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档案馆编《黑图档·嘉庆朝》评介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依凡 赵彦昌 《兰台世界》 2020年第2期36-39,共4页
辽宁省档案馆编《黑图档·嘉庆朝》详细记录了嘉庆朝二十五年间盛京内务府与各部来往的公文,本文对《黑图档·嘉庆朝》的具体内容分三类进行简要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黑图档·嘉庆朝》的学术价值从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希望... 辽宁省档案馆编《黑图档·嘉庆朝》详细记录了嘉庆朝二十五年间盛京内务府与各部来往的公文,本文对《黑图档·嘉庆朝》的具体内容分三类进行简要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黑图档·嘉庆朝》的学术价值从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希望有助于学术界了解《黑图档·嘉庆朝》并推动清代东北史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图档 清史 嘉庆 京行档 存查档 部行档 档案房
下载PDF
清代嘉庆时期的新疆协饷运作及政策讨论 被引量:5
2
作者 廖文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75,214,共14页
嘉庆时期,在全国财政日趋支绌的背景下,作为协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疆协饷在运作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围绕如何节省新疆的协饷支出,清朝廷与甘肃、新疆高级官员展开了多次讨论。就结果而言,除岁需协济规模稍有增加外,新疆地区的协... 嘉庆时期,在全国财政日趋支绌的背景下,作为协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疆协饷在运作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围绕如何节省新疆的协饷支出,清朝廷与甘肃、新疆高级官员展开了多次讨论。就结果而言,除岁需协济规模稍有增加外,新疆地区的协饷运作前后变动不大,基本以延续旧制为完结。与此同时,新疆地区在财政层面无法自给的内在限制与脆弱性开始显现,且始终没有获得解决或者纾解,为此后道光年间"回疆"地区的边防与治理危机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协饷 嘉庆时期 边疆治理
原文传递
嘉庆朝南府、景山机构之沿革 被引量:5
3
作者 郝成文 李飞杭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11,共13页
嘉庆朝对南府、景山的机构调整是在嘉庆中前期,嘉庆十五年(1810)之后便维持原状直至道光元年(1821)。具体为嘉庆朝初期,南府内外学延续了乾隆朝的规制,至迟在嘉庆五年(1800),景山的三学调整为二学。至嘉庆十三年(1808),南府的两个内学... 嘉庆朝对南府、景山的机构调整是在嘉庆中前期,嘉庆十五年(1810)之后便维持原状直至道光元年(1821)。具体为嘉庆朝初期,南府内外学延续了乾隆朝的规制,至迟在嘉庆五年(1800),景山的三学调整为二学。至嘉庆十三年(1808),南府的两个内学合并为内大学,并且裁撤了弦索学和宫戏学。其行为主导应是以皇帝本人的意愿为主,嘉庆十八年(1813)的天理教起义事件与南府、景山的机构变动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朝 南府 景山
原文传递
论嘉庆朝的遣犯改发 被引量:4
4
作者 尹子玉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91,共15页
自发遣刑创设起,遣犯配所经不断调整,逐渐产生了外遣东北、西北与发往内地相结合的格局。嘉庆朝的遣犯改发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缓解管理压力的需求成为此时期改发遣犯的直接动力和主导因素,以新疆、内地为主要配所的新格局形成,... 自发遣刑创设起,遣犯配所经不断调整,逐渐产生了外遣东北、西北与发往内地相结合的格局。嘉庆朝的遣犯改发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缓解管理压力的需求成为此时期改发遣犯的直接动力和主导因素,以新疆、内地为主要配所的新格局形成,东北作为外遣配所的功能大幅下降。此调整虽可维护东北秩序,却加重了新疆和内地的管理压力,也为发遣制度乃至清代流放体系的衰落埋下伏笔。这背后可能隐含着发遣制度瓶颈及其影响在嘉庆朝的扩大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朝 发遣 遣犯 制度瓶颈
原文传递
略论嘉庆朝漕运治理的困境 被引量:3
5
作者 袁飞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漕运作为有清一代之大政,是关乎国家稳定的"军国大计",容不得出半点问题。经历了乾隆朝辉煌发展的漕运,至嘉庆朝时已完全陷入危机之中。虽然嘉庆帝竭尽全力整饬漕务,但最终没有成功。因此,试对阻碍漕运整饬成功的因素作一初... 漕运作为有清一代之大政,是关乎国家稳定的"军国大计",容不得出半点问题。经历了乾隆朝辉煌发展的漕运,至嘉庆朝时已完全陷入危机之中。虽然嘉庆帝竭尽全力整饬漕务,但最终没有成功。因此,试对阻碍漕运整饬成功的因素作一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朝 漕运 运河 弊端
下载PDF
从“假印大案”看清嘉庆朝吏治 被引量:2
6
作者 薛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4-182,共9页
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底揭发的“假印大案”,是一起因部院堂司官员疲玩怠惰,而致吏商勾结,冒领公帑及物料的大案。工部书吏王书常伙同他人,假传诏旨,十四次冒领户部三库及内务府广储司财物,计值七万余两白银。该案揭示了嘉庆朝官员怠玩... 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底揭发的“假印大案”,是一起因部院堂司官员疲玩怠惰,而致吏商勾结,冒领公帑及物料的大案。工部书吏王书常伙同他人,假传诏旨,十四次冒领户部三库及内务府广储司财物,计值七万余两白银。该案揭示了嘉庆朝官员怠玩、书吏胆大妄为的官场风气。嘉庆皇帝对官员处理上,重财物赔偿,轻处罚,失察官员受处分不久即被任用或捐复。皇帝的色厉内荏成为大案发生、官场腐败怠玩的总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朝 假印大案 吏治 疲玩怠惰
下载PDF
清中期漕河运道状况的历史考察(1796~1820) 被引量:1
7
作者 袁飞 《运河学研究》 2019年第2期77-90,共14页
嘉庆皇帝统治的25年正是世纪交替之际。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帝制中国在积重难返的内部弊政和虎视眈眈的外部世界双重压力下负重而行,其光鲜的外表下却是不可言状的危机。漕河运道作为漕运与河工的重叠区,不仅关系着漕运顺利与否,... 嘉庆皇帝统治的25年正是世纪交替之际。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帝制中国在积重难返的内部弊政和虎视眈眈的外部世界双重压力下负重而行,其光鲜的外表下却是不可言状的危机。漕河运道作为漕运与河工的重叠区,不仅关系着漕运顺利与否,还是清王朝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清王朝统治稳定与否。考察这一时期的漕河运道状况,不仅可以更清楚地展现处在世纪交替期的嘉庆朝所面临的困境,还能从中管窥在传统与变革双重挤压下的阵痛与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 漕运 运河 河工 淤浅
原文传递
盛世的延续还是衰落的开始?——嘉庆时期名义工资特征以及技能溢价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睿 李木子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52,共16页
本文通过对嘉庆时期(1795-1820)名义工资的整体特征进行阐述,弥补已有研究对工资水平时空差异、职业差异和工资组成的忽视。该时期工资水平总体稳定,社会冲击似乎并未明显地反映于此。工资构成中的实物部分对劳动者的福利意义不容忽视... 本文通过对嘉庆时期(1795-1820)名义工资的整体特征进行阐述,弥补已有研究对工资水平时空差异、职业差异和工资组成的忽视。该时期工资水平总体稳定,社会冲击似乎并未明显地反映于此。工资构成中的实物部分对劳动者的福利意义不容忽视。工资的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技能、区域和行业等方面。技能溢价稳定在较低水平说明确实存在较好的制度效率,但这不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改善。18-19世纪全球比较中对中国工资的低估和误读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时期 名义工资 饭食问题 行业 技能溢价
原文传递
嘉道时期台湾的县域治理——以曹谨治台为例
9
作者 梁海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5-22,共8页
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曹谨调任台湾后,对台基层的治理井井有条。在任期间,他修筑"曹公圳",建炮台,抗英夷,平息械斗,他的一系列执政措施在捍卫台湾领土主权、维护当地治安、文教开化、推动农业开发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曹谨调任台湾后,对台基层的治理井井有条。在任期间,他修筑"曹公圳",建炮台,抗英夷,平息械斗,他的一系列执政措施在捍卫台湾领土主权、维护当地治安、文教开化、推动农业开发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以曹谨为代表的大陆官员对台湾的治理不仅反映出台湾基层社会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更展现了台湾与大陆中华一家亲的历史事实及海峡两岸割舍不断的文化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谨 台湾地区 道光时期 嘉庆时期
下载PDF
清嘉庆时期海匪与闽浙水师战船之更替
10
作者 耿健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7-220,共4页
清嘉庆时期,东南海匪出现了活动跨国展开、实力日益强悍和武器更加精良三大趋势,从而对清朝水师构成了强劲挑战。作为军事回应的重要手段,福建、浙江两省的水师战船进行了数轮更替。经过十数年的艰难探索,最终使大横洋船(同安梭船)正式... 清嘉庆时期,东南海匪出现了活动跨国展开、实力日益强悍和武器更加精良三大趋势,从而对清朝水师构成了强劲挑战。作为军事回应的重要手段,福建、浙江两省的水师战船进行了数轮更替。经过十数年的艰难探索,最终使大横洋船(同安梭船)正式成为两省新一代制式战船,并最终借以消弭了东南海匪祸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时期 海匪 战船更替 大横洋同安梭船
下载PDF
嘉庆年间陆丰李崇玉案探析
11
作者 李敏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6-40,61,共6页
嘉庆初年陆丰甲子所爆发的李崇玉案,牵涉官员甚广,轰动一时。案件本身较为曲折复杂,要想对该案作更进一步认识,就必须对两广总督那彦成的招抚政策、嘉庆九年李崇玉逃脱官府抓捕、李崇玉的身份和犯案动机等关键问题进行剖析。重新认识甲... 嘉庆初年陆丰甲子所爆发的李崇玉案,牵涉官员甚广,轰动一时。案件本身较为曲折复杂,要想对该案作更进一步认识,就必须对两广总督那彦成的招抚政策、嘉庆九年李崇玉逃脱官府抓捕、李崇玉的身份和犯案动机等关键问题进行剖析。重新认识甲子全案,寻求历史真相,可为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年间 陆丰 甲子 李崇玉
下载PDF
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被引量:34
12
作者 于逢春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认为,资料断限于1820年的《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嘉庆志”)及所附“皇舆全图”,既承载着中国历史内在发展所能达到的空间极致,又记述着康熙帝祖孙四代对领土、边界、主权与边民所具有的清晰界定与认知理念,还附丽着沙俄与西欧列... 本文认为,资料断限于1820年的《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嘉庆志”)及所附“皇舆全图”,既承载着中国历史内在发展所能达到的空间极致,又记述着康熙帝祖孙四代对领土、边界、主权与边民所具有的清晰界定与认知理念,还附丽着沙俄与西欧列强对清朝领土主权的国际承认。因此,本文将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空间坐标判定在“嘉庆志”及所附“皇舆全图”所确定的领域。同时,1820年的清朝疆域,既是中国疆域范围的最终底定极点,也是东西方力量对比最终逆转的临界点,更是中国国势由强转弱的最后时刻。故本文将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间坐标判定在该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疆域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 领土主权 国家承认
原文传递
嘉庆朝新疆“玉努斯案” 被引量:10
13
作者 聂红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4,共9页
本文认为嘉庆十九年(1814)发生于新疆的“玉努斯案”是一桩冤错案,是伊犁将军松筠为迎合嘉庆帝旨意而制造的。该案发生后,清朝放松了对和卓后裔问题的重视以及对新疆的努力经营,这成为道光初年新疆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嘉庆朝 新疆 玉努斯案 伊犁
原文传递
清代乾嘉时期的四川赶场——以刑科题本、巴县档案为基本资料 被引量:8
14
作者 常建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75,共14页
乾嘉时期四川的赶场活动中,人们买卖刀具、粮食以及衣食日用品,场上有木匠、铁匠等手艺人,场作为重要的公共场合,赶场较多伴随着人际交往与娱乐餐饮。巴县的场上就有不少店铺,如饭店、杂货铺、酒店、钱铺、药铺等。场一般地处交通要道,... 乾嘉时期四川的赶场活动中,人们买卖刀具、粮食以及衣食日用品,场上有木匠、铁匠等手艺人,场作为重要的公共场合,赶场较多伴随着人际交往与娱乐餐饮。巴县的场上就有不少店铺,如饭店、杂货铺、酒店、钱铺、药铺等。场一般地处交通要道,附近居民较多,商家入驻开店主要满足人们日用所需。场市隔两天开场,场期较为密集,场市人口的职业构成以经商者以及佣工、种地者为多。场市存在不少违法行为,私宰耕牛、赌博、绺窃、抢客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场上人多事繁,差役会到场巡查。有的场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如"场约""场头"等。巴县重视场的治理,场的兴建需要乡约、地邻申请,知县批准并示禁后正式开设,并由场头、客长与乡约等共同治理,场头等由场民公议产生。巴县所给执照规定场头、客长等协同乡约办理场内公事,此外还有维护地方治安的职责。场被官府派差,有的还建有看守递解犯人的卡房。场市设置栅栏、虎头牌、虎皮棍、梆锣、更夫,以防盗贼,团练的推行也改造了场市的组织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 四川 赶场 巴县档案 刑科题本
下载PDF
清嘉道时期的环境恶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浒 黄兴涛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83,158,共10页
大约相当于19世纪上半叶的清代嘉道时期,是近代中国爆发大规模社会危机和社会转型的前夜。对于这一时期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中国出现的生存环境全面恶化趋势及其产生的重要社会影响,迄今尚未得到充分揭示。从灾荒这一极富中国... 大约相当于19世纪上半叶的清代嘉道时期,是近代中国爆发大规模社会危机和社会转型的前夜。对于这一时期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中国出现的生存环境全面恶化趋势及其产生的重要社会影响,迄今尚未得到充分揭示。从灾荒这一极富中国特色的视窗出发,通过追踪灾荒问题透析出来的社会脉络,可以考察和认知嘉道变局的历史进程及其逻辑。完整把握该进程及其逻辑,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社会从18世纪的繁盛到19世纪的衰落之剧烈转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时期 环境恶化 社会影响
原文传递
生命·生计·生态:清代中叶江西的日常生活——以108件嘉庆朝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 被引量:7
16
作者 常建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128,共19页
嘉庆朝(1796—1820)刑科题本提供了有关清代中叶江西民众生命史的资料,可知当时的人口、婚姻、家庭等情况,如生子数量一般在两子以上,或者可以说有2~5人之多。特别是它提供了丰富的宗族资料,可知宗族为族人带来便利,也产生各种矛盾。... 嘉庆朝(1796—1820)刑科题本提供了有关清代中叶江西民众生命史的资料,可知当时的人口、婚姻、家庭等情况,如生子数量一般在两子以上,或者可以说有2~5人之多。特别是它提供了丰富的宗族资料,可知宗族为族人带来便利,也产生各种矛盾。清代中叶江西人仍是以务农劳作为基本的谋生手段,但兼做雇工,养猪较为普遍。到外省谋生较为广泛,迁入福建最多。赣东部临近浙闽的山区是开发山区的棚民活动频繁的地区,棚民与山主结成租佃关系,往往因为租税问题产生纠纷。江西的山地与丘陵密布,水利发达,生态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山中多种植竹木,柴作为农业社会的主要燃料与建筑材料,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取柴于山。从事造纸者较多,纸张又依靠发达的水上交通贩卖到各地,抚州府金溪县纸张买卖兴盛。不时发生争水事件,出现在家庭内部、家庭之间、宗族内部以及家庭与宗族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 刑科题本 江西 日常生活 生命 生计 生态
下载PDF
亦僧亦俗:清中叶僧人的人际纠纷及其生活——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
17
作者 常建华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2,共12页
土地债务类刑科题本呈现的僧人共同体,其内容主要通过经济纠纷构成的人际关系得以表达。僧人出家改变了生命历程,僧人与俗家亲族、僧侣之间、僧俗之间,建构了三个圈层关系。出家人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僧侣之间的,具有拟制血缘的特色。僧人... 土地债务类刑科题本呈现的僧人共同体,其内容主要通过经济纠纷构成的人际关系得以表达。僧人出家改变了生命历程,僧人与俗家亲族、僧侣之间、僧俗之间,建构了三个圈层关系。出家人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僧侣之间的,具有拟制血缘的特色。僧人与民人基于社会经济交往发生关系,难免引发纠纷。僧俗债务关系、雇佣关系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原因。借助对僧人人际关系的探讨,僧人个体生命史得以彰显。下层僧人为生计忙碌,亦同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史学 嘉庆朝 刑科题本 佛教
下载PDF
互动与博弈:嘉道时期清朝与越南藩属关系探析
18
作者 张清涛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嘉道时期中越藩属关系延续了藩属体系中“字小事大”“厚往薄来”“德化四夷”等基本内涵,但由于清朝治边政策逐渐收缩,藩属体系中“不治夷狄”的基本内涵更加凸显,所以清朝对越南问题主要采取不予干涉的态度。这一时期,阮朝虽然奉清朝... 嘉道时期中越藩属关系延续了藩属体系中“字小事大”“厚往薄来”“德化四夷”等基本内涵,但由于清朝治边政策逐渐收缩,藩属体系中“不治夷狄”的基本内涵更加凸显,所以清朝对越南问题主要采取不予干涉的态度。这一时期,阮朝虽然奉清朝为“上国”,并与清朝在经贸往来、平定匪患等问题上积极合作,但由于阮朝国家意识和主权意识的强化,有意摆脱藩属体系的影响,甚至觊觎清朝领土,藩属体系下“以越南守西南”的效用并未发挥出来。同时,面对世界大变局,清朝与越南仍恪守保守心态,双方未能形成联合抗击外敌的政策,这也为咸同以后法国入侵越南并导致中越藩属关系解体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时期 清朝 越南 藩属关系
下载PDF
乾嘉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及其表达方式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玲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1,共7页
乾嘉时期学者对"经世致用"的诉求依然强烈,只是迫于当时的文化高压,采取了迂回曲折方式,进行了别样表达:以积极的姿态,寻找出当时最可行、合"法"的"考据"治学方式;循着稽古—通经—明道—救世的治学路径... 乾嘉时期学者对"经世致用"的诉求依然强烈,只是迫于当时的文化高压,采取了迂回曲折方式,进行了别样表达:以积极的姿态,寻找出当时最可行、合"法"的"考据"治学方式;循着稽古—通经—明道—救世的治学路径,探寻经典本义,实现其学术"经世"的终极目的;通过对"汉学"旗帜的高扬和对"宗""源"的强调,迂回表达出他们对清庭"非正统"统治的不满和揶揄,折射出意识形态上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 考据学 经世致用 表达方式
下载PDF
地域美术历史情境重建和方法问题——《青萍之末》读后兼论新时代中国美术史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崇秀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4,I0003,共6页
《青萍之末》基于晚清广州书画名流谢兰生《常惺惺斋日记》勾连嘉道年间岭南的文人生活和艺术世界。李若晴从重建历史场景、活化历史人物、细节再现生活三个层次重建历史情境,将琐屑的“日记”转换成活的历史,并喻示近代中国大变局。但... 《青萍之末》基于晚清广州书画名流谢兰生《常惺惺斋日记》勾连嘉道年间岭南的文人生活和艺术世界。李若晴从重建历史场景、活化历史人物、细节再现生活三个层次重建历史情境,将琐屑的“日记”转换成活的历史,并喻示近代中国大变局。但著作也存在对谢兰生的历史定位和客观评价不够,对谢的诗文画作缺乏定量的统计和研究,对征引画作缺乏分析阐释,缺少批判意识,未能形成变局观念,以及由史料研究难企史学高度等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萍之末 谢兰生 嘉道年间 广州 历史情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