法:建立跨期农户选择模型,并推导出一系列命题与推论。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城乡交错区24个村465户农户的样本对本文的命题和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1)安全的产权能够促进投资。(2)市场交易权能够促进投资。(3)如果存在可能阻碍投资收益的政策,投资激励会降低;政策对投资收益的损害程度越小,对投资的阻碍越小。研究结论:地权安全性与住房租赁市场的发育对农户住房投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有保障的地权和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合理规范及引导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投资激励 实证研究 地权安全性 农村住房租赁市场 住房投资
下载PDF
农地产权对劳动力迁移模式的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21,共9页
研究目的: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城市化也经历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的外出农民工往返于城乡之间,表现出非永久性迁移特征。本文旨在揭示这种非永久性迁移特征与中国特殊的农地制度安排... 研究目的: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城市化也经历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的外出农民工往返于城乡之间,表现出非永久性迁移特征。本文旨在揭示这种非永久性迁移特征与中国特殊的农地制度安排的内在联系机制。研究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统计检验,分析农地资产安全性、农地资产变现能力对劳动力迁移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1)中国农地归集体所有,承包土地周期性的可能被重新分配,外出务工能导致农民失地,于是农地产权的安全性影响劳动力迁移决策;(2)农地资产的变现能力差影响迁移农户在城镇的安家置业能力,也对劳动力迁移模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当前,要大力推进农地确权工作,让不能移动的土地借力农地流转方式金融创新流动起来,实现劳动力永久性迁移和城乡统筹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地产权 非永久性迁移 感知的农地产权安全性
下载PDF
日本城市化、农地制度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关联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肖绮芳 张换兆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8,共5页
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本政府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土地制度,并在解决与城市化、农地制度改革相关的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日本 城市化 农地制度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关联分析
下载PDF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改革及相关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与启示 被引量:10
19
作者 肖绮芳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本政府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土地制度,并在解决与城市化、农地制度改革相关的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城乡的协调发展。其中的经... 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本政府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土地制度,并在解决与城市化、农地制度改革相关的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城乡的协调发展。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农地制度及相关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性变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城市化 农地制度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演进 启示 城乡协调发展
下载PDF
产权强度对公益林区林地流转的影响——基于禀赋效应与安全感知视角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雨格 孟全省 陈秉谱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本文在构建产权强度与农户禀赋效应、安全感知及农户流转行为逻辑关联的基础上,基于甘肃省集体林权改革监测追踪调研累计1497份微观数据,探讨了产权强度如何通过农户禀赋效应与安全感知影响林地流转行为。研究发现:①产权强度整体上加... 本文在构建产权强度与农户禀赋效应、安全感知及农户流转行为逻辑关联的基础上,基于甘肃省集体林权改革监测追踪调研累计1497份微观数据,探讨了产权强度如何通过农户禀赋效应与安全感知影响林地流转行为。研究发现:①产权强度整体上加大了农户禀赋效应和安全感知。具体而言,产权强度社会认同维度显著增加农户禀赋效应与安全感知;产权主体行使能力维度主要影响农户禀赋效应,对安全感知影响不明显,其中排他能力加剧了农户禀赋效应,交易处置能力则减弱农户禀赋效应。同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农户禀赋效应呈减弱趋势,安全感知则无显著变化。②产权强度影响下的禀赋效应的加剧容易使农户产生高估林地流转价格等倾向,阻碍林地流转的发生。③产权强度影响下的安全感知的增加可以提升农户对林地权属关系的稳定感,促进农户流转行为的发生。④禀赋效应与安全感知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农户流转行为,综合考虑禀赋效应及安全感知后,总效应正向影响林地流转行为。鉴于此,本文提出应把握确权方式的灵活运用、通过健全完善林权流转网络平台等方式降低农户禀赋效应以及注重提升农户安全感知等建议,以期促进林地流转,实现公益林林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强度 禀赋效应 安全感知 林地流转 双变量Probit模型 处理效应模型 甘肃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