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道、王道与王权——王道政治的基本结构及其文明矫正功能 被引量:24
1
作者 任剑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94,共12页
儒家的理想政治形态是王道政治。王道政治一般被理解为仁政德治。这是一种治道意义上的王道政治。王道政治具有政道含义:它由天道提供正当性来源、由王道保证合法性基础、由王权供给实体化建构,从而将现实政治权力置于严格的正当性与合... 儒家的理想政治形态是王道政治。王道政治一般被理解为仁政德治。这是一种治道意义上的王道政治。王道政治具有政道含义:它由天道提供正当性来源、由王道保证合法性基础、由王权供给实体化建构,从而将现实政治权力置于严格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审查之下。王道政治是一体三维的立体化政治理论,不是一种平面化的治道设计。王道政治的道德资源丰厚。霸道政治是儒家所轻视的政治形态,但霸道政治的政治建构能力似乎高于王道政治。在王道政治与霸道政治之间,不同文明形态相互之间的矫正功能得以浮现,王道政治应当为人们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 王道 王权 王道政治 霸道政治 文明矫正
原文传递
古代埃及神权与王权之间的互动和联动 被引量:9
2
作者 金寿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9,共11页
本文考察了古代埃及从王权国家产生伊始到新王国期间王权与神权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侧重分析了古王国时期神被视为国王的保护者、中王国时期国王变成神在人间的代理人、新王国时期国王因神的意志而动三个方面,试图说明这些特征在时间... 本文考察了古代埃及从王权国家产生伊始到新王国期间王权与神权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侧重分析了古王国时期神被视为国王的保护者、中王国时期国王变成神在人间的代理人、新王国时期国王因神的意志而动三个方面,试图说明这些特征在时间上先后生成的历史原因,同时揭示王权与神权之间彼消此长的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埃及 王权 神权
原文传递
神圣婚姻与法替代:论吐蕃王权的佛教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亚辉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116,M0004,M0005,共19页
吐蕃王权从拉托托日年赞开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佛教化过程。本文通过对吐蕃时期的神话与历史的分析,认为吐蕃赞普引入佛教的主要原因是推动吐蕃从一个完全由新龄组的道德与法所构成的武士社会向某种更加完善的政治制度的变革,国王通... 吐蕃王权从拉托托日年赞开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佛教化过程。本文通过对吐蕃时期的神话与历史的分析,认为吐蕃赞普引入佛教的主要原因是推动吐蕃从一个完全由新龄组的道德与法所构成的武士社会向某种更加完善的政治制度的变革,国王通过佛教建构了一个全新的老龄组祭司团体,并以此克服了武士社会的封建制度对内部和平的不断威胁。在这一过程中,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婚姻通过塑造岩魔女这一神话人物并以堪舆术将其镇服,从而在全新的意义上界定了作为政治体的吐蕃整体,而赤尊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向上的婚姻实现了吐蕃的法替代。在赤松德赞时代,莲花生与寂护重复了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政治功能,最终使得吐蕃王权与封建制度并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权 年龄组 武士社会 盟约 祭司
原文传递
君道再还:钱穆宪制思维中的元首论 被引量:8
4
作者 任锋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52,9,共18页
钱穆在抗战末期的《政学私言》中专文论述元首问题,直指民国初年来数次制宪时刻民主心智的一大迷思,呼吁正视元首的独立价值与复杂性。在政体革命之后,如何确保国家政治体的稳定团结与持续发展,这是钱穆论元首制度所触及的根本秩序问题... 钱穆在抗战末期的《政学私言》中专文论述元首问题,直指民国初年来数次制宪时刻民主心智的一大迷思,呼吁正视元首的独立价值与复杂性。在政体革命之后,如何确保国家政治体的稳定团结与持续发展,这是钱穆论元首制度所触及的根本秩序问题。思考现代中国的政制构造需要将其内置于以立国之道为中心的文化与政治大传统。钱穆强调立国规模中文化积业的惯性力量,这一方面表现在“政民一体”下的宪制平衡之中,涵括国民一体和“君相一体”,另一方面展示在以政治家风度为驱动的宪制演进中,二者揭示出元首制度以尊严和活力为职分的双重蕴涵。在时贤以欧美政制为法的窠臼外,钱穆的元首论开辟出一个传统本位的保守化进路,同时又显示出吸收民主共和精神的新君道气质,潜涵了辩证开放的历史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首 君道钱穆 宪制 政民一体
原文传递
婚姻与善法:藏文伏藏《柱间史》的王权表述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毛措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29,M0005,M0006,共16页
考察著名伏藏文本《柱间史》的王权表述,以王权语境中的女性书写和婚姻叙事为线索,本文在文学批评、王权研究和佛教传统的视野中探讨吐蕃赞普的王权转型,分析化身学说的二元悖论,论述菩萨王权的人性意蕴。文章通过分析王法、婚姻和善法... 考察著名伏藏文本《柱间史》的王权表述,以王权语境中的女性书写和婚姻叙事为线索,本文在文学批评、王权研究和佛教传统的视野中探讨吐蕃赞普的王权转型,分析化身学说的二元悖论,论述菩萨王权的人性意蕴。文章通过分析王法、婚姻和善法之间的结构等级关系,重点讨论了善法在菩萨王权中的特殊地位,诠释婚姻与善法对松赞干布佛教王权的建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藏 《柱间史》 善法 婚姻 王权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帝王巡狩与封建政治文化 被引量:6
6
作者 何平立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5-163,共9页
中国古代帝王巡狩作为王权统治以礼治天下的政治文化巡礼,作为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华夏与四夷、王权与士民联系的政治纽带,不仅对中华民族农业文明以及思想伦理道德的传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治国安邦、整合与规范社会秩序、... 中国古代帝王巡狩作为王权统治以礼治天下的政治文化巡礼,作为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华夏与四夷、王权与士民联系的政治纽带,不仅对中华民族农业文明以及思想伦理道德的传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治国安邦、整合与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国家制度与统一方面,都是一种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一种统治运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狞 王权 礼治 仁政
下载PDF
英国财政权的演变及其对宪政传统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邦富 王国清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6-69,共4页
从1066年“诺曼征服”英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国开始,英国的财政权经历了从绝对的王权到议会逐步取得征税批准权、财政监督权,以及在议会内部财政权由上院到下院的演变史。财政权的这种演变原因在于英国常年战争军费开支不断扩大引发财... 从1066年“诺曼征服”英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国开始,英国的财政权经历了从绝对的王权到议会逐步取得征税批准权、财政监督权,以及在议会内部财政权由上院到下院的演变史。财政权的这种演变原因在于英国常年战争军费开支不断扩大引发财政危机,而“家计财政”难以支撑以及英国传统习惯等因素,并最终是由阶级经济力量对比变化决定的。财政权的演变对英国宪政传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有限政府理论的形成及协商精神的充分体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权 英国 议会 王权 宪政传统
下载PDF
民本归于王权:“阴阳组合结构”中的儒家政治理论
8
作者 陈林 周尔祥 《武陵学刊》 2024年第5期41-48,共8页
先秦时代战争频发,诸子在探寻弭战策略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理论。儒家政治理论以民本、正义为特征,其他一切观念皆由此引申而出。义利之辨是儒家民本观念的核心议题,儒家反对不义之利、追求公利、倡导以义制利,以“义”制约先秦... 先秦时代战争频发,诸子在探寻弭战策略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理论。儒家政治理论以民本、正义为特征,其他一切观念皆由此引申而出。义利之辨是儒家民本观念的核心议题,儒家反对不义之利、追求公利、倡导以义制利,以“义”制约先秦时代普遍存在的好战、逐利倾向。义利之辨作用于政治实践层面,则有了王霸之辨,它聚焦政权之正当性与政制之合法性问题。儒家有关王道理想的设计是其对良好政治的系统性阐释,它主张摒弃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杜绝工具化地利用民众。在儒家政治理论中,民本的政治归宿乃是王权,二者在“阴阳组合结构”中成为儒家重整秩序、消弭战争、实现善治的思想武器与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政治理论 民本 王权 “阴阳组合结构” 义利之辨
下载PDF
王权与国族:印尼日惹苏丹的“宇宙统治”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永佳 林钰琼 《西北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86,共18页
文章分析了印尼日惹两代苏丹的政治活动和仪式职责。研究发现,作为现代民族—国家框架内的传统王权,日惹苏丹的权威不仅来自法理授权、苏丹本人的卡里斯马,更来自苏丹在当地文化中的宇宙统治角色。在关键政治抉择中,苏丹呈现了日惹和爪... 文章分析了印尼日惹两代苏丹的政治活动和仪式职责。研究发现,作为现代民族—国家框架内的传统王权,日惹苏丹的权威不仅来自法理授权、苏丹本人的卡里斯马,更来自苏丹在当地文化中的宇宙统治角色。在关键政治抉择中,苏丹呈现了日惹和爪哇文化所认可的价值和神秘主义面向;在仪式职责中,苏丹呈现了其平衡可见与不可见力量的宇宙统治面向。文章认为,日惹苏丹的宇宙统治之所以在印尼国族建设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就在于它深植于日惹地方文化中关于无为权力的观念,以及民众对苏丹平衡宇宙能力的期待。这是一种基于宇宙本体论而实践的合法性,其基础在于民众与苏丹共享一整套“世界如此这般”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权 国族建设 日惹苏丹 宇宙统治
原文传递
中原所见三代权杖(头)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水城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5,共10页
以往的研究认为,权杖在传入中国的最初阶段,只是游弋于华夏边缘,中原王朝似乎并未接受这一外来文化特质。本文梳理了以往在河南、山西和陕西考古发现的权杖(头),发现这些权杖均出自三代时期王畿内的高等级墓葬,其使用者包括诸侯国国君... 以往的研究认为,权杖在传入中国的最初阶段,只是游弋于华夏边缘,中原王朝似乎并未接受这一外来文化特质。本文梳理了以往在河南、山西和陕西考古发现的权杖(头),发现这些权杖均出自三代时期王畿内的高等级墓葬,其使用者包括诸侯国国君、国君夫人、高官、军事首领或高等贵族。从而证明,夏、商、周时期部分社会高层已接纳权杖,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礼仪器具中的斧钺、青铜礼器并列,共同构成象征王权和身份等级的标志物。这一新认识对深化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三代 权杖(头) 王权 象征 东西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以“人”为视角:先秦天人范畴的形成
11
作者 王振红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3-57,123,共16页
先秦时期,天人范畴伴随着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形成。原始社会早期人神杂糅,人与万物浑然一体,天人不分,天与人的观念自然无法产生;原始社会末期至夏朝,人对神灵、自然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天人初步分离,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 先秦时期,天人范畴伴随着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形成。原始社会早期人神杂糅,人与万物浑然一体,天人不分,天与人的观念自然无法产生;原始社会末期至夏朝,人对神灵、自然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天人初步分离,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开始建立,这为天人范畴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殷人率民以事神,以各种方式与手段沟通神灵,无比虔诚地祭祀上帝、自然神、祖先神;殷人对上帝神灵的虔诚既有迷信的成分,又包含着探索外在世界的积极态度,殷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殷周之际至西周时期,周人将天、天命与政权的合法性紧密结合起来,认为纯正的道德是获得天命的必要条件;同时,周人认为“德”亦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并通过礼乐制度将道德熔铸于人的行为之中。至此,天与人的内涵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天人范畴因此而定型,成为塑造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的基本形态与发展方向的核心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天命 王权 天人范畴
下载PDF
秦国历代国君的经济措施与王权扩大的关系纵论 被引量:6
12
作者 江连山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98-104,共7页
秦国从弱到强,到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君权由小到大,到称皇帝,专制天下,是一代代国君在政治、军事、外交,尤其是经济等方面,和臣下一起不断改革、艰苦奋斗的结果。文章分析了秦国历任有作为的国君推行的经济制度、政策、措施所起的积极作... 秦国从弱到强,到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君权由小到大,到称皇帝,专制天下,是一代代国君在政治、军事、外交,尤其是经济等方面,和臣下一起不断改革、艰苦奋斗的结果。文章分析了秦国历任有作为的国君推行的经济制度、政策、措施所起的积极作用与局限,重点阐述了这些经济手段与王权增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国君王 经济措施 王权 专制集权
下载PDF
亚当·斯密、哈耶克与英国普通法的演进
13
作者 朱华辉 《政治思想史》 2024年第3期129-149,199,200,共23页
英国自由被视作政治中道与渐进主义的典范,这尤其体现为其不可追溯的普通法传统与宪制的连续性。哈耶克就曾视英国历史为一种自发秩序,并认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发扬了这一辉格史学精神。然而,作为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亚当... 英国自由被视作政治中道与渐进主义的典范,这尤其体现为其不可追溯的普通法传统与宪制的连续性。哈耶克就曾视英国历史为一种自发秩序,并认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发扬了这一辉格史学精神。然而,作为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亚当·斯密实际上反驳了哈耶克继受的辉格史学。斯密认为普通法并非习俗的自发产物,而是诺曼征服后秩序重组的革命性成果;为普通法律师所敌视的衡平法庭则是不可或缺的外部补足。斯密对普通法与英国历史的理解展现了其“怀疑主义辉格派”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哈耶克 《法理学讲义》 普通法 王权
下载PDF
出山:华北民间年画中的英雄史开端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丙祥 《民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50,158,共23页
在许多华北年画中,都会有姜太公、刘伯温两个“军师”的形象,以此为基本资料依据,参以《封神演义》《英烈传》等讲史小说、戏曲、传说等,可探讨士人在与皇权打交道过程中的关系问题。在传统天命观下,一个新朝的潜在皇帝登场后,必须有一... 在许多华北年画中,都会有姜太公、刘伯温两个“军师”的形象,以此为基本资料依据,参以《封神演义》《英烈传》等讲史小说、戏曲、传说等,可探讨士人在与皇权打交道过程中的关系问题。在传统天命观下,一个新朝的潜在皇帝登场后,必须有一位军师“出山”,这部英雄史才有一个真正的“开端”。从姜太公到刘伯温,士人与皇权的关系经历了从平等到压抑的过程,折射出以“隐士”为象征的道统与以“帝王”为代表的政统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历史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史 出山 隐士 皇权 政治宇宙观
原文传递
西周王巡与王权运作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坤鹏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85,共9页
西周王巡活动反映了早期王权运作的特点。周王常行至畿内大贵族的宫庙,对隶属于大族的小宗宗子或师氏等中下级贵族加以册命赏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宗法势力,形成王与大小贵族权力相维的体制。周王频繁巡行于西周多座都邑之间并处理政务... 西周王巡活动反映了早期王权运作的特点。周王常行至畿内大贵族的宫庙,对隶属于大族的小宗宗子或师氏等中下级贵族加以册命赏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宗法势力,形成王与大小贵族权力相维的体制。周王频繁巡行于西周多座都邑之间并处理政务,弥补了早期交通条件及管理手段的不足,同时亦是对都邑内贵族势力的制衡。周王亦常巡至畿外,裁决涉及地方族邦的诉讼,召集邦君、诸侯举行宴饮、大射等活动,借此拓展王权的影响及考察诸侯是否忠顺等。春秋以后随着统治制度的完善,君主频繁巡行失去了必要性,巡游逐渐被视为君权任性的表现,开始受到某些道德原则或制度的约束,儒家所提倡的巡守之制正是针对早期王巡活动所做的制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王权 巡守
下载PDF
试论古代埃及人的历史意识 被引量:5
16
作者 史海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9,共6页
古代埃及人认为,世界在创建之初创世之神就创建了神圣的宇宙秩序——玛特,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它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是我们理解古代埃及人思想特征的关键所在。以玛特观念为基础,古代埃及人形成了朦胧状态的历史意识,包括... 古代埃及人认为,世界在创建之初创世之神就创建了神圣的宇宙秩序——玛特,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它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是我们理解古代埃及人思想特征的关键所在。以玛特观念为基础,古代埃及人形成了朦胧状态的历史意识,包括神人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的模式、创世与王权、历史的作用等。古代埃及人正是以此为基础认识过去,发现人类存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特 历史意识 循环模式 王权
下载PDF
中世纪英格兰巡回法庭的运作机制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云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149,164,共9页
在中世纪英格兰巡回法庭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巡回法官主要通过郡守和百户长的卷宗、王室诉案督察官的卷宗、百户区陪审团的汇报,以及民众的直接伸冤四种途径了解地方信息。法官注重吸引、鼓励,乃至强制民众的参与,极力利用地方社会的内部... 在中世纪英格兰巡回法庭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巡回法官主要通过郡守和百户长的卷宗、王室诉案督察官的卷宗、百户区陪审团的汇报,以及民众的直接伸冤四种途径了解地方信息。法官注重吸引、鼓励,乃至强制民众的参与,极力利用地方社会的内部矛盾,采用既坚持普通法原则又适当向地方力量妥协的两手政策,同时保持自己仲裁者的角色。巡回法庭的这些特点一方面有助于加强王权,另一方面又推动了地方自治的孕育。这一时期王权与地方自治并非后来那样对立冲突、此消彼长,而是并驾齐驱、相互促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英格兰 巡回法庭 王权 地方自治
下载PDF
苏美尔王权观念的演进及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健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115-119,共5页
苏美尔王权观念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后世巴比伦和亚述王权观念的根本源流。苏美尔王权及王权观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王权萌芽及形成阶段、从早期王权向专制王权转变阶段及专制王权加强和完善阶段... 苏美尔王权观念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后世巴比伦和亚述王权观念的根本源流。苏美尔王权及王权观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王权萌芽及形成阶段、从早期王权向专制王权转变阶段及专制王权加强和完善阶段。在苏美尔王权及王权观念的发展过程中,苏美尔王权的基本特征形成,主要反映在其阶段性、神圣性及至高无上的专制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美尔人 王权观念 演进阶段 特征
下载PDF
放火的皇帝与革命的会党:清末民初“火烧少林寺”神话的再解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卢峰 《民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80,158,159,共15页
“火烧少林寺”神话在清初形成,经过清代中叶的流变,在清末产生了《少林宗法》和《少林拳术秘诀》两个文本。一方面,该神话融合了南方的天地会传说系统,通过“香火”与“战火”两种意象,展现出作为“隐士”与“侠士”的少林僧人所对应... “火烧少林寺”神话在清初形成,经过清代中叶的流变,在清末产生了《少林宗法》和《少林拳术秘诀》两个文本。一方面,该神话融合了南方的天地会传说系统,通过“香火”与“战火”两种意象,展现出作为“隐士”与“侠士”的少林僧人所对应的皇权与隐逸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也结合了北方的张三丰传说系统,通过少林与武当之间内家与外家的区分与结构性转换,反映出社会心态从“反清复明”到“反帝革命”的变化。清末民初,随着夷夏之辨的思维被打破以及皇权被推翻,以往朝代更迭之际最为凸显的皇权与隐士的关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传统的“侠士”精神与现代革命精神的合流,从而塑造出自觉按照革命党伦理行事的“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少林寺 隐士 侠士 皇权 革命
原文传递
二里头遗址三号建筑院内墓葬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郜向平 覃覃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二里头遗址3号建筑内的贵族墓葬是目前所见二里头文化前期最高等级的墓葬。本文对这些墓葬所汇聚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综合讨论,并将墓葬置于宫殿区的营建过程中考察,进而认为这些墓葬的意义应在早期国家权力建构的背景中去理解,墓葬位置的... 二里头遗址3号建筑内的贵族墓葬是目前所见二里头文化前期最高等级的墓葬。本文对这些墓葬所汇聚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综合讨论,并将墓葬置于宫殿区的营建过程中考察,进而认为这些墓葬的意义应在早期国家权力建构的背景中去理解,墓葬位置的选择及其体现的文化因素的汇聚整合,都应与提升王室权力的努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墓葬 早期国家 王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