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期雨水与径流总量控制的关系及其应用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车伍 张鹍 +1 位作者 张伟 赵杨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4,共6页
径流总量控制是城市雨水综合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控制指标。同时,初期雨水又是在涉及城市雨水污染及其控制、黑臭水体治理时被业内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在一些相关的规范... 径流总量控制是城市雨水综合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控制指标。同时,初期雨水又是在涉及城市雨水污染及其控制、黑臭水体治理时被业内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在一些相关的规范标准、政府文件及实际工程应用中,也有明确的初期雨水表述和具体的数值要求。然而,业内对初期雨水与径流总量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两者与径流污染控制效果的关系缺乏清晰的认识,"初期雨水"的概念被普遍地误用和滥用,导致在制定控制策略、编制标准和实际工程应用中出现不少问题。对此,进一步深入讨论初期雨水的概念及其不确定性,分析其与径流总量控制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定位及作用,为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径流污染控制决策、相关标准与指标的制定,以及工程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初期雨水 径流总量 径流污染
原文传递
初期雨水识别及量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琼华 王晓昌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8-42,共5页
初期雨水利用一直是雨水利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工程上按降雨历时和降雨径流累积深度利用初期雨水均存在弊端。分析了初期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创新性提出按降雨携带50%污染负荷动态定义初期雨水,该理论对于初期雨水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初期雨水 降雨历时 累积深度 污染负荷
下载PDF
基于SWMM的武汉市城区雨水管网初雨特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丰恺 姜应和 许天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25,33,共5页
以武汉市黄孝河城区雨水管网系统为例,基于SWMM模型对初期雨水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以COD≥50 mg/L为初期雨水的界定标准,分别从初雨持续时间、污染物冲刷比例及径流深度三方面综合分析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大小对初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武汉市黄孝河城区雨水管网系统为例,基于SWMM模型对初期雨水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以COD≥50 mg/L为初期雨水的界定标准,分别从初雨持续时间、污染物冲刷比例及径流深度三方面综合分析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大小对初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雨持续时间整体变化范围较大;初雨污染物冲刷比例和径流深度主要受降雨强度的影响,且变幅较大;武汉市城区最佳控制初雨径流深度可取7.00 mm,初雨径流中污染物占整场降雨冲刷污染物总量比例的均值为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初期雨水 特性 降雨强度 汇水面积
下载PDF
初(小)雨水截流及在深圳市的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健 王福连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18,共3页
分析了初期雨水与初(小)雨水的异同,阐述了初(小)雨水截流治理的目的、标准和技术措施。并以深圳市观澜河为例,介绍了初(小)雨水截流的工程应用实践及效果,以期为城市河流水系的污染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期雨水 初(小)雨水 截流标准 深圳
原文传递
降雨控制模式对海绵城市设计参数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燕 许遐祯 +2 位作者 孙佳丽 苗茜 王国庆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3,共9页
为了研究降雨控制模式对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参数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全省70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9年的降水资料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控制率之下,降雨总量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大于降雨场次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在暴雨占... 为了研究降雨控制模式对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参数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全省70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9年的降水资料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控制率之下,降雨总量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大于降雨场次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在暴雨占比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且两种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差值随着控制率的增大而增加;两种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85%降雨总量控制率和90%降雨场次控制率的日设计雨量比值为1.08;初期雨量控制率的空间分布形态差异较大,降雨总量控制模式下的控制率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分布规律明显,降雨场次控制模式的控制率分布比较复杂;强降水的比例越大,两种控制模式之间的设计雨量、初期雨量控制率、最优控制率、最优设计雨量的差异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设计雨量 初期雨量 最优控制率 海绵城市 江苏省
下载PDF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初期雨水规划思路 被引量:2
6
作者 喻利娟 《市政技术》 2021年第9期212-215,共4页
介绍了株洲市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构建初期雨水治理体系,制定了初期雨水治理规划思路,并通过海绵城市源头控制措施,加强了过程控制及末端处理工程,削减了城市面源污染负荷,降低了对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持续改善了湘江及其支流的水质。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初期雨水 污染物 源头削减 末端控制
下载PDF
合流制溢流污染调蓄池设计容积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邹安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121,共6页
按照现有规范计算雨水调蓄池的容积,无法对调蓄后的截污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以SWMM为计算工具,通过数值模拟,可以针对具体的流域分析降雨强度、调蓄池容积对污染物的截留效果。以深圳市龙岗区某流域为研究对象,设定不同强度的初期降雨深... 按照现有规范计算雨水调蓄池的容积,无法对调蓄后的截污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以SWMM为计算工具,通过数值模拟,可以针对具体的流域分析降雨强度、调蓄池容积对污染物的截留效果。以深圳市龙岗区某流域为研究对象,设定不同强度的初期降雨深度,模拟不同初雨径流流量过程和污染物冲刷过程,并对6种污染物(COD、SS、TN、TP、BOD_(5)、NH_(3)-N)累积收集量和调蓄池容积的关系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初雨雨量的差异性对污染物冲刷峰值和总量不具有倍数关系;初期冲刷效应按照递减排序为TN>COD>BOD_(5)>NH_(3)-N>SS,TP没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调蓄容积不低于浓度峰值对应的容积,综合考虑多个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后可以适当放大;本案例中,调蓄池污染物浓度在峰值之后呈现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当调蓄容积不超过10 000 m;时,收集效率仍然较高。调蓄池的主要控制对象和目标值不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后确定调蓄容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制溢流 初期降雨 调蓄池 SWMM
原文传递
旋流技术在温榆河公园初期雨水净化中的应用
8
作者 夏鑫 王子奇 《北京水务》 2023年第6期68-71,共4页
为改善水生态环境,解决道路初期雨水污染水体的问题,以北京温榆河公园为研究区域,重点分析了雨后公园水质变化情况和雨水旋流分离技术,并阐述了该技术在温榆河公园的应用方案。结果表明:温榆河公园不同位置水体中SS和COD的浓度在雨后呈... 为改善水生态环境,解决道路初期雨水污染水体的问题,以北京温榆河公园为研究区域,重点分析了雨后公园水质变化情况和雨水旋流分离技术,并阐述了该技术在温榆河公园的应用方案。结果表明:温榆河公园不同位置水体中SS和COD的浓度在雨后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雨水径流会对温榆河公园内水体造成污染。应用雨水旋流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公园内的水污染负荷,减轻雨水径流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雨水径流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榆河公园 径流污染 初期雨水 旋流分离技术 水质
原文传递
城镇暴雨初期雨水产流与产污模拟研究
9
作者 陈卓 顾洋 +4 位作者 黄膺翰 冯镜洁 李然 陈基培 任爽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3年第2期51-60,共10页
降雨过程中形成的污染已成为重要的城市面源污染,尤其是降雨初期雨水对城市地表的冲刷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入水体,造成城市河流的冲击性污染。当城镇遭遇暴雨时,下垫面硬化和污染物积蓄使得初雨污染峰值过程更剧烈,对河流的水质影响更... 降雨过程中形成的污染已成为重要的城市面源污染,尤其是降雨初期雨水对城市地表的冲刷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入水体,造成城市河流的冲击性污染。当城镇遭遇暴雨时,下垫面硬化和污染物积蓄使得初雨污染峰值过程更剧烈,对河流的水质影响更为严重。本文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managementmodel,SWMM)平台对具有不同下垫面特性的城镇流域开展暴雨条件下的径流模拟,在此基础上开展面源污染产生过程模拟,对比研究不同下垫面特性对产流、产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径流产流速度越快,径流峰值流量越大;流域中建成区占比越高,产生的径流量越大,单位面积产污量线性增大。建成区占比高的流域产污过程线较尖瘦(峰值相对较大但历时较短),受支流汇流历时影响,干流产流过程线形状比支流宽胖(峰值相对较小但历时较长),干流峰值比支流滞后10~14 h。暴雨后期地面冲刷的污染物浓度随时间降低,干流的产污过程峰值相对于支流滞后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城镇初期雨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对消除城镇黑臭水体和维护河流水环境健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雨水 径流 污染物 暴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南昌市杨家湖水渠工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小斌 许文斌 《中国市政工程》 2019年第2期53-56,139,共5页
南昌市杨家湖水渠是以雨水下渗、滞留、调蓄及超标暴雨排泄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水渠。通过设置前置塘、卵石笼侧向拦水和渗透、高渗透性的下渗层、盲沟、高低起伏的渠底,带格栅进出水口的管道连接等方式,实现区域雨水的"渗、蓄、滞、... 南昌市杨家湖水渠是以雨水下渗、滞留、调蓄及超标暴雨排泄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水渠。通过设置前置塘、卵石笼侧向拦水和渗透、高渗透性的下渗层、盲沟、高低起伏的渠底,带格栅进出水口的管道连接等方式,实现区域雨水的"渗、蓄、滞、净、用、排",提升区域的排涝能力;同时净化初期雨水。经实践运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湖水渠 海绵城市理念 排涝 初期雨水 前置塘
下载PDF
芳烃装置及罐区初期雨水系统运行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景源 《化工管理》 2016年第23期6-7,9,共3页
芳烃装置及罐区的初期雨水中含有芳烃类物质,未经处理排放,将会对自然水体造成污染;含有大量芳烃类物质的污染雨水,未经过隔油处理,也会造成污水处理成本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本文将介绍本企业一套已经建成并可靠运行的初期雨水收集、处... 芳烃装置及罐区的初期雨水中含有芳烃类物质,未经处理排放,将会对自然水体造成污染;含有大量芳烃类物质的污染雨水,未经过隔油处理,也会造成污水处理成本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本文将介绍本企业一套已经建成并可靠运行的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针对技术上存在的问题,详细进行分析,提出初期雨水系统的实际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装置 罐区 初期雨水 弃流 处理
下载PDF
长距离引桥的散货码头给排水设计要点
12
作者 梁军波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75,共5页
以某作业区泊位工程为背景,对长距离引桥的散货码头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难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对比相关消防规范,提出散货码头的消防泵房可执行3000 m保护距离的观点,并阐述了单引桥码头宜采用枝状消防供水管网的理念。针对散货码... 以某作业区泊位工程为背景,对长距离引桥的散货码头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难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对比相关消防规范,提出散货码头的消防泵房可执行3000 m保护距离的观点,并阐述了单引桥码头宜采用枝状消防供水管网的理念。针对散货码头初期降雨深度取值问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降雨资料,提出经济合理的取值。码头排水明沟因结构原因无法设置坡度,引入了平坡明沟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货码头 消防设计 初期雨水 平坡明沟
下载PDF
敏感水体公路桥梁桥面径流排水系统设计方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文娟 陈莹 +1 位作者 吴沛 赵剑强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67,共8页
为减轻公路运输事故中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径流对敏感水体的影响,并净化桥面降雨径流,探索了跨越敏感水体公路桥梁桥面径流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包含了桥梁纵向排水管槽设计和径流收集池设计2个部分内容。根据城市雨水管道设计原理,结合桥... 为减轻公路运输事故中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径流对敏感水体的影响,并净化桥面降雨径流,探索了跨越敏感水体公路桥梁桥面径流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包含了桥梁纵向排水管槽设计和径流收集池设计2个部分内容。根据城市雨水管道设计原理,结合桥面径流排水特征,提出采用半开放结构的明槽作为排水管槽,并依据暴雨重现期为1年的径流量计算桥梁纵向排水管槽尺寸。基于暴雨强度的概念,探讨初期降雨历时及桥面初期雨水径流量的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径流收集池池容的设计方法。基于桥面雨水径流细小颗粒物的污染特性和桥面事故径流危险化学品的物理特性,提出径流收集池结构的设计方法。并采用Stokes公式并结合沉淀要求的表面水力负荷,通过实例验证了提出的收集池与传统的事故径流收集池容积对初期雨水危险化学品沉淀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径流收集池包含初期雨水收集池(池1)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收集池(池2),降雨初期桥面径流先进入池1,初期雨水中细小颗粒物在池1中经过充分沉淀去除;当径流超过初期雨水量时,将超量径流引入池2,池2采用廊道式设计且第3道隔墙底部过水,轻密度危险化学品借助密度差被隔离在前3区上部空间,以达到降雨期间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收集而减轻对敏感水体污染的目的。该双池结构不仅可保障初期雨水中细小颗粒物在沉淀池中充分沉淀去除,同时,也可有效收集降雨期间危险化学品事故径流,减轻对地表水体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危险化学品 桥面径流 排水管槽 初期雨水径流量 收集池
原文传递
加气混凝土砌块吸附初期径流中磷的效果与机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小玲 朱光灿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02-2209,共8页
为发掘具有高效除磷性能的新型基质,提高人工湿地处理初期径流能力。选用废弃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块)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实验及磷形态分析实验等探究其对磷的吸附机制,并将其作为基质应用于人工湿地中处理初期... 为发掘具有高效除磷性能的新型基质,提高人工湿地处理初期径流能力。选用废弃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块)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实验及磷形态分析实验等探究其对磷的吸附机制,并将其作为基质应用于人工湿地中处理初期降雨径流,与传统基质砾石作对比,考察湿地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吸附过程随时间呈现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且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吸附过程中溶液的pH、Ca^(2+)浓度均随时间增加而升高;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相较于Freundlich可更好地描述加气块对磷的等温吸附过程,最大吸附容量(Q_m)为4 170.71 mg·kg^(-1);吸附主要是以Ca-P形式的化学吸附,且不易解吸。加气块湿地除磷效果明显优于砾石湿地。因此,将加气块应用于湿地处理初期经流,能有效提高湿地除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除磷 加气混凝土砌块 初期降雨径流 人工湿地
原文传递
铜冶炼厂初雨分流系统设计布置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毅 刘招平 +1 位作者 练晓明 李健昌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6年第1期44-46,50,共4页
针对部分工业企业采用"雨污分流"的设计存在净化雨水的问题,以某铜冶炼项目为例,采用"初雨分流"的理念,以求获得更高效的循环水系统。本文综合考虑了雨水的污染源、地理环境、环保要求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并对厂区的... 针对部分工业企业采用"雨污分流"的设计存在净化雨水的问题,以某铜冶炼项目为例,采用"初雨分流"的理念,以求获得更高效的循环水系统。本文综合考虑了雨水的污染源、地理环境、环保要求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并对厂区的分流系统进行重新改造,实现了铜冶炼厂区初期雨水尽可能的回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厂 初雨分流 雨污分流 循环水系统
下载PDF
城市画像下大城市初雨污染治理策略分析
16
作者 孙晓峰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0期194-199,241,共7页
初雨污染作为河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水环境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详细阐述了国外典型大城市东京、纽约、伦敦、巴黎、柏林和国内典型大城市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初雨污染的现状和管控措施... 初雨污染作为河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水环境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详细阐述了国外典型大城市东京、纽约、伦敦、巴黎、柏林和国内典型大城市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初雨污染的现状和管控措施。将调研城市的数据分为基本属性数据、措施偏好数据、服务偏好数据,并聚焦源头、过程、末端等重要环节,针对不同类型下大城市选择的初雨污染治理模式,开展了自然禀赋、降雨特征、面源污染特征、河道水环境等情况评估,形成城市的基础画像,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比分析了典型大城市与初雨污染治理模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大城市初雨污染治理策略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雨污染 大城市 城市画像 合流制溢流污染
下载PDF
深圳宝安区铁岗水库入库河流污染削减研究
17
作者 刘小蕊 王志民 汪银龙 《环境工程》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26-32,共7页
为研究入库河流污染物削减问题,以深圳市宝安区铁岗水库为研究对象,结合入库河流水质及现有水质提升工程现状,提出以"调蓄+处理+转输"工艺流程处理流域内面源污染,并对工艺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岗水库4条入库河流污... 为研究入库河流污染物削减问题,以深圳市宝安区铁岗水库为研究对象,结合入库河流水质及现有水质提升工程现状,提出以"调蓄+处理+转输"工艺流程处理流域内面源污染,并对工艺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岗水库4条入库河流污染物含量均超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入河流域内有6.5万m^(3)初雨面源污染未得到解决。通过6个调蓄池收集6.5万m^(3)初期雨水调蓄后,采用A^(2)/O生物反应池+高密度沉淀池+模块化明渠式紫外线消毒装置工艺进行处理;初期雨水中COD去除率达86.9%,BOD5、NH_(3)-N、TN及TP去除率均达到94%以上,水质达到GB 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可直接补给入库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水质保障 初期雨水 面源污染 调蓄 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武汉市黄陂区某湖重点片区污染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18
作者 雷晶 刘方兴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2期230-237,共8页
武汉市黄陂区处于江汉河湖水网的边缘地带,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水资源丰富。由于水体承载了过多超自身净化能力的污染负荷,导致区域内水环境不断恶化,这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相悖,因此对水环境开展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武汉市黄陂区处于江汉河湖水网的边缘地带,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水资源丰富。由于水体承载了过多超自身净化能力的污染负荷,导致区域内水环境不断恶化,这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相悖,因此对水环境开展综合治理迫在眉睫。为改善黄陂区某湖水环境,控制入湖污染量,优先对污染最重的A工业园区雨水排口入湖污染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结合现状雨水排口分布及用地条件,提出晴天污水截流及雨天初雨控制的治理对策。为兼顾区域排涝安全及工程经济性,根据武汉市降雨特征,采用InfoWorks ICM对工程实施后雨水系统建模,据此合理确定截流管涵、初雨调蓄及处理设施的规模。通过对工程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治理对策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污染控制 初雨截流 调蓄 治理对策
下载PDF
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和生物炭对其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瀚文 张志勇 +4 位作者 郭文景 王小治 刘海琴 张迎颖 周庆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31,150,共13页
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径流是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N)等,可引发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对城市居民集中区的水体环境安全和城市景观造成危害。以典型城市(无锡)居民集中区为研究对象... 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径流是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N)等,可引发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对城市居民集中区的水体环境安全和城市景观造成危害。以典型城市(无锡)居民集中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的方式重点开展了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不同下垫面初期降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和污染负荷等研究,并通过多途径表征、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等方法研究了原生物炭(BC)、改性铁生物炭(BC-Fe)、磁性改性铁生物炭(BC-Fe_(3)O_(4))等不同生物炭材料对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地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和削减效果。结果表明: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地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为氮和磷,不同下垫面类型(交通主干线、居民区内道路、屋面、公园绿地、停车场)地表径流中单位面积产生的TN和TP污染负荷量分别为4.17 kg/(hm^(2)·a)、2.82 kg/(hm^(2)·a)、0.88 kg/(hm^(2)·a)、0.69 kg/(hm^(2)·a)、0.62 kg/(hm^(2)·a)和0.78 kg/(hm^(2)·a)、0.56 kg/(hm^(2)·a)、0.13 kg/(hm^(2)·a)、0.06 kg/(hm^(2)·a)、0.18 kg/(hm^(2)·a),交通主干线地表径流中产生的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量最高,但由于居民区内道路汇水面积是交通主干线的4.76倍,故居民区内道路地表径流中产生的TN和TP总污染负荷量最高;BC-Fe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最佳,而BC-Fe_(3)O_(4)材料可实现吸附剂的二次回收利用;在弱酸性条件下,3种生物炭材料对溶液中NO_(3)^(-)-N和PO_(4)^(3-)的吸附容量最高,其吸附规律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优;BC-Fe材料对实际污染水体中TN和TP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24.24 mg/g和3.58 mg/g,所需添加量最少,使用成本最低,但BC-Fe_(3)O_(4)材料具有较好的可回收性、无二次污染等优势;不同的铁改性方法导致了生物炭对主要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集中区 初期降雨地表径流 氮磷 污染负荷 改性生物炭
下载PDF
初雨截流系统对改善城市水体环境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楼阳 吴小云 杨华 《江西建材》 2022年第7期319-321,共3页
国内城镇雨污分流系统尚不完善,因初期雨水面源径流污染等原因导致城市自然水体污染严重。文中简要分析了由初雨智能分流井、初雨调蓄池及初雨处理站构建的初雨截流系统在黑臭水体治理上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雨截流 智能分流井 初雨调蓄池 初雨再生水处理站 截流式分流制排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