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尔王》中的“次要人物”与圣经及其政治哲学意涵
1
作者 陈会亮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70-74,共5页
《李尔王》中的"次要人物"葛罗斯特父子、肯特以及考迪利亚和圣经中的形象存在密切关联,他们在形象特征、神学内涵上都有着相通之处。爱德蒙如同雅各一样,要对既有宗法体系发起挑战,而其这样做乃是基于内心平衡的维持;肯特是... 《李尔王》中的"次要人物"葛罗斯特父子、肯特以及考迪利亚和圣经中的形象存在密切关联,他们在形象特征、神学内涵上都有着相通之处。爱德蒙如同雅各一样,要对既有宗法体系发起挑战,而其这样做乃是基于内心平衡的维持;肯特是俗世的先知,通达天地,奖善惩恶;考迪利亚则是救世的圣子,为新政治保驾护航。《李尔王》体现了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的反思和探索,是希伯来传统在文艺复兴中的延续,是莎士比亚政治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尔王 次要人物 圣经 文艺复兴 心理分析 潜意识 政治哲学
下载PDF
莎士比亚悲剧的地域化呈现--跨文化视角下的丝弦戏《李尔王》
2
作者 李伟民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2018年第1期43-49,共7页
根据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改编的丝弦戏莎剧《李尔王》以其诗意化的改编与呈现方式实现了从原作到舞台的跨文化转换。改编既力图展示原作的人文主义的悲剧意蕴,又通过戏曲化、地域化的改编,以虚拟、写意的假定性表现出原作的哲理内涵... 根据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改编的丝弦戏莎剧《李尔王》以其诗意化的改编与呈现方式实现了从原作到舞台的跨文化转换。改编既力图展示原作的人文主义的悲剧意蕴,又通过戏曲化、地域化的改编,以虚拟、写意的假定性表现出原作的哲理内涵,实现了原作悲剧精神与中国传统伦理教化之间的嫁接。以中国戏曲中的古老剧种和带有明显地域化特征的丝弦戏的“土”演绎莎士比亚经典悲剧。通过外化的戏曲程式塑造人物,反映人物的内心矛盾,在莎剧的丝弦戏改写与替换中,以审美的互文性,在莎剧与丝弦戏之间架起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丝弦戏《李尔王》 互文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