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9
1
作者 万亚军 覃娴 肖松舒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796-797,共2页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2 0 0 3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 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4例均有停经后阴道流血 ,其中 3例人流术中大出血 ,术后阴道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2 0 0 3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 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4例均有停经后阴道流血 ,其中 3例人流术中大出血 ,术后阴道流血持续不断 ,B超均发现子宫下段前壁有包块。 4例患者中 1例行子宫切除术 ,1例宫腹腔镜联合治疗 ,2例宫颈注射氨甲喋呤 ,待 β -HCG <10 0mIU/ml后行宫腔镜手术。  结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水平有待提高。药物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该病可获满意效果 ,降低剖宫产率及人工流产率能降低本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妊娠 宫腔镜手术
下载PDF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1
2
作者 沈黎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探讨手术室细节管理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9月行腹部手术的患者416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手术时间进行分组,2015年4—6月手术19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 目的观察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探讨手术室细节管理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9月行腹部手术的患者416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手术时间进行分组,2015年4—6月手术19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7—9月手术患者222例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观察2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22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1例,切口感染率为13.96%;对照组19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54例,切口感染率为2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65%,对照组为8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可降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手术室 切口感染 腹部手术
下载PDF
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梁辉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156例再次剖宫产术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比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开腹出血量、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第一次剖宫产术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腹壁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156例再次剖宫产术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比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开腹出血量、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第一次剖宫产术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开腹出血量、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与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璧纵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影响小于腹壁横切口,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视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案,对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腹壁横切口 腹壁纵切口 手术时间 开腹出血量 盆腹腔粘连
下载PDF
剖宫产术前预防用药对预防切口感染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选华 钱小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170-2171,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预防用药对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归入术前用药和术前不予用药两个组,观察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术前用药组切口感染率为3.8%,术前不用药组为9.3%(χ2=6.00,P<0.05);术后临床感染体...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预防用药对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归入术前用药和术前不予用药两个组,观察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术前用药组切口感染率为3.8%,术前不用药组为9.3%(χ2=6.00,P<0.05);术后临床感染体征(切口渗出液增多、局部红肿痛、发热、切口化脓)发生率,以及病原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不用药组均明显高于术前用药组。结论术前使用抗菌药物能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切口感染 术前 预防用药
原文传递
硬核白内障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郭晓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2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硬核白内障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河南省长垣县中医院眼科接收并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患者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 目的分析硬核白内障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河南省长垣县中医院眼科接收并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患者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角膜散光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视力恢复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硬核白内障患者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角膜散光,提升患者的视力,促进患者恢复健康,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小切口 手术治疗 临床治疗 效果
下载PDF
小切口单纯脓肿清除治疗脊柱结核112例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秦世炳 董伟杰 +4 位作者 管波清 徐双铮 兰汀隆 范俊 林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纯脓肿清除引流术治疗脊柱结核合并腰大肌脓肿及流注脓肿的方法、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支持下,对112例脊柱结核合并腰大肌脓肿的患者采用小切口单纯寒性脓肿清除术,清除脓液、干酪及肉芽组织...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纯脓肿清除引流术治疗脊柱结核合并腰大肌脓肿及流注脓肿的方法、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支持下,对112例脊柱结核合并腰大肌脓肿的患者采用小切口单纯寒性脓肿清除术,清除脓液、干酪及肉芽组织,同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局部脓腔,术后低位放置脓腔引流管。结果:脓肿清除术后患者结核中毒症状明显好转,102例一期治愈,5例术后形成脓腔积液,3例术后瘘管形成,2例术后复发行第二次手术。结论:小切口单纯脓肿清除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脓肿清除干净,对结核毒性反应强、体质差不能耐受大手术或骨性病灶破坏轻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寒性脓肿 小切口 手术
下载PDF
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大传 张静 +1 位作者 査明轩 张伟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4例(32只眼);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2只眼中... 目的探讨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4例(32只眼);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2只眼中视力﹤0.1者1只眼(3.13%),0.1~0.3者2只眼(6.25%),0.3~0.8者25只眼(78.12%),其中>1.0者4只眼(12.5%);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1 mm Hg)者30只眼;2只眼术后术后出现浅前房伴低眼压(<9 mm Hg),经积极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联合手术操作简便、疗效佳,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双通道 联合手术
下载PDF
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立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3期63-65,共3页
目的对比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 目的对比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分别为(42.2±6.7)min、(3.2±0.5)d、(3.4±0.7)cm,均短于对照组的(60.1±4.7)min、(5.9±1.9)d、(5.7±1.3)cm,术中出血量(8.1±2.3)ml少于对照组的(36.2±6.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的3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安全性及美观度更高,相比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无手术禁忌的患者来说,可首选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结节 低位小切口 传统甲状腺手术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玲玲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方法以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病历30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天数、预防用药品种数及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实施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方法以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病历30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天数、预防用药品种数及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实施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后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外疝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100%分别下降为干预后的29.4%、34.3%、38.7%;抗菌药物品种的使用合理性明显提高,平均用药天数由干预前的6.5d、6.5d、6.1d分别下降到干预后的1.6d、1.8d、1.9d。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使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明显改善,对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有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合理性 干预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林权 梁红星 +1 位作者 孙道辉 戚凤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4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性阑尾炎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和术...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性阑尾炎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的使用率、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对设备和医生的要求低、创伤轻、手术时间短、手术适用范围广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该手术对基层医院十分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小切口 手术
下载PDF
小切口重睑成形术同期内眦赘皮矫正 被引量:14
11
作者 牛进宝 李高中 申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重睑成形术同期内眦赘皮矫正的美容效果。方法:采用一段式或三点式小切口法,即于重睑线中部设计长5~10mm切口,或于重睑线内、中、外各设计长3~5mm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经切口剪除少许眼轮匝肌及部分多余眶隔脂肪,... 目的:观察小切口重睑成形术同期内眦赘皮矫正的美容效果。方法:采用一段式或三点式小切口法,即于重睑线中部设计长5~10mm切口,或于重睑线内、中、外各设计长3~5mm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经切口剪除少许眼轮匝肌及部分多余眶隔脂肪,以5-0丝线间断缝合,重睑形成。继而行"△"形去皮鼻根部深层固定矫正内眦赘皮。结果:26例获得较长期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受访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小切口重睑成形术同期内眦赘皮矫正美容效果肯定、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小切口 内眦赘皮矫正 同期手术
下载PDF
外科手术切口愈合等级及医院统计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邓亚娟 《中国病案》 2004年第9期38-39,共2页
目的加强医院手术统计。方法介绍手术统计指标的概念,统计指标值的计算,切口分级方法、愈合类别和愈合意义,运用ICD-9-CM-3手册填写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达到手术统计规范要求,能与国际接轨。结论手术切口愈合等级的正确分类与统计是... 目的加强医院手术统计。方法介绍手术统计指标的概念,统计指标值的计算,切口分级方法、愈合类别和愈合意义,运用ICD-9-CM-3手册填写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达到手术统计规范要求,能与国际接轨。结论手术切口愈合等级的正确分类与统计是否准确,是关系医院统计的质量及手术的效率,关系到医务人员的医学论文和科研成果,是否能与国际交流的大事,应该引起医院领导和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 手术统计 等级分类 手术质量 医院管理
原文传递
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3
作者 林煌 邓晔 张鹏坚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6期198-200,共3页
目的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瘤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 目的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瘤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数据变化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临床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美容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瘤切除术 小切口 传统手术 美容效果
下载PDF
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3
14
作者 申家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68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和优质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68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和优质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0.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28%,较对照组的68.66%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手术治疗患者,给予其优质手术室护理管理,针对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手术室护理 防范措施 无菌操作 护理干预 满意度
下载PDF
美宝创面速愈贴促进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方进勇 陈宏福 +1 位作者 孙捍东 洪东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美宝创面速愈贴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术后用美宝创面速愈贴及空白对照共48例临床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甲级愈合率进行观察。结果:美宝创面速愈贴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且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美宝创面速愈贴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术后用美宝创面速愈贴及空白对照共48例临床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甲级愈合率进行观察。结果:美宝创面速愈贴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且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美宝创面速愈贴能加速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愈合 美宝创面速愈贴 腹部 手术
下载PDF
冠状双额骨瓣早期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梁建广 吴春富 +1 位作者 屈鸣麒 董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9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早期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格术后出院GOS:Ⅴ级(恢复良好)20例,Ⅳ级(中残)6例,Ⅲ级(重残)1例,Ⅱ级(植物生存)0例,Ⅰ级(死亡)2例。结论冠状双额骨瓣早...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9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早期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格术后出院GOS:Ⅴ级(恢复良好)20例,Ⅳ级(中残)6例,Ⅲ级(重残)1例,Ⅱ级(植物生存)0例,Ⅰ级(死亡)2例。结论冠状双额骨瓣早期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切口 双额叶脑挫裂伤 早期手术
下载PDF
经乳晕下切口手术治疗中重度男性乳腺发育症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钠 张兆祥 +1 位作者 马显杰 易成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经乳晕下切口腺体切除术治疗中重度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9例中重度男性乳房发育患者,核磁共振检查提示主要为腺体组织,经乳晕下弧形切口,沿皮下脂肪深筋膜层与腺体层进行钝性剥离向下至胸... 目的:探讨经乳晕下切口腺体切除术治疗中重度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9例中重度男性乳房发育患者,核磁共振检查提示主要为腺体组织,经乳晕下弧形切口,沿皮下脂肪深筋膜层与腺体层进行钝性剥离向下至胸大肌表面,钝性掀起胸大肌表面腺体组织,从乳晕下切口完整取出腺体组织,乳晕切口对位缝合。术后随访双侧乳头、乳晕周围皮肤血运、颜色、感觉是否异常,双侧胸廓是否平整、对称,乳晕下切口瘢痕是否明显。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9例患者术后均无血肿、感染,无乳头、乳晕区皮肤缺血坏死及感觉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双侧乳房区皮肤感觉稍差,6个月后恢复正常,双侧胸廓对称、平整,胸廓轮廓自然。结论:经乳晕下切口腺体切除术治疗中重度男性乳腺发育症安全、有效,术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发育症 乳晕下切口 钝性剥离 外科手术 美容效果
下载PDF
56例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炎 郭晓东 +2 位作者 姜福亭 张夕凉 邹贵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4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其中56例采用乳晕小切口进行手术治疗作为研究组,42例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 目的:探讨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其中56例采用乳晕小切口进行手术治疗作为研究组,42例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均康复出院,手术的切口小,患者对瘢痕不接受率为5.4%,术后的随访6个月,乳房形态外观正常,无乳房变性乳晕着色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术后对瘢痕不接受率为81.0%(P<0.05)。结论: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瘢痕不易发现,术后不影响患者审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小切口 乳腺良性肿瘤 审美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君 王明 周云飞 《西部医学》 2012年第12期2349-235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观察组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Sweet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开胸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 目的探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观察组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Sweet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开胸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住院时间、切缘癌残留情况。结果观察组开胸出血量(8.9±1.98)ml,心肺并发症2例,术后第一天胸腔引流量(8.9±1.98)ml,第二天胸腔引流量(65±11.7)ml,切缘癌残留0例,住院时间(10.1±2.7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83.3±23.1)min]与对照组[(170.3±30.2)min]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对食管癌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患者术后创伤小,出血少,且患者术后疼痛轻,能够快速得到恢复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管状胃 食管癌 Sweet手术
下载PDF
第12肋上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61例报告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杭 王国民 郭剑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61例第12肋上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资料.男35例,女26例;年龄24 ~ 72岁,平均41岁.均行B超及CT检查,23例行MR检查,10例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38例术前... 目的 探讨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61例第12肋上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资料.男35例,女26例;年龄24 ~ 72岁,平均41岁.均行B超及CT检查,23例行MR检查,10例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38例术前诊断为肾癌,14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例为复杂性囊肿和/或重复肾,3例未能明确诊断病变性质.21例病变位于右肾,40例位于左肾;22例位于肾上极,21例位于肾下极,其余位于中部;病变均为单发,直径2.3~8.8 cm,平均3.2 cm.61例手术均行腰部经第12肋上切口,分离出肾动脉阻断.创面内可见的血管断端均以3-0微乔线“8”字缝合,2-0微乔线“U”或“8”形贯穿缝合创面.结果 手术切口长度6.5 ~ 11.0 cm,平均8.1 cm;手术时间70~140 min,平均93 min;热缺血时间12~ 32 min,平均19 min;术中出血量20~300ml,平均72 ml;术后住院时间5~15 d,平均6d.1例患者术后第5天发生迟发性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病理结果:肾透明细胞癌28例,肾嫌色细胞癌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6例,肾(复杂性)囊肿3例,重复肾3例.45例获随访,其中35例恶性肾肿瘤患者随访36~82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创伤较小,手术过程可以完全复制传统开放手术,较小的切口也足以取出标本.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综合了开放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部分优点,可以在有效切除病变的基础上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肾单位手术 小切口 肾脏手术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