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毒性、脂肪毒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64
1
作者 曾民德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2,共2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最常见的原发病为超重、肥胖和2型糖尿病.组织学表现为肝细胞脂肪贮积、小叶内炎症伴气球样变、纤维化或Mallory透明小体时,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葡萄糖毒性 常见 原发病 NASH 酶检测 气球 核糖 静态性
原文传递
长期高脂饲养对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3
2
作者 卜石 杨文英 +3 位作者 王昕 刘雪莉 陈仕明 湛玉良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观察膳食总热量正常、脂肪含量长期增高饲养对正常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 1 9只 ,分为正常饲养组 (NC ,n =1 0 )和高脂饲养组 (HF ,n =9)。两组大鼠每日摄食总热量相等 ,但饲料中脂肪占总热量... 目的 观察膳食总热量正常、脂肪含量长期增高饲养对正常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 1 9只 ,分为正常饲养组 (NC ,n =1 0 )和高脂饲养组 (HF ,n =9)。两组大鼠每日摄食总热量相等 ,但饲料中脂肪占总热量 (31 0kJ/d)的百分比不同 (NC组脂肪占 1 3 % ,HF组脂肪占 59% )。观察大鼠每月体重、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 (FINS)、空腹游离脂肪酸 (FFFA)的变化。饲养至 36周龄 ,作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IVGTT) ,观察两组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 ,尤其是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的差异。结果 高脂饲养后大鼠出现明显的腹型肥胖 (内脏脂肪占体重百分比分别为 :HF组 1 0 .7% ,NC组 5 .3 % ,P <0 .0 0 1 ) ,血FFFA升高〔HF组 (1 .60± 0 .36)mmol/L ,NC组 (0 .59± 0 .1 2 )mmol/L ,P <0 .0 0 1〕。 36周龄时 ,IVGTT中 5、 1 0、 30min血糖 (BG)HF组显著高于NC组〔5min :(1 7.3± 0 .7)mmol/Lvs(1 6 .0± 0 .7)mmol/L ,P <0 .0 5 ;1 0min :(1 4 .6± 0 .8)mmol/Lvs (1 2 .7± 1 .0 )mmol/L ,P <0 .0 0 1 ;30min :(9.4± 1 .6)mmol/Lvs (6 .6± 1 .4)mmol/L ,P <0 .0 1〕。 5、1 0min血胰岛素HF组显著低于NC组〔5min :(734 .7± 1 .5) pmol/Lvs (1 938.4± 1 .4)pmol/L ,P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脂毒性 Β细胞功能 大鼠 SPRAGUE-DAWLEY 肥胖 糖尿病
原文传递
养殖鱼类脂肪肝成因及相关思考 被引量:62
3
作者 杜震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28-1638,共11页
养殖鱼类脂肪肝病,是困扰水产养殖业多年的广发性病害,虽经多年研究和防治实践,至今尚不能得到根本遏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养殖鱼类脂肪肝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从营养和饲料、养殖环境、鱼类生理特性、物种差异和遗传变异等5个方... 养殖鱼类脂肪肝病,是困扰水产养殖业多年的广发性病害,虽经多年研究和防治实践,至今尚不能得到根本遏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养殖鱼类脂肪肝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从营养和饲料、养殖环境、鱼类生理特性、物种差异和遗传变异等5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导致养殖鱼类肝脏脂肪过量累积的原因。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鱼类脂肪肝研究和防治实践中存在的可能误区,并结合自身多年在鱼类、哺乳动物和人类脂肪肝研究中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了养殖鱼类脂肪肝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营养型脂肪肝"与"氧化型脂肪肝"的区分标准,揭示了当前鱼类脂肪肝防治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并对今后鱼类脂肪肝研究和防治实践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和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鱼类 脂肪肝 营养饲料 养殖环境 氧化应激 脂毒性
下载PDF
脂毒性对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32
4
作者 卜石 杨文英 +1 位作者 王昕 潘琳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2004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 探讨脂毒性引起胰岛细胞凋亡在 β细胞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予总热量相同的正常脂肪含量饲料 (脂肪占总热量的 13% )和高脂饲料 (脂肪占总热量的 5 9% )饲养。 2 8周后 ,透射电镜观察... 目的 探讨脂毒性引起胰岛细胞凋亡在 β细胞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予总热量相同的正常脂肪含量饲料 (脂肪占总热量的 13% )和高脂饲料 (脂肪占总热量的 5 9% )饲养。 2 8周后 ,透射电镜观察胰岛细胞超微结构 ;进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定位 β细胞 ,图像分析测定平均每个胰岛内胰岛素的表达量 ;TUNEL法观察胰岛细胞凋亡情况并计数每个胰岛中 β细胞凋亡率 ,以Ki6 7单克隆抗体染色观察胰岛细胞的增生情况。  结果 高脂饲养组 (HF组 )胰岛细胞内可见明显脂质沉积 ,胰腺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显示平均每个胰岛内胰岛素染色阳性细胞面积和积分下光密度HF组均显著低于正常饲养组 (NC组 ) (HF :2 5 2 2 μm2vsNC :5 0 10 μm2 ,P =0 0 0 ;HF :12 10vsNC :2 4 4 7,P =0 0 0 )。HF组β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NC组[(2 6± 8) %vs15± 5 ) % ,P <0 0 1]。两组增生的胰岛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意义 (0 5 0个 /胰岛vs 0 5 4个 /胰岛 ,P >0 0 5 )。 结论 高脂饲养对大鼠胰岛细胞的复制无明显改变 ,β细胞凋亡的增加可能是长期高脂饲养后大鼠胰岛功能改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 大鼠 脂毒性 Β细胞凋亡 高脂饲养 胰岛素 正常 免疫组化染色 增生 改变
下载PDF
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被引量:35
5
作者 苏杰英 李宏亮 杨文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糖尿病对脑部结构功能有多方面影响,但糖尿病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却常常被忽视。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其中糖脂毒性、胰岛素抵抗、低血糖及Ca^2+稳态被破坏等可能起重要作用。除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案外,糖尿病性认... 糖尿病对脑部结构功能有多方面影响,但糖尿病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却常常被忽视。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其中糖脂毒性、胰岛素抵抗、低血糖及Ca^2+稳态被破坏等可能起重要作用。除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案外,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尚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糖毒性 脂毒性
原文传递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30
6
作者 位晨晨 钟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复杂,心肌代谢障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都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的发展独立相关。近年来人们对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和认识不断...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复杂,心肌代谢障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都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的发展独立相关。近年来人们对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现主要对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胰岛素抵抗 脂毒性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心肌纤维化 自噬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在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伟 向红丁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随着我国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对于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日益加深,其中游离脂肪酸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游离脂肪酸在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中作用的分子机制阐述其代谢产物在糖脂代谢紊乱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肥胖 糖脂代谢紊乱
下载PDF
Nutriti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dysfunctional adipose tissue determine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 被引量:14
8
作者 Juan Antonio Paniagua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CAS 2016年第19期483-514,共32页
Obesity is an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body fat that may be harmful to health. Today, obesity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affecting in greater or lesser proportion all demographic groups. Obesity is estimated b... Obesity is an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body fat that may be harmful to health. Today, obesity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affecting in greater or lesser proportion all demographic groups. Obesity is estimated by body mass index(BMI) in a clinical setting, but BMI reports neither body composition nor the location of excess body fat. Deaths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ncer and diabetes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65% of all deaths, and adiposity and mainly abdominal adiposity are associated with all these disorders. Adipose tissue could expand to inflexibility levels. Then, adipos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state of low-grade chronic inflammation, with increase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nd interleukin-6 release, which interfere with adipose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action pattern of adiponectin and leptin until the adipose tissue begins to be dysfunctional. In this state the subject present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yperinsulinemia, probably the first step of a dysfunctional metabolic system. Subsequent to central obesity, insulin resistance, hyperglycemia, hypertriglyceridemia, hypoalphalipoproteinemia, hypertension and fatty liver are grouped in the so-called metabolic syndrome(MetS). In subjects with MetS an energy balance is critical to maintain a healthy body weight, mainly limiting the intake of high energy density foods(fat). However, high-carbohydrate rich(CHO) diets increase postprandial peaks of insulin and glucose. Triglyceride-rich lipoproteins are also increased, which interferes with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lowering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addition, CHO-rich diets could move fat from peripheral to central deposits and reduce adiponectin activity in peripheral adipose tissue. All these are improved with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rich diets. Lastly, increased portions of ω-3 and ω-6 fatty acids also decrease triglyceride levels, and complement the healthy diet that is recommended in patients with M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sity Metabolic syndrome Metabolism ADIPOKINES Insulin resistance lipotoxicity and NUTRITION
下载PDF
Mechanisms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被引量:16
9
作者 Jianping Ye 《Frontiers of Medicine》 SCIE CSCD 2013年第1期14-24,共11页
Obesity increases the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through induction of insulin resistance.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has been limited by little translational knowledge of insulin resistance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sev... Obesity increases the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through induction of insulin resistance.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has been limited by little translational knowledge of insulin resistance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well-documented hypotheses for insulin resistance.In those hypotheses,inflammation,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hyperinsulinemia and lipotoxicity have been the major concepts and have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Oxidative stress,endoplasmic reticulum(ER)stress,genetic background,aging,fatty liver,hypoxia and lipodystrophy are active subjects in the study of these concepts.However,none of those concepts or views has led to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The reason is that there has been no consensus for a unifying mechanism of insulin resistance.In this review article,literature is critically analyzed and reinterpreted for a new energy-based concept of insulin resistance,in which insulin resistance is a result of energy surplus in cells.The energy surplus signal is mediated by ATP and sensed by 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signaling pathway.Decreasing ATP level by suppression of production or stimulation of utilization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In support,many of existing insulin sensitizing medicines inhibit ATP production in mitochondria.The effective therapies such as weight loss,exercise,and caloric restriction all reduce ATP in insulin sensitive cells.This new concept provides a unifyi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obesity,which may apply to insulin resistance in aging and lipodystro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2 diabetes energy expenditure inflammation lipotoxicity MITOCHONDRIA HYPERINSULINEMIA 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研发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迟骁玮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7期338-343,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外其他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其患病率逐年增加。NAFL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胰岛素抵抗、细胞脂毒性、肠...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外其他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其患病率逐年增加。NAFL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胰岛素抵抗、细胞脂毒性、肠道菌群紊乱等。由于NAFLD复杂的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上并没有针对其治疗的一线药物,近年来研究者们主要针对胰岛素抵抗、肝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等NAFLD的关键病理环节进行了药物开发,并推进部分药物进入了Ⅲ期临床。基于此,本文将从NAFLD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研发进展两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胰岛素抵抗 脂毒性 炎症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胰岛炎症的动力学机理 被引量:15
11
作者 雷蕾 林智立 +3 位作者 王琳琳 赵德 王友 李方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139-4148,共10页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慢性炎症可引起机体胰岛损伤,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由代谢紊乱诱发的胰岛炎症如何发展并最终导致胰岛功能不可逆...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慢性炎症可引起机体胰岛损伤,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由代谢紊乱诱发的胰岛炎症如何发展并最终导致胰岛功能不可逆性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首先选取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和转基因动物IDOL小鼠,建立了胰岛炎症实验模型并对相关炎症因子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巨噬细胞与胰岛炎症进程相关.随后建立相应的定量数学模型描述胰岛β细胞和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结果表明,胰岛β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的正反馈回路可能导致IL-1β的激活过程存在不可逆双稳态和磁滞回线效应,并导致胰岛炎症的不可逆性发展.本研究提出了胰岛炎症过程中动力学机理,希望能够为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炎症 糖毒性 脂毒性 巨噬细胞浸润
原文传递
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毒性改善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陆瑞敏 方朝晖 忻凌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活血功效中药复方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脂毒性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T2DM合并肥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均给予降低血糖、调...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活血功效中药复方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脂毒性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T2DM合并肥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均给予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中药复方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尿酸(uric acid,UA)等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门诊随访,两组患者FPG、2hPG、HOMA-IR、TG、APO-B、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FPG、HOMA-IR、TG、UA、APO-B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显著降低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的HOMA-IR、TG、UA水平,有效改善肥胖型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毒性状态,从而有力防控糖尿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丹蛭降糖胶囊 胰岛素抵抗 脂毒性
下载PDF
长期高脂饲养大鼠胰岛形态功能改变与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贝 袁莉 +2 位作者 曹玲玲 邱海燕 唐兆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7-471,共5页
目的观察高脂高热量饲料长期饲养对大鼠胰岛形态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与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5)和高脂饲养组(HF,n=15),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高热量饲料饲养,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 目的观察高脂高热量饲料长期饲养对大鼠胰岛形态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与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5)和高脂饲养组(HF,n=15),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高热量饲料饲养,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测定外周胰岛素抵抗程度;以静脉胰岛素释放试验观察胰岛分泌功能;作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胰岛形态学及量化分析;RT-PCR观察胰岛素原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HF组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显著低于NC组[(5.83±0.79)mg·kg^(-1)·min^(-1)vs(7.60±1.29)mg·kg^(-1)·min^(-1),P<0.05]。胰岛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F组单个胰岛的体积增大[(15168±1327)μm^2 vs(6264±1840)μm^2,P<0.01],β细胞相对于α细胞比率下降[(4.68±1.01)vs(11.84±3.82),P<0.05],β细胞的胰岛素相对浓度降低[(-5.15±0.03) vs(-4.81±0.17),P<0.01]。HF组胰岛素分泌高峰明显延迟至10min,NC组达峰时间为5min,HF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在10~60min则显著增高[(152.51±34.53)mIU·L^(-1)·min^(-1)vs(86.40±21.21)mIU·L^(-1)·min^(-1),P<0.01],60 min胰岛素仍在基础水平之上,胰岛素原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高脂高热量饮食不仅诱导出显著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的形态和功能已经出现了早期的损害,提示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前期阶段胰岛的代偿能力已经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毒性 胰岛素抵抗 胰岛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Wistar
原文传递
高糖高脂致家兔糖尿病的实验模型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宗保 姚峰 +3 位作者 吴端生 许金华 高天舒 尹卫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建立饮食诱导新西兰兔糖尿病模型 ,探讨脂肪毒性和葡萄糖毒性在 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兔 30只按血糖血脂浓度随机分为 2组 ,15只饲以基础饲料作为正常对照组 (C组 ) ;15只饲以高糖高脂饲料作为实验组 (DD组 ... 目的 建立饮食诱导新西兰兔糖尿病模型 ,探讨脂肪毒性和葡萄糖毒性在 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兔 30只按血糖血脂浓度随机分为 2组 ,15只饲以基础饲料作为正常对照组 (C组 ) ;15只饲以高糖高脂饲料作为实验组 (DD组 ) ,共观察 32周 ,每 4周从禁食过夜的兔耳静脉抽取血样 ,测定血清中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于 32周时 ,全部处死动物 ,取动物胰腺。取部分胰腺用 10 %中性甲醛液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另一部分胰腺用 2 5 %戊二醛固定 ,常规电镜样品制备 ,透射电镜下观察并照相。结果 实验组 4周后即出现高血糖、高甘油三酯 ,并随着喂养时间延长 ,而有所升高 ,基础饲料组血糖、甘油三酯未见明显升高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以不同喂养时间作方差分析 ,整体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整体上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实验组胰腺组织表现为胰岛萎缩 ,胰岛边缘皱缩 ,胰岛数目减少 ,胰岛内细胞数量亦减少 ,多数细胞呈梭形 ,细胞核呈杆状 ,胰岛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实验组胰岛 β细胞体积略小 ,核较小 ,部分分泌颗粒呈空泡状 ,细胞内可见局部结构较模糊 ,粗面内质网少 ,未见明显淀粉样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高脂 家兔 糖尿病 实验模型 脂毒性 葡萄糖毒性 非胰岛素依赖型
下载PDF
棕榈酸对肝癌HepG2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芳 刘凯 +3 位作者 刘道洁 乔录新 谢立 陈德喜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8-9,I0002,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棕榈酸对肝癌HepG2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含浓度为800μmol/L棕榈酸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肝癌HepG2细胞24 h,向HepG2细胞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LC3质粒,通过观察LC3Ⅱ绿色荧光斑点确定自噬发生情况。利用BafA1抑制自... 目的探讨棕榈酸对肝癌HepG2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含浓度为800μmol/L棕榈酸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肝癌HepG2细胞24 h,向HepG2细胞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LC3质粒,通过观察LC3Ⅱ绿色荧光斑点确定自噬发生情况。利用BafA1抑制自噬后,采用M30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棕榈酸刺激24 h明显增加自噬及凋亡细胞数量。阻断自噬,棕榈酸刺激引起的HepG2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加。结论棕榈酸可刺激自噬发生,该自噬对肝癌HepG2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棕榈酸 自噬 凋亡 脂毒性 HEPG2细胞
下载PDF
脂毒性及其防治的一个关键靶点——AMPK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名道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当过多摄入的能量超出了脂肪组织的贮存容量时,脂质溢出进入胰腺、肝脏及骨骼肌等非脂肪组织贮存,诱发胰岛素抵抗,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运动,饮食控制及激活“代谢总开关”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当过多摄入的能量超出了脂肪组织的贮存容量时,脂质溢出进入胰腺、肝脏及骨骼肌等非脂肪组织贮存,诱发胰岛素抵抗,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运动,饮食控制及激活“代谢总开关”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药物,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可促进外周组织的脂质氧化,降低脂质的异位堆积,阻止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AMPK可能成为防治脂毒性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毒性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脂肪酸代谢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阎利萍 左吉卉 +1 位作者 吴明江 佟海滨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0期35-39,56,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是一种肝细胞内脂肪过度积累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通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脂毒性凋亡、脂质代谢紊乱、炎症等。随着全球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增加,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目前...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是一种肝细胞内脂肪过度积累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通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脂毒性凋亡、脂质代谢紊乱、炎症等。随着全球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增加,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目前“二次打击学说”被广泛认可。本研究将针对于NAFLD中肝细胞脂肪酸的代谢过程以及脂肪酸对细胞损伤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以脂肪酸代谢为靶点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脂肪酸 活性氧簇 脂毒性
下载PDF
Lean heart: Role of leptin in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metabolism 被引量:8
18
作者 Michael E Hall Romain Harmancey David E Stec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5年第9期511-524,共14页
Leptin is an adipokine that has been linked with the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resulting from obesity such as hypertension and heart disease. Obese patients have high levels of circulating leptin due to increased f... Leptin is an adipokine that has been linked with the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resulting from obesity such as hypertension and heart disease. Obese patients have high levels of circulating leptin due to increased fat mass. Clinical and population studies have correlated high levels of circulating lepti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ac hypertrophy in obesity. Leptin has also been demonstrated to increase the growth of cultured cardiomyocytes. However, several animal studies of obese leptin deficient mice have not supported a role for leptin in promoting cardiac hypertrophy so the role of leptin in this pathological process remains unclear. Leptin is also an important hormone in the regulation of cardiac metabolism where it supports oxidation of glucose and fatty acids. In addition, lepti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protecting the heart from excess lipid accumul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oxic lipids in obesity a condition known as cardiac lipotoxic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ata supporting and refuting leptin's role in promoting cardiac hypertrophy as well as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cardiac metabolism and protection against cardiac lipo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TIN LEPTIN receptor lipotoxicity Cardio-toxicit
下载PDF
黄芪散有效部位群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AMPK/SREBP-1c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春怡 郝梦娇 +2 位作者 胡方利 许沛鑫 李卫民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9-686,共8页
目的观察黄芪散有效部位群(HQS)对Ⅱ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AMPK/SREBP-1c)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T2DM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HQS(2.4... 目的观察黄芪散有效部位群(HQS)对Ⅱ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AMPK/SREBP-1c)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T2DM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HQS(2.4 g·kg^(-1))灌胃给药,连续16周。测定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NEFA)及肝脏TC、TG含量;HE、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AMPK(Thr172)、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Ser79)、SREBP-1c(Ser372)、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Ser731)、蛋白激酶B(Akt)(Ser473)磷酸化蛋白以及AMPKα、SREBP-1c核蛋白(nSREBP-1c)、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IRS-2、Akt蛋白的表达;qPCR法检测肝组织中SREBP-1c、ACC1、FA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IRS-2、Akt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TC、TG、NEFA及肝脏TC、TG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肝组织存在明显的脂肪变性;p-SREBP-1c、IRS-2蛋白的表达和p-AMPK/AMPKα、p-ACC1/ACC1、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P <0.05,P <0.01),AMPKα、n SREBP-1c、ACC1、FAS蛋白表达和p-IRS-2/IRS-2比值显著升高(P <0.05,P <0.01);SREBP-1c、ACC1、FAS、SC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05,P <0.01),IRS-2、Akt mRNA表达下降(P <0.05)。与模型组比较,HQS组大鼠血浆TC、TG、NEFA及肝脏TC、TG水平显著降低(P <0.05);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p-SREBP-1c、IRS-2蛋白表达和p-AMPK/AMPKα、p-ACC1/ACC1、p-Akt/Akt比值显著升高(P <0.05,P <0.01),nSREBP-1c、ACC1、FAS蛋白表达和p-IRS-2/IRS-2比值显著降低(P <0.05,P <0.01);SREBP-1c、ACC1、FAS、SC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 <0.05),IRS-2 mRNA表达显著上调(P <0.05)。结论 HQS可能通过调节AMPK/SREBP-1c通路,减少脂质合成,改善T2DM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有效部位群 Ⅱ型糖尿病 肝脏胰岛素抵抗 AMPK/SREBP-1c通路 脂毒性
原文传递
肥胖治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20
作者 邹大进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3-78,共6页
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主要原因。肥胖是其中起重要作用,需积极治疗的因素之一。对肥胖病理意义的认识经历了由宏观至微观,由全身至局部、细胞乃至分子水平的深入过程。肥胖病人脂肪的积聚,并由脂肪细胞流向非脂肪细... 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主要原因。肥胖是其中起重要作用,需积极治疗的因素之一。对肥胖病理意义的认识经历了由宏观至微观,由全身至局部、细胞乃至分子水平的深入过程。肥胖病人脂肪的积聚,并由脂肪细胞流向非脂肪细胞,产生非脂肪细胞脂质异位沉着,同时使得脂肪细胞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是造成脂肪中毒作用及其严重后果的病理生理机制。温故而知新,正确评价肥胖治疗的方法,提供适宜的积极治疗选择,展望未来的治疗,强化控制体重达标将是一个十分广阔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状 展望 肥胖症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