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民共治视野下的深度链接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费安玲 雷达 《经贸法律评论》 2022年第4期55-71,共17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链接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边界,给著作财产权的保护和知识产权竞争秩序的维护带来诸多障碍。针对侵犯著作权罪而言,著作权法属于刑法的前置法,而深度链接行为在刑法与著作权法中存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链接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边界,给著作财产权的保护和知识产权竞争秩序的维护带来诸多障碍。针对侵犯著作权罪而言,著作权法属于刑法的前置法,而深度链接行为在刑法与著作权法中存在定性不一的问题。鉴于深度链接行为与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认定核心一致,将其以侵犯著作权罪的实行行为入罪存在可能。在“三网融合”的“双层社会”背景下,须积极构建规制深度链接行为的刑民共治体系:在入罪层面,应当坚持法益侵害说和累积犯理论,同时贯彻“同等保护”与“严格保护”政策;在出罪层面,应当恪守刑法的谦抑性,并遵循利益平衡原则,清晰界分以深度链接为手段的犯罪行为与利用网络链接传播作品的合法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民共治 深度链接行为 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侵犯著作权罪
下载PDF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网络通信威胁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祥 杨永强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1年第9期75-78,共4页
针对现阶段网络通信不同路径威胁识别概率低、均方根误差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网络通信威胁智能识别方法。通过分析攻击图中所描述的网络攻击占据网络资源过程获取攻击路径;分析攻击者发出的攻击行为,将产生的网络通信威胁作... 针对现阶段网络通信不同路径威胁识别概率低、均方根误差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网络通信威胁智能识别方法。通过分析攻击图中所描述的网络攻击占据网络资源过程获取攻击路径;分析攻击者发出的攻击行为,将产生的网络通信威胁作为攻击行为的证据,采用D-S证据理论,将多条威胁汇集为攻击行为信息分析攻击者能力,通过判断攻击者达成攻击想法的概率,获取攻击者的攻击意图,以此为基础,通过威胁量化算法,获取网络通信威胁程度,实现网络通信威胁智能识别。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在网络通信威胁识别过程中具有较低的识别均方根误差,且不同路径下的网络通信威胁识别概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信息融合 网络通信威胁 智能识别 攻击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