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2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简论清代云南“放本收铜”政策的实施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德泰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5-47,共3页
清代云南“放本收铜”政策的实施 ,从云南地方来说 ,是为了牟取铜利 ,解决云南财政入不敷出问题 ;从中央政府来说 ,是为了保证铸钱原料 ,降低铜的价格及铸钱成本 。
关键词
清代
云南
“放本收铜”政策
财政收入
货币流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满汉文康熙朝《起居注册》对比研究——以特胡德等劫王君宗衣物并割其颈项案为例
2
作者
王东
《满语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通过康熙朝满汉文起居注所载特胡德等劫王君宗衣物并割其颈项案对比发现,二者虽然内容大致相同,但语言风格有所差异,且汉文康熙朝《起居注册》内容应由满文翻译而来,翻译过程中有错译、漏译现象,一些汉文康熙朝起居注中不常用的人名、...
通过康熙朝满汉文起居注所载特胡德等劫王君宗衣物并割其颈项案对比发现,二者虽然内容大致相同,但语言风格有所差异,且汉文康熙朝《起居注册》内容应由满文翻译而来,翻译过程中有错译、漏译现象,一些汉文康熙朝起居注中不常用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前后文翻译不一致。因此,使用康熙朝《起居注册》作为史料时需优先选择满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
《起居注册》
《康熙起居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铭浩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86,共11页
康熙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大一统"、"乱则声讨,治则抚绥"、"尚德不尚威"三大部分所组成。其中"大一统"是康熙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乱则声讨,治则抚绥"是其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
康熙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大一统"、"乱则声讨,治则抚绥"、"尚德不尚威"三大部分所组成。其中"大一统"是康熙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乱则声讨,治则抚绥"是其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尚德不尚威"是康熙民族关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熙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了儒家思想、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又与其祖母孝庄太后影响有关。康熙的民族关系思想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民族关系思想
清代
少数民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年间盛京旗、民垦区划界初探
被引量:
3
4
作者
孙静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康熙年间,清廷在盛京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旗、民垦区划界,划界具有明显的满洲本位的民族主义色彩,但分立界限未能禁绝旗人与民人在开发过程中业已结成的紧密联系。整个清代,在满汉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东北边疆地区的农业逐步得到恢复...
康熙年间,清廷在盛京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旗、民垦区划界,划界具有明显的满洲本位的民族主义色彩,但分立界限未能禁绝旗人与民人在开发过程中业已结成的紧密联系。整个清代,在满汉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东北边疆地区的农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年间
盛京
旗人
划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朝京师祈雨与王朝治理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光伟
陈思翰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8-143,159,共17页
清代祈雨制度是对前代祈雨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于康熙朝渐趋定型。康熙朝京师祈雨兼具应对京畿与全国旱情的重大意义,不仅专指祈禳的主体、仪式、程序等具体环节,还包括诸多实政内容。君臣遇旱修省与议政补阙,成为推进清朝国家治理的重要...
清代祈雨制度是对前代祈雨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于康熙朝渐趋定型。康熙朝京师祈雨兼具应对京畿与全国旱情的重大意义,不仅专指祈禳的主体、仪式、程序等具体环节,还包括诸多实政内容。君臣遇旱修省与议政补阙,成为推进清朝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机制。京师祈雨及信息奏报还是康熙帝整肃官纪、打击朋党与整饬吏治的抓手。皇帝亲祈是清代祈雨的最高规制,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去世后,康熙帝不再亲祈,其观念发生“人事为实、天心为虚”的重大转变。这既反映清初尚实的思想趋向,也体现清帝对儒学“神道设教”的精微理解和灵活运用,折射出祈雨与清帝实心实政理念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
京师
祈雨
君臣图治
王朝治理
原文传递
康熙年间疫灾流行的特征与应对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孜沫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0,共5页
康熙年间疫灾频度为96.72%,形成持续上升(1662年~1680年)、持续下降(1681年~1687年)、波动上升(1688年~1708年)和再次回落(1709年~1722年)4个阶段,并以夏、秋季为疫灾流行的主要时节。康熙年间疫灾的空间分布呈现内地多于边疆、南方多...
康熙年间疫灾频度为96.72%,形成持续上升(1662年~1680年)、持续下降(1681年~1687年)、波动上升(1688年~1708年)和再次回落(1709年~1722年)4个阶段,并以夏、秋季为疫灾流行的主要时节。康熙年间疫灾的空间分布呈现内地多于边疆、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中西部的特征,其中江苏是疫灾流行最严重的省份。康熙年间疫灾流行的应对方式整体上停留于体现康熙帝意志的中央政令,官方延医赠药、施棺瘗尸、刊刻医书,民间逃疫避疫、封建迷信等传统应对阶段,但由于帝王的格外关注,特别是在特定疫病如天花、疟疾等的应对上也出现一些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灾
时空特征
康熙年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康熙宫廷画的中西合璧风格
被引量:
3
7
作者
叶帆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7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在宫廷中欧美术交往中,康熙时代的宫廷画出现了中西合璧风格。文章从构图、空间、造型和色彩等角度阐释合璧作品的特点,分析风格如何适应内容表现的需要。
关键词
中欧美术交往
廉熙
中西合壁风格
宫廷美术
清代
原文传递
康熙时期中俄交涉中的清朝边民越境事件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亮
张海林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4,148,共7页
康熙时期清朝边民或因俄国引诱,或因捕猎放牧,或因逃避战祸及法律制裁等原因私自越境进入俄国境内,引发两国交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涉外法律的角度,探讨了清朝交涉越境事件的法理依据、具体操作方式、实际效果等。
关键词
康熙时期
清朝
俄国
清边民越境
涉外法律
原文传递
康熙朝题本处理程序的一个问题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子明
张波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康熙朝
题本
处理程序
清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徐乾学被告案史料补缀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家范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120,共8页
《清史档案丛编》第五辑收录有控告徐乾学兄弟子侄原状22件,其中“张恂如呈控徐乾学炙诈婪脏逼死父命状”案情复杂,也最具史料价值。从案情分析看,原告虽欲置徐氏死地,然徐乾学直接触犯的只是借贷严重违法。案件的发生,不仅缘于徐乾学...
《清史档案丛编》第五辑收录有控告徐乾学兄弟子侄原状22件,其中“张恂如呈控徐乾学炙诈婪脏逼死父命状”案情复杂,也最具史料价值。从案情分析看,原告虽欲置徐氏死地,然徐乾学直接触犯的只是借贷严重违法。案件的发生,不仅缘于徐乾学个人操守卑劣,也与当时的制度环境、社会风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乾学
康熙朝
案件
史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古代诗人对纳兰性德创作及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
1
11
作者
雷建平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6期52-55,共4页
纳兰性德作为一个康熙时期著名的满族词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历代诗人的影响,尤其是屈原、陶渊明、杜甫等人的创作对他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和文学创作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他对这三位诗人的吟咏所流露出的忠君报国、壮志难酬及归隐思想...
纳兰性德作为一个康熙时期著名的满族词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历代诗人的影响,尤其是屈原、陶渊明、杜甫等人的创作对他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和文学创作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他对这三位诗人的吟咏所流露出的忠君报国、壮志难酬及归隐思想等,直接影响了他思想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对纳兰性德真实感情产生的根源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康熙时代
创作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康熙朝政治与衍圣公文体观念形成
12
作者
霍俊国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14,共6页
政治对作家文体观念在内的文学观念有直接影响。清康熙朝时期,衍圣公孔毓圻文体观念深受朝廷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重视诗的交流沟通价值;第二,强调诗达意即可;第三,提倡雅正之音,强调诗的教化功能;第...
政治对作家文体观念在内的文学观念有直接影响。清康熙朝时期,衍圣公孔毓圻文体观念深受朝廷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重视诗的交流沟通价值;第二,强调诗达意即可;第三,提倡雅正之音,强调诗的教化功能;第四,诗为“绪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
政治活动
孔毓圻
文体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朝诗学走向与陈鹏年的诗歌主张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兵
周媛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137,共8页
康熙朝诗学走向大致经历了由前期的纷繁复杂到后期渐趋雅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康熙本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康熙十七年博学鸿词科的诏举和康熙皇帝亲自参与编选诗集对诗坛的影响最为重大。康熙十七年是康熙朝诗学走向的转折点...
康熙朝诗学走向大致经历了由前期的纷繁复杂到后期渐趋雅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康熙本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康熙十七年博学鸿词科的诏举和康熙皇帝亲自参与编选诗集对诗坛的影响最为重大。康熙十七年是康熙朝诗学走向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冯溥、王渔洋等人协助康熙整饬诗风,诗坛宗唐之风重新占据上风,但宗宋诗风继续发展。陈鹏年对诗歌的认识和评价主要集中在《道荣堂文集》中,该文集所收文章均作于陈鹏年45岁到60岁之间。此时诗坛继续倡导诗教,唐宋诗风呈现出一种大融合的趋势,诗人大多能够宗唐而不废宋。陈鹏年的诗学取向顺应了这一变化,诗学观念在继承中有创新,其诗歌主张在与底层文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影响,从而引导了当时的诗风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
诗学走向
宗唐宗宋
陈鹏年
诗歌主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朝清郑和谈史实考述
14
作者
陈文庆
《福建史志》
2021年第5期26-29,40,72,共6页
清初收复台湾前,清郑曾经历过数次谈判,涉及夷夏之辨、王朝更迭以及东亚秩序重建诸多问题,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清郑和谈依据双方攻守态势可以分为3大阶段,总计9次。根据公布的清宫档案可知,康熙六年(1667年)四月初一,孔元章抵达福...
清初收复台湾前,清郑曾经历过数次谈判,涉及夷夏之辨、王朝更迭以及东亚秩序重建诸多问题,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清郑和谈依据双方攻守态势可以分为3大阶段,总计9次。根据公布的清宫档案可知,康熙六年(1667年)四月初一,孔元章抵达福州,随即派遣马星、刘尔贡等人前往台湾和谈,但《海上见闻录》和《台湾外志》相关记载有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谈判是政治的博弈。清郑和谈聚焦在双方归属和彼此地位上,其变化依据则在双方实力的消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
清郑和谈
史实考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康熙朝对朝鲜“礼”的约束--以景宗两次册封为例
15
作者
宫健泽
卢娇
林国亮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5-53,142,共10页
朝鲜世子的地位,需要经过朝鲜先行向宗主国清朝请封并且得到册封许可后才能确立。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朝鲜国王向清朝请封李昀为世子,但清朝以“于礼不合”为由拒绝册封,以致发生朝鲜第二次请封事件。康熙六十年(1721年)景宗李昀又为...
朝鲜世子的地位,需要经过朝鲜先行向宗主国清朝请封并且得到册封许可后才能确立。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朝鲜国王向清朝请封李昀为世子,但清朝以“于礼不合”为由拒绝册封,以致发生朝鲜第二次请封事件。康熙六十年(1721年)景宗李昀又为请封世弟一事奔走上国,也面临礼部对此请封情况的数次诘问。景宗的册封与请封过程均遭到清朝是否合“礼”的挑战,最终都以康熙的准允收尾,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固然与朝鲜请封事件本身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清朝对朝鲜在“礼”这一层面的要求。在两次册封过程中,清朝多次强调王位继承上“礼”的重要性,并通过对朝鲜请封的准许来加强其对朝鲜在“礼”上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
朝鲜景宗
册封
清朝与朝鲜的关系
礼仪
约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朝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政策浅析
16
作者
杨耀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8-23,共6页
因为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康熙朝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政策,在其统治的初期和中后期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将康熙朝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简要论述其移民政策转变的原因以及相关过程。
关键词
康熙朝
汉族移民
内蒙古
移民政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朝清政府退回俄国文书研究
17
作者
丁春梅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1,共4页
清时,中俄两国交往频繁。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官方文书,这些文书既是中俄交往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俄关系不可或缺的宝贵史料。康熙朝,清政府曾两次退回俄国文书,本文通过研究退回文书的起因、经过及结果等方面内容,探寻清代外...
清时,中俄两国交往频繁。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官方文书,这些文书既是中俄交往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俄关系不可或缺的宝贵史料。康熙朝,清政府曾两次退回俄国文书,本文通过研究退回文书的起因、经过及结果等方面内容,探寻清代外交文书制度以及这些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
中俄关系
外交文书
原文传递
论武状元曹维城的历史地位
18
作者
杨承友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54-156,共3页
清朝是武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康熙年间因推行"文武并重"的武举选材思想而更具代表性,贵州籍武人曹维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武殿试第一,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千古第一"武状元,正是贯彻这一选材思想的结果。研究表...
清朝是武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康熙年间因推行"文武并重"的武举选材思想而更具代表性,贵州籍武人曹维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武殿试第一,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千古第一"武状元,正是贯彻这一选材思想的结果。研究表明,曹维城文武兼能,武德高尚,最终成为武举制度选拔人材的最高典范,他对贵州的武举考试乃至贵州的科举考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贵州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研究同时发现,康熙皇帝钦定曹维城为武状元是有一定政治考量的,那就是有利于西南地区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维城
武状元
历史地位
康熙时期
武举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桃花扇》在康熙朝的传播
19
作者
颜健
《济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3-35,共3页
《桃花扇》定稿于1699年,在康熙朝后期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经历了抄本流传、舞台演出和刻本流传等多种传播方式,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名剧。
关键词
桃花扇
康熙朝
传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朝中俄逃人交涉中的黑龙江将军职责探讨
20
作者
邢彬
吴丽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2-115,120,共5页
在康熙朝的中俄逃人交涉中,黑龙江将军积极参与,执行皇帝和理藩院的指令,对俄交涉采取相应措施,使得早期中俄关系能够走向正常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对中俄之间的贸易交涉提供了借鉴的范例。虽然黑龙江将军对俄交涉的自主性较弱,几乎没...
在康熙朝的中俄逃人交涉中,黑龙江将军积极参与,执行皇帝和理藩院的指令,对俄交涉采取相应措施,使得早期中俄关系能够走向正常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对中俄之间的贸易交涉提供了借鉴的范例。虽然黑龙江将军对俄交涉的自主性较弱,几乎没有决策权,但黑龙江将军作为中俄逃人交涉的"执行人"与"先锋官",对逃人交涉顺利解决所做的贡献,对维护北部边疆稳定所做的努力则是不容置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
黑龙江将军
中俄逃人
交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清代云南“放本收铜”政策的实施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德泰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政史系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5-47,共3页
文摘
清代云南“放本收铜”政策的实施 ,从云南地方来说 ,是为了牟取铜利 ,解决云南财政入不敷出问题 ;从中央政府来说 ,是为了保证铸钱原料 ,降低铜的价格及铸钱成本 。
关键词
清代
云南
“放本收铜”政策
财政收入
货币流通
Keywords
kangxi
dynasty
'pre-paying
cost
of
production
for
the
collection
of
copper'
profit
from
copper
money
price
分类号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汉文康熙朝《起居注册》对比研究——以特胡德等劫王君宗衣物并割其颈项案为例
2
作者
王东
机构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出处
《满语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文摘
通过康熙朝满汉文起居注所载特胡德等劫王君宗衣物并割其颈项案对比发现,二者虽然内容大致相同,但语言风格有所差异,且汉文康熙朝《起居注册》内容应由满文翻译而来,翻译过程中有错译、漏译现象,一些汉文康熙朝起居注中不常用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前后文翻译不一致。因此,使用康熙朝《起居注册》作为史料时需优先选择满文本。
关键词
康熙朝
《起居注册》
《康熙起居注》
Keywords
kangxi
dynasty
Imperial
diary
Imperial
diary
of
kangxi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铭浩
机构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86,共11页
文摘
康熙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大一统"、"乱则声讨,治则抚绥"、"尚德不尚威"三大部分所组成。其中"大一统"是康熙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乱则声讨,治则抚绥"是其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尚德不尚威"是康熙民族关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熙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了儒家思想、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又与其祖母孝庄太后影响有关。康熙的民族关系思想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康熙
民族关系思想
清代
少数民族
Keywords
kangxi
thoughts
of
national
relationship
Qing
dynasty
ethnic
minority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年间盛京旗、民垦区划界初探
被引量:
3
4
作者
孙静
机构
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
出处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基金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8BMZOO9)
2008年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120)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07BMZ003)
文摘
康熙年间,清廷在盛京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旗、民垦区划界,划界具有明显的满洲本位的民族主义色彩,但分立界限未能禁绝旗人与民人在开发过程中业已结成的紧密联系。整个清代,在满汉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东北边疆地区的农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关键词
康熙年间
盛京
旗人
划界
Keywords
kangxi
dynasty
Mukden
bannermen
demarcation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朝京师祈雨与王朝治理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光伟
陈思翰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8-143,159,共17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清中后期赋税积欠数额与衍生机制研究(1796-1911)”(19XNB025)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代祈雨制度是对前代祈雨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于康熙朝渐趋定型。康熙朝京师祈雨兼具应对京畿与全国旱情的重大意义,不仅专指祈禳的主体、仪式、程序等具体环节,还包括诸多实政内容。君臣遇旱修省与议政补阙,成为推进清朝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机制。京师祈雨及信息奏报还是康熙帝整肃官纪、打击朋党与整饬吏治的抓手。皇帝亲祈是清代祈雨的最高规制,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去世后,康熙帝不再亲祈,其观念发生“人事为实、天心为虚”的重大转变。这既反映清初尚实的思想趋向,也体现清帝对儒学“神道设教”的精微理解和灵活运用,折射出祈雨与清帝实心实政理念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康熙朝
京师
祈雨
君臣图治
王朝治理
Keywords
kangxi
Reign
the
capital
city
rain
prayers
positive
rule
by
the
unity
of
Emperor
and
officials
governance
of
dynasty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康熙年间疫灾流行的特征与应对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孜沫
机构
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0,共5页
基金
2020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LS13)
201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LS19206)
2018年南昌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SBSJJ2018028)。
文摘
康熙年间疫灾频度为96.72%,形成持续上升(1662年~1680年)、持续下降(1681年~1687年)、波动上升(1688年~1708年)和再次回落(1709年~1722年)4个阶段,并以夏、秋季为疫灾流行的主要时节。康熙年间疫灾的空间分布呈现内地多于边疆、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中西部的特征,其中江苏是疫灾流行最严重的省份。康熙年间疫灾流行的应对方式整体上停留于体现康熙帝意志的中央政令,官方延医赠药、施棺瘗尸、刊刻医书,民间逃疫避疫、封建迷信等传统应对阶段,但由于帝王的格外关注,特别是在特定疫病如天花、疟疾等的应对上也出现一些新变化。
关键词
疫灾
时空特征
康熙年间
Keywords
epidemic
disaster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kangxi
dynasty
分类号
R-09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康熙宫廷画的中西合璧风格
被引量:
3
7
作者
叶帆
机构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出处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7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基金
2015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西美术交往语境下的清皇家美术观"(项目编号:FJ2015B173)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宫廷中欧美术交往中,康熙时代的宫廷画出现了中西合璧风格。文章从构图、空间、造型和色彩等角度阐释合璧作品的特点,分析风格如何适应内容表现的需要。
关键词
中欧美术交往
廉熙
中西合壁风格
宫廷美术
清代
Keywords
Sino-Europe
artistic
contact
kangxi
emperor
the
hybri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
style
the
court
art
the
Qing
dynasty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康熙时期中俄交涉中的清朝边民越境事件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亮
张海林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4,148,共7页
文摘
康熙时期清朝边民或因俄国引诱,或因捕猎放牧,或因逃避战祸及法律制裁等原因私自越境进入俄国境内,引发两国交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涉外法律的角度,探讨了清朝交涉越境事件的法理依据、具体操作方式、实际效果等。
关键词
康熙时期
清朝
俄国
清边民越境
涉外法律
Keywords
kangxi
Years
Qing
dynasty
Russia
Crossing
the
boundary
events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康熙朝题本处理程序的一个问题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子明
张波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处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康熙朝
题本
处理程序
清代
Keywords
kangxi
dynasty
documents
of
high
office
to
the
throne
process
the
Qing
dynasty
分类号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徐乾学被告案史料补缀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家范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120,共8页
文摘
《清史档案丛编》第五辑收录有控告徐乾学兄弟子侄原状22件,其中“张恂如呈控徐乾学炙诈婪脏逼死父命状”案情复杂,也最具史料价值。从案情分析看,原告虽欲置徐氏死地,然徐乾学直接触犯的只是借贷严重违法。案件的发生,不仅缘于徐乾学个人操守卑劣,也与当时的制度环境、社会风气有关。
关键词
徐乾学
康熙朝
案件
史料
Keywords
Xu
Qianxue
the
kangxi
dynasty
the
Case
Historical
Materials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古代诗人对纳兰性德创作及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
1
11
作者
雷建平
机构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
出处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6期52-55,共4页
文摘
纳兰性德作为一个康熙时期著名的满族词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历代诗人的影响,尤其是屈原、陶渊明、杜甫等人的创作对他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和文学创作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他对这三位诗人的吟咏所流露出的忠君报国、壮志难酬及归隐思想等,直接影响了他思想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对纳兰性德真实感情产生的根源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纳兰性德
康熙时代
创作思想
Keywords
Nalan
Xingde
kangxi
dynasty
creation
idea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康熙朝政治与衍圣公文体观念形成
12
作者
霍俊国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14,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孔府档案文学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9YJA751017)阶段性成果。
文摘
政治对作家文体观念在内的文学观念有直接影响。清康熙朝时期,衍圣公孔毓圻文体观念深受朝廷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重视诗的交流沟通价值;第二,强调诗达意即可;第三,提倡雅正之音,强调诗的教化功能;第四,诗为“绪余”。
关键词
康熙朝
政治活动
孔毓圻
文体观念
Keywords
kangxi
dynasty
political
activities
Kong
Yuqi
stylistic
concepts
分类号
I24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朝诗学走向与陈鹏年的诗歌主张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兵
周媛媛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13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之际:诗人心态与诗歌走向”(编号:12BZW048)。
文摘
康熙朝诗学走向大致经历了由前期的纷繁复杂到后期渐趋雅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康熙本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康熙十七年博学鸿词科的诏举和康熙皇帝亲自参与编选诗集对诗坛的影响最为重大。康熙十七年是康熙朝诗学走向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冯溥、王渔洋等人协助康熙整饬诗风,诗坛宗唐之风重新占据上风,但宗宋诗风继续发展。陈鹏年对诗歌的认识和评价主要集中在《道荣堂文集》中,该文集所收文章均作于陈鹏年45岁到60岁之间。此时诗坛继续倡导诗教,唐宋诗风呈现出一种大融合的趋势,诗人大多能够宗唐而不废宋。陈鹏年的诗学取向顺应了这一变化,诗学观念在继承中有创新,其诗歌主张在与底层文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影响,从而引导了当时的诗风走向。
关键词
康熙朝
诗学走向
宗唐宗宋
陈鹏年
诗歌主张
Keywords
kangxi
dynasty
Direction
of
Poetics
Learning
Tang
Poetry
or
Learning
Song
Poetry
CHEN
Peng-nian
Poetic
Ideas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朝清郑和谈史实考述
14
作者
陈文庆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出处
《福建史志》
2021年第5期26-29,40,72,共6页
文摘
清初收复台湾前,清郑曾经历过数次谈判,涉及夷夏之辨、王朝更迭以及东亚秩序重建诸多问题,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清郑和谈依据双方攻守态势可以分为3大阶段,总计9次。根据公布的清宫档案可知,康熙六年(1667年)四月初一,孔元章抵达福州,随即派遣马星、刘尔贡等人前往台湾和谈,但《海上见闻录》和《台湾外志》相关记载有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谈判是政治的博弈。清郑和谈聚焦在双方归属和彼此地位上,其变化依据则在双方实力的消长上。
关键词
康熙朝
清郑和谈
史实考述
Keywords
kangxi
dynasty
Peace
Negotiations
between
Qing
dynasty
and
Zheng
Chenggong
Inspection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康熙朝对朝鲜“礼”的约束--以景宗两次册封为例
15
作者
宫健泽
卢娇
林国亮
机构
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5-53,14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VJX041)。
文摘
朝鲜世子的地位,需要经过朝鲜先行向宗主国清朝请封并且得到册封许可后才能确立。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朝鲜国王向清朝请封李昀为世子,但清朝以“于礼不合”为由拒绝册封,以致发生朝鲜第二次请封事件。康熙六十年(1721年)景宗李昀又为请封世弟一事奔走上国,也面临礼部对此请封情况的数次诘问。景宗的册封与请封过程均遭到清朝是否合“礼”的挑战,最终都以康熙的准允收尾,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固然与朝鲜请封事件本身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清朝对朝鲜在“礼”这一层面的要求。在两次册封过程中,清朝多次强调王位继承上“礼”的重要性,并通过对朝鲜请封的准许来加强其对朝鲜在“礼”上的约束。
关键词
康熙朝
朝鲜景宗
册封
清朝与朝鲜的关系
礼仪
约束
Keywords
kangxi
dynasty
Gyeong
Jong
of
Korea
canonization
relations
between
Qing
dynasty
and
Korea
rites
constraint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K31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93.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朝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政策浅析
16
作者
杨耀田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8-23,共6页
文摘
因为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康熙朝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政策,在其统治的初期和中后期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将康熙朝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简要论述其移民政策转变的原因以及相关过程。
关键词
康熙朝
汉族移民
内蒙古
移民政策
Keywords
kangxi
dynasty
Han
immigrants
Inner
Mongolia
Immigration
policy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朝清政府退回俄国文书研究
17
作者
丁春梅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处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1,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中俄两国国书呈递礼仪之争及思考"(项目编号2008E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清时,中俄两国交往频繁。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官方文书,这些文书既是中俄交往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俄关系不可或缺的宝贵史料。康熙朝,清政府曾两次退回俄国文书,本文通过研究退回文书的起因、经过及结果等方面内容,探寻清代外交文书制度以及这些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康熙朝
中俄关系
外交文书
Keywords
kangxi
dynasty
Sino-Russian
relationship
Diplomatic
documents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武状元曹维城的历史地位
18
作者
杨承友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出处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54-156,共3页
文摘
清朝是武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康熙年间因推行"文武并重"的武举选材思想而更具代表性,贵州籍武人曹维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武殿试第一,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千古第一"武状元,正是贯彻这一选材思想的结果。研究表明,曹维城文武兼能,武德高尚,最终成为武举制度选拔人材的最高典范,他对贵州的武举考试乃至贵州的科举考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贵州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研究同时发现,康熙皇帝钦定曹维城为武状元是有一定政治考量的,那就是有利于西南地区的稳定。
关键词
曹维城
武状元
历史地位
康熙时期
武举制度
Keywords
Cao
Weicheng
military
super
power
historical
status
kangxi
dynasty
military
regime
system
分类号
G812.9 [文化科学—体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桃花扇》在康熙朝的传播
19
作者
颜健
机构
济宁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济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3-35,共3页
文摘
《桃花扇》定稿于1699年,在康熙朝后期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经历了抄本流传、舞台演出和刻本流传等多种传播方式,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名剧。
关键词
桃花扇
康熙朝
传播
Keywords
Peach
Blossom
Fan
kangxi
-
dynasty
Spread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朝中俄逃人交涉中的黑龙江将军职责探讨
20
作者
邢彬
吴丽华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2-115,120,共5页
基金
齐齐哈尔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清代黑龙江将军在中俄外交中的作用研究(YJSCX2017-038X)
黑龙江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黑龙江将军研究(135109401)
文摘
在康熙朝的中俄逃人交涉中,黑龙江将军积极参与,执行皇帝和理藩院的指令,对俄交涉采取相应措施,使得早期中俄关系能够走向正常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对中俄之间的贸易交涉提供了借鉴的范例。虽然黑龙江将军对俄交涉的自主性较弱,几乎没有决策权,但黑龙江将军作为中俄逃人交涉的"执行人"与"先锋官",对逃人交涉顺利解决所做的贡献,对维护北部边疆稳定所做的努力则是不容置疑的。
关键词
康熙朝
黑龙江将军
中俄逃人
交涉
Keywords
kangxi
dynasty
Heilongjiang
General
Chinese
and
Russian
fugitives
negotiations
分类号
K25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简论清代云南“放本收铜”政策的实施
王德泰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满汉文康熙朝《起居注册》对比研究——以特胡德等劫王君宗衣物并割其颈项案为例
王东
《满语研究》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康熙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陈铭浩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康熙年间盛京旗、民垦区划界初探
孙静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康熙朝京师祈雨与王朝治理
李光伟
陈思翰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6
康熙年间疫灾流行的特征与应对
李孜沫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康熙宫廷画的中西合璧风格
叶帆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7
3
原文传递
8
康熙时期中俄交涉中的清朝边民越境事件
刘亮
张海林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原文传递
9
康熙朝题本处理程序的一个问题
李子明
张波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徐乾学被告案史料补缀
王家范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中国古代诗人对纳兰性德创作及思想的影响
雷建平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清康熙朝政治与衍圣公文体观念形成
霍俊国
《枣庄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康熙朝诗学走向与陈鹏年的诗歌主张
张兵
周媛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康熙朝清郑和谈史实考述
陈文庆
《福建史志》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康熙朝对朝鲜“礼”的约束--以景宗两次册封为例
宫健泽
卢娇
林国亮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康熙朝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政策浅析
杨耀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康熙朝清政府退回俄国文书研究
丁春梅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原文传递
18
论武状元曹维城的历史地位
杨承友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桃花扇》在康熙朝的传播
颜健
《济宁学院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康熙朝中俄逃人交涉中的黑龙江将军职责探讨
邢彬
吴丽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