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
徐辉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2
|
|
2
|
俄罗斯问题的中国表述--关于20世纪中国对苏俄认知的研究 |
林精华
|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3
|
“到民间去”:民国初期知识分子心路 |
吴星云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4 |
3
|
|
4
|
1936年河南辉县乡村建设实验区评介 |
李安平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5
|
“去公共性”:青年知识社群的议题偏向——基于水木社区和网易热门话题的考察 |
原永涛
|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
2018 |
1
|
|
6
|
洋务时期天津的新知识群体 |
田涛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7
|
论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文化统战工作 |
李玓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8
|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论苏轼的自由人格 |
马银华
|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9
|
社会文化生活的断裂与承续——近代以来的知识群体与昆曲 |
朱琳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0
|
新时期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的思考 |
刘亮元
|
《景德镇学院学报》
|
2018 |
5
|
|
11
|
高校海归教师群体发展党员工作研究 |
梁力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
2020 |
4
|
|
12
|
心理契约视角下高职院校高知群体党员发展研究 |
刘红委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3
|
晚清体育知识群体的公共交往(1890—1912) |
王颢霖
|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4
|
工会推动高知群体素质培训的几点思考 |
温丹
|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5
|
题写中的两种面相:小议沈荃的题跋与交游 |
施錡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6
|
《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以杂志广告为线索 |
钱理群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7
|
布鲁姆斯伯里集团 |
郝琳
|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吸纳高层次归国留学人才入党的机制与方法研究 |
张帆
|
《中国科技纵横》
|
2023 |
0 |
|
19
|
学缘、地缘与书生革命——东固革命根据地知识分子群体述论 |
张宏卿
徐小年
|
《苏区研究》
|
2023 |
0 |
|
20
|
清季士人群体的科场书写及其“停科”效应研究 |
贾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