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道德的情境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曾丽达 《怀化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4-25,共2页
道德与情境如影随形 ,道德不仅其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 ,其发展和变迁也主要借助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人文环境的调节与影响 ,其价值取向与行为产生更受具体情境的直接影响。对道德的情境性予以重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 道德与情境如影随形 ,道德不仅其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 ,其发展和变迁也主要借助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人文环境的调节与影响 ,其价值取向与行为产生更受具体情境的直接影响。对道德的情境性予以重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现代社会情境中的道德价值 ;有助于促进良好的道德环境的形成 ,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 ;更有助于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情境 经权
下载PDF
孝道中的经与权:从“晋侯杀其世子申生”谈起
2
作者 樊智宁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4-61,共8页
孝道是儒家基本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孝道有时会与其他价值产生矛盾,“晋侯杀其世子申生”就是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春秋》和《礼记》基于“亲亲”之义分别批评晋献公和申生。在汉儒看来在子女对孝道的践行中,“顺从父命”是守经... 孝道是儒家基本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孝道有时会与其他价值产生矛盾,“晋侯杀其世子申生”就是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春秋》和《礼记》基于“亲亲”之义分别批评晋献公和申生。在汉儒看来在子女对孝道的践行中,“顺从父命”是守经,“反经为善”是行权,这是解决申生所遭遇伦理困境的方案。此外,宋儒误解汉儒以“反经”释“权”,提出“权只是经”“权亦是经”的观点,具体到孝道上使得行权消解于“顺从父命”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权 孝道 反经 父子之伦 晋侯杀其世子申生
下载PDF
北宋《春秋》学“尊王”思潮下的程颐经权思想探析
3
作者 彭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112,159,160,共9页
自汉代至赵宋王朝建立,儒家探讨经权问题大多认同《春秋公羊传》“祭仲知权”的论断,并以“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作为经权关系的经典表述。北宋儒者在“尊王”思想指导下,对《公羊传》“祭仲知权”的判定大力批驳,否定《公羊传》的经... 自汉代至赵宋王朝建立,儒家探讨经权问题大多认同《春秋公羊传》“祭仲知权”的论断,并以“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作为经权关系的经典表述。北宋儒者在“尊王”思想指导下,对《公羊传》“祭仲知权”的判定大力批驳,否定《公羊传》的经典地位,动摇了自汉以降儒家探讨经权问题的经典依据。程颐顺应此潮流,明确反对“反经合道为权”这种观点,主张回归《论语》《孟子》,重新诠释经权理论,提出“权亦是经也”的观点。他的经权思想,是政治立场先于理论论争,改变了《论语》《孟子》以及汉儒探讨经权问题豫设的语境,回避了对《论语》当中记载的孔子行权之事及《孟子》书中涉及的行权之例的探讨,存在理论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学 经权 《公羊传》 程颐 尊王
下载PDF
翻译实践的经权阐释
4
作者 田玮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81-84,共4页
中国传统经学"经权之辨"提出的"反经合道、经权相济"的思想,以及"反经合道""从变从义、从变而移"的思想,若作进一步引申,可作为翻译活动的根本阐释原则。所谓经,指的是对原文本意义的承认与维... 中国传统经学"经权之辨"提出的"反经合道、经权相济"的思想,以及"反经合道""从变从义、从变而移"的思想,若作进一步引申,可作为翻译活动的根本阐释原则。所谓经,指的是对原文本意义的承认与维护;所谓权,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境遇与通变,它反映了译者的能动性。理论层面上,译者既须"守经",更须"权变",才能做到"辨经权译、经权相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权 辨经权译 翻译实践
下载PDF
《景岳全书》痛风相关诊治研讨 被引量:15
5
作者 谢平金 邓铭聪 +2 位作者 柴生颋 刘成丽 吴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02-1304,共3页
痛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病变,造成急性炎症反应性滑膜的反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历代中医对其病名、病因病机论述不一。《景岳全书》是明·张景岳所著,熔其毕生临床心得、处方体会、用药特长于一炉,其中属于现代痛... 痛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病变,造成急性炎症反应性滑膜的反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历代中医对其病名、病因病机论述不一。《景岳全书》是明·张景岳所著,熔其毕生临床心得、处方体会、用药特长于一炉,其中属于现代痛风范畴的中医病名如风痹、脚气、历节、骨痹、热痹等具有独特的见解。笔者通过对《景岳全书》中有关痛风范畴的中医病名相关诊治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总结其中与痛风相关的论述,为痛风的早期预见性诊断、干预治疗及其预防调护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景岳全书 防治
下载PDF
生脉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简况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歆璐 尹小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8期70-72,共3页
近10年生脉散治疗慢性心衰的相关文献证明生脉散能有效纠正心衰、改善心功能,且毒副作用小,对慢性心衰的治疗疗效显著。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运用发展,未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必将达到新高度。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生脉散 伤寒治例 景岳全书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景岳全书》与脏腑辨证 被引量:6
7
作者 杨雪梅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张介宾是明代杰出医家 ,其主要著作《景岳全书》继承了《中藏经》关于脏腑辨证的方法和内容 ,并与八纲、气血、病因辨证相结合 ,发展丰富了脏腑辨证学说 ,建立二纲六变的辨证体系 ,他承先启后 ,为后世辨证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景岳全书》 脏腑辨证 张介宾 八纲 气血 病因辨证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景岳全书》痹证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静 许霞 +4 位作者 孙广瀚 李笑南 高徐源 朱俊 刘君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目的 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景岳全书》治疗痹证内服方药所体现的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启迪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思路。方法 通过对《景岳全书》中内服治痹方所涉及的药物进行整理归纳,使用Microsoft Excel(2019)对《景岳全书》治痹内服方... 目的 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景岳全书》治疗痹证内服方药所体现的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启迪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思路。方法 通过对《景岳全书》中内服治痹方所涉及的药物进行整理归纳,使用Microsoft Excel(2019)对《景岳全书》治痹内服方所用药物进行频数统计,使用IBM SPS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中Apriori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探求张介宾治痹用药特色及组方思想。结果 《景岳全书》共计94首治痹方剂,涉及药物140种,累计用药794次;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5味药分别为甘草、当归、川芎、茯苓、防风、羌活、白术、肉桂、牛膝、人参、熟地黄、附子、陈皮、白芍、苍术;所使用的药物主要为温性药,药味以辛味为主,主要归脾(胃)经,补虚药使用总频次最高;对使用频次最高的前46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枳壳-桔梗,陈皮-半夏,槟榔-紫苏叶等18组药物组合;对用药频次最高的前46味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等甘草-人参-茯苓,甘草-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川芎等13组药物组合。结论 张氏治痹重视补益肝肾、培补真阴,辨证论治而强调祛除寒邪,擅长健脾益气、调理气机以祛除痰湿之邪,强调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岳全书 张介宾 痹证 数据分析 用药特色 组方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张景岳治疗淋浊用药规律
9
作者 潘敏琦 熊国良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张景岳治疗淋浊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规范《景岳全书》中张景岳治疗淋浊的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s26.0、Cytoscape3.9.1等软件进行药物频次、频率分析,以及药物关联...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张景岳治疗淋浊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规范《景岳全书》中张景岳治疗淋浊的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s26.0、Cytoscape3.9.1等软件进行药物频次、频率分析,以及药物关联、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方剂55首,使用中药105味,105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386次。28味高频中药(频次≥5次)中茯苓使用频次最高,按功效统计,补虚药有13味,居第一,其次为利水渗湿药6味。药物关联分析得到茯苓→远志、人参,山药→山萸肉等8个药物关联规则,药物关联网状图得到茯苓、人参,山药、山萸肉,茯苓、远志,木通、栀子等关联度较高的药对。聚类分析得到“山药、山萸肉、熟地黄、肉桂、菟丝子、韭菜子、杜仲、巴戟天、牛膝、五味子、牡丹皮”“当归、白术、人参、远志、茯苓、炙甘草”“黄芩、麦冬、生地黄、泽泻、猪苓、车前子、灯心草、木通、栀子、甘草”3首核心处方。结论:张景岳治疗淋浊主张补虚治本,利湿治标。补虚治本重在脾肾,脾肾亏虚型淋浊以温补升提为主,稍佐甘淡渗利,并根据证候特点运用收涩、宁心、助阳等药物。利湿治标不拘寒热,首推茯苓甘淡渗利,膀胱湿热型淋浊以清热、利湿为主,亦灵活辅以牛膝活血通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浊 张景岳 《景岳全书》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景岳全书》探讨卫气与汗证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伟丽 白晓旭 +3 位作者 李智鹏 魏斌 赵翰韬 焦扬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2期6-9,14,共5页
汗证是以汗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多汗症可归属于中医汗证范畴。中医论治汗证历史悠久,疗效显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于汗证有较为系统的认识,认为汗的启闭由卫气所主,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证,治疗应以此为基... 汗证是以汗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多汗症可归属于中医汗证范畴。中医论治汗证历史悠久,疗效显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于汗证有较为系统的认识,认为汗的启闭由卫气所主,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证,治疗应以此为基础,详察病机,辨证施治。其对汗证的相关论述极大地丰富了后世治疗汗证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明确指出了卫气对于汗的重要调节作用,启示临床诊治汗证既应以阴阳为本,调和阴阳,亦应重视调护卫气。从《景岳全书》对卫气与汗证的有关论述,探讨卫气与汗证之间的联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汗证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证 卫气 卫气与汗证关系 张景岳 《景岳全书》 调护卫气 调和阴阳
下载PDF
《景岳全书》非风辨治刍议
11
作者 叶锐城 李文珍 +3 位作者 唐乐 林昊 黄欢欢 杨忠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1期50-54,共5页
非风是张景岳提出的一个新的病名,其实质为现代医学中的中风病。从梳理《景岳全书》可知,张景岳对于非风与中风作出了严格的论证与区分,提出了本病的根本原因是内伤积损,从病因病机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非风出现的本源,并把扶正作为治疗... 非风是张景岳提出的一个新的病名,其实质为现代医学中的中风病。从梳理《景岳全书》可知,张景岳对于非风与中风作出了严格的论证与区分,提出了本病的根本原因是内伤积损,从病因病机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非风出现的本源,并把扶正作为治疗非风的主要原则。通过阅读《景岳全书》,参阅相关文献,对张景岳论治非风的主要辨证及用药思路进行浅析,旨在为临床上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提供系统的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风 中风病 《景岳全书》 张景岳 补阴益阳
原文传递
论焦循易学中的经权观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清文 《周易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74-80,共7页
焦循在易学研究中发挥了汉儒"反经合道为权"的观点。他认为,作为现实道德生活中的一般性准则的"经"是可以自觉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符合"道"的要求的。"权"的直接目的是"趋时",一方面是... 焦循在易学研究中发挥了汉儒"反经合道为权"的观点。他认为,作为现实道德生活中的一般性准则的"经"是可以自觉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符合"道"的要求的。"权"的直接目的是"趋时",一方面是对"经"本身通过变通而"反复其道",另一方面,在道德实践之中,要勇于冲破相习成风的准则的约束。焦循的经权观对于处理准则的普遍性和情境的特殊性,以及约定俗成的制度或准则同终极的道义要求之间的矛盾,都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循 易学 经权观
原文传递
儒家关于道德冲突的思想——经权说述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静 《云梦学刊》 2020年第5期64-68,共5页
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行为选择的道德冲突,向为历代伦理学家所重视。对此,儒家进行了长期的思考与探索,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经权说",先后论述了"反经合道,然后有善""权即是经""常则守经,变... 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行为选择的道德冲突,向为历代伦理学家所重视。对此,儒家进行了长期的思考与探索,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经权说",先后论述了"反经合道,然后有善""权即是经""常则守经,变则行权""分之则二物,而合之则一事"等思想,初步揭示了经和权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其中包含的积极认识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和现实启迪意义,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德冲突 经权说
下载PDF
加味理中汤治疗虚寒型感冒后咳嗽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伍俊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3S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理中汤治疗虚寒型感冒后咳嗽疗效。[方法]对42例虚寒型感冒后咳嗽患者使用加味理中汤(干姜、人参、炙甘草、白术各10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细辛各3g,五味子10g,大枣2枚)。喉痒加僵蚕;痰多胸闷气喘加冬花、葶苈子;眠... [目的]观察加味理中汤治疗虚寒型感冒后咳嗽疗效。[方法]对42例虚寒型感冒后咳嗽患者使用加味理中汤(干姜、人参、炙甘草、白术各10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细辛各3g,五味子10g,大枣2枚)。喉痒加僵蚕;痰多胸闷气喘加冬花、葶苈子;眠差加百合、远志;纳差腹胀腹泻加麦芽、苏梗、藿香。1剂/d,水煎400mL,分3次服用。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咳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38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结论]加味理中汤治疗虚寒型感冒后咳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寒型感冒后咳嗽 加味理中汤 景岳全书 理中丸 二陈汤 中焦虚寒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理阴煎临证心得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震 王筠 +6 位作者 黄晓华 滕静如 梁媛 岳利峰 马鑫 韦娜 于海容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6年第4期59-60,65,共3页
理阴煎出自张景岳《景岳全书》,主要功效为温中祛寒,益阴养血。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理阴煎证缘于素体阴虚,感受风寒之邪不能抗邪于外,邪气流连肌表,既不入里化热,又无从所出,积滞于皮肤腠理之间而致,临床应用时只要抓住恶寒、舌... 理阴煎出自张景岳《景岳全书》,主要功效为温中祛寒,益阴养血。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理阴煎证缘于素体阴虚,感受风寒之邪不能抗邪于外,邪气流连肌表,既不入里化热,又无从所出,积滞于皮肤腠理之间而致,临床应用时只要抓住恶寒、舌白、脉浮而细数或沉而有力三大指征,即可获效。并列出不育症、痛经、慢性荨麻疹、无名低热4例验案加以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阴煎 《景岳全书》 病案 临床心得
下载PDF
《疮疡经验全书》作者及成书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一童 任玉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4-1035,1131,共3页
《疮疡经验全书》旧题著者为窦汉卿,但系伪托其名,故该书历来被认为是伪书。本文从该书早期版本的序文、跋文、文中夹注所透露出的作者、成书过程、时间节点等诸多细节着手,并结合《锡山窦氏宗谱》中的宗族传承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此书系... 《疮疡经验全书》旧题著者为窦汉卿,但系伪托其名,故该书历来被认为是伪书。本文从该书早期版本的序文、跋文、文中夹注所透露出的作者、成书过程、时间节点等诸多细节着手,并结合《锡山窦氏宗谱》中的宗族传承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此书系窦梦麟以家传善本及父亲窦楠的试效方为基础,在其友人的协助下校勘、增补而成。同时对序文及夹注中提及时间节点的分析认为,该书的辑著至晚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开始,至早于隆庆三年(1569)完成。通过对该书作者及成书过程的考辨,以期为更深入地探讨该书的学术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疮疡经验全书》 作者 成书过程
下载PDF
基于《景岳全书》从五脏探讨反复种植失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智博 王育林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2499-2504,共6页
《景岳全书》对胎孕疾病的辨治重在肾脾,但非只在肾脾,而是五脏全面审查,又重气血,五脏在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中各有其用又相互关联。五脏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各自的病理机制又分别与反复种植失败的现代医学病因相关,当“肾脾为本,... 《景岳全书》对胎孕疾病的辨治重在肾脾,但非只在肾脾,而是五脏全面审查,又重气血,五脏在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中各有其用又相互关联。五脏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各自的病理机制又分别与反复种植失败的现代医学病因相关,当“肾脾为本,肝为枢纽,心处君位,肺脏营运”的生理功能失调,产生瘀血、水湿、痰浊、寒凝、火毒等多种病理产物,阻滞于胞宫冲任,则共同导致反复种植失败发生,绝非孤脏为之。在反复种植失败的认识与诊治中需抓主要病变脏腑,但不应偏废,综合致病因素、病理产物等进行多脏考察,或可获佳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种植失败 五脏 辅助生殖 《景岳全书》 张景岳
下载PDF
王船山对朱熹经权关系理论的批评与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清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2,共7页
朱熹不满意程颐"权即是经"的提法,认为"经与权亦当有辨".王船山沿袭了程颐经权统一的立场,对朱熹刻意分辨"经""权"的做法持反对的意见.同时,对于朱熹"经疏而权密"的观点,以及他对汉... 朱熹不满意程颐"权即是经"的提法,认为"经与权亦当有辨".王船山沿袭了程颐经权统一的立场,对朱熹刻意分辨"经""权"的做法持反对的意见.同时,对于朱熹"经疏而权密"的观点,以及他对汉儒"反经合道为权"观点的态度,王船山都进行了批评.王船山的经权观,将"经"和"权"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种体用关系,并突出了道德实践的主体性特征,这既是对前人经权理论的总结发展,又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朱熹 经权观 道德实践
下载PDF
明初《五经大全》传注取材新探——兼论纂修群体构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9-157,共9页
《五经大全》作为明初官方修纂的重要典籍,其抄录成编的做法历来为学界所诟病。然而传注底本究竟如何选取,鲜有学者涉及。事实上,《大全》选取传注,一方面考虑学术发展的自然法则,另一方面又结合政治因素的综合考量。纂修班子内部,呈现... 《五经大全》作为明初官方修纂的重要典籍,其抄录成编的做法历来为学界所诟病。然而传注底本究竟如何选取,鲜有学者涉及。事实上,《大全》选取传注,一方面考虑学术发展的自然法则,另一方面又结合政治因素的综合考量。纂修班子内部,呈现出以江西籍与福建籍翰林职官为主干的群体特征。他们时常同行出游,饮酒诗赋,相为唱和,形成了以地域为纽带的乡邦士人团体,成为明永乐朝历史发展进程中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总而言之,《大全》是明初学术与政治交相呼应、相互影响的综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经大全》 传注取材 纂修群体 学术裁汰 政治考量
下载PDF
越儒吴时任《春秋管见》传注取材考源——兼论《五经大全》的学术评价问题
20
作者 李晓明 《汉籍与汉学》 2023年第1期53-66,共14页
吴时任《春秋管见》作为越南代表性的经学典籍,目前尚未引起学界重视。除却《春秋》三传,此书还参引多种宋元经籍。对比有关集注文献,使其取材《五经大全·春秋集传大全》的情况初露端倪。事实上,无论相同传注,抑或征引体例,《管见... 吴时任《春秋管见》作为越南代表性的经学典籍,目前尚未引起学界重视。除却《春秋》三传,此书还参引多种宋元经籍。对比有关集注文献,使其取材《五经大全·春秋集传大全》的情况初露端倪。事实上,无论相同传注,抑或征引体例,《管见》与《大全》保持高度一致;而传注与原文存在偏差,自身亦有误引现象,则最终确定《大全》为其取材的真实来源。《五经大全》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产生不少衍生文献,在域外获较高的学术赞誉,与明清本土学术评价形成巨大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吴时任 《春秋管见》 《五经大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