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重离子束注入小麦种子诱导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畸变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顾月华 王圣兵 +1 位作者 罗建平 陈为钧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87-592,共6页
比较研究了低能重离子束注入小麦干种子和萌动的种子对种子发芽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对萌动的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影响,而对干种子的发芽影响不明显。在一定剂量范围内(0-6×10^(16)/cm~2... 比较研究了低能重离子束注入小麦干种子和萌动的种子对种子发芽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对萌动的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影响,而对干种子的发芽影响不明显。在一定剂量范围内(0-6×10^(16)/cm~2), N+注入诱导的萌动种子的有丝分裂畸变率略高于干种子,并且随辐射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但超过一定的剂量(>6×10^(16)/cm~2),无论是干种子还是萌动种子的有丝分裂畸变率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就实验结果对N~+离子束注入诱变的机理进行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小麦 种子 根尖细胞 诱变育种
下载PDF
重离子束辐射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瑞媛 金文杰 +3 位作者 曲颖 周利斌 董喜存 李文建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20-26,共7页
重离子束辐射是一种新兴的辐射诱变技术,因其操作简单、突变率高、突变谱广等特点,已受到作物育种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常用的重离子源有C、N、Ne等,不同植物物种、不同部位以及发育阶段对重离子束的敏感性不一。通过结合植物组织培养、... 重离子束辐射是一种新兴的辐射诱变技术,因其操作简单、突变率高、突变谱广等特点,已受到作物育种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常用的重离子源有C、N、Ne等,不同植物物种、不同部位以及发育阶段对重离子束的敏感性不一。通过结合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技术,国内外已对多种植物开展重离子束辐射育种的研究,获得一系列新种质和新品种。本文简要介绍重离子束辐射诱变的基本原理、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在作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束 诱变 植物育种 辐射育种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重离子辐照诱变育种应用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建光 王永强 +2 位作者 赵贵元 赵俊丽 张寒霜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6,共5页
重离子辐射育种以其程序简单、突变效率高、突变谱广等特点,受到育种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注入的高能带电粒子与生物体内的分子或原子发生弹性、非弹性的碰撞,导致生物体内的电离损伤,进而使染色体发生序列或结构改变... 重离子辐射育种以其程序简单、突变效率高、突变谱广等特点,受到育种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注入的高能带电粒子与生物体内的分子或原子发生弹性、非弹性的碰撞,导致生物体内的电离损伤,进而使染色体发生序列或结构改变。其生物学效应在个体水平主要表现为叶形、花色、花形、株型等变化,在生理水平主要表现为过氧化物酶类含量的改变,在分子水平主要表现为生物体内基因表达变化、转座子、甲基化的激活等。本文简要介绍了重离子辐射作用的基本原理,重离子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在育种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 诱变 农作物育种 生物学效应
原文传递
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辛庆国 刘录祥 +1 位作者 于元杰 郭会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4-357,共4页
离子注入是一种新的诱变技术,已在作物诱变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离子注入引起变异的诱变机理及由此引起的生物体在生理生化、细胞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产生的各种生物效应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离子注入技术在小麦新品种选育、新种... 离子注入是一种新的诱变技术,已在作物诱变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离子注入引起变异的诱变机理及由此引起的生物体在生理生化、细胞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产生的各种生物效应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离子注入技术在小麦新品种选育、新种质创造以及介导外源基因导入等方面的应用做了分析,并对离子注入改良小麦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育种 离子注入 诱变机理 生物效应
下载PDF
低能氮离子注入诱变选育乳链菌肽产生菌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洪卫 陈林海 张国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7-180,共4页
本实验以低能氮离子和紫外线作为诱变手段对乳链菌肽产生菌进行诱变,筛选出一株优良菌株Lactococcus lactisK25,发酵效价由初始的1732.45IU/ml提高到2291.75IU/ml,提高了32.3%。遗传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Lactococcus lactisK25遗传性状... 本实验以低能氮离子和紫外线作为诱变手段对乳链菌肽产生菌进行诱变,筛选出一株优良菌株Lactococcus lactisK25,发酵效价由初始的1732.45IU/ml提高到2291.75IU/ml,提高了32.3%。遗传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Lactococcus lactisK25遗传性状稳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链菌肽 离子束注入 诱变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Oryza sativa L.(cultivar MR219) to ion beam irradiation 被引量:5
6
作者 Anna Pick Kiong LING Ying Chian UNG +3 位作者 Sobri HUSSEIN Abdul Rahim HARUN Atsushi TANAKA Hase YOSHIHIRO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32-1143,共12页
Objective: Heavy ion beam, which has emerged as a new mutagen in the mutation breeding of crops and ornamental plants, is expected to result in the induction of novel mutat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orphologic... Objective: Heavy ion beam, which has emerged as a new mutagen in the mutation breeding of crops and ornamental plants, is expected to result in the induction of novel mutat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Oryza sativa toward different doses of carbon ion beam irradiat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the dry seeds of O. sativa were irradiated at 0, 20, 40, 60, 80, 100, and 120 Gy, followed by in-vitro germination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O. sativa towards ion beam irradiation. Results: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low doses(10 Gy) of ion beam have a stimulating effect on the height, root length, and fresh weight of the plantlets but not on the number of leaves. Meanwhile, doses higher than 10 Gy caused reductions in all th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studied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samples. The highest total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2.11±0.47) mg/g FW] was observed in plantlets irradiated at 20 Gy. All irradiated plantlets were found to have 0.85% to 58.32% higher specific activity of peroxidase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samples. The present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low doses of ion beam(10 and 20 Gy) had negligible effect on the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of O. sativa plantlets while 40 Gy had a stimulating effect on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Plantlets irradiated between 40 to 120 Gy were shown to be 0.38% to 9.98% higher in total soluble nitrogen content which, however,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samples. Conclusions: Carbon ion beam irradiation administered at low to moderate doses of 10 to 40 Gy may induce O. sativa mutants with superior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vitro mutagenesis ion beam irradiation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Total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Mutation breeding
原文传递
阿魏菇多糖高产菌的离子束和激光复合诱变育种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恒雷 武宝山 +1 位作者 石伟娜 曾宪贤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诱变筛选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探索食用菌的离子束和激光复合诱变育种方法。方法:尝试用阿魏菇菌丝单细胞为靶材,以离子束注入和激光辐照为复合诱变手段,采用营养缺陷型筛选办法定性初筛,摇瓶发酵定量复筛。结果:通过离子束注入诱变,... 目的:诱变筛选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探索食用菌的离子束和激光复合诱变育种方法。方法:尝试用阿魏菇菌丝单细胞为靶材,以离子束注入和激光辐照为复合诱变手段,采用营养缺陷型筛选办法定性初筛,摇瓶发酵定量复筛。结果:通过离子束注入诱变,获得了2株菌丝体多糖产量分别达到551.80mg/L和659.46mg/L、较1号出发菌株提高了46.5%和75.2%的多糖高产菌PFPH-1和PFPH-2;在此基础上,以激光辐照为复合诱变手段,获得了1株菌丝体多糖产量达到762.50 mg/L、较出发菌株PFPH-2提高了15.63%的多糖高产菌PFPH-3。结论:离子束和激光复合诱变育种方法在改良阿魏菇多糖高产性状方面诱变功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菇多糖 高产菌 离子束 激光 复合诱变育种
下载PDF
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株筛选的离子束诱变和复合诱变对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连峰 陈恒雷 +1 位作者 张军 曾宪贤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8-252,共5页
为筛选出阿魏菇菌丝体多糖高产菌株,本文进行了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株筛选的离子束诱变和复合诱变对比研究。尝试用打散的阿魏菇菌丝体为靶材,以离子束注入为诱变手段,通过营养缺陷型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了2株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株PFPH-1... 为筛选出阿魏菇菌丝体多糖高产菌株,本文进行了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株筛选的离子束诱变和复合诱变对比研究。尝试用打散的阿魏菇菌丝体为靶材,以离子束注入为诱变手段,通过营养缺陷型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了2株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株PFPH-1和PFPH-2。其菌丝体多糖产量分别达到551.80mg/L和659.46mg/L,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46.55%和75.14%。再分别以PFPH-1和PFPH-2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和氯化锂进行复合诱变处理,通过高通量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结果发现,菌株1、9和10号比其出发菌株PFPH-1的多糖产量分别减少了27%、38%和37%;菌株17号比其出发菌株PFPH-2的多糖产量减少了28%。在本研究中,紫外线和氯化锂的复合诱变表现出了一定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菇 多糖 复合诱变 比较
下载PDF
碳离子束辐射诱变水稻基因突变嵌合体的分子特征
9
作者 吕思维 张莉 +3 位作者 张逸妍 张渊海 彭选明 杨震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8-88,共11页
嵌合体是辐射诱变M1代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有关水稻的嵌合体突变效应及变异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靶向捕获测序技术获得碳离子束辐照后的OsNramp5突变嵌合体,并利用10kb液相芯片检测该嵌合体的M1代及突变M2代基因组的SNP/InDel... 嵌合体是辐射诱变M1代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有关水稻的嵌合体突变效应及变异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靶向捕获测序技术获得碳离子束辐照后的OsNramp5突变嵌合体,并利用10kb液相芯片检测该嵌合体的M1代及突变M2代基因组的SNP/InDel发生及变异遗传分离特征。结果表明:水稻M1代嵌合体中检测到的OsNramp5基因突变位点未遗传至M2代,即在M1代体细胞检测到的突变位点未进入生殖细胞遗传;另外,在M1基因组突变类型中,转换是颠换的2倍,虽然超过一半变异位点遗传至M2代,但很少位点来自基因功能编码区。本研究揭示了碳离子束辐照诱变的体细胞M1代嵌合体的基因组变异特征及其在M2代的遗传特征,为研究碳离子束辐照后的嵌合体突变效应机制和选择诱变育种程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离子束 辐射诱变 基因突变 嵌合体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介导的赤藓糖醇生产菌的筛选与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静宇 陈泉 +3 位作者 马琳琳 孙欢欢 祁庆生 王倩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2年第3期263-269,共7页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多元醇类甜味剂,具有热量较低、无致龋齿性、口感佳、非吸湿性以及对糖尿病患者安全等优点,已成为大多数保健食品成分的优先选择。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赤藓糖醇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温和,易于控制,具有更多的生产优... 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多元醇类甜味剂,具有热量较低、无致龋齿性、口感佳、非吸湿性以及对糖尿病患者安全等优点,已成为大多数保健食品成分的优先选择。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赤藓糖醇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温和,易于控制,具有更多的生产优势。在本研究中,笔者从蜂巢、土壤和花粉等物质中筛选出了一株赤藓糖醇高产菌株,鉴定其为Moniliella sp.MU1。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生物育种系统对该菌株进行突变并从中挑选出4种菌株进行发酵并优化发酵条件,结果发现:不同种类的碳源、葡萄糖浓度和金属离子条件都会影响赤藓糖醇的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有利于赤藓糖醇的生产;同时,当提供300 g/L葡萄糖和25 mmol/L Ca^(2+)时,菌株YE-A27的赤藓糖醇产量达到97.6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藓糖醇 微生物发酵 离子束诱变 念珠菌属 发酵优化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下载PDF
The Wheat Plastochron Mutant, fushi-darake, Shows Transformation of Reproductive Spikelet Meristem into Vegetative Shoot Meristem
11
作者 Chikako Tahira Naoki Shitsukawa +2 位作者 Yusuke Kazama Tomoko Abe Koji Murai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12期28-36,共9页
In wheat plants at the vegetative growth stage, the shoot apical meristem (SAM) produces leaf primordia. When reproductive growth is initiated, the SAM forms an inflorescence meristem (IM) that differentiates a series... In wheat plants at the vegetative growth stage, the shoot apical meristem (SAM) produces leaf primordia. When reproductive growth is initiated, the SAM forms an inflorescence meristem (IM) that differentiates a series of spikelet meristem (SM) as the branch. The SM then produces a series of floret meristem (FM) as the branch. To identify the mechanisms that regulate formation of the reproductive meristems in wheat, we have investigated a leaf initiation mutant, fushi-darake (fdk) which was developed by ion beam mutagenesis. The morphological traits were compared in wild type (WT) and fdk mutant plants grown in the experimental field. WT plants initiated leaves from SAM at regular intervals in spiral phyllotaxy, while fdk plants had 1/2 alternate phyllotaxy with rapid leaf emergence. The fdk plants have increased numbers of nodes and leaves compared with WT plants.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successive leaf initiation events (plastochron) was measured in plants grown in a growth chamber. The fdk plants clearly show the rapid leaf emergence, indicating a shortened plastochron. Each tiller in fdk plants branches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culm. The fine structure of organ formation in meristems of fdk plants was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SEM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fdk plants show transformation of spikelet meristems into vegetative shoot meristems. In conclusion, the fdk mutant has a heterochronic nature, i.e., both reproductive and vegetative programs were simultaneously in operation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phase, resulting in a shortened plastochr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productive spikelets into vegetative sho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nkorn WHEAT HETEROCHRONY ion beam mutagenesis Phyllotaxy PLASTOCHRON Shoot MERISTEMS SPIKELET MERISTEMS Triticum monococcum
下载PDF
低能氮离子束诱变选育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军 王瑞 +1 位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29-1133,共5页
为获取理想的生物防治捕食线虫性真菌菌株,达到利用自然天敌有效控制家畜寄生性线虫病的目的,作者利用低能氮离子注入诱变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胞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分生孢子,测定分生孢子萌发后菌丝的生长速度、产孢... 为获取理想的生物防治捕食线虫性真菌菌株,达到利用自然天敌有效控制家畜寄生性线虫病的目的,作者利用低能氮离子注入诱变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胞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分生孢子,测定分生孢子萌发后菌丝的生长速度、产孢能力及菌株对线虫幼虫的捕食率,筛选正突变株。结果表明,低能氮离子束具有诱变少孢节丛孢菌的潜能,诱变后的1株少孢节丛孢菌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和对线虫幼虫的捕食率呈现出了正突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诱变 捕食线虫性真菌 少孢节丛孢菌 产孢量
下载PDF
离子注入水稻细胞学效应研究
13
作者 代西梅 张佳佳 +1 位作者 杨旭 黄群策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99,共4页
以水稻品种紫粳二倍体和四倍体为实验材料,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研究了离子束诱变对水稻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结果发现,低能离子束注入引起了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出现许多染色体畸变类型,包括后期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 以水稻品种紫粳二倍体和四倍体为实验材料,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研究了离子束诱变对水稻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结果发现,低能离子束注入引起了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出现许多染色体畸变类型,包括后期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中期染色体单价体等.染色体畸变率并不是随着剂量的增加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而是有一定的摆动性,但总体趋势是注入剂量越大,畸变率越高.由此可见,离子注入引起水稻染色体异常是其发生遗传性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离子束注入 有丝分裂 诱变 染色体
下载PDF
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在柔红霉素高产菌选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连碧 朱春宝 朱宝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97-299,313,共4页
应用低能 N+ 离子对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 SIPI 1482野生型菌株的孢子进行注入诱变选育 ,获得了柔红霉素产抗能力提高 15倍的高产突变株。与亲株的菌落形态比较发现 ,高产突变株 SIPI 1482
关键词 柔红霉素 离子注入诱变 菌种选育 抗生素
下载PDF
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卞坡 谈重芳 +2 位作者 秦广雍 余增亮 霍裕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用 30kev的Ar+ 离子 ,以 1.5× 10 17ions/cm2 的注入剂量分别介导外源拟南芥菜 (Lansberg生态型 )、甘蓝、红甜菜和芦荟的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种子 (Columbia生态型 )。转化当代营养期表型变异率与外源供体和转化受体的亲缘远近没有... 用 30kev的Ar+ 离子 ,以 1.5× 10 17ions/cm2 的注入剂量分别介导外源拟南芥菜 (Lansberg生态型 )、甘蓝、红甜菜和芦荟的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种子 (Columbia生态型 )。转化当代营养期表型变异率与外源供体和转化受体的亲缘远近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低育性株率却随着外源供体亲缘关系的从近到远 ,呈现一种从低到高再变低的变化趋势。从低育性株后代中选育出 2个稳定的突变体 ,该突变体不但保持了其亲本的低育性 ,而且其他性状也有较显著的变异 ,如株型、叶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介导 外源DNA 基因转化 拟南芥菜 诱变效应 突变体 表型变异率 外源供体 转化受体
下载PDF
高能重离子束辐射水稻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温晓婷 张鑫 +3 位作者 李景鹏 余丽霞 周利斌 杨福 《土壤与作物》 2022年第2期179-191,共13页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开发优良的水稻种质资源是培育水稻品种的重要手段。诱变育种可以快速改良水稻品种,提高水稻育种效率。离子束作为一种新型的诱变技术,具有线性能量转移高,相对生物学效应好,诱变频率高等优势,可直接作用于水...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开发优良的水稻种质资源是培育水稻品种的重要手段。诱变育种可以快速改良水稻品种,提高水稻育种效率。离子束作为一种新型的诱变技术,具有线性能量转移高,相对生物学效应好,诱变频率高等优势,可直接作用于水稻遗传物质,对水稻的不同性状产生影响。本文主要围绕高能重离子束的诱变水稻的分子生物学特点,诱变重离子束种类、辐射剂量及受体材料的选择,重要性状基因功能分析,诱变产生的水稻品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描述,重点介绍了高能重离子束的诱变优势,并从多方面总结了由高能重离子束诱变产生的不同的水稻品种,并提出了高能重离子束诱变依旧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为该技术在未来水稻育种的应用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重离子束 诱变 水稻育种
下载PDF
普鲁兰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及其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佳琦 李市场 +2 位作者 刘永康 冯腾柱 王大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5-712,共8页
为了提高普鲁兰酶产酶酶活,以GX-6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离子束诱变参数为:注入能量10 keV、诱变剂量1×1015ions·cm^(-2)、诱变时间38 s,此条件下菌... 为了提高普鲁兰酶产酶酶活,以GX-6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离子束诱变参数为:注入能量10 keV、诱变剂量1×1015ions·cm^(-2)、诱变时间38 s,此条件下菌株正突变率比负突变率高,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反复诱变,最终获得一株普鲁兰酶酶活较高且遗传性稳定的突变菌株GX-6-2,其酶活为2. 13 U·mL^(-1),较出发菌株酶活(0. 65 U·mL^(-1))提高了2. 28倍。由Plackett-Burmen试验分析得到影响普鲁兰酶酶活的3个显著因素分别是玉米淀粉、麦芽糖和吐温-80。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参数为:玉米淀粉56. 5g·L^(-1)、麦芽糖11. 5 g·L^(-1)、吐温-80 1. 0 mL·L^(-1)、黄豆饼粉25 g·L^(-1)、pH值7. 0、发酵温度37℃、接种量3%、发酵时间24 h、装液量50 mL、转速180 r·min^(-1),此条件下诱变菌株的酶活为2. 57 U·mL^(-1),较出发菌株酶活提高了2. 95倍。对突变菌株的发酵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发酵培养24 h时,突变菌株酶活达到2. 67 U·m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 11倍。本研究结果为利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诱变选育普鲁兰酶产生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束 诱变 普鲁兰酶 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重离子辐射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18
作者 雷彩荣 郭晓鹏 +3 位作者 柴冉 张苗苗 任军乐 陆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2,共9页
重离子辐射诱变具有诱变率高、诱变谱宽、突变体易稳定等优势,在微生物育种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对重离子辐射诱变效应的研究可以实现较为全面地了解突变体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多个层面的生物学... 重离子辐射诱变具有诱变率高、诱变谱宽、突变体易稳定等优势,在微生物育种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对重离子辐射诱变效应的研究可以实现较为全面地了解突变体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多个层面的生物学信息。本文综述了利用重离子辐射诱变技术进行微生物育种的研究进展,以及联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重离子诱变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利用组学方法研究重离子诱变微生物的新思路,旨为重离子诱变微生物育种技术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辐射 微生物诱变育种 多组学
下载PDF
氮离子束诱变提高黄嘌呤氧化酶产生菌产酶能力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小花 李忠琴 +1 位作者 秦广雍 王武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85,共5页
通过氮离子束诱变节杆菌(Arthrobacter sp.g-1984)筛选到黄嘌呤氧化酶高产菌株X7,产酶活力为24.49 U/g,是出发株产酶活力(8.81 U/g)的2.78倍,经发酵条件优化后,产酶活力达到36.67 U/g,是出发菌株产酶活力的4.16倍,产酶高峰缩短了21 h。... 通过氮离子束诱变节杆菌(Arthrobacter sp.g-1984)筛选到黄嘌呤氧化酶高产菌株X7,产酶活力为24.49 U/g,是出发株产酶活力(8.81 U/g)的2.78倍,经发酵条件优化后,产酶活力达到36.67 U/g,是出发菌株产酶活力的4.16倍,产酶高峰缩短了21 h。对细菌黄嘌呤氧化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其最适反应条件为:37℃、pH 6.5、Fe^(2+)对酶活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DTA对酶活力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 节杆菌 N^+诱变 酶学性质
下载PDF
低能离子束诱变选育高产内切型菊粉酶菌株
20
作者 曹泽虹 董玉玮 +3 位作者 王陶 高兆建 袁航 余立祥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6-91,共6页
从18株黑曲霉菌株中,筛选得到产内切型菊粉酶酶活最高的一株菌株,编号为08013,酶活为3.01U/mL。用低能离子束N^+对选育出的黑曲霉菌株进行诱变研究,当N^+注入能量为10Kev,注入靶室的真空度为10^(-3)Pa,脉冲剂量为10^(14) N^+/cm^2s,N^+... 从18株黑曲霉菌株中,筛选得到产内切型菊粉酶酶活最高的一株菌株,编号为08013,酶活为3.01U/mL。用低能离子束N^+对选育出的黑曲霉菌株进行诱变研究,当N^+注入能量为10Kev,注入靶室的真空度为10^(-3)Pa,脉冲剂量为10^(14) N^+/cm^2s,N^+注入剂量为60×2.6×10^(13)N^+/cm^2时,筛选出一株内切型菊粉酶酶活最高的菌株,编号为08-DT-60-09,酶活为4.20 U/mL,比出发菌株的酶活提高了3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切型菊粉酶 黑曲霉 低能离子束 诱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