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濒危植物中华水韭休宁居群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媛媛 叶其刚 +1 位作者 李作洲 黄宏文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64-571,共8页
采用超薄平板微型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对极濒危蕨类植物中华水韭 (Isoetessinensis)现存于安徽休宁的 5个亚居群的等位酶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水韭居群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 =1.7,平均多态位点比率P =5 5... 采用超薄平板微型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对极濒危蕨类植物中华水韭 (Isoetessinensis)现存于安徽休宁的 5个亚居群的等位酶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水韭居群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 =1.7,平均多态位点比率P =5 5 .5 6 % ,平均预期杂合度He=0 .2 0 1。居群中半数的多态位点表现为等位基因的“固定杂合” ,5个亚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异 ,但都表现出严重偏离Hardy Weinberg平衡的杂合子过量 ;其遗传变异主要发生于亚居群内 (94 .2 7% ) ,亚居群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小 (Gst=0 .0 5 73) ,亚居群间遗传一致度较高 (I =0 .96 0 - 0 .999)。我们推断这可能是由于居群构建之初的奠基者效应或者原种群曾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遗传瓶颈所导致 ;此外亚居群间便利的基因交流也可能起到了很大作用 (Nm =4 .5 0 6 2 )。取自休宁居群的 75株样品由 13个专一多位点基因型 (18个位点等位酶基因型 )组成 ,亚居群及个体间高度遗传均质。本文还就中华水韭休宁野生居群濒危的遗传因素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保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etes sinensis 异源多倍体 基因频率 遗传多样性 遗传均质化 保育策略
下载PDF
湿地极危植物中华水韭孢子育苗及幼孢苗管护 被引量:9
2
作者 邢建娇 路靖 +1 位作者 李范 刘保东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7-351,共5页
采用土壤和改良的Knop’s固体培养基培养湿地敏感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极危蕨类中华水韭(1soetes sinen—sisl,并获得有性生殖苗;观察记录了配子体发育及幼孢苗发生各阶段的详细过程;总结了幼孢苗的人工管护技术;分析讨论了配子体发... 采用土壤和改良的Knop’s固体培养基培养湿地敏感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极危蕨类中华水韭(1soetes sinen—sisl,并获得有性生殖苗;观察记录了配子体发育及幼孢苗发生各阶段的详细过程;总结了幼孢苗的人工管护技术;分析讨论了配子体发育与环境因素间的规律、幼孢苗复壮对策以及病虫害类别、病症及其防治措施等。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水韭孢子在22-28℃、光照强度为60μmol/(m^2·s)、每日光照14h和黑暗10h的条件下,可达到90.3%的成熟率;已完成中华水韭的生活史,掌握了孢子育苗及日常管护方法,获得孢苗5000棵,长势良好,出现孢子囊,以期为回归原产地,拯救该野生种群及湿地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极危植物 中华水韭 孢子育苗 幼孢苗管护
原文传递
几种栽培基质下中华水韭幼苗的生长规律 被引量:7
3
作者 姜男 邢建娇 +1 位作者 丁国华 刘保东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是中国特有极度濒危拟蕨类多年生沼泽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在对中华水韭人工批量繁殖的基础上,用不同配比的暗棕壤与河沙以及不同厚度的暗棕壤作为基质,研究其幼孢苗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通过比...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是中国特有极度濒危拟蕨类多年生沼泽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在对中华水韭人工批量繁殖的基础上,用不同配比的暗棕壤与河沙以及不同厚度的暗棕壤作为基质,研究其幼孢苗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通过比较各对照组在不同时期的幼苗叶片数、最长叶长度、孢子囊产生及成熟情况,筛选出了中华水韭生长发育的适合基质。结果表明,基质中暗棕壤的含量越多,中华水韭幼苗叶片数量就越多、叶片长度就越长;基质中暗棕壤土层厚度越厚,中华水韭幼苗叶片数量就越多、最长叶片长度就越长;随着基质中暗棕壤的比例和厚度的增加,中华水韭产生孢子囊和成熟孢子所需的时间逐渐缩短。综上所述,基质中较高比例的河沙会导致中华水韭幼苗死亡或孢子囊败育,中华水韭适合生长在基质营养丰富、没有或少有沙石、浅水微流、水质透明、光照充足的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幼苗 生长规律 基质 濒危原因
原文传递
极危孑遗蕨类中华水韭有性生殖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子玥 邢建娇 +1 位作者 路靖 刘保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2-928,共7页
通过人工培养,采用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法,对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有性生殖全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1)雌雄配子体均为壁内发育,雌配子着生有假根,发育出多个颈卵器;雄配子体无假根,每个雄配子可产生4个具有8... 通过人工培养,采用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法,对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有性生殖全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1)雌雄配子体均为壁内发育,雌配子着生有假根,发育出多个颈卵器;雄配子体无假根,每个雄配子可产生4个具有8-12条鞭毛的精细胞。(2)颈卵器只有2个颈沟细胞和1个卵细胞,腹壁细胞由配子体营养细胞转化而来。(3)合子初次分裂面与颈卵器长轴之间的夹角约为20°,2-4细胞胚胎易于停止分裂而老化,自数十个细胞后胚胎即出现明显的组织分化。(4)在球形胚时期第一叶还没分化的时候,在胚胎中出现第一叶的叶舌原始细胞,但直到第一叶顶端变绿具有光合能力时,第一叶的叶舌才开始发育。研究结果支持根叶优先发育的观点,认为雄配子体发生率极低、雌配子体存在较多的败育性结构等,是中华水韭生殖濒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精子 有性生殖 溯祖形态 濒危
下载PDF
温度对珍稀极危水生植物中华水韭大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39-41,46,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一类保护的水生极危野生植物中华水韭以及在大量人工繁殖和迁地保护等方面提供更为详实的证据,运用无菌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对中华水韭的大孢子萌发率作了统计,探讨了不同温度对其大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华水韭...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一类保护的水生极危野生植物中华水韭以及在大量人工繁殖和迁地保护等方面提供更为详实的证据,运用无菌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对中华水韭的大孢子萌发率作了统计,探讨了不同温度对其大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华水韭大孢子的萌发率在培养后第8~10周达到高峰,最高萌发率为47%,最佳萌发条件为低温4℃预处理5d后20℃恒温光照培养.在已萌发的雌配子体中,幼苗的形成率仅为12%,模拟中华水韭野外生长的条件下移栽幼苗,其成活率非常低,不足1%.研究表明,偏低的幼苗成活率可能是中华水韭居群规模难以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大孢子 萌发率
下载PDF
极濒危植物中华水韭安徽居群遗传结构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汤飞燕 李守淳 +1 位作者 陈媛媛 李作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51,共7页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华水韭(lsoetes sinensis)的安徽天然居群的小尺度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其群体内遗传变异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根据来自4个酶系统的4个多态位点所提供的7个等位基因(Acp-4α、Acp-4c、Mdh—1α...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华水韭(lsoetes sinensis)的安徽天然居群的小尺度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其群体内遗传变异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根据来自4个酶系统的4个多态位点所提供的7个等位基因(Acp-4α、Acp-4c、Mdh—1α、Pgm-2α、Pgm-2b、Pgm-2n和Prx-1α),运用等样本频率和等地理间隔两种方法分别对33株个体进行了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值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华水韭的安徽居群的遗传变异具一定的空间结构,近距离内呈斑块状分布,远距离内呈渐变衰退或双向渐变模式,斑块的大小约为24m,并在69—223m和389—576m内存在间断分布,在大于360m的范围内,个体之间表现为明显不相似.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生境隔离、随机漂变和繁殖方式共同影响的结果.本研究在等位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华水韭的濒危机制,为其保育策略的健全和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系数 空间遗传结构 保护生物学 中华水韭
下载PDF
两种濒危水韭叶片对化肥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程树颖 刘保东 +1 位作者 孙昊 关旸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施用化肥对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和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濒危状况的影响,采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培养中华水韭和东方水韭,通过检测其叶片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化肥胁迫下濒危水韭叶片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 为了进一步了解施用化肥对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和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濒危状况的影响,采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培养中华水韭和东方水韭,通过检测其叶片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化肥胁迫下濒危水韭叶片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营养生长阶段的两种水韭叶片对3种化肥都不耐受,损伤严重,东方水韭叶片对氮肥的耐受能力更低;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过渡阶段,氮肥对中华水韭叶片造成的损伤大于东方水韭;在生殖生长阶段,两种水韭叶片对钾肥的耐受性都有所提高,但是氮肥和磷肥对两种水韭叶片所造成的伤害仍然严重。因此,长期过量地施用化肥可能是造成水韭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东方水韭 叶片 化肥 生理胁迫
原文传递
中华水韭根叶发育的解剖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小溪 檀龙颜 +1 位作者 扬成 刘保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670,共5页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被评价为极度濒危级(CR),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对环境污染敏感。本文以其人工苗为材料,用石蜡切片法,连续观察了根和叶的发育特征:叶原基横切面呈端部渐圆的三角形,由表皮原、...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被评价为极度濒危级(CR),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对环境污染敏感。本文以其人工苗为材料,用石蜡切片法,连续观察了根和叶的发育特征:叶原基横切面呈端部渐圆的三角形,由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三部分组成;维管束中央首先出现的一个原生管胞,与其近轴面两侧后出现的两个后生管胞共同组成倒"V"字型的外始式初生木质部;成熟叶分化出表皮与皮层,表皮细胞间有嵌合,皮层部分细胞裂解成彼此不相通的4个通气道。根横切面呈圆形,成熟区分化出表皮、皮层(外皮层、中皮层、内皮层)和维管束三部分,中皮层部分细胞裂解呈一个完整的筒状通气道并与外皮层无连接,由内皮层包围的维管束横切面呈三角形。讨论了根和叶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系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解剖结构
下载PDF
中华水韭对不同pH处理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庄枫红 马姜明 +3 位作者 陈丽婷 苏静 张雅君 于方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41,共9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pH处理(6.4~7.2)对中华水韭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中华水韭叶片的生理指标中叶绿素含量、PSⅡ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有效量子产量(Yield)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最大潜在... 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pH处理(6.4~7.2)对中华水韭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中华水韭叶片的生理指标中叶绿素含量、PSⅡ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有效量子产量(Yield)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α)、半饱和光强(Ik)则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其中pH6.6处理下,中华水韭的叶绿素含量、Fv/Fm、Yield、qP、Pm、α、Ik最高。中华水韭叶片的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pH6.6处理下,中华水韭的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POD、CAT及qN最低,可见偏酸性水体较适合中华水韭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PH 生理生化特性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中华水韭对不同光照条件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枫红 马姜明 +2 位作者 张雅君 苏静 于方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3-100,共8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中华水韭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光强的降低,生理生化指标中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中华水韭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光强的降低,生理生化指标中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光合荧光特性中除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外,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ield、最大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快速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α、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和半饱和光强Ik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中华水韭的生理生化和光合作用有利的光照强度是全光照的70%左右,说明适度遮荫可以提高中华水韭的碳同化能力,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促进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光照条件 生理生化特性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中华水韭孢子囊发育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婧 连永权 +1 位作者 李范 刘保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933,共5页
采用半薄切片法,连续观察了极度濒危级(CR)植物中华水韭大小孢子囊的发育过程,以期从无性生殖的角度,为探讨其濒危原因提供直观可靠的理论根据。结果显示:(1)中华水韭的大小孢子叶相间排列,无混生孢子囊。(2)隔丝为孢子供给营养,其体积... 采用半薄切片法,连续观察了极度濒危级(CR)植物中华水韭大小孢子囊的发育过程,以期从无性生殖的角度,为探讨其濒危原因提供直观可靠的理论根据。结果显示:(1)中华水韭的大小孢子叶相间排列,无混生孢子囊。(2)隔丝为孢子供给营养,其体积直接影响孢子的大小、产量和育性。(3)大小孢子囊都近半数败育,小孢子囊为整齐发育,大孢子囊为不整齐发育。(4)大小孢子囊均无柄,且都不存在开裂结构,只有孢子囊壁腐烂后才能散播孢子。研究认为,中华水韭的濒危与孢子囊的发育特征密切相关,孢子囊的高频率败育、没有开裂结构以及对环境的依赖,是造成中华水韭濒危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与近缘类群孢子囊的比较,发现仅水韭孢子的散播借助外力,对生境要求较高,即验证了水韭古老的系统学地位,同时说明水韭更具有监测生境地区环境指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孢子囊发育 濒危原因 系统演化
下载PDF
中华水韭对不同营养条件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庄枫红 马姜明 +2 位作者 覃扬浍 梅军林 于方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5-712,共8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对中华水韭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营养液中氮、磷浓度的升高,中华水韭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除叶绿素含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外,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对中华水韭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营养液中氮、磷浓度的升高,中华水韭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除叶绿素含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外,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均呈上升趋势,而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叶片光合荧光特性中除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呈上升的趋势外,PSⅡ的最大量子产量(Fv/Fm)、有效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猝灭系数(qP)、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以及快速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α)和半饱和光强(Ik)均呈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随着水体氮、磷浓度的升高,中华水韭在中度营养条件下(N 0.4mg·L^(-1)、P0.04mg·L^(-1))耐受性较好,但在高营养条件下(N 1.2mg·L^(-1)、P 0.12mg·L^(-1))耐受性较差,其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上升,但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抑制了中华水韭的正常光合生理活动,进而影响其生长,推测水体富营养化可能是造成中华水韭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营养条件 生理生化特性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中华水韭松阳居群的群落结构与种间联结性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朱圣潮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8-264,共7页
为全面了解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sinensis)的濒危机制,作者对分布于浙江松阳的中华水韭居群的自然生境进行了野外观察,在1m×1m样方尺度上研究了中华水韭与群落中出现频率较高的27个物种之间的联结性。结果表明:群落中... 为全面了解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sinensis)的濒危机制,作者对分布于浙江松阳的中华水韭居群的自然生境进行了野外观察,在1m×1m样方尺度上研究了中华水韭与群落中出现频率较高的27个物种之间的联结性。结果表明:群落中物种组成贫乏,其组成成分中温带性质明显,中华水韭在不同小群落中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在少数小群落中能形成优势种群。中华水韭与薄叶假耳草(Neanotishirsuta)、鳢肠(Ecliptaprostrata)、短尖苔草(Carexbrevicuspis)等7个种群的种间联结性极显著,与多数种群间联结性不显著;中华水韭与大多数种群的联结系数(AC)值在–0.4至0.4之间,即关联小,说明中华水韭在群落中的存在是相对独立的;仅少数小群落的优势种与中华水韭之间有种间竞争。中华水韭受生境和种间竞争影响较大,生态适应性差。此研究结果对制定该物种合适的就地保护措施和恢复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etes sinensis 种间联结 群落特征 松阳居群 联结系数
下载PDF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等位酶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媛媛 叶其刚 黄宏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91-94,共4页
采用超薄平板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技术对珍稀濒危植物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Palmer) 72个样品的等位酶遗传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从 2 4种酶系统中筛选 ,得到了 13种酶系统可用于该植物的遗传变异分析 ,其中 7种酶系统在中华水韭的... 采用超薄平板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技术对珍稀濒危植物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Palmer) 72个样品的等位酶遗传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从 2 4种酶系统中筛选 ,得到了 13种酶系统可用于该植物的遗传变异分析 ,其中 7种酶系统在中华水韭的迁地保护居群中检测出 16个位点 ,共 2 7个等位基因 ,12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表明 :中华水韭具较低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中华水韭的综合保育及居群恢复、重建提供了初步的依据。中华水韭遗传变异的全面研究将在进一步改善等位酶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其它更为灵敏的分子标记方法做深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凝胶电泳 等位酶分析
下载PDF
浙江省中华水韭分布现状与濒危原因 被引量:16
15
作者 叶其刚 李建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216-220,共5页
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Palmer)为水韭科水韭属多年生沼泽植物 ,现分布范围急剧缩小 ,种群数量稀少 ,处于濒危状态。通过查阅文献、标本 ,咨询专家学者 ,深入实地考察 ,访问产地农民 ,基本弄清了中华水韭在浙江省的分布情况及现有... 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Palmer)为水韭科水韭属多年生沼泽植物 ,现分布范围急剧缩小 ,种群数量稀少 ,处于濒危状态。通过查阅文献、标本 ,咨询专家学者 ,深入实地考察 ,访问产地农民 ,基本弄清了中华水韭在浙江省的分布情况及现有种群状况 ,结果如下 :据记载 ,中华水韭在浙江省分布在杭州、诸暨、松阳、庆元、丽水、建德和天台等市、县。但仅查阅到杭州 (1号 )、诸暨 (2号 )和松阳 (1号 ) 3地共 4号标本。实地考察仅发现在松阳有 2个野生亚种群 ;杭州、诸暨和丽水野生种群可能已灭绝 ;杭州植物园、武汉植物园目前迁地保存有杭州种群 ;天台是否有中华水韭分布尚存疑问。松阳 2个野生亚种群总面积约 10 0 0 m2 ,分布在 4块废弃的水田中 ,海拔约 1110 m,居群集中分布的面积不到 30 0 m2。中华水韭生存生境的人为直接破坏及水体污染 ,是其种群消失的主要原因。中华水韭残存种群在与禾草和灯芯草 (Juncus effuses)等主要优势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 ,可能会被这些物种所取代 ,进而整个群落有可能被其他植被所取代 ,故现有的 2个亚种群正处于濒危状态 ,亟待加强保护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浙江省 分布 濒危原因
下载PDF
珍稀濒危蕨类植物中华水韭染色体数目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何子灿 蔡清 +2 位作者 刘宏涛 李建强 黄宏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241-242,T004,共3页
A research of interphase nuclei and chromosome number of Isoetes sinensis Palmer was made in the article. The chromosome number of Isoetes sinensis Palmer was 2n=4x=44. The interphase nuclei were categorized to be sim... A research of interphase nuclei and chromosome number of Isoetes sinensis Palmer was made in the article. The chromosome number of Isoetes sinensis Palmer was 2n=4x=44. The interphase nuclei were categorized to be simple chromocenter type. The metaphase chromosomes were about 5 μm in length.In addition,the mitotic process was observed. These results could supply the cyt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biosystematics and endangerment mechanism of this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蕨类植物 中华水韭 染色体数目
下载PDF
极度濒危蕨类中华水韭对除草剂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昊 刘婷婷 +1 位作者 关旸 刘保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30-1837,共8页
以人工繁殖获得的极度濒危蕨类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第3代成熟植株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考察了中华水韭原产地农耕区常用8种除草剂处理后,中华水韭膜系统、保护酶系统及光合系统的变化规律,探讨除草剂污染对中华水韭濒危的... 以人工繁殖获得的极度濒危蕨类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第3代成熟植株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考察了中华水韭原产地农耕区常用8种除草剂处理后,中华水韭膜系统、保护酶系统及光合系统的变化规律,探讨除草剂污染对中华水韭濒危的生理学机制。结果表明:(1)各除草剂处理下,中华水韭的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和CAT活性在处理后15d时显著高于对照,随着除草剂处理后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的POD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在15d时接近对照水平,说明中华水韭的叶片光合系统普遍受到严重影响。(2)各除草剂处理后15d时中华水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急剧升高,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研究发现,中华水韭对8种不同除草剂都十分敏感;乙氧氟草醚和2甲4氯钠对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伤害严重,精稳杀得、精恶唑禾草灵及苄嘧磺隆对膜系统的伤害严重;推测除草剂是造成中华水韭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除草剂 生理响应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极度濒危植物中华水韭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婷婷 孙昊 +1 位作者 关旸 刘保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31-2036,共6页
以人工繁殖的极度濒危级(CR)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 ℃低温环境下胁迫0~20 d,沉水叶片中保护酶系统(POD、SOD、CAT)、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以及丙二醛(MDA)和相对... 以人工繁殖的极度濒危级(CR)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 ℃低温环境下胁迫0~20 d,沉水叶片中保护酶系统(POD、SOD、CAT)、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以及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低温(0 ℃)胁迫时间的延长,中华水韭沉水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CA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SOD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下降,MDA含量一直低于CK,且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研究表明,中华水韭沉水叶片在0 ℃低温胁迫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但能通过调节自身的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系统来减轻低温伤害,维持其正常生理代谢功能,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抗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0℃胁迫 生理指标
下载PDF
重金属铅镉对濒危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DNA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丁国华 郭丹蒂 +2 位作者 关旸 刘保东 池春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6-249,共4页
为研究古老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分子水平的响应,探究重金属对濒危植物DNA甲基化影响的特点,选择两种重金属Pb和Cd对濒危植物中华水韭进行胁迫处理,每种重金属设置3个处理浓度,胁迫处理至第28 d选取叶片,采用MSAP(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为研究古老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分子水平的响应,探究重金属对濒危植物DNA甲基化影响的特点,选择两种重金属Pb和Cd对濒危植物中华水韭进行胁迫处理,每种重金属设置3个处理浓度,胁迫处理至第28 d选取叶片,采用MSAP(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测定DNA甲基化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铅和镉均能够对中华水韭DNA甲基化产生影响,甲基化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对照、Pb处理和Cd处理分别为46.96%、48.23%和48.1%),但全甲基化水平(Pb处理是28.34%,Cd处理是20.25%)均低于对照(33.91%),而半甲基化水平(Pb处理是19.89%,Cd处理是27.85%)均高于对照(13.04%)。甲基化增强的变化,以无甲基化或内外侧胞嘧啶半甲基化向内外侧胞嘧啶全甲基化变化的模式为主。去甲基化的变化,以内外侧胞嘧啶全甲基化向无甲基化或内侧胞嘧啶半甲基化或全甲基化变化的模式为主。铅和镉胁迫在导致中华水韭DNA甲基化增强所占比率方面几乎相等(39.04%和39.71%),而在去甲基化所占比率方面镉(46.86%)高于铅(3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
下载PDF
中华水韭雌配子体及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路靖 关维元 +1 位作者 徐永星 刘保东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359,共7页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属水韭科(Isoetaceae)草本拟蕨类,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古老物种,对环境污染敏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极度濒危的野生植物。本研究通过人工培养,按不同发育阶段,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连续观察了雌配子体及...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属水韭科(Isoetaceae)草本拟蕨类,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古老物种,对环境污染敏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极度濒危的野生植物。本研究通过人工培养,按不同发育阶段,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连续观察了雌配子体及胚胎发育的全过程。结果显示:大孢子培养15~20 d萌发,雌配子体为球状、属壁内发育型,每个雌配子体着生8~20个颈卵器。成熟的颈卵器发育有多种可能,但只有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都退化,卵才有受精的机会。合子首先进行横向分裂,培养约50 d发育成数十个细胞的球形胚胎,约80 d雌配子体的细胞萎缩,第一叶及其叶舌、第一根结构更明显,出现第二叶。文中还初步探讨了中华水韭濒危的生殖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水韭 雌配子体 胚胎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