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现代中医思维模式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仝小林 郑玉娇 +1 位作者 刘文科 何莉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04-1107,共4页
现代环境和疾病谱的巨大变化对中医学提出了新挑战,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思维,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掘和完善,在现代医疗背景下仍对临床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结合临床体会探讨现代中医思维模式的本质及其临床应用,提出现代中医思... 现代环境和疾病谱的巨大变化对中医学提出了新挑战,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思维,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掘和完善,在现代医疗背景下仍对临床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结合临床体会探讨现代中医思维模式的本质及其临床应用,提出现代中医思维模式是以传统的象思维作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根基;其内在核心是实事求是,探究疾病本质;与时俱进,借助现代科技和医学成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疗效则是现代中医思维模式的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思维模式 象思维 观象 比象 构象 抽象
原文传递
象思维视域下的皮肤病直观论治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银格 吴淑辉 +2 位作者 魏露 刘娟 朱明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8-171,共4页
象思维存在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各个领域,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方法。中医皮肤病学是一门以皮损形态学为特征的极具中医特色的的临床学科,取象比类法在皮肤病的诊疗中应用极为广泛,欧阳恒教授临证中灵活运用象思维及取象比类法,引入药... 象思维存在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各个领域,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方法。中医皮肤病学是一门以皮损形态学为特征的极具中医特色的的临床学科,取象比类法在皮肤病的诊疗中应用极为广泛,欧阳恒教授临证中灵活运用象思维及取象比类法,引入药象学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色治色、以皮治皮、以形治形、以毒攻毒、寓搔止瘙"的"直观论治五法",以象诊象,以象治象,是辨证论治的延伸和扩展,对于指导临床、促进理论的研究与创新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取象比类 皮肤病 欧阳恒 直观论治 药象学
原文传递
基于取象比类的病方证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党赢 张锁 +6 位作者 刘钰 师建平 石志强 海日 王小燕 焦雨琦 李月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90-3292,共3页
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逻辑思想中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中医文化思想的精髓,对中医学的奠基、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指导中医学在整体观的引领下了解疾病、追溯病因、探究病机、拟定治法与方药。文章通过分析取象... 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逻辑思想中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中医文化思想的精髓,对中医学的奠基、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指导中医学在整体观的引领下了解疾病、追溯病因、探究病机、拟定治法与方药。文章通过分析取象比类思维的理论基础与科学内涵,阐释病、症、证、方的联系,以促进病证方结合、方证相应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比类 病证结合 方证相应
原文传递
从“四神”角度探讨《伤寒论》存津液思想 被引量:14
4
作者 齐聪聪 许二平 +1 位作者 牛学恩 李亚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26-1828,共3页
"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镇守东、西、南、北4个方位的神兽,《伤寒论》中大、小青龙汤,白虎汤和真武汤的命名便源于此。陈修园揭示《伤寒论》的治法实质为"存津液",道出了全书宗旨。依据... "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镇守东、西、南、北4个方位的神兽,《伤寒论》中大、小青龙汤,白虎汤和真武汤的命名便源于此。陈修园揭示《伤寒论》的治法实质为"存津液",道出了全书宗旨。依据中医原创思维,取象比类,从"四神"角度研究《伤寒论》存津液思想,发现"四神"之本为存津液,四神方为存津液的代表方。且胃为五谷之府,人以胃气为本,尤宜顾护胃气,存津实乃保胃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 伤寒论 取象比类 存津液 保胃气 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 真武汤 白虎汤
原文传递
中医隐喻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窦嘉乐 赖敏 +1 位作者 郭瑨 贾春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905-2909,共5页
隐喻不但存在于语言,且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类事物或经验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或经验,隐喻于中医学无处不在。中医理论是一种以人的身体感知经验为基础形成的理论,具有显著的体验性。因而从概念隐喻角度解读中医... 隐喻不但存在于语言,且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类事物或经验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或经验,隐喻于中医学无处不在。中医理论是一种以人的身体感知经验为基础形成的理论,具有显著的体验性。因而从概念隐喻角度解读中医语言至关重要。从隐喻认知的角度解读中医理论,可以明辨中医理论从何而来,源于自然、社会层面的何种经验或体验。应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中医语言,可以激活死隐喻,通过隐喻认知可以发现新隐喻以丰富中医理论。中医学隐喻的研究将拓展中医研究的路径,可以架起中西医沟通的桥梁,促进中医药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取象比类 概念隐喻 自然 社会 哲学 死隐喻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从生长特性探讨麻黄功效特点及在水肿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姚天文 韩世盛 王怡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4期69-72,共4页
从麻黄的生长特性探讨其功效特点及在水肿病治疗中的应用。麻黄生长于旱寒之地,冬不积雪,药用部位中空笔直,直通上下。功效特点可概括为"开""通"二字:"开"以发汗利水通便;"通"以活血消癥,温通... 从麻黄的生长特性探讨其功效特点及在水肿病治疗中的应用。麻黄生长于旱寒之地,冬不积雪,药用部位中空笔直,直通上下。功效特点可概括为"开""通"二字:"开"以发汗利水通便;"通"以活血消癥,温通阳气。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肺、肾、膀胱及三焦等脏腑均在麻黄的作用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生长特性 功效 水肿病 取象比类
下载PDF
法象药理的思想基础及其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林支穹 余王琴 杜仲燕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7期67-70,共4页
法象药理作为一种古老的药理研究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法象药理以“取象比类”为核心,在物质的普遍性中探求其特殊性,以“气一元”论为哲学前提,秉承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将药物置于天地的大环境中进行研究,并且其独特... 法象药理作为一种古老的药理研究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法象药理以“取象比类”为核心,在物质的普遍性中探求其特殊性,以“气一元”论为哲学前提,秉承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将药物置于天地的大环境中进行研究,并且其独特的抽象、推理方法,具有“不舍象”的突出优势,具备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空间。深入了解法象药理的哲学意义和哲学优势,对更准确地把握药性、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积极意义。现临床上已有不少实践证明了法象药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仍有些许模糊之处,需要正确对待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象药理 取象比类 不舍象 整体观
下载PDF
分块扫描图像的计算机拼接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谷伟 宋裕农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1999年第2期70-72,共3页
介绍了利用小幅面扫描仪分块扫描大图案,并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将其拼接成完整的原始图像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拼接 扫描输入 判形 相似
下载PDF
用图像类比方法实现艺术风格学习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海旭 李文辉 +2 位作者 张岩 孟宇 王彤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7-241,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实例的非真实感图像绘制算法,该算法利用基于块的纹理合成方法,在搜索匹配过程中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加快纹理合成速度.通过参数的调整控制匹配块在结构与细节间的倾向性,只要输入一个艺术风格画样本就可以把该图的绘画风格... 提出一种基于实例的非真实感图像绘制算法,该算法利用基于块的纹理合成方法,在搜索匹配过程中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加快纹理合成速度.通过参数的调整控制匹配块在结构与细节间的倾向性,只要输入一个艺术风格画样本就可以把该图的绘画风格传输到目标图中,从而实现图像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合成 粒子群优化 图像类比 艺术风格学习
下载PDF
穿越黄昏的精神行吟——中国古典诗歌的黄昏意象论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3-166,共4页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自然意象中,黄昏意象颇为突出。作为一个自然时令,黄昏所代表的生命意蕴,在诗人眼中,特具社会人生的隐喻。本文认为,黄昏意象起源于对温馨、圆满的渴望,发展于诗人们找不到人生的归依,类化于诗人之普遍不得意。从该意...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自然意象中,黄昏意象颇为突出。作为一个自然时令,黄昏所代表的生命意蕴,在诗人眼中,特具社会人生的隐喻。本文认为,黄昏意象起源于对温馨、圆满的渴望,发展于诗人们找不到人生的归依,类化于诗人之普遍不得意。从该意象在古典诗歌中的形成,我们可管窥出自然意象在古诗中嬗变的清晰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典诗歌 黄昏意象 起源 发展 类化
下载PDF
从“取象比类”到“取象造物”——先秦楚国漆器中的仿生设计思想探微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宗登 王丹 《中国生漆》 2018年第1期11-15,43,共6页
"取象比类"是我国传统科学中应用非常普遍的思维方式,楚国漆器的仿生设计思想遵循的就是"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楚国漆器仿生设计的造物逻辑是"取象——比类——造物",可分为"无形"比类与"... "取象比类"是我国传统科学中应用非常普遍的思维方式,楚国漆器的仿生设计思想遵循的就是"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楚国漆器仿生设计的造物逻辑是"取象——比类——造物",可分为"无形"比类与"有形"比类两种造物方法,其造物方式受道家"师法自然"、"以天合天"、"道技合一"等理念的指导与影响,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对秦以后漆器制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比类 取象造物 师法自然 仿生设计 楚国漆器
下载PDF
基于弹簧变形模型的图像缩放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谷香丽 迟静 张彩明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6-765,共10页
目的 随着显示设备分辨率和纵横比的多样化,内容感知图像缩放技术逐渐成为图像处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既能实现图像有效缩放,又能较好保持图像主体区域的几何结构完整,提出一种基于弹簧近似的内容感知图像缩放方法。方法 首先... 目的 随着显示设备分辨率和纵横比的多样化,内容感知图像缩放技术逐渐成为图像处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既能实现图像有效缩放,又能较好保持图像主体区域的几何结构完整,提出一种基于弹簧近似的内容感知图像缩放方法。方法 首先,为控制图像缩放,对输入图像进行显著性检测和特征直线检测;其次,在图像上构建一个平面三角网格,视三角网格的每一条边为一根弹簧,则整个三角网格构成一个弹簧系统,可利用该弹簧系统的变形实现图像缩放,其中,根据每根弹簧所在图像区域的显著度设置弹簧的弹性系数,该系数可在缩放时有效保持图像的主体区域,避免主体内容缩放不均匀或变形;然后,以图像直线特征保持为约束,构造用于约束弹簧系统变形的目标函数;最后,利用纹理贴图技术把弹簧系统每个三角形对应的图像贴回弹簧系统,得到缩放后的目标图像。结果 为证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对大量图像进行多比例缩放测试,并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在同比例缩放下,本文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持图像中的主体区域,以及特征直线,使放缩后的图像整体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本文方法的计算时间小于0.19s,时间成本与现有方法大致相同。结论 基于弹簧系统的内容感知图像缩放方法,通过弹簧系统变形带动网格变形进而实现图像缩放,与现有的内容感知图像缩放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所处理的图像视觉效果更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更有效、快速地处理各种图像的内容感知缩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感知 图像缩放 弹簧系统 特征保持 重要区域
原文传递
取象比类思维与中医学“悟性”培养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荣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4-1938,共5页
中医的学习和应用讲求“悟性”思维,“医者意也”是中医习惯用语并被普遍接受和应用。但中医为何讲求“悟性”?取象比类思维作为源于《周易》并深刻影响中医理论及临床发展的思维模式,以其以象取象感悟性思维特性、引导式思维特性、互... 中医的学习和应用讲求“悟性”思维,“医者意也”是中医习惯用语并被普遍接受和应用。但中医为何讲求“悟性”?取象比类思维作为源于《周易》并深刻影响中医理论及临床发展的思维模式,以其以象取象感悟性思维特性、引导式思维特性、互相关联的相似性思维及基于经验的体悟性思维特性,影响着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色的形成及对其理解,是“医者意也”的“悟性”思维产生的基础,同时这一思维模式为中医悟性培养提供了强化知识积累和临床经验两种途径,指导中医药的学习和研究。充分认识并掌握取象比类思维有助于从思维模式上扭转当前中医思维西化现象,推动中医药的体悟升华和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取象比类 思维特性 悟性 传承发展
原文传递
论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核心要素:“象”思维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立平 高宴梓 +1 位作者 李菲 马明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525-3528,共4页
“象”思维以“主客相融”“整体关联”“意象推理”为特点,是一种在现象层面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认知方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和特质,是中医文化与学术之根,是中医药学术传承... “象”思维以“主客相融”“整体关联”“意象推理”为特点,是一种在现象层面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认知方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和特质,是中医文化与学术之根,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首要要素。遵循“象”思维的认知路线,总结“象”思维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把握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启悟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引领中医药学自主创新,是中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传承要素 思维方式 “象”思维 取象比类
原文传递
论青梅的文学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青梅以味酸著称,与黄柏、黄连等一起成为文学描写各类痛苦心情最质朴而有力的比喻。青梅为江南春夏之交的时令鲜果,人们多与时蔬搭配佐酒,简单易行而风味独特,形成了普遍的饮食风习,体现出丰富的生活情趣,成了初夏时令、田园闲适、江南... 青梅以味酸著称,与黄柏、黄连等一起成为文学描写各类痛苦心情最质朴而有力的比喻。青梅为江南春夏之交的时令鲜果,人们多与时蔬搭配佐酒,简单易行而风味独特,形成了普遍的饮食风习,体现出丰富的生活情趣,成了初夏时令、田园闲适、江南行旅等诗歌中乐于描写的情景。《三国演义》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正是这一生活风习的产物。青梅圆硬玲珑,气色青鲜,男女老幼乐于采摘、观赏和把玩,表现出许多生动美好的情景,在文学中也得到精采的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 意象 比喻
下载PDF
立足意象思维论玄府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玉梅 曾召 +2 位作者 文小敏 廖华君 钟文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579-4582,共4页
意象思维是中医极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之一,其通过取象的方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已知事物与被研究事物之间在某些相通、相近或相似的属性、特质、规律等建立联系并进行类比,从而认识被研究事物。玄府是气液、神机出路的通道门户,对... 意象思维是中医极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之一,其通过取象的方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已知事物与被研究事物之间在某些相通、相近或相似的属性、特质、规律等建立联系并进行类比,从而认识被研究事物。玄府是气液、神机出路的通道门户,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有关玄府的论述简略、概念抽象,后人难以领会其旨趣,遂文章立足意象思维的角度,从玄府之名、结构、生理病理、治法等方面阐释玄府,以期对玄府内涵有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思维 玄府 取象类比 内涵
原文传递
从“飞者升,走者降”之升降理论探讨虫类药物在儿童抽动障碍的应用
17
作者 赵雅芳 肖连宇 窦豆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386-2395,共10页
儿童抽动障碍以神经行为异常表现为临床特征,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病情复杂,诊疗困难,给家庭与社会带来较大负担。中医治疗本病多以脏腑辨证,结合病理因素,认为本病主要由脾虚痰蕴、肝亢风动致病,后期则多瘀。虫类药物功善走窜,其辛以... 儿童抽动障碍以神经行为异常表现为临床特征,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病情复杂,诊疗困难,给家庭与社会带来较大负担。中医治疗本病多以脏腑辨证,结合病理因素,认为本病主要由脾虚痰蕴、肝亢风动致病,后期则多瘀。虫类药物功善走窜,其辛以行散,咸以软坚,可搜剔经络,早期配伍使用则能及时截断病情,对于久病痼疾亦能渐起沉疴,临床上常用虫类药物辨治本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试从叶天士“飞者升,走者降”之升降理论角度,运用取象比类思维,引证中医经典古籍,联系当代临床报道与基础研究,辨析虫类药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应用特色,并按其化痰、搜风、破血之功加以临证阐发,以期为本病治疗提供更全面的用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障碍 虫类药物 飞升走降 升降理论 络病理论 取象比类
下载PDF
张仲景动物药用药特点及启发
18
作者 武怡平 余巧玉 +5 位作者 邵奇 康向东 尚国姣 程发峰 王雪茜 王庆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94-5198,共5页
动物药历史悠久,疗效卓著,张仲景运用动物药更是丹心妙手,理法兼备,给予后人很大启发。文章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整理出以动物药为主要组成的方剂及条文,将动物药按照虫、鳞、介、禽、兽、人6部进行主治疾病分析,浅析各类动物... 动物药历史悠久,疗效卓著,张仲景运用动物药更是丹心妙手,理法兼备,给予后人很大启发。文章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整理出以动物药为主要组成的方剂及条文,将动物药按照虫、鳞、介、禽、兽、人6部进行主治疾病分析,浅析各类动物药治疗病症的侧重点。并根据各类动物的不同习性,结合天、地、水3部进行药物走势分析,天部轻盈上升多治疗上焦病症;地部生万物,多补益中州;水部下趋,多能重坠潜阳。最终总结仲景动物药运用思路,认为有三:(1)虫鳞介禽兽人,各有侧重;(2)用药如兵,奇正相佐,注重药对;(3)同气相求,顺势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动物药 虫鳞介禽兽人 同气相求 药对
原文传递
基于医易同源思想探讨取象比类思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及思维模式构建和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荣易 马丙祥 +1 位作者 丁樱 任献青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548-3554,共7页
取象比类思维是中华传统思维模式的代表,其源于《周易》,并在卦象分析过程中形成了爻位分析法、取象分析法和取义分析法3种不同的取象比类思维及非定义性、相似性、感悟性和对立发展性的思维特性,影响着中医对人体及疾病的认知形式和阴... 取象比类思维是中华传统思维模式的代表,其源于《周易》,并在卦象分析过程中形成了爻位分析法、取象分析法和取义分析法3种不同的取象比类思维及非定义性、相似性、感悟性和对立发展性的思维特性,影响着中医对人体及疾病的认知形式和阴阳理论、五行理论、藏象理论等核心理论体系的构建及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诊疗特色的形成,并在中医发展中推动中医学形成了重关系轻实体、重经验轻实验的思维特征及走向。在医易同源思想指引下充分认识取象比类思维,有助于从思维模式上扭转当前中医思维西化现象,推动中医药从思维训练到人才培养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取象比类 中医学 思维模式 理论体系 发展走向
原文传递
从知识发现角度探析象思维内涵及路径
20
作者 郝梦 朱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04-5808,共5页
文章从认知学角度对象思维的相关要素进行梳理,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将象思维的路径进行表达。按照象思维的过程、模式,利用逻辑思维方法将象思维的路径整理为:取象比类、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取象比类、不完全归纳法+演绎推理,完善... 文章从认知学角度对象思维的相关要素进行梳理,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将象思维的路径进行表达。按照象思维的过程、模式,利用逻辑思维方法将象思维的路径整理为:取象比类、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取象比类、不完全归纳法+演绎推理,完善了象思维的认知框架。本研究能为象思维在知识组织和发现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取象比类 演绎推理 不完全归纳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