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西香茶菜中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田光辉 李宝林 +2 位作者 王伟 王稠雯 弓科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43-2548,共6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从鄂西香茶菜的叶、花和果实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鄂西香茶菜的3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从鄂西香茶菜的叶、花和果实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鄂西香茶菜的3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种成分,分别从叶、花及果实中鉴定出18、19和23种成分,其中只有6种成分在这3个部位都被鉴出,3种不同部位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它们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和二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香茶菜 叶子 果实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鄂西香茶菜中1个新的没食子酸衍生物
2
作者 李怡晓 池军 +1 位作者 王智民 代丽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909-5913,共5页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MCI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结合HR-MS、IR、UV、NMR、ECD等波谱技术,从鄂西香茶菜Isodon henryi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isogallicacid(1)、咖啡酸(2)、丁香酸(3)、原儿茶酸(4)、ores...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MCI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结合HR-MS、IR、UV、NMR、ECD等波谱技术,从鄂西香茶菜Isodon henryi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isogallicacid(1)、咖啡酸(2)、丁香酸(3)、原儿茶酸(4)、oresbiusin A(5)、lophanthoside A(6)、8-羟基松脂醇(7)。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没食子酸衍生物。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具有显著的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香茶菜 化学成分 没食子酸衍生物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鄂西香茶菜中4个二萜类成分的含量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呼海涛 刘雅琳 +5 位作者 田双双 张玲霞 陈随清 吴鸿 刘瑞新 代丽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59-63,共5页
目的:以冬凌草甲素,毛叶香茶菜素E,毛栲利素,香茶菜素B为指标,建立HPLC同时测定鄂西香茶菜中4个二萜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4个成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方法:采用YMC C18反相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8∶62)... 目的:以冬凌草甲素,毛叶香茶菜素E,毛栲利素,香茶菜素B为指标,建立HPLC同时测定鄂西香茶菜中4个二萜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4个成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方法:采用YMC C18反相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8∶62),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0 nm;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鄂西香茶菜中4个指标性成分对HCT^(-1)16,Hep G2,BGC-823,MB-231,A27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冬凌草甲素,毛叶香茶菜素E,毛栲利素,香茶菜素B分别在0.085 6~0.856,0.014 04~0.140 4,0.070 8~0.708,0.018 98~0.189 8 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8%,101.70%,100.23%,104.60%。4个二萜均显示了一定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冬凌草甲素,毛栲利素对5种细胞株的增值抑制率均>50%。冬凌草甲素、毛栲利素对5株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均优于毛叶香茶菜素E和香茶菜素B。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10~6.46,2.34~4.77μmol·L^(-1)。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鄂西香茶菜中主要细胞增殖抑制二萜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香茶菜 二萜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Taibaihenryiin C的构型、构象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宝林 郁开北 潘远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64-2267,共4页
从太白山产的鄂西香茶菜中分离得到新骨架的二萜类化合物 Taibaihenryiin C,对其进行 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 ,确定其分子中各取代基的相对构型、环构象及晶体结构 .研究表明 ,C-3位的羟基和 C-1 1位的乙酰氧基以 C-2 0位的甲基为参考... 从太白山产的鄂西香茶菜中分离得到新骨架的二萜类化合物 Taibaihenryiin C,对其进行 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 ,确定其分子中各取代基的相对构型、环构象及晶体结构 .研究表明 ,C-3位的羟基和 C-1 1位的乙酰氧基以 C-2 0位的甲基为参考均位于 β位 ;分子中的 A环为椅式构象 ,B,C环接近于船式构象 ,D环接近于信封式构象 .特别是在 D环中存在较大的扭转角 ,使 D环中有内应力存在 ,这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生理活性 .Taibaihenryiin C的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 ,P2 1 2 1 2 1 空间群 ,晶胞参数 a=0 .6 1 6 2 ( 1 ) nm,b=1 .2 730 ( 1 ) nm,c=2 .5 1 93( 3) nm,Z=4 .在晶体中分子间通过 C-3位的—OH氢与 C-1 1位的乙酰氧基上的羰基氧形成分子间氢键 ,使分子在晶体中沿 a轴呈螺旋结构排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型 构象 鄂西香茶菜 Taibaihenryiin C 二萜 晶体结构 抗癌活性 抗艾滋病活性 植物药 生理活性
下载PDF
鄂西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玲霞 刘雅琳 +2 位作者 吴鸿 陈随清 代丽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9-323,共5页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鄂西香茶菜干燥地上部分水提液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综合运用UV,IR,MS,NMR等光波谱学技术鉴定了10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鄂西香茶菜干燥地上部分水提液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综合运用UV,IR,MS,NMR等光波谱学技术鉴定了10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毛叶酯(1),毛栲利素(2),毛叶香菜醇(3),四川香茶菜丙素(4),毛叶香菜素(5),河北冬凌草素(k)(6),冬凌草丙素(7),延命草醇(8),冬凌草甲素(9),延命草醇-1-β-葡萄糖苷(10),其中化合物1~8和10均为首次从鄂西香茶菜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9对4种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2. 25~9. 32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香茶菜 结构鉴定 二萜 细胞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