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夔州精神与杜诗本色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谦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08-115,共8页
杜甫到达夔府之后,夔州险恶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怪异的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了杜甫的诗歌创作,成为其诗的书写对象。在夔州山川风物的熏陶和孕育下,杜甫的个体生命中形成了重热感、重质感、有韧性的夔州精神,夔州精神是杜甫对过往生命历程的总... 杜甫到达夔府之后,夔州险恶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怪异的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了杜甫的诗歌创作,成为其诗的书写对象。在夔州山川风物的熏陶和孕育下,杜甫的个体生命中形成了重热感、重质感、有韧性的夔州精神,夔州精神是杜甫对过往生命历程的总结和升华,也是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对人生的深刻体认。这种生命精神对杜甫拗体诗创作、书写题材的涵茹以及沉郁顿挫诗风的成熟等诗艺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也使得杜甫诗歌创作突破传统,挣脱《文选》的桎梏,呈现出真正的杜诗本色,成为诗歌发展史中的集大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夔州 夔州精神 诗艺建构 本色
下载PDF
王十朋悠然治夔州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邦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9-176,共8页
王十朋高中状元,毕竟一介书生。他知夔州仅两年,这个虽秀美但贫瘠的地方竟悄然而治。王十朋既悠闲自乐,又深得民心。他从政为官,有何独到之处?本文从其理念与行止两大方面,作了一些揭示与剖析。
关键词 南宋 王十朋 夔州
下载PDF
陆游试官锁院诗创作及影响探析
3
作者 于友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陆游以锁院诗为创作先锋,奠定了其夔州诗歌乃至余生创作的基本格调。通过对陆游锁院诗的分析发现,其受到外界环境和内心变化的双重影响,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思想。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陆游锁院诗以沉郁悲凉为创作主调,以老病思归的... 陆游以锁院诗为创作先锋,奠定了其夔州诗歌乃至余生创作的基本格调。通过对陆游锁院诗的分析发现,其受到外界环境和内心变化的双重影响,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思想。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陆游锁院诗以沉郁悲凉为创作主调,以老病思归的直接书写和风土人情的摄入为主。同时,陆游锁院诗深受杜甫影响,融合了江南才子和巴蜀流士的风格,为南宋夔州诗歌创作树立了范型样式,也促成了其自我诗风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锁院诗 夔州 创作
下载PDF
夔州竹枝歌舞与三峡地区诸歌舞形式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罗钰坊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5-18,共4页
三峡地区人民自古能歌善舞,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艺术文化,包括夔州竹枝歌舞、土家族摆手舞、开县巫舞、打连宵等等,其中夔州竹枝歌舞是众多舞蹈形式中的一枝奇葩,对其他歌舞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重点探讨了夔州竹枝歌舞与摆手舞、打... 三峡地区人民自古能歌善舞,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艺术文化,包括夔州竹枝歌舞、土家族摆手舞、开县巫舞、打连宵等等,其中夔州竹枝歌舞是众多舞蹈形式中的一枝奇葩,对其他歌舞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重点探讨了夔州竹枝歌舞与摆手舞、打连宵及巫舞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能够对夔州竹枝歌舞以及三峡地区其他歌舞形式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夔州 竹枝歌舞 摆手舞 打连宵 巫舞
下载PDF
夔州文化论纲(上) 被引量:2
5
作者 滕新才 陈厚清 雷庭军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18,共18页
从语源学视阈探究,夔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夔龙和夔牛,后者在华夏民族融合过程中作出了贡献。又传说夔是尧舜时的乐师,制作了上古雅乐《大章》和《箫韶》,被尊为"后夔"。奉节民间传说把夔龙、夔牛、后夔融为一体,成为夔传说的... 从语源学视阈探究,夔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夔龙和夔牛,后者在华夏民族融合过程中作出了贡献。又传说夔是尧舜时的乐师,制作了上古雅乐《大章》和《箫韶》,被尊为"后夔"。奉节民间传说把夔龙、夔牛、后夔融为一体,成为夔传说的集大成,体现了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从历史学层面考察,夔子国是三峡地区的古老方国,与楚国同宗,考古学成果证实夔文化与楚文化有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夔子国 夔州
下载PDF
翘首与低眉:杜甫书写长安与夔州的不同姿态——从《秋兴八首》说开去 被引量:2
6
作者 叶梦圆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2-18,共7页
“翘首”与“低眉”分别是杜甫书写长安与夔州的两种不同姿态。杜甫对长安与夔州城市形象的建构之所以采用不同的姿态,缘于二者在地理、地位和政治隐喻三个方面的殊异。二城分别是杜甫早年与晚年自我形象的烛照。并且,“翘首长安”与“... “翘首”与“低眉”分别是杜甫书写长安与夔州的两种不同姿态。杜甫对长安与夔州城市形象的建构之所以采用不同的姿态,缘于二者在地理、地位和政治隐喻三个方面的殊异。二城分别是杜甫早年与晚年自我形象的烛照。并且,“翘首长安”与“低眉夔州”这两种姿态背后各有不同的书写逻辑:第一,夔州象征着现实的困境,“低眉”之姿是实录;第二,长安是舒展回忆的虚构幻境,既象征昔日盛世的丰碑,更被寄寓宗庙复兴的希冀,“翘首”之态蕴含着杜甫无尽的追忆与憧憬。杜甫对城市形象的建构是探寻其政治构想的又一门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首 低眉 长安 夔州 书写姿态
下载PDF
论杜甫的归田意向及其在夔州的尝试 被引量:1
7
作者 封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98-401,416,共5页
乾元二年(759)前后,由于社会态势的恶化和个人政治上的失意,杜甫产生了归田的念头。从大历元年春(766)至大历三年(768)初,杜甫在夔州尝试归田,但最终未能完成人生的转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归田生活方式与杜甫固有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 乾元二年(759)前后,由于社会态势的恶化和个人政治上的失意,杜甫产生了归田的念头。从大历元年春(766)至大历三年(768)初,杜甫在夔州尝试归田,但最终未能完成人生的转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归田生活方式与杜甫固有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相左,遭到其内在的价值系统的抵制;二是杜甫对夔州独特的文化形态缺少基本的认同,社会顺应不良;三是夔州混乱的治安状况使杜甫不能安心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夔州时期 归田意向
下载PDF
夔州气象与杜甫诗歌创作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超 《阅江学刊》 2010年第3期107-112,共6页
由于夔州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气象变化十分丰富,杜甫对此多有描写和记录。对气象现象的诗意表达和人文色彩的融入,是杜甫此类诗歌的一大特点。这些描写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夔州的气象现象对杜甫的诗歌创作、题材取向... 由于夔州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气象变化十分丰富,杜甫对此多有描写和记录。对气象现象的诗意表达和人文色彩的融入,是杜甫此类诗歌的一大特点。这些描写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夔州的气象现象对杜甫的诗歌创作、题材取向和风格形成都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夔州 气象现象 人文内涵
下载PDF
刘禹锡夔州诗词写作特色论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傅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28-32,共5页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夔州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这些诗词反映了夔州人民爱好歌舞、男女青年的爱情表达方式和峡中人民的耕种生活等民风民俗和当地的风景名胜以及由此引起的诗人的情感波澜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域色...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夔州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这些诗词反映了夔州人民爱好歌舞、男女青年的爱情表达方式和峡中人民的耕种生活等民风民俗和当地的风景名胜以及由此引起的诗人的情感波澜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域色彩 ;同时 ,也以其高度概括的反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夔州 诗词 写作 特色
下载PDF
杜甫草堂期与夔州期写景诗风格之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红红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杜甫在草堂时期创作的写景诗多呈现萧淡婉丽的风格,同时这些诗作也渗透着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诗人一贯的沉郁之风。夔州时期,沉郁之风表现为意蕴更加深沉,且面临夔州山川风物,呈现出奇拔遒壮的风格。而草堂期形成的萧淡婉丽... 杜甫在草堂时期创作的写景诗多呈现萧淡婉丽的风格,同时这些诗作也渗透着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诗人一贯的沉郁之风。夔州时期,沉郁之风表现为意蕴更加深沉,且面临夔州山川风物,呈现出奇拔遒壮的风格。而草堂期形成的萧淡婉丽之风此期发展为更加细致入微,清新婉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风格 草堂 夔州
下载PDF
唐代诗人李远故土考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俊 郑宗荣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9-13,共5页
关于唐代诗人李远的故乡,从其自称的祖籍地陇西开始,直至以后他人所言的蜀地、夔州、云安,论者或语颇寥寥,或并无实据,并不能让人信服。但李远三首乡愁题材诗《及第后送家兄游蜀》、《长安即事送友人》、《送人入蜀》包含有较多的地理信... 关于唐代诗人李远的故乡,从其自称的祖籍地陇西开始,直至以后他人所言的蜀地、夔州、云安,论者或语颇寥寥,或并无实据,并不能让人信服。但李远三首乡愁题材诗《及第后送家兄游蜀》、《长安即事送友人》、《送人入蜀》包含有较多的地理信息,我们可以据此确定其为夔州云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远 故乡 乡愁诗 蜀地 夔州 云安
下载PDF
论杜甫的夔州山水诗
12
作者 蒲惠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4-79,共6页
杜甫的夔州山水诗,真实地再现了夔州山水雄奇壮丽的独特风貌,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在艺术上表现出沉郁悲凉。
关键词 杜甫 夔州 山水诗 风格
原文传递
夔州文化论纲(下) 被引量:1
13
作者 滕新才 陈厚清 雷庭军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9,共29页
唐代夔州的设置,重拾古老的夔文化记忆,有存亡继绝的意义。从文化发展的序列看,先有神话传说的夔龙、夔牛,后有历史真实的夔子国,再是唐代依此内涵设立夔州,承袭关系很清楚。宋元明清夔州路、夔州府行政建制,都是夔州文化的延续。“夔... 唐代夔州的设置,重拾古老的夔文化记忆,有存亡继绝的意义。从文化发展的序列看,先有神话传说的夔龙、夔牛,后有历史真实的夔子国,再是唐代依此内涵设立夔州,承袭关系很清楚。宋元明清夔州路、夔州府行政建制,都是夔州文化的延续。“夔门”一词首见于唐代李峤,逐渐被指实为瞿塘峡口大江上的那道石门,宋代以后广泛出现于各体文学中,“中华诗城”殊荣乃众望所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夔州 夔门 “中华诗城”
下载PDF
明代夔州府教育述论
14
作者 唐春生 杨强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9-55,共7页
明代夔州府,处于朝廷与蜀地联系的"中间地带",形势险要。明廷为加强对川东夔州辖区的管理,以地方教育设施的重建为契机,辅之以书籍、图画的"颁赐",将"中央之手"伸入地方社会。由此个案,可见国家与地方在... 明代夔州府,处于朝廷与蜀地联系的"中间地带",形势险要。明廷为加强对川东夔州辖区的管理,以地方教育设施的重建为契机,辅之以书籍、图画的"颁赐",将"中央之手"伸入地方社会。由此个案,可见国家与地方在教育事业中的动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夔州府 教育
下载PDF
宋蒙(元)之战中的夔州
15
作者 裴一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9-83,共5页
夔州作为南宋夔州路首府,乃宋蒙(元)战争中南宋诸路首府之最后沦陷者,其战事之久、抗击蒙元之坚决,实堪宋郡之表率。元军占领夔州,基本完成对南宋疆域的征服,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了解宋蒙(元)夔州战争,对研究南宋后期川东抗蒙(元)历... 夔州作为南宋夔州路首府,乃宋蒙(元)战争中南宋诸路首府之最后沦陷者,其战事之久、抗击蒙元之坚决,实堪宋郡之表率。元军占领夔州,基本完成对南宋疆域的征服,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了解宋蒙(元)夔州战争,对研究南宋后期川东抗蒙(元)历史意义重大。就宋蒙(元)之战中夔州宋军战备状况、夔州战事本末、支撑夔州长期抗蒙(元)诸要素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宋蒙(元)夔州战争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夔州 战备 宋蒙(元)战争 持久
下载PDF
试论杜甫夔州风土人情诗
16
作者 刘秀娟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夔州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创作的结晶,其中风土人情诗达三十余首,鲜明地体现了夔州当地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杜甫歌颂了夔州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描述了夔州民间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批判了当地的恶俗陋习。然而在批判的同时... 夔州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创作的结晶,其中风土人情诗达三十余首,鲜明地体现了夔州当地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杜甫歌颂了夔州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描述了夔州民间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批判了当地的恶俗陋习。然而在批判的同时,更多地谴责了不体谅人民的大小官吏,饱含了杜甫一贯悲天悯人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夔州 风俗诗 民俗学
下载PDF
唐五代夔、归二州贬流官考
17
作者 尚永亮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66,共9页
唐五代三百馀年贬流夔、归二州官员可考者27人,其中夔州18人,归州9人。以时段多寡论,德宗朝6人,玄宗、宪宗朝各4人,穆宗、文宗、昭宗朝各2人,高宗、武周、睿、代、宣、僖、后蜀后主诸朝各1人。由此见其时空变化:初盛唐为夔州独盛期(7人... 唐五代三百馀年贬流夔、归二州官员可考者27人,其中夔州18人,归州9人。以时段多寡论,德宗朝6人,玄宗、宪宗朝各4人,穆宗、文宗、昭宗朝各2人,高宗、武周、睿、代、宣、僖、后蜀后主诸朝各1人。由此见其时空变化:初盛唐为夔州独盛期(7人中占6人),中唐为归州反超期(13人中占7人),晚唐五代为夔州复升期(7人中占5人)。以谪罚性质论,贬24人,流放、安置及官职不明者3人。以贬后任职论,刺史、长史及节度使14人,司马、司户、折冲7人,丞、尉3人。以诗文创作论,唐次、窦常、刘禹锡、袁循、朱朴、欧阳彬诸人均有诗文传世,就中尤以刘禹锡、窦常知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夔州 归州 唐五代 贬流官
下载PDF
心忧社稷 喜庆家平——谈杜甫在夔州的两组七绝
18
作者 金启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4-25,共2页
杜甫在夔州的两组七绝 ,均是以当时现实的安危而抒发其忧喜之情的。心系国家安危 ,关心民生疾苦 ,是其诗的可爱之处。杜诗为史 ,也可见其一斑。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诗歌 杜甫 夔州 七绝组诗 历史现实主义
下载PDF
古夔州地望形胜与唐诗互证(下)
19
作者 任桂园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唐时夔州,自古即为形胜之地,诸如白帝山、赤甲山、白帝城、赤甲城、八阵图、滟预堆、瞿唐峡等等,随着历史的推进,及至唐代,山川形胜与人文景观早已高度地融会在一起,这使得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醉心不已。本文拟将有关古夔州地望形胜方面... 唐时夔州,自古即为形胜之地,诸如白帝山、赤甲山、白帝城、赤甲城、八阵图、滟预堆、瞿唐峡等等,随着历史的推进,及至唐代,山川形胜与人文景观早已高度地融会在一起,这使得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醉心不已。本文拟将有关古夔州地望形胜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与唐代诗歌进行互证,以进一步展现古夔州丰厚的人文积淀,同时亦为唐人夔州诗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提供必要的历史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夔州 地望形胜 唐诗 人文积淀 互证
下载PDF
浅谈刘禹锡《竹枝词》与夔州民俗文化
20
作者 穆树荣 《新余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99-102,共4页
《竹枝词》原作为民歌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为社会劳动人民所创造传唱。诗人刘禹锡在夔州期间因其自身的各种缘由,创造性地对充满乡情俚趣的《竹枝词》进行了文人化的处理。采民歌所长的刘禹锡的《竹枝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蕴... 《竹枝词》原作为民歌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为社会劳动人民所创造传唱。诗人刘禹锡在夔州期间因其自身的各种缘由,创造性地对充满乡情俚趣的《竹枝词》进行了文人化的处理。采民歌所长的刘禹锡的《竹枝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蕴,从不同的角度对夔州地区的风俗文化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竹枝词》 夔州 民俗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