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L-谷氨酸/石墨充蜡修饰电极测定多巴胺 被引量:23
1
作者 林祥钦 晋冠平 崔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用充蜡石墨电极 (WGE)在L 谷氨酸 (GA)无水乙醇溶液中恒电位于 1.6V(vs.SCE)氧化制备了一种聚GA修饰电极 (GA/WGE) ,该电极可用于肾上腺素 (EP)和抗坏血酸 (AA)共存下对多巴胺 (DA)的测定。该电极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主要取决于阳极极化电... 用充蜡石墨电极 (WGE)在L 谷氨酸 (GA)无水乙醇溶液中恒电位于 1.6V(vs.SCE)氧化制备了一种聚GA修饰电极 (GA/WGE) ,该电极可用于肾上腺素 (EP)和抗坏血酸 (AA)共存下对多巴胺 (DA)的测定。该电极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主要取决于阳极极化电位与极化时间、富集电位和溶液的pH。DA在该电极上呈现一对循环伏安峰 ,Em=0 .14 5V ,为 1电子 / 1质子的准可逆氧化还原过程。AA和EP也能够在电极上富集和催化氧化 ,伏安峰分别在 0 .30V和 0 .17V。当AA浓度小于 0 .1mmol/L时 ,电极对AA基本不响应 ,可以用DA的氧化峰电流做定量分析。线性范围为 2 .0× 10 -4~ 5 .0× 10 -7mol/L ;检出限为 2 .5× 10 -7mol/L。当AA的浓度较大或在AA、EP共存下 ,可利用DA氧化的再还原峰电流做定量分析。线性范围为 1.0× 10 -4~ 2 .5× 10 -6mol/L ;检出限为 7.5× 10 -7mol/L。该电极制作简便 ,重现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抗坏血酸 肾上腺素 l-谷氨酸/石墨充蜡修饰电极 神经递质 电化学法 测定
下载PDF
L-谷氨酸促进富士苹果花青素积累的效应 被引量:19
2
作者 汪良驹 王中华 +1 位作者 李志强 朱云娜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F0002,共5页
为了探索更为经济适用的果实增色技术,以13年生富士苹果为材料,在果实着色初期(9月中旬)用200~800mg/L谷氨酸(Glu)溶液处理,然后分批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谷氨酸处理均能明显促进果皮花青素积累,增加果实着色面积,并明显增加果... 为了探索更为经济适用的果实增色技术,以13年生富士苹果为材料,在果实着色初期(9月中旬)用200~800mg/L谷氨酸(Glu)溶液处理,然后分批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谷氨酸处理均能明显促进果皮花青素积累,增加果实着色面积,并明显增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分析果实中内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含量,发现Glu能够促进内源ALA含量提高,推测Glu促进苹果着色可能与其促进ALA生物合成有关。分析果实着色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没有观察到这些抗氧化酶活性与果实着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苹果 l-谷氮酸 花青素 5-氨基乙酰丙酸(AlA) 抗氧化酶
下载PDF
L-谷氨酸桥联的卟啉二联体的合成和表征及其CD光谱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郭喜明 苏连江 +1 位作者 于连香 师同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0-413,共4页
通过L谷氨酸(乙酰基保护)与二氯亚砜反应制备的二酰氯和单羟基卟啉(MPH2)反应,合成了L谷氨酸桥联的卟啉二联体,用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化合物的结构加以确证,通过圆二色谱(CD)研究了化合物的手性特征.
关键词 l-谷氨酸 单羟基卟啉 二连体 CD光谱
下载PDF
基于PB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谷氨酸棒杆菌CN1021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志华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2期23-27,共5页
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得出糖蜜、玉米浆和豆饼水解液对谷氨酸产量有显著影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得到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g/L,玉米浆33.9g... 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得出糖蜜、玉米浆和豆饼水解液对谷氨酸产量有显著影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得到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g/L,玉米浆33.9g/L,豆饼水解液19.9g/L,糖蜜30.6g/L,MnSO40.03g/L,FeSO40.03g/L,MgSO42g/L,K2HPO44.5g/L,生物素(VH)0.3mg/L,硫胺素(VB1)0.3mg/L。通过对模型验证实验,谷氨酸产量实际值为111.33g/L,且较未优化的发酵培养基相比谷氨酸产量提高了2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酸 PB实验 响应面分析法 谷氨酸棒杆菌 发酵培养基
下载PDF
基于多元功效成分的瓜蒌皮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黄琴 刘培 +4 位作者 钱大玮 刘琳 朱邵晴 李会伟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0-964,共15页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瓜蒌皮药材品质的影响,优选出适宜的瓜蒌皮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方法收集安徽产新鲜瓜蒌皮,分别采用传统与现代产地加工干燥方法[40、50、60、70℃控温热风干燥,40、50、60、70℃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8 ...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瓜蒌皮药材品质的影响,优选出适宜的瓜蒌皮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方法收集安徽产新鲜瓜蒌皮,分别采用传统与现代产地加工干燥方法[40、50、60、70℃控温热风干燥,40、50、60、70℃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8 MPa),50、60、70℃中短波红外干燥,-80℃真空冻干干燥,晒干,阴干]加工处理,结合干燥样品外观性状,以药效成分(5种黄酮类芦丁、木犀草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橘红素,3种三萜类葫芦素D、葫芦素B、葫芦素E)、营养滋补类成分(2种糖类葡萄糖、果糖,18种氨基酸类苯丙氨酸、L-亮氨酸、异亮氨酸、L-色氨酸、γ-氨基丁酸、L-蛋氨酸、L-缬氨酸、脯氨酸、L-酪氨酸、反式-4-羟基-L-脯氨酸、L-苏氨酸、L-谷氨酸、L-谷氨酰胺、L-丝氨酸、L-天门冬酰胺、L-瓜氨酸、L-精氨酸、L-赖氨酸,12种核苷类胸腺嘧啶核苷、2′-脱氧尿苷、腺嘌呤、尿苷、腺苷、2′-脱氧肌苷、肌苷、胞嘧啶、鸟嘌呤、2′-脱氧鸟苷、胞苷、鸟苷)共40种资源性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干燥加工方法所得瓜蒌皮药材样品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优选瓜蒌皮最佳现代干燥加工方法。结果不同干燥品中,药效成分及营养滋补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果糖及葡萄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78%~21.32%、4.46%~15.63%;70℃微波真空干燥处理获得的瓜蒌皮所含黄酮类和四环三萜类成分总量最高,40℃控温热风干燥处理的总量最低。通过对14种不同干燥方式获得的瓜蒌皮样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70℃控温热风干燥、70℃中短波红外干燥、-80℃真空冻干干燥、50℃微波真空干燥和60℃控温热风干燥方式获得的样品有效成分含量均优于传统晒干。结论结合药材的外观性状、色泽、质地、干燥时间及功效成分含量等因素,基于目前企业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 瓜蒌皮 产地加工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药用类成分 营养滋补类成分 黄酮 芦丁 木犀草苷 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 芹菜素 橘红素 三萜 葫芦素D 葫芦素B 葫芦素E 糖类 葡萄糖 果糖 氨基酸 苯丙氨酸 l-亮氨酸 异亮氨酸 l-色氨酸 γ-氨基丁酸 l-蛋氨酸 l-缬氨酸 l-脯氨酸 l-酪氨酸 反式-4-羟基-l-脯氨酸 l-苏氨酸 l-谷氨酸 l-谷氨酰胺 l-丝氨酸 l-天门冬酰胺 l-瓜氨酸 l-精氨酸 l-赖氨酸 核苷 胸腺嘧啶核苷 2′-脱氧尿苷 腺嘌呤 尿苷 腺苷 2′-脱氧肌苷 肌苷 胞嘧啶 鸟嘌呤 2′-脱氧鸟苷 胞苷 鸟苷 控温热风干燥 微波真空干燥 中短波红外干燥 真空冻干干燥 晒干 阴干
原文传递
茶叶中γ-氨基丁酸与L-谷氨酸的HPLC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邢志强 李立祥 +2 位作者 邱新平 蒋其忠 徐瑞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7-152,共6页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试剂,以0.05mol/L乙酸钠缓冲液(pH=6.5,含10mL/LN,N-二甲基甲酰胺)和体积分数50%乙腈为流动相,建立了茶叶中γ-氨基丁酸与L-谷氨酸的HPLC分析方法。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与L-谷氨酸浓度在0.03~2.0mmol/L内,峰...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试剂,以0.05mol/L乙酸钠缓冲液(pH=6.5,含10mL/LN,N-二甲基甲酰胺)和体积分数50%乙腈为流动相,建立了茶叶中γ-氨基丁酸与L-谷氨酸的HPLC分析方法。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与L-谷氨酸浓度在0.03~2.0mmol/L内,峰面积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为1。各样品γ-氨基丁酸、L-谷氨酸含量RSD(%)分别为0.91%~2.01%和0.94%~1.9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82%~99.33%和95.83%~9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Γ-氨基丁酸 l-谷氨酸 HPlC 2、4-二硝基氟苯
下载PDF
纳米稀土谷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美锋 何其庄 费菲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9-555,共7页
合成了6种新型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氢谱、碳谱、热重-差热等表征,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Glu)3ImCl3·3H2O(RE=La^3+,Nd^3+,Er^3+,Eu^3+,Y^3+,Gd^3+;Glu=L-谷氨... 合成了6种新型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氢谱、碳谱、热重-差热等表征,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Glu)3ImCl3·3H2O(RE=La^3+,Nd^3+,Er^3+,Eu^3+,Y^3+,Gd^3+;Glu=L-谷氨酸;Im=咪唑),TEM电镜测试表明其有一定规则形貌,粒径在30-60 nm。通过抗菌实验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约为140,100,250μg·ml^-1),属于广谱抗菌剂;抗菌效果明显优于非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稀土氯化物、L-谷氨酸或咪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酸 咪唑 纳米配合物 抗菌活性 稀土
下载PDF
聚L-谷氨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多巴胺的测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登明 由文颖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多巴胺在聚L-谷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多巴胺的新方法.在pH 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多巴胺的线性范围为1.0×10-4~4.0×10-8mol·L-1,...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多巴胺在聚L-谷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多巴胺的新方法.在pH 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多巴胺的线性范围为1.0×10-4~4.0×10-8mol·L-1,检出限为5.0×10-9mol·L-1.该法用于药剂中多巴胺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修饰电极 l-谷氨酸 多巴胺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L-谷氨酰胺制备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为民 王小妹 《化工时刊》 CAS 1999年第9期16-19,共4页
对L-谷氨酰胺制备过程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L-谷氨酸甲酯化反应最优条件为谷氨酸∶甲醇∶浓硫酸=7.5g∶120mL∶3.7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4h,得率96%;L-谷氨酸甲酯酰肼化反应最优条件为L-谷氨酸甲酯∶水合肼=8g∶16mL,反应温度35℃... 对L-谷氨酰胺制备过程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L-谷氨酸甲酯化反应最优条件为谷氨酸∶甲醇∶浓硫酸=7.5g∶120mL∶3.7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4h,得率96%;L-谷氨酸甲酯酰肼化反应最优条件为L-谷氨酸甲酯∶水合肼=8g∶16mL,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5h,得率93.8%;用Raney镍作催化剂对L-谷氨酰肼酰胺化,反应温度70℃,得率72%。最终总得率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谷氨酰胺 制备
下载PDF
高效转化L-谷氨酸为γ-氨基丁酸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初步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婷婷 杨套伟 +2 位作者 张术聪 夏海锋 饶志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2-747,共6页
从发酵食品及自然界中筛选出能利用L-谷氨酸生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并对转化条件进行初步优化。采用乳酸菌分离纯化的方法分离出乳酸菌,再通过初筛、复筛挑选出高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基... 从发酵食品及自然界中筛选出能利用L-谷氨酸生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并对转化条件进行初步优化。采用乳酸菌分离纯化的方法分离出乳酸菌,再通过初筛、复筛挑选出高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基因分析,随后对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转化条件进行初步优化。根据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所筛菌株初步确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优化后的最佳转化条件为:菌株菌龄为36 h、缓冲液初始pH为4.8、缓冲液浓度为0.2 mol/L。在优化后的转化条件下,添加5 g/dL底物转化24 h,转化率最高可达97.81%,转化液中γ-氨基丁酸的质量浓度达34.26 g/L,该菌种可作为γ-氨基丁酸产生菌,具有较好的γ-氨基丁酸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l-谷氨酸 乳酸菌 分离筛选 鉴定
下载PDF
稀土(铕)-谷氨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卫东 谭祥中 +1 位作者 尹华意 陈灵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合成了稀土Eu与谷氨酸(Glu)、邻菲罗啉(Phen)形成的三元固体配合物,对其进行了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的测试,确定其化学组成[Eu(Glu)3phen]Cl3·2H2O,用IR、循环伏安等研究了此配合物的有关性质。
关键词 铕(Eu) 谷氨酸 邻菲罗啉 红外光谱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甘蔗糖蜜发酵生产谷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芳 陈宁 张克旭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3期45-47,共3页
研究了以甘蔗糖蜜为原料,采用温度敏感型突变株发酵生产L-谷氨酸的补料分批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在10L自控发酵罐中发酵生产L-谷氨酸的平均产量为125g/L,糖酸转化率为60.14%。
关键词 l-谷氨酸 甘蔗糖蜜 温度敏感型突变株 补料分批发酵
下载PDF
一种简单实用的谷氨酸浓度测定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邢新苗 刘自镕 任建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2-63,共2页
谷氨酸和茚三酮可以发生特有的显色反应 ,在 pH 5~ 6时产物蓝紫色最明显。其颜色深浅与谷氨酸浓度大小有关。用分光光度计可以在其最大光吸收波长处测定其OD值。分别以OD值和相应的一系列浓度的L谷氨酸纯品浓度值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绘... 谷氨酸和茚三酮可以发生特有的显色反应 ,在 pH 5~ 6时产物蓝紫色最明显。其颜色深浅与谷氨酸浓度大小有关。用分光光度计可以在其最大光吸收波长处测定其OD值。分别以OD值和相应的一系列浓度的L谷氨酸纯品浓度值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绘制出 1条标准曲线。谷氨酸发酵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值即可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得它与茚三酮在最适 pH处反应得到的蓝紫色产物的OD值 ,然后从上述标准曲线上查到。误差率在 1 0 %左右。这为谷氨酸定量测定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浓度 茚三酮 显色反应 标准曲线 OD值 l谷氨酸 分光光度计 发酵液
下载PDF
高分子量的聚L-谷氨酸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田 尹静波 +2 位作者 罗坤 陈红丹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9-371,共3页
采用三乙胺为催化剂经过氨基酸羧酸酐单体的开环聚合和脱保护基,制备了高分子量聚L-谷氨酸.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高分子量聚L-谷氨酸黏均分子量控制在70000-350000左右.单体和引发剂的摩尔比n(A)/n(I)大于50时。分子量与n(A)... 采用三乙胺为催化剂经过氨基酸羧酸酐单体的开环聚合和脱保护基,制备了高分子量聚L-谷氨酸.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高分子量聚L-谷氨酸黏均分子量控制在70000-350000左右.单体和引发剂的摩尔比n(A)/n(I)大于50时。分子量与n(A)/n(I)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酸 l-谷氨酸苄酯 聚-l-谷氨酸苄酯 聚-l-谷氨酸
下载PDF
谷氨酸棒杆菌S9114在不同溶氧条件下发酵生产谷氨酸的代谢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智涛 卢志洪 +1 位作者 吕扬勇 郑穗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2-76,共5页
建立了谷氨酸棒杆菌S9114合成L-谷氨酸(L-Glu)的代谢流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并结合S9114在10%和30%溶氧条件下发酵至中后期时胞外相关产物的分泌情况计算出其代谢流分布;通过MATLAB线性规划得到了谷氨酸合成的理想代谢流分布。代谢流分... 建立了谷氨酸棒杆菌S9114合成L-谷氨酸(L-Glu)的代谢流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并结合S9114在10%和30%溶氧条件下发酵至中后期时胞外相关产物的分泌情况计算出其代谢流分布;通过MATLAB线性规划得到了谷氨酸合成的理想代谢流分布。代谢流分析结果表明,减少HMP和TCA循环的代谢流量,增加CO2固定的代谢流将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在谷氨酸发酵工艺控制中,溶氧是关键因素,发酵中后期提高溶氧有利于谷氨酸的生成,同时可抑制副产氨基酸的产生;主要副产物乳酸在理想代谢流分布中仍占有一定比例,说明乳酸在整个代谢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谷氨酸 代谢流分析 溶氧
下载PDF
中试规模制备L-茶氨酸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9
16
作者 钱绍松 陈然 +3 位作者 刘毅 吴晓燕 李加友 焦庆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5-847,共3页
报道了中试规模制备L-茶氨酸和L-谷氨酰胺的一种方法。以廉价的L-谷氨酸为原料,采用邻苯二甲酰基作为保护基,保护L-谷氨酸的α-氨基,醋酐回流10 m in使其分子内脱水生成N-邻苯二甲酰-L-谷氨酸酐,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分别与2 mol/L氨水和... 报道了中试规模制备L-茶氨酸和L-谷氨酰胺的一种方法。以廉价的L-谷氨酸为原料,采用邻苯二甲酰基作为保护基,保护L-谷氨酸的α-氨基,醋酐回流10 m in使其分子内脱水生成N-邻苯二甲酰-L-谷氨酸酐,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分别与2 mol/L氨水和2 mol/L乙胺水溶液反应生成中间产物N-邻苯二甲酰-L-谷氨酰胺、N-邻苯二甲酰-L-茶氨酸,中间产物在室温条件下与0.5 mol/L水合肼反应48 h脱除保护基,分别以57%、61%的收率得到L-谷氨酰胺和L-茶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茶氨酸 l-谷氨酰胺 l-谷氨酸 N-邻苯二甲酰氨基酸
下载PDF
模式体系谷氨酸-葡萄糖美拉德反应程度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凤梅 汤高奇 +3 位作者 田玮 柳艳霞 赵改名 赵莉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9,共11页
为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模式体系美拉德反应程度的影响,配制D-葡萄糖(0.02 mol/L)与L-谷氨酸(0.06 mol/L)浓度比为1∶3的美拉德反应液,分别置于10~40℃反应不同时间(10,20,30,40,50,60 d),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 为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模式体系美拉德反应程度的影响,配制D-葡萄糖(0.02 mol/L)与L-谷氨酸(0.06 mol/L)浓度比为1∶3的美拉德反应液,分别置于10~40℃反应不同时间(10,20,30,40,50,60 d),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的pH值、吸光度值(A_(294nm)和A_(360nm))、挥发性成分、葡萄糖残余含量等,探讨模式体系的反应进程。结果表明,谷氨酸与葡萄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的介质环境基本稳定,吸光度与反应温度、时间整体呈正相关,葡萄糖浓度随温度、时间变化遵循Boltzmann模型,符合动力学方程y=A_2+(A_1-A_2)/(1+exp(x-x_0)/d_x),且拟合效果较佳(R^2均大于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电子鼻 l-谷氨酸 D-葡萄糖 动力学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结晶碳化法制备球形碳酸钙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晨民 刘曦曦 +4 位作者 陈小鹏 王伟超 廖丹葵 蒙秀松 童张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23-6331,共9页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在碳酸钙制备中具有强化传质作用、产品粒度分布窄等优点。本文以高浓度氢氧化钙浆液作为原料,氯化铵与L-谷氨酸为添加剂,使用超重力反应器成功制备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形貌较为规整的球形碳酸钙。探究了各因素在超重力...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在碳酸钙制备中具有强化传质作用、产品粒度分布窄等优点。本文以高浓度氢氧化钙浆液作为原料,氯化铵与L-谷氨酸为添加剂,使用超重力反应器成功制备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形貌较为规整的球形碳酸钙。探究了各因素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碳酸钙中的影响,通过改变添加剂的量与超重力因子等考察球形碳酸钙的最佳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静态颗粒图像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碳酸钙产物进行分析,并通过在反应过程中抽样测试的方法探究反应全过程中添加剂对碳酸钙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酸钙为粒径约500nm、晶型为球霰石的球形碳酸钙,同时在L-谷氨酸和氯化铵添加量分别为氢氧化钙质量的4%与20%、超重力因子为161.0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球形碳酸钙形貌最为规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反应 球形碳酸钙 球霰石 l-谷氨酸 氯化铵
下载PDF
UHPLC-MS/MS法同时测定六合氨基酸注射液中6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清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建立UHPLC-MS/MS法同时检测六合氨基酸注射液中6个有效成分(L-精氨酸、L-谷氨酸、L-门冬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L-缬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3.0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含0.2%甲酸和0.02... 目的:建立UHPLC-MS/MS法同时检测六合氨基酸注射液中6个有效成分(L-精氨酸、L-谷氨酸、L-门冬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L-缬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3.0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含0.2%甲酸和0.02%七氟丁酸的甲醇溶液-含0.2%甲酸和0.02%七氟丁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50℃;以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所测6个氨基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实验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8%~103.2%,RSD<4.2%。10批样品中L-精氨酸、L-谷氨酸、L-门冬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和L-缬氨酸的含量检测结果分别为21.64~22.24、18.12~18.64、3.84~4.24、16.40~16.88、10.76~11.48和11.96~12.48 mg·mL^(-1)。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六合氨基酸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合氨基酸注射液 l-精氨酸 l-谷氨酸 l-门冬氨酸 l-亮氨酸 l-异亮氨酸 l-缬氨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原文传递
化学修饰电极对乙基麦芽酚的测定 被引量:9
20
作者 汝冬冬 朱庆仁 孙登明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4-30,49,共8页
通过循环伏安法将氧化石墨烯和L-谷氨酸混合液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L-谷氨酸/石墨烯修饰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及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乙基麦芽酚的电化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乙基麦芽酚分别在0.951V和0.852V处出现氧... 通过循环伏安法将氧化石墨烯和L-谷氨酸混合液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L-谷氨酸/石墨烯修饰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及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乙基麦芽酚的电化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乙基麦芽酚分别在0.951V和0.852V处出现氧化峰。其浓度分别在6.00×10^-6~1.00×10^-4mol/L及4.00×10^-6~4.00×10^-4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0×10^-7mol/L。用于检测食品中的乙基麦芽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麦芽酚 石墨烯 谷氨酸 食品添加剂 修饰电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