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尼海道的两度关闭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和兴衰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祖翼 金性春 +2 位作者 王嘹亮 翦知湣 许长海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4,共8页
世界海洋表层水温最高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驱动大气环流的最大热源之一,也是全球热盐环流传输带的热源。新生代晚期印尼海道的关闭是暖池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在印尼海道区划出了对印度尼西亚穿越流起阻挡作用的5道屏障,分析了5道屏... 世界海洋表层水温最高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驱动大气环流的最大热源之一,也是全球热盐环流传输带的热源。新生代晚期印尼海道的关闭是暖池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在印尼海道区划出了对印度尼西亚穿越流起阻挡作用的5道屏障,分析了5道屏障的形成过程和年代,据此提出了印尼海道两度关闭的模式。板块运动导致印尼海道关闭,有利于暖池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利的负面影响,本区构造运动对暖池的演变具有特有的双向复合控制作用;由此出发勾勒了近1000多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和兴衰史:11~9MaBP为原始暖池形成期,9~6MaBP为暖池演化的第一衰退期,6MaBP以来为现代暖池的孕育和发展期,其间在1~0 2MaBP穿插着暖池演化的第二衰退期。上述暖池兴衰史的演化模式,得到了暖池区ODP1143站浮游有孔虫组合所反映的古海水温跃层深度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道 西太平洋暖池 板块重建 大气环流
下载PDF
晚中新世以来印度洋-太平洋暖池水体交换过程及其气候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铁刚 熊志方 贾奇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7-389,共13页
以印尼海道或印尼穿越流连接的印度洋-太平洋暖池之间的水体交换不仅控制了印-太热带海区的物质、热量和淡水收支,也通过反馈和遥相关机制对高纬海区产生影响,因而在调控区域和全球气候中功不可没。本文综述了晚中新世以来印尼海道或印... 以印尼海道或印尼穿越流连接的印度洋-太平洋暖池之间的水体交换不仅控制了印-太热带海区的物质、热量和淡水收支,也通过反馈和遥相关机制对高纬海区产生影响,因而在调控区域和全球气候中功不可没。本文综述了晚中新世以来印尼海道或印尼穿越流的演化历史及其对热带和高纬海区气候的影响过程与机制。千年和轨道尺度上,印尼穿越流在冰期为表层流主导;在间冰期温跃层流得到强化;在冰消期为表层流主导向温跃层流主导过渡,其转换模式与海平面、温盐环流、类ENSO和东亚季风等密切相关,但其中的作用机制异常复杂。构造尺度上,印尼海道呈多期次逐渐关闭的趋势,但其相对开合、张缩的时间存在争议。印尼海道或印尼穿越流的演化改组了印度洋暖池和西太平洋暖池之间热量、营养物、水团和洋流的分布,对暖池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类ENSO特别是上新世暖期永久类El Nio产生重要影响。印尼海道的关闭被认为触发了北半球大冰期,然而切断向北半球高纬海区热量的输送是由通过印尼海道关闭引起的大洋环流还是大气环流效应所致,目前还没有定论。印-太暖池水体交换对热带和高纬海区气候影响机制的诸多假说还只停留在模型模拟的阶段,缺乏高质量古海洋记录的实证检验。针对本文提出的科学问题和阐述的未来研究方向,在印-太暖池印尼海道两侧设计站位,并获取高分辨率或长时间跨度的岩芯,实施综合对比的全水层古海洋学研究,是加深该领域研究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海道 印尼穿越流 ENSO 北半球大冰期 热量与水汽
下载PDF
渐新世-中新世东南亚干湿气候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
3
作者 胡建雄 黄恩清 田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1,共16页
新生代印尼海道的启闭对印度-太平洋暖池演化和大气环流模式变迁有重大影响。然而,受限于构造和古环境重建资料的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驱动机制还缺乏清晰的图景。本文梳理了孢粉记录、煤层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和生物地理演化... 新生代印尼海道的启闭对印度-太平洋暖池演化和大气环流模式变迁有重大影响。然而,受限于构造和古环境重建资料的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驱动机制还缺乏清晰的图景。本文梳理了孢粉记录、煤层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和生物地理演化等方面的证据,提出东南亚水文气候在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发生重大调整的认识,即从渐新世的相对干旱条件转型为贯穿整个中新世的持续湿润状态。结合最近的模拟研究,认为东南亚水文气候演变同时受到全球因素和区域构造要素的影响。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和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早期,印尼海道的持续关闭可以通过限制太平洋-印度洋次表层水的交换,进而扩大太平洋一侧的温跃层深度以及经纬向的海表温度梯度,进一步增强沃克环流,最终可能促使东南亚在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发生了干湿格局的转换,并抵消了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全球降温对区域水文气候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亟需更多的地质记录和模拟研究来准确厘定海道关闭-暖池演化-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循环 东南亚 渐新世-中新世 印尼海道 印度-太平洋暖池
下载PDF
上新世海道变化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仲石 李香钰 +1 位作者 燕青 张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8-774,共7页
气候记录显示晚新生代全球气候在上新世3~4Ma发生明显变化,这一转变弓海道变化触发的全球变冷密切相关。对于这一时期,以往数值模拟研究较多关注热带海道(中美海道和印尼海道),而白令海峡打开的气候效应往往被忽略。本文利用挪威... 气候记录显示晚新生代全球气候在上新世3~4Ma发生明显变化,这一转变弓海道变化触发的全球变冷密切相关。对于这一时期,以往数值模拟研究较多关注热带海道(中美海道和印尼海道),而白令海峡打开的气候效应往往被忽略。本文利用挪威地球系统模式,模拟了白令海峡打开和热带海道关闭/收缩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白令海峡和热带海道的变化,都可以引起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响应;但白令海峡打开的气候影响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地区,对热带气候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热带海道的变化呵以引起全球大范围地区的温度降低,导致热带太平洋表面温度升高,使得热带太平洋东西之间的温度梯度加强,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一南方涛动年代际变率加强。对于上新龇中国区域气候而言,热带海道的变化比白令海峡打开的作用更加重要,热带海道关闭/收缩可以引起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的气候响应,而白令海峡打开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新世 中美海道 印尼海道 白令海峡 ENSO
原文传递
Late Cenozoic history of deep water circulation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Evidence from Nd isotopes of ferromanganese crusts 被引量:3
5
作者 HU Rong CHEN TianYu LING HongFe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2年第31期4077-4086,共10页
尽管有它在调整全球气候的重要性,在西方的诺思太平洋的过去深的海洋发行量仍然是糟糕理解。铁锰合金外壳的 Nd 同位素被证明了是一个好代理监视 paleoceanic 发行量变化。在这研究,迟了的新生代 Nd 同位素的记录从在玛丽安娜弧附近... 尽管有它在调整全球气候的重要性,在西方的诺思太平洋的过去深的海洋发行量仍然是糟糕理解。铁锰合金外壳的 Nd 同位素被证明了是一个好代理监视 paleoceanic 发行量变化。在这研究,迟了的新生代 Nd 同位素的记录从在玛丽安娜弧附近,但是在不同的水深度定位的二个铁锰合金外壳被恢复(MKD13:1530 m, MDD53:2700 m ) ,并且他们为在这个区域的 paleocirculation 变化的含意被探索。从对早晚中新世, MDD53 的 Nd 同位素的作文留下了马厩,和他们被最不放射产生的签名(到 5.0 的 Nd 4.0 ) 也在中新世的诺思太平洋与类似的水深度的外壳相比描绘。后来,它的 Nd 价值的突然的增加发生在上新世。相反, MKD13 的 Nd 同位素与时间变得更放射产生在中新世并且此后是几乎不变的。更浅的外壳 MKD13 的 Nd 的不断的增加作为反映印度尼西亚的航道的进步闭合在被解释中新世,当从南部的太平洋采购的深西方的边界水流可能在一样期间统治了更深的外壳 MDD53 的 Nd 同位素时,预定间隔。在上新世的 MKD13 的 Nd 同位素的变化的缺乏显示在在印第安人之间的更浅的水和最后的限制里的 Nd 来源没有变化,太平洋从那以后可能仅仅发生了。因此,到在上新世的 MDD53 的更放射产生的 Nd 同位素的观察大移动不应该在垂直输入从变化被结果从对更深的水更浅。相反,沿着学习的水深度范围(2700 m ) 的深南部的部件电流的减少的通风可能在上新世继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同位素 西北太平洋 铁锰结壳 晚新生代 循环水 早中新世 证据 历史
原文传递
晚中新世以来印度尼西亚海道及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协同演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6
作者 丁奕凡 田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5-1180,共16页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海区是全球重要的热量和水汽源区,在气候系统中起到驱动作用。印度尼西亚海道的开合控制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之间水体和热量的输送,影响着暖池的发展与演化。晚中新世以来,太平洋板块向西朝欧亚板块持续俯冲,印...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海区是全球重要的热量和水汽源区,在气候系统中起到驱动作用。印度尼西亚海道的开合控制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之间水体和热量的输送,影响着暖池的发展与演化。晚中新世以来,太平洋板块向西朝欧亚板块持续俯冲,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强烈陆陆碰撞,澳大利亚板块于10 Ma开始向北俯冲,这些构造运动使印度尼西亚海道逐渐关闭,改变了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之间的洋流体系。在上新世时期,作为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印度洋暖池的连接纽带,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水体来源由高温高盐的南赤道太平洋水团转变为低温低盐的北赤道太平洋水团。印度尼西亚海道的关闭造成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改变和西太平洋暖池逐渐强化,使东印度洋海水表层温度降低,次表层海水盐度降低。印度尼西亚海道和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协同演化不仅与澳大利亚西北大陆和东非大陆的干旱气候有关,还降低了对北半球高纬地区的热输送。经向热输送的改变可能促进了北极冰盖的形成,但是其对北极冰盖形成的具体影响途径和影响程度的大小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海道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暖池 古海洋学
原文传递
晚中新世西太平洋暖池的浮游有孔虫和氧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前裕 李保华 +4 位作者 钟广法 周祖翼 成鑫荣 王吉良 汪品先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4-764,共11页
浮游有孔虫深水种Globoquadrinadehiscens于10Ma左右从西太平洋和南海绝灭,要比其他地区早大约3Ma.伴随这一事件还见以表层暖水种增多而深水种大幅度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生物群变化.古生物和氧同位素结果指示当时表层水变暖和温跃层变深,... 浮游有孔虫深水种Globoquadrinadehiscens于10Ma左右从西太平洋和南海绝灭,要比其他地区早大约3Ma.伴随这一事件还见以表层暖水种增多而深水种大幅度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生物群变化.古生物和氧同位素结果指示当时表层水变暖和温跃层变深,我们认为是与早期西太平洋暖池的发育有关.该种在西北和西南太平洋呈阶段性消失也说明暖水堆集比赤道区更强,尽管印尼海道在晚中新世已大为变窄,穿越印尼海道的径流可能尚保持较高的通量水平而使赤道区暖水堆集不特别明显.南海的浮游氧同位素值通常比开放西太平洋的低,也说明中新世时期的上层海水环境与现代相似,都是暖池边缘区比中心区变化大.暖池边缘区水体环境多变和温度梯度较高可能是受季风的影响,结果造成深水种的降低和G.dehiscens提早从南海地区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 南海 印尼海道 中新世 浮游有孔虫 氧同位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