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跨界:美学的危机或生机——以朗西埃对利奥塔的批判为中心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昊臣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9-216,共8页
基于审美自律与社会批判互构的乌托邦传统,不少西方学者对艺术跨界持批评态度,对艺术跨界背景下的美学走向持悲观态度。朗西埃通过反思利奥塔及其所代表的整个后现代"伦理转向",试图激活跨界艺术的政治潜力以重建美学的批判... 基于审美自律与社会批判互构的乌托邦传统,不少西方学者对艺术跨界持批评态度,对艺术跨界背景下的美学走向持悲观态度。朗西埃通过反思利奥塔及其所代表的整个后现代"伦理转向",试图激活跨界艺术的政治潜力以重建美学的批判向度。然而,由于对"不可呈现者"与"不可再现者"的混淆,朗西埃没有同情地理解利奥塔崇高美学所打开的感性学指向,其审美政治路线本身也存在一定局限。朗西埃"利奥塔批判"所呈显的洞见与偏失,不仅有助于重审美学与艺术跨界的关系,亦有助于反省审美批判本身的合理性与适用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跨界 审美政治 朗西埃 利奥塔 不可见者
下载PDF
朗西埃平等哲学的教育学魅力——理论立场、教育衍射及教学哲学意蕴 被引量:4
2
作者 马越 张广君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6-45,共10页
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的平等哲学以其独特的跨学科视角颠覆了传统的平等和政治的概念。他的基于"智力平等"假设的平等哲学充满教育学魅力,衍射于教育研究领域并引起较大的思想扰动,在教学哲学领域的移植与探索中生发出... 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的平等哲学以其独特的跨学科视角颠覆了传统的平等和政治的概念。他的基于"智力平等"假设的平等哲学充满教育学魅力,衍射于教育研究领域并引起较大的思想扰动,在教学哲学领域的移植与探索中生发出重要的理论线索,能够为我国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西埃 平等哲学 教学哲学
下载PDF
美学的龙种与政治的跳蚤--朗西埃的作为政治的美学 被引量:3
3
作者 蓝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70,共7页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曾让美学一度沦落,甚至有了一个"坏名声"。而朗西埃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在后现代主义流行的今天,是否还有必要去重申美学的价值。朗西埃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美学最核心的机制就是可感物的分配,而我们之所...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曾让美学一度沦落,甚至有了一个"坏名声"。而朗西埃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在后现代主义流行的今天,是否还有必要去重申美学的价值。朗西埃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美学最核心的机制就是可感物的分配,而我们之所以需要美学,恰恰是一种政治的需要,即让那些在美学体制之下异质性的,被视为无法发声、无法展现出来的要素自己展现出来,这种展现需要我们的美感,更需要我们变革美学体制,即作为政治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克·朗西埃 美学 政治
下载PDF
论后戏剧剧场的政治性——以朗西埃的政治美学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承臻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101,共12页
后戏剧剧场的政治性寓于其美学形式之中。戏剧发展至绝对封闭之时,伦理的元素也随之消失,与真实政治绝缘。为突破此种困境,汉斯-蒂斯·雷曼建构出“真实剧场”理论,试图将真实作为美学材料拼贴入剧场,制造社会情境,克服诸多二元论... 后戏剧剧场的政治性寓于其美学形式之中。戏剧发展至绝对封闭之时,伦理的元素也随之消失,与真实政治绝缘。为突破此种困境,汉斯-蒂斯·雷曼建构出“真实剧场”理论,试图将真实作为美学材料拼贴入剧场,制造社会情境,克服诸多二元论的限制。这与雅克·朗西埃的政治美学有理论的交汇,雷曼对朗西埃也有攻讦。二人共通之处可见剧场政治性的潜力,而在分歧处,也可见两人不同的理论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戏剧剧场 朗西埃 美学 剧场艺术
原文传递
“向死而生”——布朗肖与朗西埃论文学 被引量:1
5
作者 臧小佳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29,共7页
作为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莫里斯·布朗肖与雅克·朗西埃分别提出了独特的文学见解,二者通过作者的消亡、文学的空间、死亡与沉默等问题产生了某种理论关联。从布朗肖到朗西埃,文学似乎从趋向"未来"... 作为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莫里斯·布朗肖与雅克·朗西埃分别提出了独特的文学见解,二者通过作者的消亡、文学的空间、死亡与沉默等问题产生了某种理论关联。从布朗肖到朗西埃,文学似乎从趋向"未来"走向了"精神"世界。布朗肖与朗西埃的思想,共同激起了有关"文学"的矛盾性,区别与关联之中亦有深刻的历史必然及辩证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斯·布朗肖 雅克·朗西埃 沉默 死亡 “马拉美事件”
原文传递
朗西埃论现代艺术:重写格林伯格叙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颖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6-32,共7页
雅克·朗西埃的核心概念"艺术的审美体制"所预示的现代艺术发展走向与格林伯格所概括的"媒介自律"恰恰相反。朗西埃之所以质疑格林伯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以原创性的平等思想为前见,并将其推衍到艺术领域。朗西埃对现代艺术进... 雅克·朗西埃的核心概念"艺术的审美体制"所预示的现代艺术发展走向与格林伯格所概括的"媒介自律"恰恰相反。朗西埃之所以质疑格林伯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以原创性的平等思想为前见,并将其推衍到艺术领域。朗西埃对现代艺术进程的"重写"并未构成对现代性理论的实质颠覆,更准确说是一种反思、一种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西埃 现代艺术 格林伯格 现代性 审美体制
下载PDF
艺术的美学体制及其政治维度的构建——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海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186,共5页
朗西埃不满意将艺术变成纯生活和将艺术变成纯艺术的两种现代主义模式,他力图去发现隐藏在这种二元对立中的内在张力,主张艺术应该在这两极的张力空间中自由游戏,把这个张力空间打造成为"无分之分"的歧义剧场。现代主义美学... 朗西埃不满意将艺术变成纯生活和将艺术变成纯艺术的两种现代主义模式,他力图去发现隐藏在这种二元对立中的内在张力,主张艺术应该在这两极的张力空间中自由游戏,把这个张力空间打造成为"无分之分"的歧义剧场。现代主义美学革命的要义就在于使原先被排除在外的部分也进入文学,诸如不为整体故事服务的细节、不听作者安排的人物,这些不服从的部分以自身的坚硬存在打破了既定的感受性体制,文学的政治于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克·朗西埃 美学体制 歧义 感性分配 文学的政治
下载PDF
为什么必须处死艾玛·包法利?——论雅克·朗西埃的文学观
8
作者 孙云霏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99-104,共6页
当代法国著名理论家朗西埃在《艾玛·包法利的处死》一文中对福楼拜的小说进行创造性解读,由此也可管窥出其独特的文学观。福楼拜选择艾玛作为题材,首先反映了二者间的共谋,即将文学与生活拉平。这既是对亚里士多德以来再现诗学等... 当代法国著名理论家朗西埃在《艾玛·包法利的处死》一文中对福楼拜的小说进行创造性解读,由此也可管窥出其独特的文学观。福楼拜选择艾玛作为题材,首先反映了二者间的共谋,即将文学与生活拉平。这既是对亚里士多德以来再现诗学等级秩序的反抗,同时也意味着文学摆脱了现代主义范式中独特手法和自治领域的定义,成为"元政治",是一种对地位和身份、言语和噪声、可见物和不可见物的再分配。福楼拜必须将艾玛处死,一方面因为艾玛将神秘感受转化为物质享受是对文学所创造的真实生活的违背,另一方面也是对主体不断将微观事件转化为欲望客体这一"歇斯底里症"的治疗。朗西埃认为,福楼拜将文学和"民主"完全分离会导致文学区别的取消,感性共同体的创造既需要"无知的教师",又需要"被解放的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西埃 元政治 语言“石化” 歇斯底里症
下载PDF
波西米亚的平等与匿名——史蒂文森早期的唯美主义思想与实践
9
作者 高卫泉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9年第2期119-126,共8页
借由朗西埃的审美-政治学说,本文重新审视了唯美主义以及被排除在唯美主义研究之外的苏格兰作家史蒂文森。西方学界唯美主义研究与史蒂文森研究中的划界倾向,以及艺术他律批判话语与艺术自律批判话语之间的分别,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史蒂... 借由朗西埃的审美-政治学说,本文重新审视了唯美主义以及被排除在唯美主义研究之外的苏格兰作家史蒂文森。西方学界唯美主义研究与史蒂文森研究中的划界倾向,以及艺术他律批判话语与艺术自律批判话语之间的分别,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史蒂文森在唯美主义这一以平等与匿名为核心的审美革命中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史蒂文森如何通过对4种思想来源的批判性继承,构建出波西米亚人的"审美王国"这一审美主义思想,进而指出,史蒂文森将艺术牵引至非艺术的边缘,使文学获得了巨大的平等主义的革命力量,这在其早期散文与小说作品中均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蒂文森 唯美主义 朗西埃 平等 匿名
原文传递
论纪蔚然戏剧创作与朗西埃的美学观——以《安娜与齐的故事》《衣帽间》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明华 《华文文学》 2021年第5期64-71,共8页
纪蔚然2017年的两部戏剧《安娜与齐的故事》《衣帽间》是对朗西埃艺术美学观的实践运用与表达,不仅剧中的故事情节需要观众根据创作者提供的有限认知视角发挥想象力与理解力进行连缀和补充,而且表演与叙述相结合的编剧策略打破了观看与... 纪蔚然2017年的两部戏剧《安娜与齐的故事》《衣帽间》是对朗西埃艺术美学观的实践运用与表达,不仅剧中的故事情节需要观众根据创作者提供的有限认知视角发挥想象力与理解力进行连缀和补充,而且表演与叙述相结合的编剧策略打破了观看与表演的二元对立。两者共同体现了朗西埃提出的以“悬置”“平等”为核心的艺术美学体制,即在剧场中建构一个新的平等的舞台,以解放观众并实现“美学的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蔚然 《安娜与齐的故事》 《衣帽间》 朗西埃美学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