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实施内固定术治疗对促进骨折愈合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亚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病患采用内固定术对其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均为2018年4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经由随机数字抽取法予以组别划分:对照组(59例,非内固定术)、... 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病患采用内固定术对其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均为2018年4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经由随机数字抽取法予以组别划分:对照组(59例,非内固定术)、研究组(59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二次治疗与骨不连发生率以及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据统计为(12.23±2.54)周,短于对照组(14.13±2.6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2,P<0.05)。研究组二次手术发生率据统计为1.69%、骨不连发生率为1.69%,均低于对照组20.34%、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评估93.22%高于对照组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病患施以内固定术,有利于其骨折愈合时间缩短,降低术后骨不连发生率,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内固定 骨折愈合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下胫腓韧带修复术联合螺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的效果
2
作者 王朋 王智 张修库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3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下胫腓韧带修复术联合螺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西安市阎良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 目的:观察下胫腓韧带修复术联合螺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西安市阎良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下胫腓螺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下胫腓韧带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胫腓韧带修复术联合螺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下胫腓螺钉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下胫腓韧带修复术 下胫腓螺钉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夏冬雪 包富丽 姚继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挂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挂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复位后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2.13±0.34)分低于对照组的(3.46±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减轻疼痛,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内固定手术 关节复位保守治疗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前韧带损伤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沈钰 岳悦 +2 位作者 余景武 苏佩华 俞立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6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前韧带(anterior-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ATIFL)损伤的X、CT、MRI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共4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ATIF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X线测量下胫腓间隙(tib...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前韧带(anterior-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ATIFL)损伤的X、CT、MRI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共4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ATIF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X线测量下胫腓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TFCS)、下胫腓重叠(tibiofibular overlap,TFO);CT检查踝关节骨折类型;MRI评估ATIFL损伤程度。结果:对48例患者进行分析,X线表明16例TFCS> 6mm,21例TFO<6mm;CT提示踝关节骨折旋后-内收型6例,旋后-外旋型20例,旋前-外旋型16例;MRI提示ATIFL损伤中24例Ⅰ级,16例Ⅱ级,8例Ⅲ级。结论:X线平片和CT对踝关节骨折的结构改变、骨折类型及下胫腓联合分离有诊断价值;MRI诊断踝关节骨折合并ATIFL损伤有更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下胫腓前韧带 损伤 影像
下载PDF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杰 曹鹏飞 何毅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下胫腓螺钉... 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下胫腓螺钉固定、内外踝固定和韧带修补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折愈合优良率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修复时间均较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胫腓螺钉固定、内外踝固定和韧带修补术联合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具有优越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原文传递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海洋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目的 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北京北亚骨科医院治疗的8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 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北京北亚骨科医院治疗的8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下胫腓螺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铆钉修复下胫腓韧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患者关节功能、生存质量和疼痛程度评分、临床疗效、二次手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下胫腓韧带损伤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能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促进恢复骨折稳定性和功能关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韧带损伤 手术内固定治疗 关节功能 生存质量 疼痛程度
下载PDF
陈旧性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治疗标准化研究
7
作者 张卫 朱兰然 +1 位作者 刘金锋 李正龙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8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 Tightrope)方式对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云南省绿春县人民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6例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 目的:探讨采用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 Tightrope)方式对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云南省绿春县人民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6例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所有采用Knotless Tightrope治疗,术后使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及足踝功能测试(FAAM)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手术后随访12~18个月,AOFAS评分及FAA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临床疗效优28例,良8例。结论:Knotless Tightrope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无对比分析,需在以后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 陈旧性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下载PDF
踝关节45°轴斜位MRI扫描诊断下胫腓前韧带慢性损伤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闵红巍 刘克敏 +3 位作者 徐峰 韩新祚 顾蕊 亓攀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评价踝关节45°轴斜位MRI扫描诊断下胫腓前韧带(an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AITFL)慢性损伤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AITFL损伤提供有效方法。方法:2011年3月~2013年2月,前瞻性搜集31例慢性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 目的:评价踝关节45°轴斜位MRI扫描诊断下胫腓前韧带(an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AITFL)慢性损伤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AITFL损伤提供有效方法。方法:2011年3月~2013年2月,前瞻性搜集31例慢性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男15例,女16例;年龄22~63岁,平均34.5岁。所有患者经至少6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踝关节镜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10个月,平均8.4个月。术前摄踝关节X线片及行常规MRI以及45°轴斜位MRI扫描诊断AITFL损伤情况。以术中关节镜下探查AITFL损伤情况作为金标准,与术前MRI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探查16例存在AITFL损伤,15例未见损伤。术前常规MRI诊断AITFL损伤的灵敏度75%,特异度66.7%,Youden指数42.3%,Kappa值0.418。术前45°轴斜位MRI扫描诊断AITFL损伤的灵敏度87.5%,特异度93.3%,Youden指数80.8%,Kappa值0.807;45°轴斜位MRI扫描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MRI扫描(P〈0.05)。Kappa值显示45°轴斜位MRI扫描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较高。结论:单纯根据常规MRI扫描诊断AITFL损伤可靠性低,45°轴斜位MRI诊断AITFL损伤可靠性高、准确性好,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扫描 45°轴斜位MRI 下胫腓前韧带损伤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