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着生部位黄精种子的生理及萌发特性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红瑞 孟盼盼 +2 位作者 王茜 刘国彬 高致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6-67,共12页
为明确不同着生部位黄精种子的生理及萌发特性,确定适宜采收期,以黄精植株不同部位(上部、中部、下部)着生的果实及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20年7月31日、8月15日、8月30日、9月14日、9月29日取样,测定黄精果实百果质量、直径以及黄精... 为明确不同着生部位黄精种子的生理及萌发特性,确定适宜采收期,以黄精植株不同部位(上部、中部、下部)着生的果实及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20年7月31日、8月15日、8月30日、9月14日、9月29日取样,测定黄精果实百果质量、直径以及黄精种子千粒质量、含水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含量、粗脂肪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初生根茎形成率、出苗率等。结果表明,黄精植株中、下部的百果质量、果实直径和种子千粒质量均大于上部。8月30日前种子含水率为上部>中部>下部,9月14日后无显著差异。8月30日之后,不同部位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中、下部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上部;不同部位种子淀粉含量有所降低;不同部位种子SOD活性、POD活性差异不显著;下部种子CAT活性高于中、上部。除8月30日之外,其余采收时间粗脂肪含量均为下部>中部>上部。8月15日采收的植株中、下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初生根茎形成率和出苗率均达到峰值,中部分别为91.11%、77.78%、4.90、82.22%、64.00%,下部分别为90.00%、80.00%、4.47、87.78%、67.67%。综上,黄精果实的适宜采收期为8月中旬,且中、下部种子成熟度高于上部,质量优于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着生部位 种子 果实 生理特性 萌发特性
下载PDF
腹腔妊娠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欣哲 谭世桥 +3 位作者 徐瑞涓 王煦 王佳 胡颖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2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妊娠(AP)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管理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37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中孕期AP患者分别为36例、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其一般临... 目的探讨腹腔妊娠(AP)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管理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37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中孕期AP患者分别为36例、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与治疗方法、孕囊种植部位、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及预后,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这36例早孕期AP患者的临床特点如下。①一般临床资料:术前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为2594.9 mIU/mL(179.1~173450.0 mIU/mL);自然妊娠者为34例(94.4%),采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妊娠者为2例(5.6%);1例(2.8%)为AP合并带器妊娠,1例(2.8%)合并宫内妊娠,其余34例(94.4%)仅为AP。②临床表现:35例(97.2%)停经时间为29~76 d,1例(2.8%)停经时间不明;出现不同程度腹痛为33例(91.7%);发生少量阴道流血为26例(72.2%)。③术前诊断结果:对受试者采用超声检查结合血清β-hCG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的结果显示,仅3例(8.3%)被诊断为脾脏妊娠,其中2例于外院被误诊为输卵管妊娠(FTP),并且已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33例(91.7%)未被确诊。④治疗:34例(94.4%)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1例(2.8%)进行开腹脾切除术,1例(2.8%)因腹腔镜手术中手术视野暴露困难,而采取中转开腹脾切除术。⑤术后切除组织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35例(97.2%)可见妊娠组织;1例(2.8%)未见妊娠组织,但是术后其血清β-hCG值进行性下降,术后14 d降至正常水平。⑥预后: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次(手术后第1~3天)复查血清β-hCG值均明显下降。1例中孕期AP患者的临床特点:①术前超声检查被误诊为宫内妊娠,于本院先后采取药物引产、超声监测下钳夹术均未成功,最终采取开腹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腹腔 妊娠 异位 妊娠 脾脏 种植部位 临床分析 孕妇
原文传递
牙槽骨位点保存术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丹 赵峰 +2 位作者 高也 郭川 芦帅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907-909,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使用Bio-Oss骨粉与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混合物行下颌后牙牙槽骨位点保存术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下颌后牙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78例78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在拔牙后均使用... 目的对比观察使用Bio-Oss骨粉与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混合物行下颌后牙牙槽骨位点保存术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下颌后牙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78例78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在拔牙后均使用Bio-Oss骨粉和A-PRF混合物行牙槽骨位点保存术,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在术后即刻或6个月后延期植入种植体,并均在种植体植入后6个月行修复治疗。对比两组在种植修复后3、6、12个月时,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程度;修复后12个月时种植成功率和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结果种植修复3、6个月时,观察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修复后12个月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 0.05);修复术后12个月,两组均无种植失败,成功率为100%;修复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Bio-Oss骨粉和A-PRF混合物行下颌后牙牙槽骨位点保存术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均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但即刻种植能有效减少种植体早期的边缘骨吸收,在种植修复后患者主观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延期种植 位点保存术 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边缘骨吸收
下载PDF
种植前辅助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诗莹 顾新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面对复杂的种植病例,单纯的种植术已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各学科联合治疗成为一种趋势。种植前辅助正畸治疗可以为种植修复开辟理想的三维空间,改善患者的咬合关系;充分发挥牙周韧带的生物学潜力,利用正畸牵引刺激自体软硬组织增量;... 面对复杂的种植病例,单纯的种植术已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各学科联合治疗成为一种趋势。种植前辅助正畸治疗可以为种植修复开辟理想的三维空间,改善患者的咬合关系;充分发挥牙周韧带的生物学潜力,利用正畸牵引刺激自体软硬组织增量;选择适宜时机启动正畸治疗,最大限度地维持种植位点的软硬组织水平,为种植手术及后期修复创造良好条件,进而在功能、美学等方面均可优化种植修复的疗效。本文从种植位点的空间优化、软硬组织增量及种植修复时机选择等方面对种植前辅助正畸治疗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治疗 牙种植 牙修复 种植位点 软硬组织增量 综述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脱蛋白牛骨基质位点保存效果的临床及组织学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枭 王连飞 程刚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6期412-418,共7页
目的 从临床及组织形态计量学角度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脱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ated bovine bone mineral,DBBM)在拔牙位点保存中成骨效果。方法 选取需拔除患牙并接受位点保存后延期种植的26例患者... 目的 从临床及组织形态计量学角度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脱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ated bovine bone mineral,DBBM)在拔牙位点保存中成骨效果。方法 选取需拔除患牙并接受位点保存后延期种植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BBM组和CGF+DBBM组,每组13例。DBBM组拔牙后同期植入DBBM,CGF+DBBM组拔牙后同期植入CGF+DBBM,两组均覆盖BioGide胶原膜。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拍摄CBCT以测量牙槽骨高度、宽度的变化,并于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种植术中钻取骨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影像学结果显示CGF+DBBM组和DBBM组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均发生吸收,CGF+DBBM组牙槽嵴宽度吸收少于DBBM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CGF+DBBM组和DBBM组新生骨平均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5.30±3.56)%、(26.38±5.04)%,CGF+DBBM组新生骨量优于DBBM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GF联合骨替代材料DBBM可以更有效地维持拔牙后牙槽骨体积、形态,其成骨效果优于DBBM单一材料的应用,可为种植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位点保存 骨替代材料 脱蛋白牛骨基质 BIO-OSS Bio-Gide胶原膜 引导骨再生 浓缩生长因子 新生骨 组织形态计量学
下载PDF
一种实测实量引导植入位点的精准牙种植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贾璐铭 贺锦秀 +5 位作者 卢嘉仪 余萍 郭家 范琳 刘春煦 于海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正确的植入位点对于种植修复的长期稳定有效十分重要,为提高植入的精准度,临床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外科导板、手术导航等来控制位点,引导种植体的植入。但是一方面由于这类数字化手段存在过程繁琐、费用较高等问题,大量的病例仍然是由自由... 正确的植入位点对于种植修复的长期稳定有效十分重要,为提高植入的精准度,临床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外科导板、手术导航等来控制位点,引导种植体的植入。但是一方面由于这类数字化手段存在过程繁琐、费用较高等问题,大量的病例仍然是由自由手植入的;另一方面,在术前、术中、术后缺乏快速实用的实测位点的方法,不少病例只有术后锥形束CT检查时才发现位点不良,改正位点的代价不小。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各类种植系统的全程植入位点的实测方法及其引导的精准植入技术。本技术由实测尺子引导,包括测量尺和术中定位尺两部分。术前使用测量尺测量术区三维空间,根据实测数据结合锥形束CT数据进行种植方案和数量引导设计,术中用实测尺子引导全程种植,兼顾实测核查。这种方法实现了植入手术从术前空间分析、术中精准植入引导及术后位点实测评价的全程可量化,可全程及时调整位点,提高了植入精度,是一项适宜推广的牙种植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植入手术 精准植入 实测引导 植入位点 分析尺 定位尺
下载PDF
人胚泡植入部位蜕膜内中间滋养层细胞光镜与免疫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建民 麻晓迁 +1 位作者 王晓红 尹克铮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20-24,134,共6页
本研究对妊娠三个月内的胚泡植入部位蜕膜及胎盘绒毛组织的滋养层细胞进行了光镜HE、纤维素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光镜下,植入部位的蜕膜中弥漫地浸润着一种较大的圆形、多边形或梭形的细胞,它们核的大小、形状不一,多为单核,少数为... 本研究对妊娠三个月内的胚泡植入部位蜕膜及胎盘绒毛组织的滋养层细胞进行了光镜HE、纤维素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光镜下,植入部位的蜕膜中弥漫地浸润着一种较大的圆形、多边形或梭形的细胞,它们核的大小、形状不一,多为单核,少数为双核或多核,胞浆丰富,嗜伊红或双色,常分布在螺旋动脉周围,浸润其管璧并侵入其管腔,甚至可完全取代其管壁。免疫细胞化学观察显示这类细胞HCG及HPL染色均可为阳性,但HCG阳性率很低,并且其HCG染色明显弱于合体滋养层细胞,HPL染色显著强于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滋养层细胞的HCG、HPL染色均为阴性。β-HCG及SP-1的染色在这几种滋养层细胞中的情况与HCG一致,而PAPP-A染色无特异性。胚泡植入部位具有上述特点的细胞即为中间型滋养层细胞,现多认为这类细胞由细胞滋养层细胞演变而来,又可演变为合体滋养层细胞,是后两种滋养层细胞的移行过渡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型滋养层细胞 植入部位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Abortifacient Potential of Aqueous Extract of Senna alata Leaves in Rats 被引量:2
8
作者 Yakubu MT Adeshina AO +5 位作者 Oladiji AT Akanji MA Oloyede OB Jimoh GA Olatinwo AWO Afolayan AJ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CAS 2010年第3期163-177,共1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bortifacient activity of aqueous extract of Senna alata leaves in female Wistar rats.Methods Pregnant rats weighing 143.65 ± 13.11 g were completely randomized into 5 groups(A-E).Rats i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bortifacient activity of aqueous extract of Senna alata leaves in female Wistar rats.Methods Pregnant rats weighing 143.65 ± 13.11 g were completely randomized into 5 groups(A-E).Rats in group A(negative control)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once daily with 0.5 ml of distilled water on days 10-18 post-coitum while those in groups B,C,D,and E were treated exactly like the negative control except they received the same volume containing 2.85 mg/kg body weight of mifepristone(group B,reference drug),250,500 and 1 000 mg/kg body weight of the extract respectively(groups C-E).Results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of the extract showed positive results for saponins(1.22%),flavonoids(1.06%),cardiac glycosides(0.20%),cardenolides and dienolides(0.18%),phenolics(0.44%) and alkaloids(0.52%).Respiratory distress,salivation,diarrhoea,changes in the appearance of hair as well as maternal mortality were not observed at any time during the exposure period except in the mifepristone-treated animals where there was episode of diarrhoea and tiredness.The extract significantly reduced(P〈0.05) the number of life foetus,weight and survival ratio of the foetus,numbers of implantations and Corpora lutea,implantation index,progesterone,prolactin,estradiol,follicle stimulating and luteinizing hormones whereas the number of dead foetus,number and percentage of rats that aborted,percentage vaginal opening,resorption index,pre-and post-implantation loss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In addition,mifepristone-treated animals produced resorption index that compared well with the distilled water control.There was also no dead or life foetus and serum progesterone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 in the animals treated with mifepristone.All cases of abortion were accompanied with vaginal bleeding.Although,the final weight of the ra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feed and water intak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ltered in all the treatment groups.The weight of the uterus,uterine-body weight ratio,l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rtifacient ESTROGENICITY implantation site LEGUMINOSAE MIFEPRISTONE pregnancy reproductive hormones Senna alata uterogenicity UTERUS
原文传递
Wnt3a在小鼠孤雌胚胎及正常胚胎早期着床部位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灏 李贺娟 +4 位作者 尹燕云 陈利平 刘云海 郭勇 倪和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03-505,I0013,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孤雌激活胚胎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在子宫中发生着床过程时,在早期着床部位上Wnt3a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比较受体子宫中的孤雌胚胎着床位点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着床位点上Wnt3a的表达状况。结果免... 目的研究小鼠孤雌激活胚胎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在子宫中发生着床过程时,在早期着床部位上Wnt3a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比较受体子宫中的孤雌胚胎着床位点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着床位点上Wnt3a的表达状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1)在着床期怀孕第5.5天和6.5天,受体子宫中孤雌胚胎的着床位点处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的着床位点处,Wnt3a在两种子宫上的表达情况相似,而在两种胚胎上的表达情况不同;(2)Wnt3a信号在空怀假孕母鼠子宫上表达情况与相同怀孕期有正常胚胎着床的子宫上的表达情况相似。结论胚胎着床与否及胚胎正常与否均不影响Wnt3a在小鼠早期着床期子宫上的表达,但在怀孕第5.5天和6.5天时孤雌激活胚胎和体内正常发育胚胎上Wnt3a的表达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孤雌激活胚胎 正常胚胎 着床位点 WNT3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瘦素在妊娠小鼠子宫着床点与非着床点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立芳 谭冬梅 +2 位作者 何明忠 李跃民 谭毅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瘦素在妊娠小鼠子宫着床点与非着床点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性成熟雌性NIH小鼠与成熟雄鼠自然交配,在妊娠5,6 d分别脱臼处死小鼠取其子宫,然后进行以下实验:1.分别提取总RNA,检测胚胎着床点和非着床点子宫瘦素mRNA表达规律;2.分... 目的:探讨瘦素在妊娠小鼠子宫着床点与非着床点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性成熟雌性NIH小鼠与成熟雄鼠自然交配,在妊娠5,6 d分别脱臼处死小鼠取其子宫,然后进行以下实验:1.分别提取总RNA,检测胚胎着床点和非着床点子宫瘦素mRNA表达规律;2.分别进行石蜡包埋,切片,然后进行免疫组化试验,检测瘦素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妊娠5,6 d小鼠子宫着床点与非着床点中均有瘦素mRNA和蛋白表达,蛋白主要定位于腔上皮和腺上皮,着床点mRNA水平比非着床点显著增强。结论:瘦素在着床点与非着床点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提示瘦素在胚胎着床中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着床点 非着床点
下载PDF
磨牙即刻种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淑逸 毕润宏 文勇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80-384,共5页
近年来,即刻种植因其可缩短治疗周期、简化治疗程序成为研究热点。多项研究表明磨牙即刻种植植体生存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但磨牙区存在上颌窦及下牙槽神经等解剖结构,且磨牙拔牙窝比常规植体更宽,骨量不足等各种因素导致磨牙区... 近年来,即刻种植因其可缩短治疗周期、简化治疗程序成为研究热点。多项研究表明磨牙即刻种植植体生存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但磨牙区存在上颌窦及下牙槽神经等解剖结构,且磨牙拔牙窝比常规植体更宽,骨量不足等各种因素导致磨牙区的即刻种植获得初期稳定性较为困难,需要临床医生严阵以待。进行磨牙即刻种植首先应严格选择适应症,在拔除牙根时应谨慎处理,以保存完整的牙槽间隔从而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上颌窦底的骨皮质也可为种植体提供良好的硬组织支持,同时植体植入时磨牙牙根可辅助植体定位。磨牙即刻种植时,翻瓣与否不会影响种植体的生存率、成功率及边缘骨吸收,并且牙槽窝内的反应性软组织可使角化龈的变化得到改善;对于植体植入后与拔牙窝之间的间隙内是否植入骨粉,众位学者众说纷纭,但无论植骨与否,均可获得良好的植体生存率。植体植入后,多数学者仍然建议磨牙即刻种植最好行常规负荷,常规负荷的时间一般为3-6个月。在前牙区根盾技术开展如火如荼的今天,磨牙区根盾技术也开始被研究,但仍建议有一定经验的临床医生进行操作。在本文中针对以上所述方面进行了展开叙述,为开展磨牙即刻种植的临床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即刻种植 初期稳定性 种植位点
下载PDF
动态血糖探头植入不同部位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文丽娜 黄雪青 张晶晶 《中国医药》 2016年第6期830-832,共3页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植入不同部位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GDM患者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上臂植入组(20例)和大腿外侧植入组(17例)。比...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植入不同部位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GDM患者3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上臂植入组(20例)和大腿外侧植入组(17例)。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自我血糖监测(SMBG)获取的指尖血糖值和CGMS血糖值的相关性及无症状低血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上臂植入组与大腿外侧植入组患者SMBG值和CGMS血糖值均呈正相关(r=0.89,0.81,均P〈0.05)。上臂植入组与大腿外侧植入组无症状低血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0%(7/20)比29.4%(5/17)、40.0%(8/20)比41.2%(7/17),均P〉0.05]。结论上臂及大腿外侧均可作为GDM患者CGMS较为理想的植入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植入部位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输卵管妊娠植入部位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弢 宋静慧 崔丽燕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30-73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输卵管妊娠的植入、非植入部位及正常分泌中期壶腹部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输卵管妊娠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输卵管妊娠患侧输卵管标本30例,分别从植入及非植入部位取材,选择分泌... 目的:通过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输卵管妊娠的植入、非植入部位及正常分泌中期壶腹部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输卵管妊娠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输卵管妊娠患侧输卵管标本30例,分别从植入及非植入部位取材,选择分泌中期正常壶腹部输卵管标本20例,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即SP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病理图象半定量分析检测各组标本中MIF的表达。结果:输卵管妊娠植入部位输卵管黏膜组织中MIF表达显著高于非植入部位及正常分泌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非植入部位组与正常分泌期组MI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结论:MIF在输卵管妊娠种植部位黏膜上皮中的表达增强,提示MIF可能在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输卵管妊娠 植入部位
下载PDF
蛋白激酶H11基因在小鼠子宫中的表达及其性激素调节
14
作者 陈志强 李斐雪 +2 位作者 刘璟 章怀云 王雁玲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2-468,共7页
为研究蛋白激酶H11基因在生殖系统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半定量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了蛋白激酶H11基因在小鼠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在妊娠初始期胚胎植入位点、妊娠期子宫和胎盘以及正常动情周期子宫中的表达及其受性激素的调节。结果发... 为研究蛋白激酶H11基因在生殖系统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半定量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了蛋白激酶H11基因在小鼠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在妊娠初始期胚胎植入位点、妊娠期子宫和胎盘以及正常动情周期子宫中的表达及其受性激素的调节。结果发现:蛋白激酶H11基因在小鼠多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在卵巢及子宫等一些生殖相关的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妊娠初始期,蛋白激酶H11基因在小鼠子宫内膜植入位点处有明显的高表达,其mRNA定位于腔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中。在动情周期中,蛋白激酶H11基因在动情前期子宫中表达水平较低;卵巢切除模型显示雌激素和孕激素均可显著上调蛋白激酶H11基因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蛋白激酶H11可能参与了胚胎植入过程中腔上皮细胞凋亡和基质细胞增殖与蜕膜化以及动情周期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功能调节[动物学报51(3):462-468,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H11基因 小鼠 子宫 性激素 调节功能 组织特异性表达 动情周期
下载PDF
小鼠外周血和胚胎着床位点中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在不同妊娠时期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5
作者 董迪荣 洪志丹 +2 位作者 李玲玲 张铭 张蔚 《解剖科学进展》 2020年第5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究小鼠外周血和胚胎着床位点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EPC)在不同妊娠时期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方法利用5-氟尿嘧啶(5-FU)制备非性腺毒性骨髓抑制小鼠模型并测定其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变化以确定... 目的探究小鼠外周血和胚胎着床位点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EPC)在不同妊娠时期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方法利用5-氟尿嘧啶(5-FU)制备非性腺毒性骨髓抑制小鼠模型并测定其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变化以确定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用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2启动子调控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Tie2-GFP)小鼠作为供体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外周血中有无GFP表达以确定骨髓移植成功与否,将其骨髓移植给骨髓抑制模型小鼠,ELISA方法检测不同妊娠时期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妊娠时期外周血和子宫胚胎着床部位的含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外周血VEGF与骨髓来源EPCs的关系,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来观察妊娠不同时间时骨髓来源EPCs在子宫脱膜层血管上的分布。结果小鼠外周血VEGF和EPCs含量在妊娠前期时达到顶点然后逐渐下降,且小鼠外周血VEGF含量与EPCs含量正相关;小鼠胚胎着床位点EPCs含量随着妊娠过程先升高再下降,在妊娠中期达到顶点;妊娠前,在胚胎着床位点EPCs分布较为分散,在妊娠过程中,妊娠前期组外周血VEGF含量均高于未受孕组、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和产后组(P<0.05);妊娠前期组外周血骨髓来源EPCs含量均高于未受孕组、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和产后组(P<0.05);妊娠期小鼠外周血VEGF含量和骨髓来源EPCs含量呈正相关(r=0.421,P=0.002);妊娠前期组、妊娠中期组小鼠胚胎着床位点骨髓来源EPCs含量均高于未受孕组(P<0.05);未受孕组EPCs分布较为分散,而妊娠前期组、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和产后组EPCs分布开始集中且主要分布于血管上皮细胞周围。结论在外周血VEGF含量与EPCs含量正相关,在外周血和胚胎着床位点EPCs含量的变化与小鼠妊娠期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EPCs在胚胎着床位点的分布在小鼠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妊娠期 外周血 胚胎着床位点
原文传递
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子宫6-酮-PGF1α(6-KF)及TXB_2含量的变化
16
作者 柳建昌 程丽仁 马魁榕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4期423-428,共6页
本实验利用前列环素(Prostacyclin,简称PGI_2)及血栓素(Thromboxane A_2,简称TXA_2)的代谢产物6-KF及TXB_2的RIA技术,探讨了小鼠子宫在胚泡着床点及非着床部位上述二类PG_s的含量变化。实验表明,妊娠D_5胚泡着床部位及着床间区,6-KF的... 本实验利用前列环素(Prostacyclin,简称PGI_2)及血栓素(Thromboxane A_2,简称TXA_2)的代谢产物6-KF及TXB_2的RIA技术,探讨了小鼠子宫在胚泡着床点及非着床部位上述二类PG_s的含量变化。实验表明,妊娠D_5胚泡着床部位及着床间区,6-KF的水平较高;而TXB_2含量较低变化也小。表明胚泡着床时,血管通透性增强与PGI_2升高密切相关。PGI_2与TXA_2比值的增高,使血管舒张,增强抗凝,有利于胚泡着床及营养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泡 着床 6-KF TXB2
下载PDF
重离子束定点诱变育种初探 被引量:26
17
作者 颉红梅 王浩瀚 +6 位作者 王菊芳 卫增泉 刘秦 李文建 周光明 李强 郝冀方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4-176,共3页
介绍了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采用 75 Me V/u16O8+离子进行了贯穿与定点注入的实验 ,以及不同注入部位的种子在实验室萌发的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微核率和畸变率与大田培育结果随剂量的变化情况 .经过 3年 5代 (南繁加代 )的系统选育 ,筛选... 介绍了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采用 75 Me V/u16O8+离子进行了贯穿与定点注入的实验 ,以及不同注入部位的种子在实验室萌发的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微核率和畸变率与大田培育结果随剂量的变化情况 .经过 3年 5代 (南繁加代 )的系统选育 ,筛选出增产、矮杆、抗 (锈 )病、抗干热风和早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 离子注入 离子贯穿 定点诱变 小麦 育种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下载PDF
重离子束注入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及遗传诱变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珂 张东正 +1 位作者 赵瑾 张根发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23,共7页
低能重离子与生物体系相互作用及其生物诱变效应的应用研究在我国率先兴起,并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介绍了重离子注入与生物有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主要的生物学效应,包括细胞染色体水平、生理生化效应,以及对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 低能重离子与生物体系相互作用及其生物诱变效应的应用研究在我国率先兴起,并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介绍了重离子注入与生物有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主要的生物学效应,包括细胞染色体水平、生理生化效应,以及对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甲基化修饰的影响。总结了离子注入诱变的分子遗传学机理的相关研究。同时分析、比较讨论了高能与低能离子、离子束与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异同。提出了离子注入今后的研究方向,特别指出了离子注入对生物基因表达影响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DNA损伤与修复 DNA修饰 遗传诱变 突变热点
下载PDF
即刻种植技术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在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辉鹏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4期160-163,共4页
目的:比较即刻种植技术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在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该院收治的90例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拔牙后不同种植修复技术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微创拔牙后行... 目的:比较即刻种植技术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在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该院收治的90例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拔牙后不同种植修复技术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微创拔牙后行即刻种植,对照组微创拔牙后行位点保存种植,比较两组种植体稳定性[稳定度测量(ISQ值)],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种植体美学效果[红色美学指数(PES)、白色美学指数(WES)]评分和种植修复满意度。结果:种植术后4个月、永久修复当日,两组IS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S、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修复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技术应用于上前牙行微创拔牙患者可提高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和PES、WES、种植修复满意度评分,其效果优于位点保存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 即刻种植技术 位点保存种植技术 美学效果 牙槽骨
下载PDF
种植牙修复中保留拔牙位点对患者修复后美观度及中远期骨缺失的影响
20
作者 吴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中保留拔牙位点对患者修复后美观度及中远期骨缺失的影响。方法:选取鹰潭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种植牙修复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均采用微... 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中保留拔牙位点对患者修复后美观度及中远期骨缺失的影响。方法:选取鹰潭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种植牙修复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拔牙,对照组采用常规种植牙修复,观察组采用保留拔牙位点的种植牙修复。比较两组拔牙前、拔牙6个月及12个月后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骨宽度变化,比较两组美观度、满意度评分及种植成功率情况。结果:拔牙前,两组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骨宽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6、12个月后,两组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均低于拔牙前,骨宽度均小于拔牙前(P<0.05);但观察组拔牙6、12个月后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骨宽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牙前、拔牙6个月及12个月后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骨宽度比较存在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美观度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牙修复中拔牙位点保留技术可减少患者骨吸收,保护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骨宽度,提升拔牙修复后的美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拔牙位点保留技术 骨缺失 美观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