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牛肉香精美拉德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苏国万 罗立新 +2 位作者 赵强忠 崔春 赵谋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87,93,共5页
在确定牛肉风味美拉德反应体系配方的基础上研究了L-半胱氨酸盐酸盐(L-cys)用量、维生素B1(VB1)用量及体系初始pH对牛肉香味Maillard反应产物肉味香气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7.0.0响应面分析法对三因素进行优化... 在确定牛肉风味美拉德反应体系配方的基础上研究了L-半胱氨酸盐酸盐(L-cys)用量、维生素B1(VB1)用量及体系初始pH对牛肉香味Maillard反应产物肉味香气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7.0.0响应面分析法对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配方组成为:当L-cys用量1.45%,VB1用量0.60%,体系初始pH值6.50时得到的Maillard反应产物的肉味香气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香味 美拉德反应 l-半胱氨酸盐酸盐 维生素B1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酸奶中L-半胱氨酸的电化学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芳 郑阿萍 +1 位作者 王力 钱勇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4-208,共5页
为了实现对L-半胱氨酸(L-Cys)的简便、快速检测,采用交替沉积方法(Layer-by-layer,LBL)将聚电解质PSS与多金属氧酸盐α/β-K6P2W18O62.10H2O沉积到玻碳电极上,制得[P2W18/PSS]膜修饰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考察L-... 为了实现对L-半胱氨酸(L-Cys)的简便、快速检测,采用交替沉积方法(Layer-by-layer,LBL)将聚电解质PSS与多金属氧酸盐α/β-K6P2W18O62.10H2O沉积到玻碳电极上,制得[P2W18/PSS]膜修饰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考察L-Cys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电极对L-Cys有很明显的电催化作用,L-Cys在1.4×10-4~3.8×10-3mol/L浓度范围与响应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1.0×10-5。该电极制备简单,响应快,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用于检测酸奶中L-Cys含量,回收率较高。本研究结果为多金属氧酸盐应用于催化、化学分析等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交替沉积 l-cys 电催化 酸奶
原文传递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K_3 被引量:3
3
作者 韩一秀 李松青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38-740,共3页
维生素K3(Vitamin K3,VK3)是一种油溶性化舍物,不发荧光。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可将VK3还原为有荧光的甲萘酚,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药物制剂中VK3含量的新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甲萘酚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89nm和520n... 维生素K3(Vitamin K3,VK3)是一种油溶性化舍物,不发荧光。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可将VK3还原为有荧光的甲萘酚,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药物制剂中VK3含量的新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甲萘酚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89nm和520nm,荧光强度与VK3的浓度在3.2×10^-7-1.6×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4,检出限为1.2×10^-9mol/L,平均回收率为98.2%。方法用于VK3注射液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3 荧光分光光度法 l-半胱氨酸
下载PDF
手性化合物组合修饰剂对CdSe纳米晶荧光性能的影响及标记大肠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婧文 俞英 +1 位作者 吴建中 陈帼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4-1930,共7页
以手性化合物L-青霉胺、D-青霉胺、L-半胱氨酸为单一修饰剂或组合成双修饰剂,合成不同修饰剂修饰的CdSe纳米晶。对最佳合成条件如配料比,反应pH值,回流温度,回流时间进行了优化,对CdSe纳米晶发光强度及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 以手性化合物L-青霉胺、D-青霉胺、L-半胱氨酸为单一修饰剂或组合成双修饰剂,合成不同修饰剂修饰的CdSe纳米晶。对最佳合成条件如配料比,反应pH值,回流温度,回流时间进行了优化,对CdSe纳米晶发光强度及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双修饰剂修饰的纳米晶比单修饰剂修饰的纳米晶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双修饰剂中第二修饰剂的空间位阻小的修饰效果好;不同手性修饰剂之间能以稳定方式结合的修饰效果好。研究了CdSe纳米晶对生物大分子的识别,仅发现核酸对CdSe纳米晶有明显的作用,用CdSe纳米晶作为荧光探针对大肠杆菌进行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修饰剂 D、l-青霉胺 l-半胱氨酸 荧光标记 大肠杆菌
下载PDF
聚苯乙烯-L-半胱氨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对Pb^(2+)、Hg^(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钟广明 粟琴 +2 位作者 马程程 杨艳 徐广宇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6年第2期54-57,61,共5页
氯甲基聚苯乙烯微球与L-半胱氨酸(L-Cys)胺解反应合成聚苯乙烯-L-半胱氨酸树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树脂结构,测定了其树脂的比表面和孔结构等数据,研究了该树脂在不同温度下对Pb^(2+)、Hg^(2+)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了... 氯甲基聚苯乙烯微球与L-半胱氨酸(L-Cys)胺解反应合成聚苯乙烯-L-半胱氨酸树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树脂结构,测定了其树脂的比表面和孔结构等数据,研究了该树脂在不同温度下对Pb^(2+)、Hg^(2+)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了吸附焓、自由能和熵。结果表明其合成的Cys树脂对水溶液中Pb^(2+)、Hg^(2+)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氯球 l-半胱氨酸 胺解 吸附
下载PDF
重金属吸附剂巯基化花生壳制备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瑜 张翠玲 +1 位作者 李晓 路伟涛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0,共9页
以花生壳(PS)为原材料、L-半胱氨酸(L-Cys)为改性剂、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分别为催化剂与活化剂,通过酰胺化反应将重金属离子的强配位基团-SH引入花生壳,制备出重金属吸附剂—巯基化花生壳(CPS)。以CP... 以花生壳(PS)为原材料、L-半胱氨酸(L-Cys)为改性剂、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分别为催化剂与活化剂,通过酰胺化反应将重金属离子的强配位基团-SH引入花生壳,制备出重金属吸附剂—巯基化花生壳(CPS)。以CPS对水样中Pb(Ⅱ)的去除性能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响应面试验逐步优化CPS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H值是影响CPS吸附除Pb(Ⅱ)性能的主要因素,PS和L-Cys的质量比次之,时间影响最小;最佳改性条件为m(PS)∶m(L-Cys)=1∶3.70,温度为66.1℃,pH为11.7,反应时间为4 h,此条件下制得的CPS对Pb(Ⅱ)的吸附量可达11.9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l-半胱氨酸 含Pb(Ⅱ)废水 吸附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比色测定细胞色素c构象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栗娜 周剑章 +2 位作者 林玲玲 韩楠楠 林仲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68-2472,共5页
金纳米粒子(AuNPs)的颜色会随着细胞色素c(Cytc)构象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作者在改变原测定流程的基础上利用这种有规律的变化研究和测定了H+和L-半胱氨酸(L-Cys)对Cytc的构象变化.实验中分别加入pH=1-13的Cytc,可以使AuNPs显示青、蓝... 金纳米粒子(AuNPs)的颜色会随着细胞色素c(Cytc)构象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作者在改变原测定流程的基础上利用这种有规律的变化研究和测定了H+和L-半胱氨酸(L-Cys)对Cytc的构象变化.实验中分别加入pH=1-13的Cytc,可以使AuNPs显示青、蓝、紫、红等明显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利用AuNPs比色快速测定不同pH值的Cytc构象变化.在pH=7时,当附加L-Cys浓度从低浓度变化到高浓度时,AuNPs颜色逐渐从紫色变化到蓝色、青色,从而实现利用AuNPs比色测定由L-Cys所引起Cytc构象变化.圆二色(CD)光谱证实了pH=1-13和不同浓度L-Cys下的Cytc构象变化.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一步明确了加入Cytc后AuNPs的不同聚集状态与其颜色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纳米粒子 比色测定 Cytc构象变化 PH值 l-cys
下载PDF
半胱氨酸血红蛋白配合物着色剂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缪岳琴 刘学文 李健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186,共5页
运用分子轨道杂化理论和配合物晶体场理论论证了半胱氨酸和血红蛋白之间发生配位反应的可能性。以新鲜猪血中的血红蛋白为原料,与半胱氨酸反应制备半胱氨酸血红蛋白配合物发色剂。对产物进行紫外、红外光谱表征,证明生成的新物质是半胱... 运用分子轨道杂化理论和配合物晶体场理论论证了半胱氨酸和血红蛋白之间发生配位反应的可能性。以新鲜猪血中的血红蛋白为原料,与半胱氨酸反应制备半胱氨酸血红蛋白配合物发色剂。对产物进行紫外、红外光谱表征,证明生成的新物质是半胱氨酸血红蛋白配合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溶液在540nm处吸光度为指标,考察pH、温度、反应时间和半胱氨酸添加量的影响,试验确定半胱氨酸与血红蛋白配位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H7.5、温度25℃、反应时间1min、半胱氨酸添加量0.4%。通过灌肠实验考察了新型无硝发色剂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硝着色剂 半胱氨酸 血红蛋白 配位反应
原文传递
Fe^(3+)催化过氧化钙及其强化体系预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勇刚 李婷 刘梦怡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3期137-139,共3页
本论文以黄连素为目标污染物,以Fe^(3+)催化新型氧化剂过氧化钙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开展了基于铁催化过氧化钙氧化技术处理黄连素废水的研究。主要研究体系有Fe^(3+)催化过氧化钙体系以及针对Fe^(3+)催化过氧化钙体系中L-cys螯合强化... 本论文以黄连素为目标污染物,以Fe^(3+)催化新型氧化剂过氧化钙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开展了基于铁催化过氧化钙氧化技术处理黄连素废水的研究。主要研究体系有Fe^(3+)催化过氧化钙体系以及针对Fe^(3+)催化过氧化钙体系中L-cys螯合强化体系。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考察了Fe^(3+)催化过氧化钙及其强化体系体系处理黄连素废水的效果,探究了CaO_(2)、Fe^(3+)、L-cys投加量对黄连素废水中COD的去除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黄连素浓度为11.9 mmol/L,CaO_(2)投加量为60 mmol/L、Fe^(3+)的投加量为60 mmol/L、L-cys投加量为1.5 mmol/L时,即C(CaO_(2))︰C(Fe^(3+))︰C(L-cys)︰C(黄连素)为5︰5︰0.125︰1时,COD去除效率最高,去除率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PlUS%) 过氧化钙 l-半胱氨酸 强化体系 黄连素
下载PDF
基于三磷酸腺苷-L-半胱氨酸功能化纳米银比色法检测水中痕量Hg^(2+)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聪聪 樊鹏飞 +5 位作者 刘璨 陈薇 刘金权 程健琳 肖福兵 杨胜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1-1185,共5页
基于L-半胱氨酸(L-Cys)和三磷酸腺苷(ATP)功能化的纳米银(AgNPs)建立了一种检测环境水样中Hg^(2+)的比色方法。L-Cys和ATP共同修饰的AgNPs(ATP-L-Cys-AgNPs),在水溶液中分散性良好,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显示在386 nm处有强吸收峰。在pH ... 基于L-半胱氨酸(L-Cys)和三磷酸腺苷(ATP)功能化的纳米银(AgNPs)建立了一种检测环境水样中Hg^(2+)的比色方法。L-Cys和ATP共同修饰的AgNPs(ATP-L-Cys-AgNPs),在水溶液中分散性良好,经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显示在386 nm处有强吸收峰。在pH 9.5条件下,Hg^(2+)可与ATP-L-Cys-AgNPs发生配位反应,导致功能化AgNPs聚集,溶液由亮黄色转变为紫色,在554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同时伴随着386 nm处吸收值下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386 nm和554 nm处吸光度比值A386nm/A554nm的变化与Hg^(2+)浓度在1.3×10^(-7)~1.0×10^(-6)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A386nm/A554nm=0.39c(0.1μmol·L^(-1))+0.86,相关系数r=0.9982,检出限为4.0×10-8 mol·L^(-1)。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环境水样中Hg^(2+)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l-半胱氨酸 三磷酸腺苷 比色法 Hg^(2%PlUS%)
下载PDF
基于磁性功能复合材料的新型比色法检测Cu^(2+)
11
作者 张涛 刘冰倩 +2 位作者 李君荭 吴念 苏丽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5,共7页
基于新型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磁性功能化磁珠/金/聚苯胺/MnO_(2)复合物复合材料(MB/Au/PANI/MnO_(2)),联合半胱氨酸的选择性反应机制,构建了一种快速且灵敏的Cu^(2+)比色检测法。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MB/Au/PANI/MnO_(2)复合材料,该材料可... 基于新型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磁性功能化磁珠/金/聚苯胺/MnO_(2)复合物复合材料(MB/Au/PANI/MnO_(2)),联合半胱氨酸的选择性反应机制,构建了一种快速且灵敏的Cu^(2+)比色检测法。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MB/Au/PANI/MnO_(2)复合材料,该材料可直接使4,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oxTMB,蓝色);而半胱氨酸(L-Cys)与复合材料结合可以抑制其氧化显色反应。Cu^(2+)存在时,L-Cys优先与Cu^(2+)形成不溶性硫醇盐,从而恢复磁性复合材料氧化TMB显色的能力。在652 nm波长下,随着Cu^(2+)浓度增大,响应信号逐渐增大。最优条件下检测范围为1.0×10^(2)~1.0×10^(7) nmol/L,检测限为1.54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法 磁性功能化磁珠/金/聚苯胺/MnO_(2)复合材料 l-cys Cu^(2%PlUS%)
下载PDF
血红蛋白/Nano-Au/氨基硅烷/L-半胱胺酸@普鲁士蓝修饰电极检测H_2O_2
12
作者 曹艳萍 韩瑞芳 张凌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3-217,共5页
以自组装在金电极上的L-半胱胺酸(L-cys)为基底沉积普鲁士蓝(PB),滴加氨基硅烷(APTES)后固定纳米金(Nano-Au),结合血红蛋白(HB),利用PB和HB对过氧化氢(H_2O_2)的催化作用,制备了H_2O_2传感器。该修饰电极在H_2O_2浓度为4.0×10^(-8)... 以自组装在金电极上的L-半胱胺酸(L-cys)为基底沉积普鲁士蓝(PB),滴加氨基硅烷(APTES)后固定纳米金(Nano-Au),结合血红蛋白(HB),利用PB和HB对过氧化氢(H_2O_2)的催化作用,制备了H_2O_2传感器。该修饰电极在H_2O_2浓度为4.0×10^(-8)~1.0×10^(-5)mol/L范围内与电流有线性响应,线性相关系数R=0.998 0。实验证明,HB/Nano-Au/APTES/L-cys@PB修饰电极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增强了稳定性,拓宽了线性响应范围并降低了检测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胺酸 普鲁士蓝 氨基硅烷 纳米金 过氧化氢
下载PDF
L-半胱氨酸对鲜切紫甘薯护色保鲜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冯程程 于筠 王春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50-156,共7页
以鲜切紫甘薯为原料,用0.5、1.0、2.0、3.0、4.0 g/L,五种不同质量浓度的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溶液分别对鲜切紫甘薯做浸泡15 min处理。通过对各项理化指标与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L-cys处理能维持鲜切紫甘薯原有的色泽,较好... 以鲜切紫甘薯为原料,用0.5、1.0、2.0、3.0、4.0 g/L,五种不同质量浓度的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溶液分别对鲜切紫甘薯做浸泡15 min处理。通过对各项理化指标与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L-cys处理能维持鲜切紫甘薯原有的色泽,较好地保持花色苷的含量,延缓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生成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活性,有效延缓鲜切紫甘薯的褐变程度。其中质量浓度为2.0 g/L的L-cys溶液效果最好,贮藏12 d后,褐变度抑制率可达62.5%。因此,L-cys处理可以作为一种简单合理的鲜切紫甘薯保鲜方法,延长其货架期,为鲜切紫甘薯产品的开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l-半胱氨酸 鲜切 褐变 护色
下载PDF
叶施L-半胱氨酸对水稻镉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雅荟 王常荣 +4 位作者 刘月敏 刘雅萍 刘仲齐 张长波 黄永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045-4052,共8页
为评估将L-半胱氨酸(L-Cys)作为水稻降Cd叶面调理剂的可行性,通过湖南的田间试验,采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L-Cys对水稻籽粒中Cd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检测水稻各营养器官的Cd分布和Cd赋存形态的变化,探究了L-Cys调控水稻籽粒Cd积累... 为评估将L-半胱氨酸(L-Cys)作为水稻降Cd叶面调理剂的可行性,通过湖南的田间试验,采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L-Cys对水稻籽粒中Cd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检测水稻各营养器官的Cd分布和Cd赋存形态的变化,探究了L-Cys调控水稻籽粒Cd积累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叶面喷施一次L-Cys即可使水稻籽粒Cd含量显著降低,同时提高其Mg和K的含量,对Ca、Mn和Zn的含量无显著影响.L-Cys的降Cd效果随喷施浓度增加而增强,当浓度为10 mmol·L^(-1)时,籽粒中Cd含量降至我国食品安全标准0.2 mg·kg^(-1)以内,降幅达59.2%,同时显著降低了水稻营养器官穗轴、第一节、穗颈、旗叶、第二节间、第二节、第二叶、基部茎叶和根中的Cd含量,降幅分别为58.3%、56.0%、62.7%、67.0%、59.3%、61.5%、60.2%、54.9%和50.3%.水稻不同部位间的Cd转移因子显示,第一节是水稻营养体拦截有害元素Cd的关键器官.叶面喷施L-Cys提高了Cd从旗叶到第一节和第二节间到第一节的转移因子,增幅最高达105.4%和45.8%,并抑制了Cd从第一节继续向上到穗颈的转运,降幅最高达27.5%.在水稻第一节中,L-Cys处理同时降低了无机态、水溶态和残渣态Cd的含量,并提高了其中残渣态Cd的比例至94.4%.由此可见,叶面喷施L-Cys能够降低水稻各营养器官Cd积累量,并促进水稻中Cd向第一节的转运及其对Cd的固定作用,进而提高关键器官第一节对Cd的拦截能力,最终显著抑制Cd向籽粒中的转运积累,同时,叶面喷施L-Cys不降低水稻籽粒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l-半胱氨酸(l-cys) 叶面喷施 矿质元素
原文传递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L-半胱氨酸对鲢肌球蛋白溶液热聚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艳敏 于加美 +2 位作者 石彤 袁丽 高瑞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8,共8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分析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对鲢肌球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在肌球蛋白溶液中添加5 mmol/L(pH 7.0)的L-Cys溶液,分别进行未加热(25℃、30 min)、一段式加热(90℃、30 min)、二段式加热(40℃、60 min+90℃、3...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分析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对鲢肌球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在肌球蛋白溶液中添加5 mmol/L(pH 7.0)的L-Cys溶液,分别进行未加热(25℃、30 min)、一段式加热(90℃、30 min)、二段式加热(40℃、60 min+90℃、30 min)处理,分别测定溶解度、表面疏水性、聚集行为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加热方式低盐条件下L-Cys均显著提高肌球蛋白的溶解度(P<0.05);一段式加热时L-Cys显著提高高/低盐条件下肌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P<0.05),二段式加热时高盐条件下表面疏水性显著提高(P<0.05),其他条件下表面疏水性无明显变化。高/低盐条件下添加L-Cys均能显著改变肌球蛋白聚集行为的表面形貌,使聚集体更加分散,抑制了肌球蛋白的聚集。L-Cys对肌球蛋白溶解度、表面疏水性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其聚集行为,改变其聚集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l-cys) 原子力显微镜 肌球蛋白 表面形貌
下载PDF
基于L-半胱氨酸修饰的Fe3O4@TiO2复合纳米颗粒体外光动力疗法灭活HL60细胞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林凤 黄铭胜 +2 位作者 陈丽 艾保全 熊建文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05-313,共9页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半胱氨酸(L-Cys)修饰的Fe3O4包裹TiO2(Fe3O4@TiO2/L-Cys)复合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复合纳米粒子对HL60细胞体外...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半胱氨酸(L-Cys)修饰的Fe3O4包裹TiO2(Fe3O4@TiO2/L-Cys)复合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复合纳米粒子对HL60细胞体外光动力疗法(PDT)灭活的影响。并对其PDT灭活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表明,Fe3O4@TiO2/L-Cys复合纳米粒子分散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对细胞的暗毒性更低,并可以有效增强靶向性,提高PDT灭活效率,在410nm波长的光激发下,光照剂量为18J/cm^2的情况下,当TiO2与Fe3O4的比例为1∶3时,整体PDT效率最高。PDT灭活效率可达6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TiO2/l-cys 光动力疗法 Hl60细胞
下载PDF
新型荧光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Cu^(2+)检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松美 宋晓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58,共4页
在水溶液中以L-半胱氨酸(L-Cys)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了具有一定荧光性能的金纳米团簇(L-Cys-AuNCs),并对其结构及荧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发现Cu2+对L-Cys-AuNCs的荧光强度有特殊的响应,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快捷方便的痕量铜离子的检测方... 在水溶液中以L-半胱氨酸(L-Cys)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了具有一定荧光性能的金纳米团簇(L-Cys-AuNCs),并对其结构及荧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发现Cu2+对L-Cys-AuNCs的荧光强度有特殊的响应,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快捷方便的痕量铜离子的检测方法。考察了L-Cys与金盐摩尔比、溶液pH、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L-Cys-AuNCs的荧光强度与Cu2+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Cu2+浓度范围为10-6~10-4mol·L-1时,L-Cys-AuNCs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67.541c+703.02(R=0.995)。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水样中铜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团簇(l-cys-AuNCs) 荧光猝灭 CU2%PlUS%
下载PDF
基于L-半胱氨酸的手性硅胶球固定相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鹏 彭博 +1 位作者 艾萍 袁黎明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硅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之一,以L-半胱氨酸为手性源,利用堆砌硅珠法制备手性硅胶球,且手性来源于硅胶球自身的孔结构和骨架。由于这是一种手性的全无机硅胶球,其流动相使用宽泛,机械强度高。将其用作HPLC手性固定相,... 硅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之一,以L-半胱氨酸为手性源,利用堆砌硅珠法制备手性硅胶球,且手性来源于硅胶球自身的孔结构和骨架。由于这是一种手性的全无机硅胶球,其流动相使用宽泛,机械强度高。将其用作HPLC手性固定相,成功拆分了12种外消旋体,其中有3种外消旋体达到基线分离,此种手性硅胶球对11种苯系位置异构体有不同的分离效果,其中达到基线分离的苯系位置异构体有7种。该固定相在手性拆分领域能发挥其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手性硅胶球 手性固定相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分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钴/聚L-半胱氨酸的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宝美 郭俊春 +1 位作者 蒲黎 胡卿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4-978,共5页
本文使用电化学沉积和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将纳米钴(Nano-Co)和L-半胱氨酸(L-Cys)修饰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表征。考察了抗坏... 本文使用电化学沉积和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将纳米钴(Nano-Co)和L-半胱氨酸(L-Cys)修饰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表征。考察了抗坏血酸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抗坏血酸在4.04×10^(-6)~5.03×10^(-4)mol·L^(-1)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3),检出限为1.13×10^(-6)mol·L^(-1),加标回收率在96.2%~101.5%之间。该方法可用于对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纳米 l-半胱氨酸 抗坏血酸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水溶性CdTe纳米棒的制备及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20
作者 刘荣军 罗志辉 韦庆敏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1期78-80,共3页
以亚碲酸钠(Na_2TeO_3)为碲源,半胱氨酸(L-Cys)和巯基乙酸(TGA)为双修饰剂在水相中快速合成高质量CdTe纳米棒。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等相关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dTe纳米棒具有强的... 以亚碲酸钠(Na_2TeO_3)为碲源,半胱氨酸(L-Cys)和巯基乙酸(TGA)为双修饰剂在水相中快速合成高质量CdTe纳米棒。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等相关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dTe纳米棒具有强的紫外吸收和高荧光特性及均匀的微米级棒状形貌。更重要的是通过细胞成像发现,尺寸较大的CdTe纳米棒主要进入细胞质中,不能进入细胞核。本文的研究显示:L-Cys/TGA双修饰CdTe纳米棒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传感和细胞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纳米棒 半胱氨酸 巯基乙酸 细胞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